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爾濱冰雪旅遊現存的不足
近幾年,哈爾濱本地市民對冰雪活動、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參與度過低的問題已經受到業界關注。哈爾濱市社科院旅遊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晶說,理論界認為,一個成熟的旅遊市場,離不開本地市民的積極參與。甚至有學者提出,本地民眾應佔70%左右的市場份額。王晶說,由此可見哈爾濱本地居民的參與度低已經成為制約哈爾濱市冰雪旅遊市場擴展的一個瓶頸。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亟待提高本地民眾參與度。互動性不足是主因記者采訪發現,本地市民在冰雪旅遊市場中參與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景區冰雪產品的互動性不足。哈爾濱市阿勒錦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導游王柔闊告訴記者,自己2年來帶了80多個旅遊團游覽三大景區,所以對各景區冰雪產品互動性不足的情況感觸頗深。他說,在推出互動性產品上,各景區也進行過探索。如太陽島雪博會舉行過潑雪節,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推出過讓遊客自己搞冰雕的活動,都曾得到遊客的歡迎。但他去年沒發現有這些產品繼續推出。「不論是產品因故終止,還是這些產品宣傳力度太小,這些都值得景區反思。」他說,冰雪大世界也曾推出一些互動產品,如冰上自行車、滑雪圈、冰滑梯、雪地摩托等,很受遊客歡迎。據他和遊客溝通了解到,很多遊客都強烈希望自己參與到冰雪旅遊中來。但各景區的互動產品卻不盡如人意。上屆冰雪大世界的互動產品不足就暴露出來。他在導游時深切體會到,由於互動設施太少,有時無法滿足遊客增多帶來的需求。「如冰滑梯這種項目,完成一次僅需1分鍾左右的時間,而遊客排隊等待卻需半小時。這種局面亟需改變。」他建議,各景區要多建設互動性強的設施,就連能避風可停留的冰酒吧也應增多。「年年如此,一次就夠」鑒於本地市民在拉動冰雪產業健康發展上的作用,哈爾濱市一些景區也推出一些優惠措施吸引本地市民,但由於產品互動性不足,本地市民玩冰戲雪的熱情並未被激活。哈爾濱冰燈藝術博覽中心副書記陳福源說,為吸引本地市民來冰燈游園會旅遊,兆麟公園在去年、前年都曾面對市民實施一些優惠政策,如在元旦、1月5日冰雪節開幕日、春節等時間。盡管冰燈游園會是吸引市民效果最顯著的景區,但市民份額也難再有大的增長空間。雪博會去年舉行了有獎游園活動,可用門票兌換全年生活報。此外,由於公交車不能直達太陽島,雪博會還在松北大道與太陽大道匯合處增設免費接送市民班車。但本地市民並沒有明顯增加。本地人不願看冰雪 哈爾濱冰燈藝術博覽中心副書記陳福源說:「去年,在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接待的海內外遊客中,本地市民與外地遊客大約各佔50%。」他表示,本地市民的增長空間將趨於飽和。太陽島雪博會組委會宣傳部提供數字說,去年雪博會共接待遊客30萬人次,本地市民與外地遊客比例約為3:7。冰雪大世界宣傳部長趙洪軍說,去年冰雪大世界接待遊客達40萬人次,本地市民與外地遊客比例為1:3。亞布力雪上亞運村大酒店銷售部經理薛萍說,他們的雪場去年接待遊客共3萬人次,本地市民與外地遊客的比例為2:8左右。她說:「本地人對滑雪不感興趣,加之很多人消費水準相對低,所以本地市民所佔比例低。但由於營銷慣例,我們主要和旅行社接洽,沒有推出針對哈爾濱本地市民的特別優惠措施。」看來,要吸引本地市民更多參與冰雪旅遊,就必須解決各景區冰雪產品互動性不足的問題。
Ⅱ 哈爾濱冰燈冰雕製作技藝的介紹
哈爾濱冰燈冰雕製作技藝是黑龍江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哈爾濱的冰燈冰雕以冰為材料,以回水為粘接劑,答運用砌築、堆壘、雕鏤、澆凍和鑲嵌等技法,製作出冰建築、冰雕塑等各類作品,配置多種燈光後組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開合自然的景區,輔以多種手段,達到形、光、聲、動的和諧統一,形成璀璨生輝、撲朔迷離的冰造園林。2009年3月,哈爾濱冰燈冰雕製作技藝由黑龍江省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申報,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成為黑龍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Ⅲ 冰燈的冰燈發展
盡管冰燈由來已久,但以園林藝術為依託,以建築和雕塑為表現手法,以文化消費為目的卻是很長時間的事情。從冰燈的使用目的分,它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冰燈民俗實用階段,冰燈民俗娛樂階段和冰燈藝術消費階段。
