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試行廣東省國民旅遊休閑計劃的若干意見》對廣東省酒店行業的發展有哪些影響,具體有哪些表現
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影響:一首先促進旅遊行業的發展,通過旅遊行業的發展回而影響酒店行業,對於旅答游的影響主要是積極引導和促進旅遊消費;深度開發假日旅遊市場,更好地發揮假期旅遊拉動消費效果;深度開發國內旅遊市
『貳』 想了解下廣東省江門市的開平市的情況,經濟啊,發展啊,建材方面啊,餐飲啊,旅遊啊,有什麼產業正紅呢
廣東抄省江門市是一個襲經濟相對落後的一個城市。開平更加是經濟不怎麼景氣。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經濟不景氣,所以不能開發很多東西,其實經濟不景氣也是一種希望。也是一種洗衣機費,比如說建材方面,參與方面這都是一種空白,這都是需要有人去爭取去開創。所以你應該抓住這個好機會,切入市場,抓住商機。
『叄』 哪一位大俠有《廣東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廣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文本的,分享下啊
第一章 現狀與發展條件分析
一、 白雲區概況
白雲區是廣州市10個城區之一,因其境內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而得名。位於廣州市城區的北部,東鄰增城區市,西界南海市,南連荔灣、越秀、天河、黃埔等4個城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市。全區面積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4萬,流動人口約90萬,行政區轄12個鎮,15條行政街。
白雲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1.8度,年均降雨量為1655毫米,境內兼具有多種地貌,東部和東北是丘陵地區,有廣州市(原八區)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山丘坡度平緩,林木茂盛,果樹如海,大小水庫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風景宜人。中部為廣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網交織,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經境內,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運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廣州市民主要的飲水源。
改革開放以來,白雲區憑借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優越的區位和豐富的資源條件,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00年,全區GDP127.53億元人民幣,比1995年翻了一番。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經營從單家獨戶的分散經營,向龍頭帶動的集約經營轉變,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工業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新一代企業群體逐步成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主要力量。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各類商貿專業市場不斷發展壯大,旅遊業、房地產、金融保險、信息中介等行業興旺發達,第三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骨幹。目前,全區三大產業比例為16:38:46。
二、 旅遊發展評價
(一)現狀評估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全國和廣州市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白雲區立足優越的區位、便利的交通、寬廣的地域空間和組合良好的旅遊資源等優勢,積極開拓旅遊業務,建設酒店賓館,開發景區景點,拓展旅遊市場,走上了旅遊發展之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九五"時期的大發展,白雲區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步形成旅遊產業體系,進入初步發展到加速發展的轉變時期。
