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裝配式建築行業的發展概況是什麼樣的
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呈現出雨後春筍的態勢,雖然短期內還無法與傳統的磚混水泥房市場競爭,但隨著國家相應政策的推行落實以及各省市紛紛出台的建築產業化扶持方針,將推動國內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的快速向前發展,在未來我國樓房、工廠、學校、民宿將逐漸實現裝配化,國內建築產業裝配化模式將會得到大范圍普及。
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築市場中的兩種主流結構體系分別為混凝土預製件結構(PC構件)、裝配式鋼結構。其中混凝土預製件結構使用在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橋梁以及政府保障性住房項目,裝配式鋼結構使用在大型的電力廠房、展覽中心、一至兩層民用建築、學校等建築。與混凝土預製件結構相比,鋼結構優勢更明顯,而它的優勢來源於其設計安裝流程上的獨特性。
未來裝配式建築將在農村大放光彩
從行業開始發展至今,我國裝配式建築幾乎全部覆蓋在城市建設上,卻沒有真正得在農村發展起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各地政府以及相關建設企業在裝配式建築上的宣傳力度較弱,沒有在其深度上做文章,使得農村居民對於裝配式建築的理解只停留在概念上;另一個為廣大農村居民也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沒有同步了解國家頒發的相關行業政策,以及對裝配式建築的知識與技術了解不夠、市場行情不明晰。
因此,隨著國家層面上的相關政策的推進以及廣大農村居民變得越來越知悉市場行情,我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將會在廣大農村大放光彩。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
❷ 裝配式構件一體化是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嗎
在1989年舉行的第11屆國際建築研究與文獻委員會的大會上,建築工業化被列為當今世界建築技術發展中的八大趨勢之一。
內外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對預制裝配式建築的應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各種預制屋面梁、吊車梁、預制屋面板、預制空心樓板以及大板建築等得到了很多應用,但總體來說,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築的技術比較落後,建築工業化整體水平很低,且存在著構件跨度小、承載能力低、整體性不好,延性較差等弊端。進入90年代後,由於預制裝配式建築自身在設計水平、構件製作的精細程度和裝配技術落後等原因以及當時現澆混凝土技術的迅速發展,預制裝配式建築的應用特別是在民用建築中的應用處於低潮,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預制構件的加工精度與質量、預制裝配式施工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築的應用重新升溫,並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裝配式建築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於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國房荒嚴重,迫切要求解決住宅問題,促進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到60年代,裝配式建築得到大量推廣。
優點: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並可提高建築質量。
主要特點
大量的建築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台,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
2.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而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3. 採用建築、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4. 設計的標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准,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築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5. 符合綠色建築的要求。
意義
有利於推進城市化進程。
有利於保證工程質量。
有利於降低成本。
有利於節能環保。
有利於轉變建築業生產方式。
參考文獻:中國科技信息2014年07期-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築的現狀與發展
❸ 如何推進和做好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建議意見
1、政府投資性項目為試點發揮示範作用。把握我國大規模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時機,加大政府投資項目採用現代建築產業化技術應用力度,帶頭採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建造;市政、軌道交通及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優先採用現代建築產業化技術和產品,在立項和規劃審批時明確採用裝配式建築技術建設。
2、制定出台配套優惠政策發揮推動作用。支持裝配式建築產業和示範項目用地享受工業用地政策,並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築建設用地需要;在規劃條件中明確裝配式建築要求和獎勵內容;享受招商引資項目各項優惠政策;財政配套對創建國家級和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在預售許可、容積率計核等方面予以優惠;享受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補貼;在物流運輸、交通通暢方面予以支持。
3、制訂裝配式建築技術標准發揮技術支撐。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推進住宅標准化、工業化建築體系和通用部品體系的研究開發,逐步形成符合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化成套技術體系。以BIM技術為牽引,建立產業化建築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建築產品全過程的追蹤管理,完善質量追溯機制,推行產品部品質量終身負責制。
4、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確保可持續發展。政府投資的裝配式建築工程項目應優先採用總承包模式,以實現工程設計、施工、構件生產的一體化。建立裝配式建築生產企業名錄制度,根據企業的投資規模、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綜合考核後納入名錄,凡市轄區范圍內的裝配式建築,都要從名錄內抽取。
