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就山西省產業結構轉型提出合理化建議
長期以來,山西「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格局令全省所深思、為世人所關注。十幾年來,山西也一直在探討轉型發展的道路。
太原作為山西省會城市、全省綜改區和太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擔負著在全省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的重任。近幾年來,太原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創新發展模式、推動綠色轉型」,在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等新興工業產業以及全產業鏈的布局方面成績卓著。
在「中博會」上,省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太原經驗」對於產業結構轉型在山西省內以及其他中部城市的實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A 產業結構轉型戰略明確
面對「十二五」轉型跨越發展的新形勢,太原市確立了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進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目標。
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重點之一是建設一流的新興產業基地,統領著太原產業結構轉型的戰略實施。其重點建設「三大新興產業集群」和「四大服務中心」。
工業新型化要大力發展重型機械和礦用成套設備、鐵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等產業,建設世界一流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不銹鋼、高性能特種鋼、高性能鎂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產業,建設世界一流的以不銹鋼和鎂合金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葯、信息產業和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現代服務業要大力建設一批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和園區,形成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物流體系,打造環渤海和黃河中游地區現代物流中心;高起點規劃文化旅遊業,大力度整合各種資源,高標准建設精品線路,高水平完善服務體系,打造華夏文明看山西的旅遊中心;以能博會、中博會、晉商論壇為平台,大力發展會展業,拓展規模、豐富內容、擴大影響,打造國際性的專業會展中心;大力發展金融業,創新融資方式和金融服務,把現代金融業作為推進全市、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
同時,太原市加大力度,引進上馬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加速傳統產業循環化改造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當前,太原市產業結構轉型呈現出 「一增一減」的顯著特徵,「一增」主要是新興產業投資比重上升,發展速度加快;「一減」是指傳統高耗能產業投資回落,增速明顯放緩。表明全市產業結構轉型進程加快,質量提升。
B 「全產業鏈」布局意識超前
「中博會」期間,中部六省在討論外來投資模式時,提出一個共同的期望,即「全產業鏈」的布局。在這方面,太原市裝備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布局,成為一個成功典範。
太原市借鑒世界500強企業在東部地區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成功經驗,打造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推進全產業鏈布局發展,一是強化政府導向作用,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能力。通過制度創新,打破創新主體之間的制度阻隔,因地制宜制定現代裝備製造業支持發展政策,合理規劃產業總體布局,促進現代裝備製造業集群化;在實施過程中注重發揮市場化運作機制,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行業、優勢企業集中,實現對區域現代裝備製造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二是優化整合產業鏈條,構築企業共生網路。在培育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引導中小企業融入產業合作網路,通過產業價值鏈的分解與整合,明確中小企業市場定位和優勢,形成規范的具有良好信譽的現代裝備製造業配套加工基地,從而推進現代裝備業配套協作體系建設,形成大中小企業之間競爭中有合作的企業共生網路。三是規劃發展特色工業園區,構建產業集群發展平台。根據太原市裝備製造業優勢、特色門類,加快發展有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強調規模性、專業化和集聚性,培育發展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技術水平高、產業鏈完整、發展環境優化、布局相對集中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並充分預留產業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C 吸引500強企業想到做到
如何吸引世界500強企業的目光,進而引進、把500強企業留在太原?為此,太原市下了不少工夫,千方百計降低引進企業在太原發展的關系協調成本,提高企業發展的確定性和理性預期,把創建最優發展環境作為推進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和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保障。
首先,太原市致力於創建公平正義的執法環境。嚴格規范行政執法權、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堅決糾正「以罰代管」、「只收費不服務」等損害發展環境的做法,堅決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大力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嚴厲打擊各種侵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的非法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保障投資者及其企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為企業和客商創造安居樂業、平安經營的生產生活環境。
其次,創建高效優質的政務環境。以建設效能政府為重點,實施政府服務流程再造,大力提高政府服務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取消、調整、下放、不公布市級審批事項215項,減少幅度達56.5%。實施項目推進領導負責機制,圍繞產業轉型項目,落實首辦負責制和限期辦結制,對於重大產業轉型項目,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負責、親自抓。
三是創建完善的公共服務環境。加強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覆蓋引進企業的全社會保障體系,一攬子解決引進企業員工住房、教育、養老、醫療、生育、住房、失業救濟等多項社會保障,解除企業發展後顧之憂。以轉型綜改試驗區的各項改革為重點,在財稅、金融、投資、土地、人才、海關等綜合配套政策方面率先創新突破,構建推進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和全產業鏈布局的新體制、新機制。
B. 山西永濟機電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是哪裡做的,急求具體內容
這個是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做的,具體內容如下:
項目背景
近年來,永濟市重點依託新時速電機電器公司核心競爭優勢,按照「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的大思路,重點加快機電製造產業園區建設和集聚化發展。園區總體規劃面積5000畝。
項目思路
根據永濟市 「一城、兩帶、三圈、四片、五園、七鎮」的城市發展布局,及「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集聚發展」的原則,認為要緊緊抓住制約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內生、外引」關鍵環節企業,有計劃、有步驟地構建「一主、三副」產業鏈體系,最終形成橫向跨接、縱向深耕的全產業鏈發展
橫向一主:從電機到整車的軌道交通大產業鏈;
縱向三副:電機產業鏈、電傳動設備產業鏈、整車組裝產業鏈,最終實現橫向、縱向全產業鏈發展。
項目效果
該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新時速電機電器公司各級領導對我院項目組的專業能力、研究能力和規劃能力表示了充分肯定。
C. 山西省14個新興產業集群是指什麼
1、焦化行業要全面推動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建設,加強標准化管理,堅決化解過剩專產能,推動現代化屬大型焦爐項目建設,做深做精化產鏈條;
2、鋼鐵行業要持續推進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建設,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和產業集中度
3、有色行業要延伸鋁鎂產業鏈條,培育精深加工企業和產品技術,
4、建材行業
5、特色輕工產業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實施「三品」專項行動,做強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快推動白酒、食醋、紡織、陶瓷、玻璃器皿等特色產業品牌化、智能化發展。
6、高端裝備製造業
7、新材料產業
8、數字產業
9、節能環保產業
10、新能源汽車產業
11、現代醫葯和大健康產業
12、現代煤化工產業
13、現代物流產業
14、數字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