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深圳寶安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深圳寶安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1-01-13 09:15:32

⑴ 深圳寶安區近幾年的開發情況

主持人:其餘問題,在地塊掛牌文件里,都有相關規定,配套建設在各個集聚園區是集中配套,地塊內只能按照規劃許可要求進行建設。關於經營性用地相關規定,我局有相關資料,下來可跟我局聯系。工業用地招拍掛規定前面也做了簡單介紹,正在報市政府審批,批完之後我們也會對外公布。
現在建設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出讓前環保評估跟取得土地之後環保報建一些工作要求,我們請環保局葉工做一個介紹。
環保局:大家好!我把有關環保方面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在掛牌文件里對具體地塊的環保要求都已提得很明確。比如,鍾表產業基地地塊,區里已做過規劃環評,比如規劃環評提到用地企業應該禁止電鍍和化學處理工序的企業進駐,不得建設重金屬污染排放項目,而掛牌文件就提到了應該符合園區環評報告要求。入駐企業要注意了,鍾表企業里有一些電鍍工序,這個電鍍處理是不允許的。
第二,有關環保手續問題。對大的區域,像鍾表產業基地,都是應該按照有關規定做出規劃環評。現在鍾表產業基地已經做了,其他園區也相應在做環評。園區環評中有一些要求,將來企業申辦的時候涉及到,比如鍾表產業基地,當時那個地方污水處理廠沒有建好,所以在環保局批文里就有這條,在污水處理廠未建成運行之前,各企業生產廢水應該自行處理,並達到相應排放標准。其實在土地文件里也都提到了,這些都是基本要求。污染排放法規就是誰污染誰治理,集中污水處理廠沒有建成之前,各個單位對自己污染排放進行處理。
環保手續本身比較簡單,在產業園區環評已經做的前提下,每個入駐的企業將來競得後,對入駐的項目還應申辦環保手續。

⑵ 深圳市寶安區的產業規劃

不清楚。。。

湖南智康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集研究、生產、銷售安裝、維修於一體,以研製生產節能環保供水設備為主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長沙供水設備廠家中唯一家實施環保的供水設備廠家。
公司於2008年就開始涉及無負壓供水設備的研究,主要針對服務於小區、高樓、酒店、自來水廠的生活供水,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臨時給排水。專業生產無負壓供水設備,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 變頻恆壓供水設備,管網疊加壓供水設備,變頻無塔供水設備,變頻恆壓供水系統,家用供水設備(小變頻供水設備),氣壓供水設備,消防穩壓供水設備,自來水供水設備,變頻控制櫃,不銹鋼水箱,隔膜氣壓罐,負壓罐(無負壓穩流罐)等產品。
2011年8月,公司開始實施新的整合計劃,現在已經完成一期工程——新廠房佔地56畝,鋼結構標准廠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擁有全新的先進加工設備,引進德國先進的設計製造技術,形成了大批量專業化生產機制,擁有現代化的設備測試中心,提高了設備檢測的正規性及方便性。
公司自成立以來,懷著服務中國,服務世界的雄心,秉承著「誠信為本、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種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的指導思想。和國內多家水泵廠家及國外品牌變頻器廠家合作。使產品精益求精,以滿足各行業、各層次用戶的不同需求。