1、旅遊接待設施日益完善,旅遊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經過20多年的奮斗,白雲區旅遊業已經初步形成產業體系。標志是旅遊接待設施日益完善,旅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旅遊要素逐步發育。到2000年底,全區共有住宿設施195家,客房11000間,床位22000張,納入旅遊統計范圍的酒店80座,其中星級酒店15家。旅遊餐飲方面,隨著經濟及廣州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區內餐飲資源得到利用,現有各類酒家、餐館網點2000家,較具規模和檔次的60家,其中定點餐館4家,近年形成的新廣從公路飲食長廊最具特色,該區域聚集了20多家上規模上檔次的特色餐館,成為"食在廣州"的旅遊強勢產品的組成部分。旅遊購物方面,隨著廣清路綜合批發市場、黃石路汽車汽配市場、梓元崗皮具市場、機場路化妝品市場等商業街和專業批發市場的建成,日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消費市場。以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東方樂園和廣州新體育館、白雲山風景區為代表的眾多游樂場所,可滿足市民和遊客的娛樂要求.目前,全區"行、游、住、吃、購、娛"旅遊六要素基本配套,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2、各類旅遊資源得到初步利用和開發,旅遊產品開發正在從觀光產品為主向觀光與休閑度假、生態相結合過渡。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白雲區逐步開發了以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東方樂園、蘿崗香雪公園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和游樂場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觀光、游樂和休閑度假的旅遊產品系列。農業生態旅遊項目也得到-定發展,並成為適應現代旅遊發展的特色旅遊產品,親親農庄,廣州綠田野生態教育中心、明興農業基地、廣州水果世界等,經過包裝和推介,已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具有白雲區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園風味等也逐漸發展成為吸引廣州市民及四方遊客的旅遊吸引物.尤其是近年,隨著雲台花園、雕塑公園、廣州新體育館,白雲山西側景觀帶等標志性工程的建成,廣州白雲山西線休閑帶已形成;
3、旅遊業務有了一定發展
相較於廣州中心城區各區,白雲區由於在花都、番禺撤市改區以前,區位相對偏北,不在廣州旅遊發展的核心區域內,在城市旅遊尤其是商務、會議旅遊等方面不佔優勢,但憑借廣州"山水城市"的代表和生態、水鄉的獨特優勢做文章,積極拓展觀光、度假、休閑和市民周末客源,使旅遊業務得到長足的發展,每年吸引了幾百萬的遊客到白雲區旅遊,成為廣州旅遊尤其是一日游的重要接待區域。
(二)存在的問題
1、旅遊業定位尚不明晰,發展方向沒有明確
改革開放以來,白雲區實施的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堅持商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外向帶動的發展戰略,相對而言,旅遊業基本處於自我發展狀態,地位偏低。應該說,近年來白雲區政府對旅遊業的發展是重視的,在《廣州市白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十劃綱要》(草案)中,作為重要章節作了闡述,但對旅遊業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和第三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作出明確的定位。這同當前的形勢是不相稱的,目前,全國很多省市,都將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或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廣州市的其他區、市(縣級市)也將旅遊業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加以發展。定位不明確,勢必影響到產業發展政策,行業管理職能和營造旅遊大環境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
2、行業管理力量薄弱,管理工作滯後
缺乏行業管理人員和專業管理人才,這一問題是同前一問題緊密相聯的。由於旅遊業的地位沒有在白雲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確認,其管理機構的設置、行政管理人員的配備自然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目前,承擔全區的旅遊市場管理、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線路組織、旅遊業務的開展等工作的僅有3人的編制,顯得力不從心。旅遊局是在商業局基礎上增設的一個部門,缺乏對旅遊全行業的管理權威,尤其是對旅遊市場和旅遊項目建設的宏觀調控缺乏力度,容易導致因缺乏規劃,失去監控而引發的布局失衡和資源開發的無序狀態等問題,造成資源、資金的浪費,妨礙旅遊業的良性發展,給整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3、豐富的旅遊資源尚未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和開發,沒有形成有足夠影響力的拳頭產品,資源優勢沒有轉化成直接的經濟優勢。
白雲區的旅遊資源在廣州市10大城區中是較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既有深具嶺南特色的自然景觀資源,又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資源,還有時尚流行的現代旅遊資源,如休閑度假、水鄉風情、農業生態等,但由於對旅遊資源的認識不足和定位不準,至今沒有形成在廣州旅遊市場占據較重要位置的拳頭產品。目前,白雲區的旅遊資源開發現狀是,白雲山成為廣州"山水城市"山的象徵,是廣州重點旅遊區域,但對整個白雲區旅遊市場的帶動作用不明顯;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建設進展較為緩慢,沒有對白雲區度假休閑產品開發起到期望中的示範效應;而豐富的水鄉風情、農業觀光和生態等旅遊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尚處於初始期,沒有形成鮮明的個性。