寒溫地居民在冬季為了躲過溫長的寒夜,過去對窗戶是採用木板封閉的,它既遮風雪,又擋嚴寒,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由於各家門窗緊閉,外出晚歸的人們極易迷失方向,他們需要光來告之方位。為此,那些有人出門的人家就用屋內常用的油燈放在自家小院門旁以示方向,為防止燭火被風吹滅,就用冰塊或用桶盛水凍成冰,再將冰塊中心掏空,以放油燈。這樣的民俗不可能在古籍中找到,這不僅是沒有文人去注意,而且也因為用耗油來解決指示方向的事,本來就不多見。但可以推斷的是,在把油燈用作夜晚照明時期,冰燈就有出現的可能了。
這一時期的冰燈從目的上講是為了指示方位的實用目的。這時的冰燈簡單的象一個倒置冰桶。
冰燈民俗娛樂階段,據李興盛考證在明朝末年有「冰網燈」的記載,人們利用冰燈過「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節日。這一時期的冰燈盡管在產生光的能源上與冰燈民俗實用期相近,但在目的上卻有了娛樂的性質。由於有錢人家的參與,冰燈形式出現了人物,動物等,體積要比「冰桶」大得多。但受到油燈燃燒需要氧氣的限制,其體積必然不會很大。
冰燈藝術消費時期始於1963年的農歷正月十四,它在哈爾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的創造主體既有決策層的市委書記、市長,又有組織層的市建委和市工會,還有設計施工層的公園人員,並有園木師,雕塑家的專業隊伍,以及消費層的廣大市民。
在提供光的能源形式上採用了電燈,即用放熱少的日光燈。這時的冰燈不需要氧氣助燃,冰燈的規模得到了突破。
在藝術來源上,它不僅吸收了園林藝術,還吸收了雕塑藝術。這樣,在製作工具上就引進了圓力、直力和角力,並結合冰的物理性能而又加上了電鋸、扁鏟等工具。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認為,自從有了冰燈藝術,哈爾濱的寒冷冬天竟成了旅遊旺季,這一創新舉動的成功來自三個因素,第一是就地取材,第二是群眾基礎,第三是專業隊伍。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現代冰燈藝術具有四個有機結合的特點。
首先,它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東北地域民俗有機結合的產物。中華傳統有 「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民俗,而東北地域又有冰燈這一民俗,兩廂結合自然而然。
其次,它又是園林藝術與雕塑藝術的有機結合的產物。冰燈藝術魅力就在於它的藝術源泉多元化,這個多元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溶為一體。
再者,它還是古老的冰與現代文明特質電的有機結合。冰為冷,光有熱,它們本該勢不兩立,但在冰燈藝術中,它們卻相得益彰,互為你我,這在其它門類藝術中少見。
最後,它又是流經域市的河水與城市文化的有機結構。流經哈爾濱市的河是那條松花江。正是這條江,為哈爾濱市搞冰燈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冰源。盡管通過現代科技,可在其它城市如熱帶地區的馬來西亞搞室內冰燈藝術展,但由於冰是人造的,就是通過技術使冰材透明,也還是比不上松花江的冰質透明,這才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傳說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們總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農夫和漁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馬和捕魚,他們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燈籠。這便是最早的冰燈。當時製作冰燈的工藝也很簡單,把水放進木桶里凍成冰坨,鑿出空心,放個油燈在裡面,用以照明,冰罩擋住了凜冽的寒風,黑夜裡便有了不滅的燈盞,冰燈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幫手。後來,每逢新春佳節和上元之夜,人們又把它加以裝飾,而成為供人觀賞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清代《黑龍江外紀》里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時,冰燈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過。乾隆、嘉慶年間,四川詩人張問陶曾寫過一首專門描寫冰燈的詩,題名就叫《冰燈》,詩雲:「黑夜有炎涼,冰燈吐焰長。照來消熱念,鑿處漏寒光。影濕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螢囊。」南京詩人金德榮在被謫戍新疆巴里坤時,在其古風長詩《巴里坤冰燈歌》中也詠嘆道:「雪山高與天山接,上有萬古不化雪。朔風一夜結作冰,裁雪妙手搏為冰。以礬入冰冰不化,以燭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內盡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輪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宮。」