⑶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

--深圳灣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3.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基礎研發、技術轉移和企業孵化、境內外科技與商務合作、創業與投資活動、高技術服務的示範引領區,深圳軟體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通信、數字視聽、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環保節能產業。建設軟體產業專業園,發展互聯網增值服務、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外包、工業設計產業。--留仙洞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深港創新圈基地,港澳名牌大學辦學試驗區,科研機構聚集區,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區。產業導向:重點引進和深圳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學科,促進港澳大學和科研院所一流師資向園區聚集,建立國際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大學科教區。--大學城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教學科研用地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區,技術轉移和企業孵化的承載區,高等教育開放辦學和國際院校合作的試驗基地。產業導向:建設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醫學院和大學城大學科技園,依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促進一流師資向園區聚集,依託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產學研基地。--坂雪崗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2.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際知名的通信技術研發生產基地,國內領先的計算機技術研發生產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通信及其套產業,大力發展計算機產業。適當發展汽車電子、辦公自動化、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業。--光明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0.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8.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深港創新圈互動基地,光明新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化合物半導體和新能源等產業產品研發、製造和相關配套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化合物半導體、新型平板顯示、生物醫葯、新能源產業和高端服務業,重點建設光電企業加速器、綜合類企業加速器和LED產業園,鼓勵發展環保產業,適當發展通信設備、計算機、數字視聽產業。--觀瀾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新型高科技園示範區,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基地,寶安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產業。規劃建設循環經濟企業加速器、觀瀾新型高科技園。--寶龍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2.98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6.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華南地區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應用和交易中心,汽車電子產業集聚地,龍崗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新能源新材料、光電子、汽車電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專業園。--坪山園區(深圳出口加工區 )園區面積:規劃面積41.3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出口加工區3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6.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家出口加工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坪山新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電子信息產業和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保稅物流集散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集成電路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儀器儀表產業,拓展出口加工區物流、研發、維修、檢測功能,規劃建設生物醫葯加速器和生物醫葯專業園。--石岩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生態環保型高技術產業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計算機、軟體和數字視聽產業。--龍華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9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計算機、通信、平板顯示、數字視聽、機器人產業,支持發展工業設計和精密模具製造,鼓勵發展環保材料、生物技術產業。--福永北-沙井南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1.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8.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臨港高技術產業、航空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航空電子、航空設備產業、遊船配件等高端裝配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其器材製造等高端製造業。碧嶺園區、葵涌園區、大鵬園區為控制整備區
碧嶺園區規劃面積20.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9平方公里。葵涌園區規劃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2.7平方公里。大鵬園區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2.0平方公里。大鵬園區龍旗灣區域允許發展文化產業、高等教育、科技研發。葵涌園區金涌區域允許發展文化產業、生物技術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與海洋資源開發有關的高技術產業。開展大沙河流域創新基地建設研究工作。

⑷ 誰有一些關於深圳近年來的發展的資料.

A Brief Introction to Shenzhen
城市概況
深圳位於中國南部沿海,毗鄰香港,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面積1952.8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597.55萬人,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常年陽光普照、繁花似錦。
深圳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是有名的花園城市,近年來,深圳先後被中國政府評為「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並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環境保護「全球500佳」。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至今僅25年,已經由一個僅有3萬多人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繁榮的現代化城市。

Economic construction
經濟建設
深圳是目前中國內地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自1980年起,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0%。2004年生產總值達34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3%。人均GDP7161美元。2005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1894.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
深圳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高新技術製造基地、物流樞紐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同時也有鮮明的文化特色。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和文化產業是它重點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深圳是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製造基地,在IT產業、生物醫葯、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成功研製了世界首例獲准生產的基因抗癌葯物。在深圳舉辦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是中國高新技術與各國交流的平台。
現代物流業:深圳是中國惟一擁有海、陸、空三棲口岸的城市,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人流、物流量居全國第一。深圳海港已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樞紐港。深圳機場進入全球百強。
金融業:中國兩大證券市場,其中之一設在深圳。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多種類型金融機構並存的現代化金融體系。目前深圳的基金管理公司數量和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約佔全國的一半。
文化產業:深圳文化產業實現的增加值約佔全市GDP的5%,並形成了印刷、傳媒、文化旅遊、影視動漫等重點文化行業,培育了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等實力較強的文化產業集團。此外,華僑城的旅遊業、大芬村的油畫業等蜚聲海內外。在深圳舉辦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為全球文化產品搭建了展示、交易的平台。