4、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亟待優化和調整
全區旅遊業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遊要素發展的不平衡,行、住、吃等要素解決得較好,游也有一定的發展,而娛和購則顯得單薄,更為嚴重的是至今沒有一個在轄區注冊的旅行社,這對白雲區旅遊業務的開展,尤其是旅遊形象的推出,產品的促銷和線路的組織帶來極大的影響。二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緊靠中心城區的機場路、廣園路等地段由於經濟較為發達,使旅遊業發展速度較快,而廣闊的村、鎮旅遊業發展較為緩慢,整體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5、在部門協調、搞好旅遊生產力優化配置,形成大旅遊發展觀方面還有待改善
旅遊業的關聯帶動性強,依託性也強,相關方面和其他部門、行業的發展程度及支持程度,對其興衰成敗具有直接影響。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如城市規劃、行業規劃中的重要地段標志性建築、重要綠化工程、商業街區建設、落實"三年一中變,十年一大變"等重點整治工程,如何適應旅遊業發展,城建、金融、物價,工商、林業、農業等部門應研究如何採取一些傾斜政策,給旅遊業發展提供一個優良的大環境,都有許多的工作要做。
三、旅遊業發展支持系統評價
相較於廣州市其它城區和增城、從化兩個縣級市,白雲區旅遊業發展具有四大有利條件,也是白雲區發展旅遊的四大優勢。
(一) 良好的區位與交通條件
白雲區地理位置優越,地扼廣州市東、西、北交通要沖,海陸空交通十分發達,廣州市的1 0大出口有6個在其境內。京廣、廣三鐵路,廣佛、廣深、廣清高速公路,105、106、107、廣汕,新廣從、新廣花路等國道省道穿境而過,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站、省汽車站,高速公路專線客運站、華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以及正在興建的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地鐵二號線、北二環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干線等或座落區內或從區內穿過,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性、立體化、多層次的大交通網路.是廣州市畝接珠江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北連內陸資源豐富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區域,也是國內外旅遊客源的集散之地.本區各鎮,景區之間也貫通了高等級公路,良好的區位和可進入性為白雲區發展旅遊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二)富有特色、組合較佳的旅遊資源條件
白雲區的旅遊資源在海內外的地位不高,缺乏大尺度吸引力的拳頭旅遊資源,但相對珠江三角洲這一目前我國旅遊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和廣州市范圍而言,其相對級別較高,具有門類齊全、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體優勢。自然景觀方面,南部有素稱"嶺南第一名山"的游覽勝地白雲山,現被評為目前中國最高級別的"AAAA"旅遊景區:東北部有廣州市區最高峰帽峰山,林帶景觀壯麗,區內有水面寬闊的銅鑼灣水庫,山水結合,極易構成白雲、藍天、碧水、綠地的良好態勢。在歷代"羊城八景"中,白雲區先後有"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歸僧"'"雲山錦綉"、"蘿崗香雪"、"石門返照"等景點占據一席之地。人文景觀方面,有聞名中外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三元古廟)以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井昇平社學舊址、陳子壯紀念館等名勝古跡。主題公園和游樂場,有雲台花園、雕塑公園、東方樂園、大河馬水上樂園等,以及廣東唯一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正在規劃和開發的九佛、人和、太和等農業生態旅遊點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同時,白雲區旅遊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徵,表現為各景觀景點相互交融,點面結合,形成了較好的地域空間格局,容易進行線路組合。
(三)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旅遊客源市場
