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浙江省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浙江省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14 05:27:03

Ⅰ 浙江省旅遊局的主要職責

(一)統籌協調全省旅遊業的發展,組織擬訂全省旅遊業發展的政策、規劃和地方標准草案並組織實施;承擔旅遊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的具體起草工作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旅遊經濟強省建設的綜合協調和推進工作;負責監測全省旅遊經濟運行;負責全省旅遊統計及行業信息發布;負責旅遊安全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旅遊應急救援工作。
(三)制定並組織實施全省旅遊人才規劃;負責全省旅遊行業崗位資格考試認證工作;指導全省旅遊教育培訓;會同有關部門實施旅遊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標准和職業等級標准;指導旅遊院校做好旅遊人才的培養工作。
(四)組織全省旅遊資源的普查、規劃、開發和保護工作;指導全省重點旅遊區域、旅遊目的地和旅遊線路的規劃開發;引導休閑度假;指導假日旅遊、紅色旅遊發展。
(五)負責編制全省旅遊發展計劃;指導旅遊業引入社會投資和利用外資工作;配合做好旅遊業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
(六)負責全省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市場開發,負責全省旅遊整體形象的宣傳推廣。
(七)組織制定旅遊行業管理標准、規范並組織實施;指導全省旅遊行業的精神文明和誠信體系建設。
(八)監督管理旅遊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維護旅遊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規范旅遊企業、從業人員的經營和服務行為;組織擬訂旅遊區、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旅遊商品等方面的標准草案並組織實施。
(九)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Ⅱ 浙江省旅遊局的旅遊規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局嚴格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要求,按照「全面真實、嚴格依法、及時便民」的原則,緊緊圍繞全省旅遊中心工作,立足本職,創新思路,不斷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現將我局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主動公開方面
2012年度,我局共發布政務信息5572條,其中通過《浙江旅遊網》旅遊要聞欄目報道全省重要活動事項357條。「全省旅遊信息聯播」發布全省各類旅遊動態信息2120條。
同時,加大本省旅遊信息在國家旅遊網的發布量,今年共上傳本省各類旅遊信息1780條,其中錄用了730條,信息發布量一直名列全國前三。圍繞我省旅遊中心工作,製作了2012全省旅遊重大項目推進會等網路專題十餘個,並聯合國內主流門戶網站,在新浪網、新華網、騰訊網上第一時間發布浙江旅遊的重要動態信息,加強網路推廣力度。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本年度,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開依申請。
(三)收費及減免情況
本年度,我局未因信息公開收取任何費用。
(四)申請行政復議及提起行政訴訟方面
本年度,未發生針對我局有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行政訴訟案和有關的申訴案。
二、主要做法
(一)積極做好基礎信息公開工作
積極做好浙江旅遊政務網的日常維護及更新工作,及時充實網站內容,積極主動採集和宣傳反映我省旅遊工作要點的動態信息。及時更新網站上的各個欄目,保持網站內容的新鮮度。使浙江旅遊網成為溝通旅遊者、旅遊企業和旅遊主管部門的重要橋梁,成為公眾了解我省旅遊動態的重要窗口。
(二)全力構建旅遊信息多媒體傳播體系
1、啟動了12301旅遊服務熱線大聯網。根據「一號呼入、按需轉接、協同答復」的原則,實施了全省各旅遊咨詢投訴電話、各旅遊呼叫中心及交通氣象等其他公共熱線的聯網工作。啟動4個月來,累計入網單位已達20餘家。
2、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通了首個旅遊智慧門戶——浙江旅遊智慧門戶。該門戶集合了網路、報紙、視頻、圖片等各類旅遊信息,實現了信息的自動抓取和按需訂閱,為用戶提供即時的信息查閱服務。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和爭相效仿。
3、建立了旅遊同業信息短彩信推送平台。收集並編輯各類旅遊行業資訊,以短彩信的形式發送給全行業的經營管理者,尤其是市場營銷人員、計調人員和導遊人員。該平台已成為業內人員了解和掌握旅遊同業信息的主要渠道。
4、開通了全國首個旅遊微信平台。整合並推送我省景點、旅店、餐飲等旅遊實用信息和旅遊優惠信息,並起到了在線旅遊咨詢的作用,廣受青年遊客的喜愛。
5、建立了浙江旅遊資訊網及WAP網站,實時發布省內旅遊經營服務信息和優惠派送活動信息。該網站已經成為遊客查找我省旅遊實用信息的重要平台。
(三)鼎力做好全省旅遊新聞宣傳工作
1、抓好中國旅遊報浙江記者站工作,辦好「詩畫浙江」專刊。2012年累計製作專刊52期,版面220餘個,發表文章900餘篇,其中頭版45篇。
2、辦好浙江旅遊手機報。目前,在每周一三五定期發布旅遊政務信息的同時,於每周二四六推出了廣受歡迎的地方旅遊專輯。2012年,累計製作50餘期縣市旅遊專輯。我局還努力將手機報的發送面擴大到7萬人。目前,已經全面覆蓋各地市分管領導、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和人大、政協負責人。手機報已成為業內各級領導和廣大從業人員及時了解行業資訊的主要路徑。
3、積極爭取新華快訊和新華全媒的支持,在擁有百萬用戶的新華社新媒體平台上開辟了浙江旅遊欄目。日均發布浙江旅遊資訊信息10餘條。
4、圍繞全省旅遊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各項重大活動的宣傳報道。特別是全省旅遊重點項目的開工儀式、浙江旅遊交易會、中國旅遊商品博覽會、國際旅行商大會等重大活動。

