Ⅰ 文化創意產業園到底有多少個
現在基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一個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要看具體時間和范圍。
Ⅱ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缺乏戰略層面的全盤設計和整體規劃。
(二)缺乏有效統籌和推進合力。
(三)缺乏園區個性培育和產業鏈打造。
(四)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五)缺乏文化創意人才。
(六)缺乏有力的園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Ⅲ 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產業發展概況
鄭州華強項目共分為6期:
2012年6月28日,一期項目鄭州方特歡樂世界建成開業。鄭州方特歡樂世界是一個以高科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主要有科幻體驗區和中國文化體驗區兩個體驗區,創意基地、數字動漫基地、影視後期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四個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以及旅遊商業小鎮、大型演藝中心、旅遊配套酒店等商業配套設施。
2014年7月6日,二期項目鄭州方特水上樂園建成開業。方特水上樂園主要分為室內、外主題水樂園兩部分,聚集20餘種世界級水上游樂設備。是華強集團繼方特歡樂世界後,在華中地區推出的又一精品力作。
2015年7月9日,三期項目鄭州方特夢幻王國建成開業。方特夢幻王國採用高科技演繹特色主題,將動漫卡通、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精妙融合,創造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
鄭州華強四、五、六期「美麗中國三部曲」——中華復興之路、華夏歷史文明傳承主題園、明日中國主題園已奠基開工,正在建設當中。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以下簡稱綠博園)是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的室外綠化景點建設展區,集中展示各地區、各行業綠化新成就,開展插花藝術比賽和多個展覽活動,也是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的主會場。鄭州綠博園佔地面積2939畝,園內不但有國內各省、市及相關行業的86個和8個國際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園,還有觀光塔、展覽館、音樂噴泉、綜合服務中心等多項主體建築工程;栽植各類綠化苗木700多個品種、63.5萬株,園內開挖的楓湖,水面面積有260餘畝,綠化景觀結構分為 「一湖、二軸、三環、八區、十六景」。
2015年5月19日,建業華誼電影文化項目、國際地理標志展覽中心、國際馬戲演藝王國、智慧生活藝術公園、榮寶齋、香格里拉酒店等6個行業龍頭企業的文化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落地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隨著這些項目的入駐,進一步完善了『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鏈條,形成融文化創意、時尚購物、休閑度假、農業觀光、工業體驗、鄉村風情為一體的全景化、全方位、全天候、一站式綜合性旅遊服務板塊。 在此之前,由鳳凰衛視集團投資打造的鳳凰國際文化產業園已於2014年11月16日在世界旅遊城市市長論壇上成功簽約入駐。 2015年10月31日上午,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奠基盛典舉行,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張國立、范冰冰、馮紹峰等明星到場祝賀。
2015年11月19日華特迪士尼(中國)有限公司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關於華特迪士尼(中國)有限公司落戶河南的戰略合作備忘錄》,決定在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投資建設鄭州項目,主要從事迪士尼文化衍生品、動漫和消費品授權業務及電子商務零售業務。
Ⅳ 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園區發展概況
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前身是鄭州綠博文化產業園,園區管委會成立兩年版來,堅持「四集一轉、產城權融合」,突出規劃、基建、安置「三大基礎」。先後對園區18項規劃進行全覆蓋設計;累計投資100億元,園區核心區水系9600畝正在開挖,總里程80公里的「九縱六橫」骨幹路網全部建成貫通;總投資200億元,全面建設涉及轄區所有村莊的5個安置小區,將實現轄區群眾全部回遷安置,為轄區封閉式開發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Ⅳ 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如何產生的
我簡單說一下。
這事起源於德國的魯爾工業區。
文化和創意的結合,讓廢舊的工業區工廠重煥生機,成為了思想、創意碰撞結合,並產生市場價值的地方。
文化創意產業,無非就是用創新的思路來改變傳統文化、傳統產品,讓其更貼近時代、更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形成新的市場增長點。
發達國家很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是很多國家的支柱產業。
中國也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巨大潛力,於是政府就推進這一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就在這一形勢下遍地開花了。其實和很多年前的軟體園、動漫園,性質是一樣的。
純手打,無復制。有問題可以繼續提問。
Ⅵ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最新發展趨勢和最新規劃思路是什麼
文化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發展規劃中要著重研究三個結合。一是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二是文化產業與消費能力的結合。三是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的結合。
Ⅶ 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趨勢
文化創意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有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世界各國政府都對這一產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和高度重視,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效益日漸明顯。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8400億元左右,快於同期GDP現價增長速度3.2個百分點。2010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更達到了1萬億元,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約為2.75%。預計到2015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將達18000億元,佔GDP的比重將超過5%。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尤其是在一些基礎較好的城市,如深圳、北京和上海,文化產業更是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勢頭強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文化產業園區超過2500家,其中國家已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從2004年到2010年,文化部先後命名兩批共4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4批共204家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催生了一批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創意產業園區。經過測算,2010年國家級園區基地的收入平均增長率都在40%以上,國家級園區基地的總收入也達到了2500億元,總利潤達到了365.2億元。
但是在各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的背後,一些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如園區太多、資源分散;建設模式雷同,房地產色彩濃厚;園區定位不明確,產業結構雷同;園區之間相互分離而自成體系,缺少必要的分工與合作;園區耗費巨資建成後,租金高,企業入駐率低,難以吸引創意階層,文化氣息淡薄等。
盡管目前創意產業暴露出了各種問題,但從整個國際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創意產業仍有廣闊前景。因此政府目前暫停審批創意產業園,可以看作是一個調整改善過程,未來即將繼續加大創意園區的開發和建設,但與此同時政府管理將從嚴,向著適合社會產業需求的方向引導。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稱,要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積極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
此外,一些地方出台的「十二五」規劃中把發展創意產業園區提到了重要位置,如深圳市的「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國家級創意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頭企業和文化產品。
Ⅷ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介紹
國內外至今尚無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統一界定。在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詮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實情,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界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是一具有鮮明文化形象並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產、交易、休閑、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