從旅遊市場競爭角度分析,白雲區旅遊市場的競爭能力具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因其區位良好,可充分分享到廣州旅遊核心市場不斷增長的城市觀光、商務、會議旅遊客源,該部分客源,隨著中國加入WT0,廣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及廣州成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亞太地:區重要旅遊城市",而呈現穩步增長。二是憑其豐富的現代旅遊資源,成為廣州市民以及珠江三角洲居民休閑和假日旅遊的最為便捷的首選之地。在新世紀前10年,尤其是"十五"期間,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度假,休閑、生態,特種等旅遊產品的風行,白雲區的休閑度假,農業生態等旅遊產品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將成為旅遊經濟中最為強勁的增長點。因此,在制定市場開拓戰略時,白雲區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將廣州市民和珠江三角洲居民的休閑和度假市場作為重中之重。
(四)不斷強化的經濟、社會支持條件
白雲區是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現代化城區。改革開放以前,白雲區絕大部分是農村,不少地方還是偏僻山區,經濟比較落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水平都不能與市區相比。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2000年,全區財政收入為8.1億元,比1995年增長88.45%,年均增速為12.18%;全區職工年均工資達到17124元,友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34元,在經濟發達的廣東省來說,均處於較高水平,是廣東省首批農村小康達標市(縣、區)之一。高速發展的經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形成的經濟優勢將成為推動旅遊業高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近年來,白雲區委、區政府對旅遊業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表現出後來居上的勢頭.無論是《城市建設管理"三年一中變"規劃方案》,還是《"十五"規劃》,白雲區都把旅遊業作為重點加以強調。在《廣州市白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區政府提出抓緊落實旅遊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以旅遊資源開發為突破口,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加強旅遊形象宣傳,提高知名度,促進旅遊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並具體要求在"十五"期間,完成帽峰山森林公園、蘿崗香雪公園以及流溪河生態觀賞區(竹料到人和大約7-8公里)的開發建設,逐步形成四條生態觀光旅遊線;積極發掘三元里抗英紀念館等文物古跡的文化內涵,形成歷史文化旅遊熱線。隨著白雲區"中變","大變"和"十五"規劃等社會工程的推進,旅遊發展大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還將形成政府重視、部門行業協調、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規劃期內,白雲區旅遊業的發展取決於旅遊業自身發展的規律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發展,以及省市經濟發展戰略對旅遊業的新要求。盡管在發展過程中,白雲區旅遊業也會面對一些不明朗因素和嚴峻的挑戰,但總體而言,這一期間的發展形勢是好的,面對新的開局,白雲區旅遊業面臨一系列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將為新世紀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奠定扎實的基礎。如中國將向"世界旅遊強國"邁進的機遇;廣州旅遊業將鞏固其支柱產業地位的機遇;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大大提高的機遇;中國加入WT0後旅遊業進一步開放和規范的機遇;旅遊業作為動力產業作用更為明顯的機遇等,而新國際機場的建成將成為最為突出的機遇。
新國際機場建成後,將對白雲區旅遊業發展產生下面幾個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是有利於增加客源,尤其是國際客源和商務客源。旅遊業的發展,有賴於發達的交通網路,反過來,旅遊業也極大地推動交通的發展。對國際旅遊和商務旅遊而言,航空樞紐是確保遊客流動的關鍵因素。按計劃,廣州新國際機場將於2003年投入運營,建成兩條跑道,每年運送2700萬名旅客,並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航空港,努力邁向能夠與世界各地連接的航空樞紐,確保廣州作為全國三大航空中心的地位。白雲區如能乘勢而上,作好2700萬中轉旅客這篇文章,將直接帶來入境客源的增長,也為發展商務旅遊帶來廣闊的市場。
二是有利於提高旅遊吸引力。航空發達的概念還包括遊客對航班有盡可能多的選擇;地面交通連接系統的方便、快捷和便宜,以及舒適愜意的候機環境。這些方面如能有所突破,對提高白雲區的旅遊吸引力,將極有助益。
三是有利於提升白雲區旅遊業的整體素質。新國際機場,作為廣州的窗口工程,也是體現廣州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的標志性區域,政府有關方面必然對其周邊環境的美化、服務設施的配套和接待服務水準提出較高的要求,也將成為"大變"工程建造重點。如連接機場與市中心的機場高速公路,屆時將成為既是疏散旅客的便捷通道,又是令人愉悅的觀光景觀帶。這些因素將全面推動白雲區旅遊業的升級換代。