Ⅲ 幫忙規劃下浙江省旅遊路線

杭州必須住西湖附近,因為市區太堵車,景點都在西湖附近。滿覺隴一帶很多青旅回。
烏鎮西塘選一個,古鎮答都是一樣的,很商業化,只能住在景區裡面,一早一晚出來逛。建議找客棧的老闆帶你逃票進去。杭州都有巴士直達。
千島湖捨去,就是一條河,取了個好聽名字,在杭州到黃山的路上,除非你去黃山,否則完全沒必要,還要走回頭路。
橫店更沒意思,看景點不如電影好看。
普陀山是非常值得的,但是很遠,要先去舟山,坐船上普陀。住在島上,慢慢看寺廟。
第一次去浙江,這些地方足夠你走半個月了。以後再去可以考慮溫州,有楠溪江,雁盪山,泰順縣有好看的廊橋。還有寧波,那是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Ⅳ 請問浙江有什麼知名的旅遊規劃公司

旅遊規劃本質在於使旅遊發展走上良性的發展道路,發展動力在於創新。選擇時版對於地域要求不是權十分明顯,重點在於規劃實力及良好的溝通。遠景設計研究院旅遊規劃專家指出:旅遊規劃創新並非無根之木,具體可以從市場、資源等方面入手。只要產品有新意,遊客自然能夠被吸引。

