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覺得北京和上海哪裡發展得更好
北京和上海是兩個極端。
北京:社會主義大國首都
上海:國際化大都市
北京:一座大超市服務周邊半徑5公里2萬人口,要開車幾分鍾才到,但貨物齊全。
上海:一家小超市滿足周邊半徑1公里1千人口,步行幾百米就到,但商品並不豐富。
北京:博物館體育館音樂廳美術館大型公園歌劇院,體現的是政治文化中心,多了幾分威嚴莊重。
上海:商業寫字樓賓館酒店酒吧歌舞廳夜總會,體現的是經濟中心商業城市,多了幾分聲色犬馬。
北京:地鐵每站地至少2公里以上
上海:可能700米左右就有一個地鐵站
北京:1.6萬平方公里,2170萬人口
上海:0.6萬平方公里,2415萬人口 (人口密度要遠超北京)
北京:市區大片的面積是:國家上百個部委的辦公大樓,央企總部,上百個國家的大使館,90多所大學,幾十所科研院所,駐京部隊大院,文化旅遊景點。
上海:市區大片的面積是:商鋪寫字樓,賓館酒店,居民高層住宅公寓樓,十幾所大學。
北京:移民城市,市區95%以上戶籍人口祖上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移民文化多元文化。
上海:移民城市,市區70%以上戶籍人口祖上來自江浙皖三省移民。吳儂滬上文化。
北京:聚集了中國頂尖的政治軍事文化科學藝術等等尖端人才,以及各行各業的專家和全國各地的富豪明星。
上海:聚集了製造業化工業物流業金融業等等行業的高級人才,以及數百萬加工業製造業的工人。
北京:全國的大腦,帝國的心臟,集中了全國5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80%以上的國家頂尖智庫(世界排名前列的智囊機構除了上海社科院和復旦研究院)。
上海:手足,做各種加工貿易製造出口。
北京:全國唯一的政治文化科研中心。
上海:目前中國的經濟中心,但是面臨天津大連深圳廣州武漢重慶成都長沙杭州等等經濟商業型城市的挑戰與競爭壓力,因為都是商業型城市。
北京:文化上是中國傳統文化。
上海:文化上偏西方偏日本。
北京:大氣,粗獷,盛,像個威武大丈夫
上海:精緻,細膩,秀,像個含蓄小姑娘
北京:學校醫院公園等資源超多,導致北京人人均佔有這些城市社會資源的比例非常高。
上海:酒吧KTV夜總會等資源豐富。。。。。。。。。。。。。
北京:夜生活很乏味,不過北京城區人的組成,科研人員知識分子公職人員構成比例非常高,也不在乎那些紙醉金迷的事情。北京的對外交流,科
② 貴州特產是什麼
1、威寧火腿
威寧火腿是貴州的傳統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就聞名海內外。威寧海拔2000多米,屬高寒的烏蒙山區,漫山遍野生長著豐富的牧草,歷史上畜牧業就十分發達,當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趕山放牧的習俗,豬牛羊同群為伍,運動量大,豬腿非常發達,肌肉結實飽滿,肥瘦肉交錯。
2、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就是在這樣一種得天獨厚的環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飲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
3、都勻毛尖
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面東山屹立,西面龍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黃山、哨腳、大槽一帶,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十六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
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
4、桐梓玉蘭片
桐梓玉蘭片按生產季節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冬片、桃花片、春片、尖片、蘭藻、筍衣6個品種。其中「冬片」是用「冬至」到「驚蟄」期間內採挖的冬筍製成,質地輕脆,素「玉蘭王」之稱。「尖片」用筍尖製成,為玉蘭片中的佳品。
5、畢節臭豆腐乾
畢節臭豆腐乾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
相傳,清朝道光年間,畢節縣城內的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做得豆腐過多,未賣完。店主人怕老鼠咬吃,就分別放在幾個木櫃內。第二天取時,有一個櫃子被忘了,沒有取出其中的豆腐,到第三天取出看時,豆腐已經發霉長毛了,可是卻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③ 36城居民儲蓄排行出爐,北上廣渝居前四,沿海發達地區為何增長慢
36城居民儲蓄排行榜出爐之後,網友們紛紛展開了討論,曾經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居首,現在重慶超越了深圳,成為了第四大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城市,儲蓄總額也高於深圳。
而以重慶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房價管控較為嚴格,上漲幅度不是特別大,基本在3萬以內一平,所以居民對於房子的負擔不是壓力不是特別大。消費方面主要以餐飲娛樂等為主,而這些並不能夠完全消耗掉儲蓄,所以大部分人還是能夠存得下錢的。這也就導致重慶的儲蓄比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的儲蓄增長速度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