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聯盟正式成立,南濱路文化產業再升級
這是真的喲,我也才在網上看到,9月12日,重慶市南濱路文化產業園企業聯盟正式成立。
南濱路文化產業園企業聯盟的成立使得產業園區內的文旅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能夠很好的通過政府引導建設的這么個平台進行互動、合作、共贏。以此打破行業阻礙和區域的限制,激活文化旅遊市場促進文旅企業的集群發展。
2.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休系和市場休,完善以什麼為導向的文儀經濟政策
完善以市場導向為中心的經濟政策。。。。
3. 吐魯番發展經濟開發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旅遊產業和特色產業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近年來呈現明顯的融合趨勢。旅遊產業引領和促進特色產業的傳承與發展,一業帶百業,體現出明顯的經濟價值和民生效益。進一步加快旅遊產業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是打造吐魯番旅遊文化產業升級版的重要途徑。
一、神奇吐魯番與吐魯番特色產業
1、旅遊消費升級呼喚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產業與旅遊業發展相輔相成、相互支撐,誰也離不開誰,打造旅遊文化產業升級版需要打造特色產業。
2、吐魯番特色資源是發展特色產業的富礦。吐魯番旅遊資源分為3類:歷史文化類、葡萄民俗類、極地風光類,具有原真性、唯一性、第一性的資源很多,世界上很難再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與吐魯番媲美。
吐魯番的特色產業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民間性、體驗性,同時也具有潛在性。潛在性指的是許多的特色資源,並沒有轉化成為特色旅遊產品,更不用說形成了產業。
二、特色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打造旅遊文化產業升級版的重要途徑
目前,地區已經完成了對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的頂層設計,那就是:實施旅遊文化發展「一、二、三」戰略,即「一個目標」:使「吐魯番」成為第一品牌,引領新疆旅遊文化產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兩地」:爭當新疆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和集散地;「三個轉變」:實現「一日游」向「多日游」轉變,「季節游」向「全年游」轉變,「觀光游」向「文化游」(休閑度假游)轉變,推動吐魯番由旅遊文化資源富集區向旅遊文化發展產業區轉變,全力打造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升級版,把吐魯番建設成為「新疆大客廳」。
4. 文化產業自身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國家政策先後在文化立法、體制改革、文化「走出去」和新興數字文化等多個領域涌現出諸多閃光點。
文化「走出去」政策持續加碼
文化部正式發布了《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據悉,該行動計劃是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所制定的,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深入開展繪就了路線圖。
目前,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全部國家簽訂政府文化協定,通過從健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合作等五個方面發力,推進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商務部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公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初步認定295家企業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08個項目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涉及出版、影視、動漫、游戲、演藝、文化用品、藝術品等行業。
自2007年起,發布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名單可謂商務部支持文化出海的「年度常規動作」。隨著今年十九大報告中對文化自信核心地位的肯定,可以看出政府層面對「文化出海」相關配套政策實施力度和強度將持續加大。而在政策紅利大方向明朗的情況下,這份名單就顯得有更積極的意義。
自貿試驗區放寬外商投資限制
國務院印發了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第三批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總體方案。這些新晉自貿區的創新清單中,均有文化產業方面的措施,涉及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藝術品市場建設、對外文化貿易等內容。
6月份,國務院還發布了自貿區負面清單2017年版,與2016年版相比減少了10個條目、27項措施。其中,縮減的和文化產業相關的措施共4項,涉及信息技術服務,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自貿區文化產業外商投資限制再次放寬。
縱覽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的總體方案,既有從體制機制保障到搭建平台發展對外文化和版權貿易的廣度,也有就文化產業發展某一點著力展開的深度,在文化領域探索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格局。例如,河南提出要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機制,推進文化傳承和開發,完善服務鏈條,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創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的新模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則被寫進了總體方案中。
積極參與游戲規則制定
由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准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國際電信聯盟第16研究組全體會議上順利通過審議;經過6周全球公示以後,3月16日,正式發布成為國際標准,由此成為我國文化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技術標准。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的通過,是文化領域中國科技、中國標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在國際電信聯盟和國際「互聯網+文化」的領域中發出了中國聲音,為全球手機動漫產業提供了中國標准。據文化部介紹,構建文化產業國際標准群,是文化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此外,4月份,文化部發布了首個「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到2020年,數字創意產業將成為產值規模達8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這意味著數字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高度的政策保障,未來將著眼於從人才培養、財稅金融、科技創新等多方面推動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發展。
5.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促進文化產業結構升級
又是這種套話,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在經濟學角度,能產生利潤和增加GDP的文化產業就應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