Ⅳ 北方冰燈的產生年代、主要特徵、產生程序及產生原因
冰燈
冰燈,是我國北方冬季民間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出現,歷史較早,並且與生產和生活的實踐活動緊密相關。
【冰燈歷史】
過去,松嫩平原上喂馬的農夫和松花江沿岸捕魚的漁民,在冬季的夜間為了堅持生產,常製作冰燈作為照明用具。那時的冰燈,製作方法十分簡單:把水倒入桶中進行冷凍,水未凍實之前把桶拿入屋中略微加熱,使桶與冰坨自然分離,拔出冰坨,鑿開頂心,倒出中間未凍的清水,成為中空的冰罩,將燈盞放入其間,便不會被寒風吹滅。
後來,窮苦人在新春佳節和上元之夜,買不起燈籠又不甘寂寞,也做點冰燈擺在門前,或燙孔穿繩讓孩子提著玩,用以增加節日氣氛。
古代的冰燈,因為是窮苦人製作,窮苦人使用,所以又被稱為窮棒子燈。宏偉在1964年初填的「往昔冰燈窮家照,陳事如煙,記憶常懸,萬人血淚透竹箋。而今神州春光好,換了人間,氣象萬千,勿忘本飲水思源」的《採桑子·觀冰燈有感》詞,就對歷史上的冰燈作了高度的概括。
窮棒子製作、使用的冰燈,由於難登大雅之堂,故此缺乏文字記載。進入士大夫之家後才見諸文字。第一次提到冰和燈的結合大概要數《白茅堂集》了。此書記載,清代初湖北蘄州詩人顧景星在他的《排冰箸雪中作燈》詩中描繪了在庭院里砌冰堆雪、於其中燃點蠟燭的動人情景。到了康熙年間,「冰燈」一詞正式出現,當時的山西詩人傅山還曾專門寫過《冷雲齋冰燈詩》。至乾隆、嘉慶之際,四川詩人張問陶寫了一首詩,題名就叫《冰燈》,詩雲:「黑夜有炎涼,冰燈吐焰長。照來消熱念,鑿處漏寒光。影濕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螢囊。」
自那時及其後,冰燈在不少地方相繼出現。乾、嘉年間,南京詩人金德榮被謫戍新疆東北部的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鎮)三年,看見住在那兒的山西商人鄭某 「每於歲之季冬,壘雪為冰燈」,有感於此,寫下一首古風長詩《巴里坤冰燈歌》:「雪山高與天山接,上有萬古不化雪。朔風一夜結作冰,裁雪妙手搏為冰。以礬入冰冰不化,以燭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內盡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輪照碧空,大千人入水精宮……。」
清朝末年,北京城裡也展出過冰燈。據清人夏仁虎的《舊京瑣記》記載,那時每當正月,京城裡總要舉辦各種燈會,六部衙門里也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名為 「六部燈」。六部燈中「有冰燈,鏤冰為之,飛走百態,窮工極巧」。以後每逢正月十五,什剎海冰窖的工人還用什剎海天然冰製成中空的比酒壇稍大的立體橢圓冰造型,內點蠟燭,擺在什剎海東沿義溜胡同西口的街頭上,供人觀賞。
清末吉林的冰燈也不遜色。據《吉林紀事詩》記載:吉林的沈鈞平曾言及士大夫之家冬天「善作冰燈」……。當時人詠冰燈詩雲:「玲瓏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徹底清。仙佛鏤空誰得似,美人獅象雪雕成。」
在極邊戍地黑龍江,人們更是利用七月飛霜、三冬雪驟的氣候條件製作冰燈。清代學者西清在《黑龍江外記》中記述了嘉慶年間齊齊哈爾冰燈的展出情況:「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此為難得。」
【冰燈製作】
古代的冰燈製作,也是很講究技巧的。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為了延長展出壽命,有的還「以礬入冰」或「以礬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燈「至二三月間方解」。至於製作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呈奇獻巧。《國朝金陵詩征》中寫新疆巴里坤的冰燈「廣長十餘丈,其內山原、樓閣、玉屏、石壁、幾案、人物悉搏冰為之,照以燭。」《吉林紀事記》記載當地的冰燈是「鏤八仙、觀音等象於薄片,裁以作燈,夜燃燭放光,幾如刻楮之亂真,其巧誠為不可思議」。
冰燈的製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的工藝流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里,先從松花江里造出可塑性強、抗壓強度與一般材料相差無幾的堅冰,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用電據破成不同規格的冰料,再用木工使用的刨子、扁鏟等工具加工成冰磚或冰配件,以水為粘合劑,製造出巍峨的冰建築和精巧的工藝品造型,晶瑩的冰雕就這樣誕生了。
正因如此,冰燈及其它燈彩吸引了許多觀眾。新疆巴里坤的冰燈引得「城鄉士女奔集,觀者如睹」。《吉林通志》記載:「十五日為元宵節……於市張燈三日,金鼓喧闐,燃冰燈,放花爆……。是日男女出遊,填塞衢巷。」元宵之夜,各民族的小夥子、大姑娘,前去觀燈,而對其中的老壽星冰燈格外感興趣,邊看邊嘁嘁喳喳地議論著,品評著。那場面是何等的熱鬧啊。