Reform and Opening-up
深圳是中國內地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和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基地,是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超過100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深圳投資。甲骨文公司、愛立信公司等世界知名企業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沃爾瑪、索尼、IBM、阿爾卡特等大型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了采購中心。深圳企業積極向外發展,在境外企業和機構超過200家。深圳知名企業華為公司、中興公司等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貿易代表處。
深圳緊鄰香港,與香港的合作十分密切。深圳同時也是聯系國際資本與中國內地市場的橋梁。

Efficient Shenzhen
效益深圳
為了克服資源短缺等困難,深圳提出了建設效益深圳的目標: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克服經濟增長對物質資本積累和自然資源的過分依賴,更多地通過提高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資本的使用效率以及技術進步,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目前,深圳是中國內地地均產值最高的城市,國民生產所佔用的土地、消耗的能源資源和排放的廢棄物都較少。2004年,全市每平方公里上產生1.75億元的GDP,萬元GDP能耗僅0.55噸標准煤,萬元GDP用水量僅51.5立方米,能耗和水耗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今後,深圳將在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努力保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在努力發展四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積極實施適度重型化戰略,大力發展電子信息上游產業、精細化工、汽車及其零配件、數控機床和模具等精密製造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用知識、技術、智慧這些無形的資源拓展有形的發展空間,使深圳成為自主創新的沃土。

Harmonious Shenzhen
和諧深圳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催生的新興城市,市民平均年齡不足30歲,富有創造精神,充滿朝氣和活力。深圳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同時鼓勵競爭,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態勢。在這里,人們既崇尚成功,又寬容失敗,是創業者的樂園。
為維護社會公正,深圳不斷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同時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以預防和減少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
深圳正在深入開展「凈暢寧工程」,採取措施使城市環境更加潔凈,交通更加順暢,社會更加安寧。深圳注重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加大整頓市場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深圳市政府加強行政責任追究和行政效能監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標准,降低行政成本,建立依法辦事、高效優質、民主透明、清正廉潔的服務型政府。

⑸ 廣州深圳有哪些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成立於1996年9月,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科技園區之一。2005年高新區工業總產值1367.58億元,同比增長25.7%,是96年高新區建區之初的13.7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324.32億元,同比增長30.91%;工業增加值260.13億元,同比增長26.2%;出口8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累計實現稅收262億元。2005年高新區在佔全市0.6%的土地上實現每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118.92億元。高新區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亞太經合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 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範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等。

管理模式:深圳高新區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實行「開放式」管理體制,即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下,不改變政府各部門現有職權管轄范圍。三級管理體制是指:決策層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方針、政策;管理層負責日常行政事物;服務層為企業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務。在高新區建設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是:產業導向、制定政策、創造環境和提供服務。

投資環境:為促進和保障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高新區條例已正式實施。高新區積極營造完善的產業生態,激情的人文生態和良好的環境生態,實現「三網合一」的寬頻網路,區內用戶可通過10M/100M信息口實現高速上網。高新區獲得ISO9002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SA8000社會責任管理三大體系認證。6萬余名園區人匯聚這里,體現「敢於冒險、勇於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的園區精神。
招商引資:隨著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高新區招商引資的磁場效應愈加明顯,大批國內外企業竟相入駐,逐漸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群、生物工程產業群和新材料產業群。國內大企業有華為、中興、聯想、長城、TCL、創維、海王、東大阿爾派、創智等;跨國公司有IBM、菲利浦、康柏、奧林巴斯、愛普生、朗訊、哈里斯、湯姆遜等。
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深圳高新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已佔「半壁江山」。華為、中興的程式控制交換、移動通訊和接入設備;長城的計算機系統;金蝶、創智的軟體產品;飛通的光器件;邁迪特、邁瑞的醫療器械;科興、匹基的基因工程產品;海王、海普瑞的醫葯產品;長園的新材料等,都在國內外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高新區聚集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水平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研發基地:許多企業都在高新區設立研發中心,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研發經費已超過銷售收入的10%,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依託,輻射周邊地區,拓展國內外,「官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兩院院士活動基地、大學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構成了服務中小科技企業的公共技術平台。