5、加強專業人才培育作為人才資源保障。鼓勵企業開展建築產業現代化技術研究,圍繞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大力開展管理部門和企業相關人員的分類培訓,積極培育適應預制構件生產和裝配式施工的產業工人隊伍,為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❹ 我國什麼時候開始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
因為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是一種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從環境效益上來說都具有相當優勢的一種現代化的建築方式,也是我國建築的未來發展方向。
❺ 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裝配式建築是建築業的一場革命,是生產方式的徹底變革,必然會帶來生產回力和生產關系的變答革,我們需要整合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管理來適應這場變革。我國裝配式建築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由於工作基礎薄弱,當前發展形勢仍不能盲目樂觀。 主要面臨六個方面的挑戰:
1、設計技術體系還沒有完善
2、關鍵技術及集成技術還沒有成熟
3、成本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4、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
5、輿論宣傳還不夠全面准確
6、行業隊伍水平還有待提升
❻ 裝配式建築行業前景怎麼樣
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近年來隨著裝配式建築的技術研究逐漸改善、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國家政策層面上的扶持,我國正迎來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新階段,根據住建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築房屋面積達到2.9億平米,佔全國新建房屋總面積的13.9%。
從產品結構來看,現階段市場上生產的產品以PC結構為主,鋼結構在發展的過程中仍未搭上行業高速增長的順風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滲透率方面仍需大步追趕。
1、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歷程分析:迎來發展新階段
我國的裝配式建築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從研究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設計施工技術開始,逐漸形成一系列裝配式混凝土建築體系,至20世紀80年代由於人民居住需求的快速釋放,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應用達到全盛時期。
90年代中期,由於對抗震的整體性和設計施工管理的專業化研究不夠,裝配式混凝土建築逐漸被全現澆混凝土建築體系取代,造成預制結構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但近年來隨著裝配式建築的技術研究逐漸改善、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對綠色建築的呼聲日益增強,我國正迎來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歷程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分析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❼ 中國裝配式行業的發展進程與現狀
近年來, 全國裝配式建築發展迅速,有望實現階段性發展目標,即2017年住建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確定的「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
❽ 全國裝配式建築工作現場會指出了裝配式建築產業對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
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重大意義:
一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需要;
二是實現建築現代化的需要;
三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需要;
四是縮短建設周期的需要;
五是可以催生新的產業和相關的服務業。
❾ 裝配式住宅產業化有哪些優點
住宅產業化節能環保,建設速度快,質量有保障,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根據沈陽衛德建築產業現代化研究院以往的住宅產業化項目經驗,可以得出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優點:
1、節時70%:最快5天建好一層樓
採用住宅產業化技術,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縮短項目工期。以雲龍興隆山公租房為例,該項目共有兩棟18層的樓房,從進場施工實現主體封頂,總共耗時僅6個半月,最快的速度是5天建成了一層樓。據媒體報道,部門企業科實現一天之內組裝一棟樓。
2、節省人力超5成:機械化作業,降低人力成本
從板材製作到後期拼接,可以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節省大量人力資源。以興隆山公租房為例,主體施工最高峰時泥工、鋼筋工等加起來不超過60人。而同樣規模的商品房項目要想達到同樣的進度,至少要120人以上。
3、節地20%:通過設計優化提升空間和土地使用率
在組裝過程中,可以對部分構築物進行調整。室內空間適應性強,可以製作各種隔牆,分割室內空間,房間布置可以靈活多變,具有較大的適應性,達到降低公攤面積的目的。另外,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要搭建腳手架,可以在較小的面積內完成作業。
4、節水80%:用水少,還可避免揚塵污染
現場模板和現澆混凝土作業(濕作業)很少,避免水資源浪費,同時可以有效減少揚塵污染。
5、節能70%:建成後保溫、隔音性能更好
傳統建築物,主要是在主體結構外面加上一層保溫材料,這種保溫材料比建築物的壽命要短得多。而通過工廠定製的主體板材,在加工時就設有保溫層,可以使房間內隔熱、保溫效果更好,達到節能的效果。採用外窗與牆板整澆工藝,還可以提高外牆整體隔聲性能(可提高10分貝以上)。
6、節材20%:減少大量建築垃圾
集成製造、一體化精裝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了施工過程中一些材料的浪費,根據相關技術測算,每一百平方米住房可減少建築垃圾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