哈爾濱是中國冰雪藝術的搖籃,哈爾濱冰燈馳名中外,飲譽華夏。哈爾濱大規模有組織地製作和展出冰燈始於1963年,人們利用盆、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冷凍了千餘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於元宵佳節在兆麟公園展出,轟動全城,形成了萬人空巷看冰燈的盛大場面。至今許多老哈爾濱人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感慨萬千。這也是我國第一個有組織、有領導的冰燈游園會。當時就有人即興作詞,來形容這「萬人空巷,盛極一時」的今古奇觀:「燈節,燈節,玉樹冰燈明月。人山人海興濃,園北園南燭紅。紅燭,紅燭,普照萬民同樂。」冰燈是黑土地的特產,是龍江人的驕傲。從盆製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規模的冰燈游園會,哈爾濱冰燈藝術日趨成熟,它的影響和輻射早已使其馳名世界,風靡海內外。1985年,勤勞智慧的冰城人民進一步挖掘冰雪熱能,開發冰雪資源,以蜚聲中外的冰燈游園會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經貿為內容的哈爾濱冰雪節,把讓人畏懼的冰雪變成了寶貴的自然資源,給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後每年的1月5日,便成為哈爾濱人民特有的地方性傳統節日,北方人改變了足不出戶的「貓冬」習慣,開始參加各種冰雪活動,哈爾濱之冬不再寂寞,哈爾濱的冬天熱了起來。
Ⅳ 黑龍江哈爾濱現在還有冰燈世界了嗎
冰燈世界沒有,但是據說中央大街有個地下有冰燈,忘了是西多少道街了,應該是賣馬迪爾冰棍附近,到中央大街轉轉應該能看到
Ⅵ 黑龍江有冰燈嗎
有,哈爾濱就有,牡丹江也有,不過,天轉暖,快開化了,你要看就抓緊吧。請採納
Ⅶ 黑龍江冰燈,米業銷售公司,怎麼樣
黑龍抄江冰燈米業銷售有限公司是襲黑龍江新良集團有限公司(原黑龍江糧油集團總公司)下屬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4000多萬。成立於2006年。主營糧食收購、儲運、加工、銷售,主要經營玉米、水稻(大米)、大豆等原糧、成品糧、油脂和綠色農產品,年均經營量100萬噸以上,糧食倉儲能力50萬噸。烘感干塔8座,日烘乾能力2200噸。擁有1.7萬余畝地,等等,公司產品冰燈系列大米更是被廣大人群所熟知和青睞的。
公司地址:哈爾濱南崗區花園街與大成街交口,花園街200號
新良集團5樓
至於信譽,本人並為曾與之大過交道,但查了下網路信息,無負面宣傳。
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參考:《黑土大糧倉——黑龍江新良糧油集團跨越大發展紀實》
Ⅷ 黑龍江現在有冰燈嗎
1月5號哈爾濱冰雪節開幕,哈爾濱市區每年也會在主要街道設冰燈
Ⅸ 談談哈爾濱這個城市的特點
哈爾濱當然美了 它的冬天是最美的
哈爾濱的冬天當北方所有的禽鳥都已南飛,哈爾濱,這顆明珠依然散發著璀璨的光芒。冬天哈爾濱的美,絕對令你難忘。白色中央大街、銀裝聖索非亞大教堂、鼻子被風吹得通紅的俄羅斯風琴手、留戀往返的冬季美食……冬天的哈爾濱,冰和雪將是永遠的話題冰燈、雪宴、冰雕、滑雪 30℃的氣溫,西伯利亞的寒風,為何並不寒冷?因為這里誠實的人們,已用熱情將你溶化。四季氣溫參考 春季 (3-5月份),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左右。 夏季 (6-8月份),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0℃,最高氣溫達38℃。平均降水量佔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 秋季 (9-11月份),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 冬季 (12-次年2月份),漫長而寒冷乾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氣溫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溫曾達零下52.3℃。一月是哈爾濱的最佳旅遊月份
哈爾濱的冬天,是一個神奇的冰雪世界:玉砌翠琢,銀妝素裹,晶瑩剔透,溢光流彩。
冰雪旅遊:驚心動魄,鏤骨銘心;
冰雪藝術活動令人心馳神搖,耳目一新;冰雪大世界幕天席地,奇麗瑰偉;雪雕博覽會鑠玉流鋃,氣象萬千;歐亞之窗雪上風情游園攝人神魄,別具一格;冰燈藝術博覽會奇光流彩,美妙絕倫。
氣勢恢宏,精思巧籌的冰雪文化活動更是令人神奪意搖,心神馳騁;國際冰雪節冰上婚禮,為天下有情人意有獨衷。
林林總總難以盡述。
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已經成為極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中國乃至世界的美艷絕倫的文化奇葩。