深圳虛擬大學園:名校在深圳,匯聚高新區。由41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幾年來共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8000餘名;各大學已在深圳創辦企業100多家,成果產業化項目100多個。虛擬大學園利用大學的有效人才、有效技術,在有效環境下,為深圳做出有效貢獻。

總裁俱樂部:深圳市創新總裁俱樂部是由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出資創辦,從事調查、溝通、協調、交流合作咨詢服務等非贏利社會服務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為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投資、中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等單位的總裁,高科技產業管理與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且在單位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旨在構築官、產、學、研、資總裁交流碰撞、共享互動的平台。

深圳軟體園:深圳軟體園是經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軟體園包括位於高新區的深圳軟體園主園、硅峰軟體園、蛇口火炬創業園等。目前有軟體企業120多家,2001年軟體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6億元,其中超億元企業8家,軟體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規劃建設中的深圳軟體園主園坐落在深圳高新區,佔地2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發展規劃:深圳高新區「十五」發展的基本原則是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集中發展優勢產業,重點發展計算機、網路與通訊、集成電路、軟體、光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等主導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和配套產業群。努力把高新區建成輻射周邊的區域性高新技術研發、孵化、產業化、出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⑹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簡介

根據深圳高技術產業發展需要,結合各園區發展現狀和區位特點,將深圳高版新區權劃分為重點發展區、提升改造區、控制整備區,正確處理產業現狀與產業規劃的關系,正確處理重大項目引進與中小企業培育的關系,正確處理企業需求與產業布局的關系,正確處理技術輻射帶動極與經濟增長極的關系,實現各園區專業化均衡發展。

⑺ 誰能介紹一下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區的相關情況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成立於1996年9月,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科技園區之一。2005年高新區工業總產值1367.58億元,同比增長25.7%,是96年高新區建區之初的13.7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324.32億元,同比增長30.91%;工業增加值260.13億元,同比增長26.2%;出口8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累計實現稅收262億元。2005年高新區在佔全市0.6%的土地上實現每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118.92億元。高新區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亞太經合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 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範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等。

管理模式:深圳高新區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實行「開放式」管理體制,即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下,不改變政府各部門現有職權管轄范圍。三級管理體制是指:決策層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方針、政策;管理層負責日常行政事物;服務層為企業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務。在高新區建設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是:產業導向、制定政策、創造環境和提供服務。

投資環境:為促進和保障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高新區條例已正式實施。高新區積極營造完善的產業生態,激情的人文生態和良好的環境生態,實現「三網合一」的寬頻網路,區內用戶可通過10M/100M信息口實現高速上網。高新區獲得ISO9002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SA8000社會責任管理三大體系認證。6萬余名園區人匯聚這里,體現「敢於冒險、勇於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的園區精神。

招商引資:隨著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高新區招商引資的磁場效應愈加明顯,大批國內外企業竟相入駐,逐漸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群、生物工程產業群和新材料產業群。國內大企業有華為、中興、聯想、長城、TCL、創維、海王、東大阿爾派、創智等;跨國公司有IBM、菲利浦、康柏、奧林巴斯、愛普生、朗訊、哈里斯、湯姆遜等。

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深圳高新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已佔「半壁江山」。華為、中興的程式控制交換、移動通訊和接入設備;長城的計算機系統;金蝶、創智的軟體產品;飛通的光器件;邁迪特、邁瑞的醫療器械;科興、匹基的基因工程產品;海王、海普瑞的醫葯產品;長園的新材料等,都在國內外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高新區聚集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水平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研發基地:許多企業都在高新區設立研發中心,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研發經費已超過銷售收入的10%,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依託,輻射周邊地區,拓展國內外,「官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兩院院士活動基地、大學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構成了服務中小科技企業的公共技術平台。

深圳虛擬大學園:名校在深圳,匯聚高新區。由41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幾年來共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8000餘名;各大學已在深圳創辦企業100多家,成果產業化項目100多個。虛擬大學園利用大學的有效人才、有效技術,在有效環境下,為深圳做出有效貢獻。