四是有利於旅遊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新國際機場作為投資上千億元的大項目,其建設必然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新的產業群,如附屬設施、配套設施、接待設施、房地產、環境改造工程等,這些建設工程基本上布局在白雲、花都二區,從而形成旅遊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
『肆』 廣東省有什麼旅遊景點
1,丹霞山風景名勝區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
2,藍月灣溫泉度假邨
藍月灣溫泉度假邨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四星級園林式涉外賓館、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它座落於寧靜的「廣州灣」畔,三面環海,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素有「南國釣魚台,粵西國賓館」的美譽。
3,惠州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
惠州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國家生態示範縣,2002年被定為「廣東後花園」的惠州市龍門縣,東接河源市萬綠湖,西鄰北回歸線的綠色明珠,國家森林公園南崑山。
4,客天下旅遊產業園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東升村,30億巨資投入,佔地2000公頃的廣東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是全國首個「旅遊產業園」。
5,五指石風景名勝區
五指石風景名勝區,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的廣東省平遠縣城以北57公里的差干鎮內,為粵東著名的丹霞地貌旅遊勝地。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
『伍』 廣東啟動導游徵信系統 導游好不好上網可查
自《旅遊法》施行以來,導游薪酬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大等消息隨之而來,作為旅遊業中的重要環節,導游群體備受關注,其生存境遇以及隊伍建設,直接影響著旅遊服務質量。近日,國家旅遊局印發了《關於促進導遊行業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健全導遊行業組織體系,鼓勵組織創新,健全導游誠信體系。業界人士表示,導遊行業組織的建立健全,將為導游隊伍提供更好的服務監管平台,為導游服務群體謀福利。
導游協會職能有望強化
《意見》對導遊行業組織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意見》,首先,推進導遊行業組織成立。各地旅遊主管部門要按照《旅遊法》的要求,積極協調民政主管部門,盡快推動導遊行業組織的成立。其次,健全導遊行業組織體系。各地級市(區)可成立以導游個人會員為主的導遊行業組織;各省可成立以市級導遊行業組織單位會員為主的導遊行業組織,直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直接吸納導游個人會員。再次,鼓勵導遊行業組織創新。各地旅遊主管部門要積極鼓勵導遊行業組織結合實際,建立務實高效的導遊行業組織體系和導游服務管理體系。
導遊行業組織的形式以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為主,條件暫不具備的,可在旅遊協會設立導游分會或導游工作部門,並逐步向導游協會過渡。實際上,包括廣東在內等多個導游協會組織仍設立在旅遊協會旗下,屬於分支機構,而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廣東省旅遊協會導游分會相關負責人鄭文麗表示,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導游協會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目前很多省市尚不具備,廣東爭取明年成立。在她看來,《意見》的提出,意味著導游協會的成立與發展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與鼓勵,導游從業人員將擁有更好的服務平台。
導游證或不用到處「掛靠」
目前大部分導游掛靠在導游服務管理公司或導游服務中心等機構旗下,但運作不夠規范。鄭文麗表示,導游協會的成立,能夠改善導游服務中心運作不規范,職能不健全等問題,進一步強化導游協會的監管及服務職能,是該《意見》明確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意見》,各地旅遊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導遊行業組織按照《旅遊法》的規定履行導游注冊職能,社會導遊人員服務管理機構將不再承擔《國家旅遊局關於建立社會導遊人員服務管理機構的指導意見》規定的注冊登記工作。各地應結合導服機構的性質與市場發展情況,制定具體的過渡辦法與時間推進表,鼓勵導服機構積極探索向勞務中介機構或勞務派遣單位轉型。鄭文麗解讀道,這意味著導游的管理機構將有望與政府部門脫鉤,導游管理的運作也將進一步走向市場化。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也就意味著導游協會將走向自負盈虧的模式。」她補充道,向導游從業人員提供服務平台,幫助導游維權,讓導游協會充分發揮作用,形成良性運作,這是未來導游協會發展的方向。
推動建立導游評價制度