冬泳冬泳是哈爾濱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體育活動,表現了哈爾濱人不畏嚴寒的強壯體魄和堅強意志。冬季,哈爾濱的室外溫度下降到零下十幾、二十幾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開冰面,修築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時間多在太陽未出來的5—6時左右,冬泳表演時間在10—14時之間。
看冰燈哈爾濱的冰燈始於60年代初期,是在民間傳統簡陋藝術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它以園林藝術為依託,以建築和雕塑藝術為表現手法,用電燈光為光源,製作成各種冰的景物。上世紀下半頁,冰燈逐步發展成哈爾濱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藝術。每年一屆的冰雪節、冰燈博覽會成為冰燈藝術的大觀園,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游覽。
冰上婚禮冰上婚禮是哈爾濱青年人喜愛的的一種婚禮形式。冰上婚禮由哈爾濱青年宮主辦,集體舉行,成為哈爾濱每年一屆的冰雪節的組成部分。
冰雪宴1985年第一屆冰雪節,江南春飯店舉辦了第一屆冰雪菜點技術大賽,揭開冰雪飲食文化的序幕。新穎美觀、玲瓏精巧的冰雪餐點藝術,展現了冰城廚師的精湛技藝。賓客在品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冰雪餐點中,領略與品味了哈爾濱特有的文化特色。
亞布力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由風車山莊、國家體委,交通山莊,大青山滑雪場、通信山莊,電力山莊,雲鼎山莊、好漢泊雪場,以及農家院共同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這里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里的最佳滑雪期。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非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級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亞洲最長的。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台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設備;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哈爾濱冰雪節12月至次年1月
一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在每年十二月份到翌年一月份舉行,這是我國第一個以冰雪為內容而組織的區域性節慶活動。每年的哈爾濱冰雪節都舉辦大型的冬泳比賽,場面非常壯觀。
屆時,遊人可以到哈爾濱市一睹冰燈、雪雕的美景,欣賞冰雪文藝晚會,還可以參加很多冰雪娛樂項目。哈爾濱冰燈和雪雕藝術已成為世界冰雪藝術的三大奇葩之一。
當地旅遊注意事項
遊客前往哈爾濱旅遊,總會擔心是否受得了那邊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天氣,其實,不必過分擔心,那裡沒有想像中可怕的寒冷,但是適當注意保暖是必須的。
1、遊客可在當地購買羽絨衣褲、羊毛衣褲,價格便宜不說,且厚實耐寒,此外,帶上一套帽子、圍巾加手套即可萬無一失。
2、東北地區室內外溫差很大,冷熱交替,極易感冒,所以最好帶上感冒葯之類的葯品。
3、在氣候嚴寒、乾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乾裂,帶上潤唇膏或潤膚品,總不會有錯。
4、在零下幾十度的哈爾濱,專業相機的快門會凍得開不了,所以,如果帶上專業相機,一定要注意機器的保暖。
5、有幸到當地人家中做客,可以試著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話,很容易「上火」,起床後應多喝開水,多吃水果。
總之就是「相當」的美麗……江邊的雪最美麗吧!腳下踩著雪還會有「吱吱」的聲音……熱烈歡迎你來玩哦!
Ⅹ 描寫黑龍江冰燈的英語作文
flux(變遷).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反響)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hated burden to their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有三種簡單然而無比強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探索和對人類苦難的難以忍受的憐憫。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