總裁俱樂部:深圳市創新總裁俱樂部是由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出資創辦,從事調查、溝通、協調、交流合作咨詢服務等非贏利社會服務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為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投資、中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等單位的總裁,高科技產業管理與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且在單位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旨在構築官、產、學、研、資總裁交流碰撞、共享互動的平台。

深圳軟體園:深圳軟體園是經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軟體園包括位於高新區的深圳軟體園主園、硅峰軟體園、蛇口火炬創業園等。目前有軟體企業120多家,2001年軟體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6億元,其中超億元企業8家,軟體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規劃建設中的深圳軟體園主園坐落在深圳高新區,佔地2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發展規劃:深圳高新區「十五」發展的基本原則是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集中發展優勢產業,重點發展計算機、網路與通訊、集成電路、軟體、光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等主導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和配套產業群。努力把高新區建成輻射周邊的區域性高新技術研發、孵化、產業化、出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深圳高新區目標: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水平」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⑻ 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怎麼樣

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⑼ 深圳為什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達城市嘛,是沿海城市又是人才的集中地帶,深圳的市情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⑽ 深圳產業升級的方向,高新技術產業現狀如何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成立於1996年9月,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科技園區之一。2005年高新區工業總產值1367.58億元,同比增長25.7%,是96年高新區建區之初的13.7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324.32億元,同比增長30.91%;工業增加值260.13億元,同比增長26.2%;出口8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累計實現稅收262億元。2005年高新區在佔全市0.6%的土地上實現每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118.92億元。高新區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亞太經合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 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範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等。

管理模式:深圳高新區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實行「開放式」管理體制,即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下,不改變政府各部門現有職權管轄范圍。三級管理體制是指:決策層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方針、政策;管理層負責日常行政事物;服務層為企業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務。在高新區建設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是:產業導向、制定政策、創造環境和提供服務。

投資環境:為促進和保障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高新區條例已正式實施。高新區積極營造完善的產業生態,激情的人文生態和良好的環境生態,實現「三網合一」的寬頻網路,區內用戶可通過10M/100M信息口實現高速上網。高新區獲得ISO9002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SA8000社會責任管理三大體系認證。6萬余名園區人匯聚這里,體現「敢於冒險、勇於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的園區精神。

招商引資:隨著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高新區招商引資的磁場效應愈加明顯,大批國內外企業竟相入駐,逐漸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群、生物工程產業群和新材料產業群。國內大企業有華為、中興、聯想、長城、TCL、創維、海王、東大阿爾派、創智等;跨國公司有IBM、菲利浦、康柏、奧林巴斯、愛普生、朗訊、哈里斯、湯姆遜等。

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深圳高新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已佔「半壁江山」。華為、中興的程式控制交換、移動通訊和接入設備;長城的計算機系統;金蝶、創智的軟體產品;飛通的光器件;邁迪特、邁瑞的醫療器械;科興、匹基的基因工程產品;海王、海普瑞的醫葯產品;長園的新材料等,都在國內外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高新區聚集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水平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研發基地:許多企業都在高新區設立研發中心,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研發經費已超過銷售收入的10%,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依託,輻射周邊地區,拓展國內外,「官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兩院院士活動基地、大學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構成了服務中小科技企業的公共技術平台。

深圳虛擬大學園:名校在深圳,匯聚高新區。由41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幾年來共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8000餘名;各大學已在深圳創辦企業100多家,成果產業化項目100多個。虛擬大學園利用大學的有效人才、有效技術,在有效環境下,為深圳做出有效貢獻。

總裁俱樂部:深圳市創新總裁俱樂部是由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出資創辦,從事調查、溝通、協調、交流合作咨詢服務等非贏利社會服務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為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投資、中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等單位的總裁,高科技產業管理與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且在單位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旨在構築官、產、學、研、資總裁交流碰撞、共享互動的平台。

閱讀全文

與深圳寶安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