Ⅳ 試述浙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西溪國家濕地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 西溪,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內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塘、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內設有多處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之美 美在生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陸地綠化率在85%以上,共有植物262種,鳥類112種,各種鳥類占杭州所有鳥類總數的近50%。「千頃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營造了「十里梅花,百頃蘆盪,千點白鷺,萬年翠竹」的濕地美景。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帝王將相如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也揮灑墨寶以表達對西溪的傾慕之情。據考證西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朴。每年端午節在深潭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魚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西溪婚俗館」、「西溪釀酒坊」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江南水鄉典型的民俗。
根據西溪濕地作為次生濕地、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的獨特性,綜合保護工程確定了環境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可持續發展,以民為本等六大原則。
綜合保護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減少濕地的人口負載和污染源。專家卜昭輝認為,這是改善水質的關鍵。西溪濕地核心區塊原有517戶農居,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根據總體規劃,保留了約100幢建築,進行削層、整修後,粉牆黛瓦的樸拙民居靜靜地點綴在自然環境中,總的建築面積降至4.8萬多平方米,容積率僅0.015。其他影響景觀、建築質量差、密度較高的農居,全部拆除。拆除建築後留下的空地則恢復植被、補種植物。濕地內全部實行管網配置,污水納管排放,目前水質已經逐步改善。
綜合保護工程盡可能保存西溪原貌。像朝天暮漾、南渚湖等生態保存較好、面積較大的水面,都沒有去「驚動」,延續其自身良好的生態系統。只是將部分封閉的小面積水體連通,利於物種在較大環境里自由交流,吸引水鳥棲息;將魚塘壁的坡度由陡坡改為緩坡,有利於濕生植物生長,為過往鳥類提供更豐富的食物。
西溪游步道的設計和施工也頗費心思,採用了不規則的石板或碎石鋪路,中間不打混凝土,這樣能起防滑作用、方便遊人,保護了典型地貌。清淤護岸時,用「貼」淤泥的辦法來加固塘堤,用木樁鞏固堤岸,而且特意選用可以自然的柳樹樁。
其規劃總面積10餘平方公里,其中,面積為3.46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始於2003年8月,2005年5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面積為4.89平方公里的二期工程已於2006年5月正式啟動,計劃2007年10完工;三期工程面積為3.15公里,2008年正式啟動。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總指揮黃春雷介紹說,首期核心景區最佳遊客容量為2000人,今後將通過門票銷售等手段控制入內人數。同時,為了讓濕地保護更加規范、有法可依,杭州市已將「西溪濕地保護管理條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調研范圍。
讓更多人走近濕地文化,在保護和恢復西溪濕地自然生態的同時,上千年來西溪濕地形成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以及獨特的民俗文化,也值得保護。西溪濕地范圍內有50年以上歷史的老建築一般不拆,像秋庵、煙水漁庄等庵堂別墅之類的重點文化遺跡,在科學論證基礎上適量恢復。水鄉漁火、龍舟競渡等西溪民俗風情畫,也要重現於世。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指揮部表示,將陸續選擇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農戶,遷回西溪濕地內,並組織農民耕種、養魚,既保留了「活著」的農耕濕地文化,也可以承擔旅遊展示和服務功能。此外,河渠行舟、碧潭網魚、竹林挖筍等民俗,極富江南水鄉的田園氣息,也有望成為遊客參與度很高的旅遊特色項目。
在我國,「濕地」的基本知識、保護常識還不為人知。濕地公園除了具有生態效應外,還有它的社會效應,可以成為青少年的特殊「課堂」,公眾的「博物館」。將來要開辟專門的展廳,讓更多人走近濕地文化。
充分利用濕地景觀,打造濕地環境知識教育的大課堂,科研科普是西溪適度利用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未來的科研科普體系中,將重點突出「一館、兩中心、三區、四園、五站、六基地」,分別是濕地博物館,科研中心、科普中心,朝天暮漾觀鳥區、千金漾觀鳥區、桃花灘觀鳥區,濕地植物園、生態漁業園、西溪農事園、自然體驗園,環境監測站、氣象觀測站、候鳥環志站、水循環實驗站、野生動物救助站,物種培育基地、桃花基地、蘆葦基地、柿樹基地、竹子基地、梅花基地。

Ⅵ 浙江的旅遊業資源有哪些特徵

浙江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城鄉居民比較富裕,旅遊產業發達。眾多的旅遊指標如國內旅遊人數、入境旅遊人數、國內旅遊收入、入境過夜遊客、旅遊外匯收入等均居全國前茅,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大省(詳見表6-2)。

表6-2浙江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浙江的旅遊業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可概括為古風民韻、絲茶之府、文化之邦、人間天堂和東南佛國等特徵。古風民韻:浙江各地星羅棋布的水鄉村落中,至今仍保存有許多明清時代、甚至更早期的古建築、古民居、古村鎮。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六大水鄉古鎮中,浙江就佔有其中的三席——西塘、南潯、烏鎮。絲茶之府:浙江全省盛產綠茶,有西湖龍井、開化龍頂等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全省的綠茶出口量佔全國綠茶出口量的二分之一。浙北杭嘉湖地區,至今一直是絲綢的主要產地,有關種桑養蠶的風俗活動豐富多彩,許多習俗仍保留至今。文化之邦:浙江悠久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吳越文化。浙江大地上文物古跡比比皆是,杭州的六和塔、岳飛墓、飛來峰造像和寧波天一閣、溪口蔣氏故居等百多處文物古跡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間天堂: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東南佛國:我國的佛教聖地四大名山其一為浙江的普陀山,為觀音道場。

Ⅶ 浙江省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現狀分析

在旅遊發達國家,觀光旅遊、度假旅遊、鄉村旅遊構成三大重要板塊,呈三足鼎立之勢。我國的鄉村旅遊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方興未艾。嘗到甜頭、得到實惠的鄉村紛紛擴大旅遊規模,有力的示範效應又使許多鄉村效仿跟進。借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各級政府非常關注「三農」問題與和諧社會的建設。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不僅是旅遊產業的重要板塊,而且是旅遊業反哺農村的有效的途徑之一。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於二戰以後,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向著內容更豐富的休閑農業發展,即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一個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閑區,這種「農業+旅遊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鄉村旅遊,又可達到提高農民收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