除了大力推進導遊行業組織的建立健全,《意見》還提出,進一步推動導遊行業組織建立遊客對導游服務的評價制度和優質服務獎勵制度,健全導游的誠信體系,維護導游公平執業環境,全面提高導遊人員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近年來,導游誠信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導游和遊客之間缺乏信任,致使矛盾沖突偶有發生。如何搭建導游和遊客之間的信任橋梁,一直成為難破之題。
「防火防電防導游」,這句民間流傳的俗語暴露了遊客和導游之間的信任危機。尤其在《旅遊法》施行後,一些遊客對於導游在行程中加點或帶團購物的行為,表示更為抵觸。「雖然購物或加點之前要徵求我們的同意,但是導游在其中起到了引導作用,導游有沒有拿回扣,這其中有沒有貓膩,我們很難搞清楚。」遊客陳阿姨分享了她的一次旅途經歷,她於今年1月份在廣州報名參加了歐洲團,合同上的行程和實際走的行程有所不同,一些著名景點是旅途中臨時加的,且須另外自費。「在導游的勸說下,大家都想去看看,於是就又掏腰包,雖然最終是你情我願,但還是覺得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在業者看來,健全導游誠信體系,維護導游公平執業環境,顯得十分必要。金牌導游陳蕾表示,遊客對導游服務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遊客認為全陪導游帶團應盡講解職責,有問必答,但實際上全陪導游肩負的責任比講解員更重,遊客對導游的評價標准不一,對導游工作的認知片面,也是導致雙方之間缺乏信任的原因。
廣東率先啟動導游徵信系統
為了加強導游隊伍的建設,構建導游誠信體系,廣東率先啟動全國首個導游徵信系統,今年6月份在惠州啟動試點工作。何謂導游徵信系統?廣東省旅遊局方面介紹道,廣東省導游徵信系統將全省6萬多名導游的個人信息記錄其中,包括導游的導游證號、等級證號、有效期等信息以及誠信記錄,並和國家旅遊局導游IC卡管理系統對接,便於內部監管。「這樣可以避免信息淹沒的問題。」有關負責人表示,之前被投訴查實的違規導游一般會在行業內通報,並在旅遊部門官網公布,導游本人會收到紙質違規通知單,不過這些信息很容易被淹沒,現在導游徵信系統里錄入導游的個人信息,以及旅遊質監執法人員的檢查記錄、投訴記錄,有沒有違規,一查便知,利於信息管理。
據了解,目前徵信系統還處於初步開發階段,下周佛山將成為繼惠州之後的第二個試點城市。待系統完善之後,再逐步向全省推廣。待徵信系統開發完善後,遊客可以利用相關的移動軟體,查詢導游個人信息,帶團記錄,獎罰記錄、誠信記錄、服務質量等;景區可以查驗導游身份;執法人員可以用音頻、視頻留證,便於執法;導遊人員則可以通過該系統進行投訴申辯。
根除「病痛」,
仍需制度良方
-記者觀察
《旅遊法》施行後,導游薪酬銳減,流動性加大,導游隊伍經歷「陣痛」,是業界難以迴避的話題。近期國家旅遊局印發《國家旅遊局關於促進導遊行業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是自《旅遊法》施行後,首次對導遊行業組織建設下發的指導性文件。
直觀而言,最受關注的導游薪酬問題,是引發很多問題的起因。比如,沒有底薪,導游的收入主要是導游補貼外加購物加點的回扣,因而導游積極「導購」,以獲取更多收入。強迫遊客購物、加點,也大大降低了遊客對於導游的滿意度,導游和遊客之間存在了長期難以消除的信任危機。歸根結底,薪酬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導游服務質量很難有質的飛躍。
但實際上,引發服務質量下降,以及導游隊伍建設的,並不僅僅是薪酬問題。有沒有公平的從業環境,有沒有好的政策扶持,有沒有健全的制度保障,都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待這一系列問題未解決之前,光談薪酬問題,恐怕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罷了。
鼓勵成立導游協會以及導遊行業組織創新,是從組織建設層面上搭建健全的服務平台。導游協會的職能,不僅僅停留在管理上,更多將促進與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進一步保障導游權益。廣東導游協會曾經呼籲保障女導游安全及維護其尊嚴,提出消費者不得要求女導游陪酒陪唱。經過各方溝通與努力,最終該條寫進了地市的旅行社條例中。事實上,只有導游協會的職能得到強化和善用,導游維護自身權益才會渠道更順暢,效率更高。
同樣的,社會所關注的導游誠信問題,亦需要通過制度建設,才能得以破題。這不僅僅依靠一個徵信系統的信息錄入,亦不僅僅依賴部分導游的道德約束,健全獎懲機制,建立信息平台,打通溝通屏障,建立導游服務評價體系等等,待一系列機制建立起來,遊客與導游的信任值才能逐步上升。
盡管從現實而言,各地市均建立導游協會不太可能,且推動難度不小,但可喜的是,《意見》所放出的信號,是為導遊行業搭建一個開放而健全的服務監管平台,期待從組織建設到制度完善,導游從業人員能因此收獲實惠。
『陸』 廣東揭陽大北山生態旅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怎麼樣
廣東揭陽大北山生態旅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揭陽大北山生態旅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柒』 2019 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幾號可以布展
2019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時間是2019年8月30日到9月1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館舉辦
布展時間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