當前,我國的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都市圈地區,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早,發展較快,形成了一批很有特色的觀光農業園區和鄉村旅遊景區,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1998年,國家旅遊局把「華夏城鄉游」作為旅遊主題,使「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做農家人、娛農家樂、購農家物」成為農村一景,使田園農家樂、花鄉農家樂、果鄉農家樂、竹鄉農家樂、漁鄉農家樂、湖鄉農家樂等成為城市新寵;2004年我國的旅遊宣傳主題被確定為「中國百姓生活游」;2006年,全國旅遊宣傳主題定為「2006中國鄉村游」,宣傳口號為「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進一步把我國的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推向高潮。

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走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既調整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結構效益,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了農業技術經濟效益;還建立了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了農業龍頭企業,提高了農業規模效益;同時,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實施農業精品名牌戰略,實現了結構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高、農民調富的目標。2005年,尚田全鎮農業總收入約1.6億元,而「彩色農業」就佔到了1億元,戶均約7000 元,「彩色農業」總收入比上年凈增逾1000萬元。

出遊便利,次數多,方式靈活,可採取分時度假。城裡人有閑,但閑不連續。從1995年開始,我國推出了「雙休日」制度;2000年開始實現了「 黃金周」制度。目前,我國全年的法定假日已達114天,約為全年的1/3。但這種休假是不連續的。隨著「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和「工作是為了更好的休閑 」的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隨著假期的增多和延長,隨著帶薪休假、獎勵旅遊的興起,方便靈活、可分時度假的旅遊形式下定會越來越受到歡迎。而「農家樂」因多處城鄉結合部,恰恰能彌補這一需要。

以自住房進行經營,可根據營業需要進行改建或整修。我國的「農家樂」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大型的公司化經營的模式,大多還是以一家一戶為主,營業面積和內容等比較方便靈活。如添加人造景觀與娛樂設施等。

季節性較強。由於季節和農時的變化,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季節性。如花卉觀賞、瓜果採摘等。

至少具有三個實際價值:

1、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家樂」的興起,開拓了農村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充分有效地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一是轉移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農家樂」促使農民轉而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資源和綠色資源,就地發展第三產業,拓寬了勞動力轉移渠道;二是農戶收入增強,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三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鄉村風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農家樂」正是傳統農業延伸的新嘗試和農業自然資源的新利用。

2、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農家樂」是城鄉文化的一個交匯點。「農家樂」的消費主體是城市工薪階層,他們是現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載體,「農家樂」必將加深城鄉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勞動就業。

3、推進旅遊業的發展。「農家樂」是現代旅遊的一種新形式,它豐富了旅遊的內容,擁有其他旅遊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讓遊客了解農業生產活動,體驗農家生活氣息,享受農業成果,普及農業基本知識;它開拓了新的旅遊空間和領域,使遊客走進「農業」這一大世界,以減輕和緩解城市旅遊地過分擁擠的現象,從而推動了現代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存在的問題

(一)跟風模仿、棄土從洋

由於缺乏規劃,各地「農家樂」發展往往表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景象,從而讓遊客產生「審美疲勞」,讓遊客覺得「農味淡了」的感覺。而實際上,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一定要注重「農家樂」的特色開發,突出「農味」,反映當地多彩的鄉土文化、純朴的民俗風情和恬淡的農家生活,避免惡性競爭。

(二)惡性競爭、無序發展

由於「農家樂」發展歷史較短,業內統一規范尚未完全形成,多數從業人員「半路出家」,不少農家樂「土法上馬」,熱情過頭,強行拉客,吃住安全無法保障,降價惡性競爭或抬價宰客現象時有發生。

(三)竭澤而漁、不顧後果

「農家樂」是富民產業,由於現在還處於發展階段。不少業主或政府部門只把眼睛盯在收入或稅收上,不但不注意「蓄水養魚」,而往往不顧後果,竭澤而漁,有使「農家樂」旅遊被扼殺在搖籃的危險。

Ⅷ 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是2013-07-0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內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容冊地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錢江農場(浙江旅遊職業學院5幢406室)。

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0000728673169,企業法人毛水根,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產業研究與信息、咨詢,旅遊項目規劃設計,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會展服務,企業管理咨詢。

通過愛企查查看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