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州竹子產業有哪些
受訪者:李文勛、曾凡中總經理
采訪地點:貴州赤水新宇竹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
采訪實錄:
Q: 請您談一談目前我國竹產業的現狀。比如:產業區域分布、生產力水平(技術、裝備、管理)、市場狀況等等。
A:中國是世界竹子王國,四分之三的竹子都在中國。竹子資源的分布主要在南方的幾個省。四川有十三個縣市有,總共十幾萬畝,但是分布不很均衡。赤水是幾十萬畝,貴州百分之八十的竹子都在赤水。雲南有很多竹子是龍竹,材質不行,比較粗糙,用於產品,檔次比較低,下一步怎麼開發我們也在考慮。因為應雲南竹產業的邀請,我們去幫助開發和綜合利用。就是把四川的竹子作為表面材料,把那個龍竹作為中間材料。現在用的東西,不管有多厚,只是消耗掉表面。像地板,只是用掉面上的油漆,當磨損了油漆用到木材、竹材了,你就想要換了。所以說在制材的問題上,國外經濟、文化、素質發達的國家也充分利用枝材,提倡用復合板。竹產區的分布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生產力的水平高的還是在沿海。由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的發展和信息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沿海竹企業也就發展得大一些、快一些,專業化程度高一點。他們做一項就專一項,比如說:做地板就做地板,或者榻榻米。當然,沿海有這個條件,通過政府的引導,協會的引導,他們已經走在前面。就西南地區而言,技術裝備水平等各方面都要差一些。以我們公司來說,處在一個受交通、距離、時間、信息限制而且比較封閉落後的貴州的一個縣級市。每當我們要辦成一件事,完成一件產品,要比東部地區多付出一倍甚至兩倍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是對我們相當不利的劣勢。但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貴州落後,開發較晚,資源或其它方面沒有受到破壞,在資源方面就給我們帶來了優勢。如何將兩者綜合起來,這就是我們公司一貫走的多元化產品、原材料綜合利用的一條路。只有走多元化產品、原材料綜合利用才能消化我們的不利因素-成本等等一系列的。
從市場方面來講,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木材的需求越來越緊張。很多國家由於對森林的過量採伐,造成了自然災害。政府不但禁止採伐,還通過立法的手段保護,像現在的印尼、緬甸還有其它幾個東南亞國家。偷伐了以後是要判刑的。木材的緊缺給竹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入世以後,跟國際接軌,中國的市場就是國際市場,很多的財團都看好中國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個市場的需求量也是相當大的。近來的十多年,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理念、先進設備的應用完善了竹製品的加工。這應該是一個前景很好的產業。竹子被專家和人們認為是地球的第二森林。竹子由於生長周期等一系列原因,發展比較快。竹子的加工已經進入了工業化領域。它開發的價值越來越受重視。由它開發的產品不但替代了木材,還勝過了木材,受到了國內外很大一部分人的贊賞和接受。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竹產品的銷售市場前景應該很好,是一個朝陽產業。
Q:貴公司是如何發現並決定進入竹產行業的?將來有什麼樣的遠景規劃?
A:新宇公司的前身是復興傢具,我們搞了傢具、裝修搞了五六年。後來赤水建市,我們把傢具廠搬開,建成酒店。在酒店經營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要開始向第二、第三業發展,尋求的這個項目。
作為赤水,有這樣大的、豐富的竹子資源,隨著國外先進設備和台灣設備的引進,特別是台灣,提供了一些先進的設備,開發新的產品。當九五年我們發現竹子地板以後,我們就一直跟蹤這個項目。如何把當地竹子資源利用起來,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項目,所以我們堅定不移的開發竹子這個產品。如果我們不介入這個,我們是有很多機會發展的。實際上新宇公司是非常挑剔的,引導了赤水各行業。我們的意識是超前的,由於市場沒有形成,沒有成功。我們放棄了很多,比如說搞房地產,再比如說八八年,成都兩個傢具廠邀請我們去,我們的技術是領先的,傢具又非常受歡迎。如果當初不考慮留在赤水,在成都也是好幾個億的資產,錯過了這個機遇,這是第一個。竹產業的發展也是相當好的,這是第二個。
Q:請您從個人角度介紹一下您在竹產行業方面的成長經歷。有哪些令人難忘的事?
A:我們介入這個產業以後,發現歷代詩人古人都留下了贊美竹子的詩句。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跟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竹子開發有種熱愛,所以我們放棄了很多賺錢的產業,致力於竹子的加工。 這個是相當辛苦,相當難受的,但是還是堅定不移的走下來了,把這個產業開發好、做大。
作為我個人最難忘的事就是我的後半生在赤水開發這個竹產品。我們也不談經濟、稅收、三農、就業和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及生態等等,這是一個企業在生存發展中應該做的社會責任,真真正正的最大貢獻就是為赤水培養了一大批熱心於竹業開發的工程、技術、管理人才。也許將來是赤水的一種財富。赤水是上帝安排了的貧困貧礦縣,有的是地上的森林資源,地下沒有礦藏資源。赤水有30萬人,城鎮佔了六、七萬人,有二十二、三萬農民。隨著退耕還林,大概農民中的百分之六七十,有十幾萬的竹農,祖祖輩輩靠栽竹子、賣竹子為生,而且依然要維持下去,為子孫後代。畢竟離開赤水的人是少數,除了讀書、當兵的少數人,百分之九十的人應該是留在赤水了。赤水的經濟發展,竹產業已經佔了一半,這是舉足輕重的,已經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
Q:作為竹產企業,請您談談您們的擇人、用人觀,企業核心文化等等。
A:說實在的,我們公司也是近幾年才招了些大學生、高中生。以前都是些鄉土人才,勤奮、吃苦、動腦筋一生都受用了。隨著公司的發展,跟著我們一起從傢具廠、大酒店過來的,還有後來的,當然淘汰了很多,最後沉澱下來的基本上都是新宇公司的骨幹了。我們這里有個特殊的情況,因為這個環境條件構成了,我們也希望有大學生、碩士生來補充企業,但是赤水的環境條件限制了。因為文化生活、物質需求比較差。所以我們自己在一邊生產,一邊實踐,一邊培訓,引進來、走出去,走自主開發,全方位的從實踐當中來培養一些人才。
在用人的問題上,始終堅持:一個是人品,要德才兼備。第二個要勤奮,能夠吃苦。具備這兩條,只要動一下腦筋,經驗是積累的。現在媒體等各方面都很發達,只要用心去學習,不管知識理論,還是實踐方面。所以,在用人方面,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環境條件,始終走一條自立更生的道路。但是,知識還是要不斷地學習,各方面的東西都要吸收,包括我,現在六十多歲了都在讀書,從中去探索一些東西。理論的東西在漫長的實踐過程當中積累些經驗,在理論上能舉一返三。在用人的問題上,我們認為第一個是人品,第二個是勤奮,吃得了苦不?這是關鍵。我們歡迎而且渴望人才。
Q:知識理論與企業實踐可能會有些差別,請您給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本專業學習的在校大學生提點建議。
A:在大學期間的時間不要荒廢了,一定要學到全面的理論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為你們下一步進入社會,進入單位,進入實質的工作大有好處。因為我們先天不足,後天乾的工作很吃力,雖然我們勤奮,又能吃苦。有知識,有文化,先天就要省勁得多。光是理論的東西,在企業也是行不通的。用理論的東西配合在實踐上,還要活學活用,要適應這個環境。如何去適應,把先天的理論知識和文化與後期的工作實踐相結合。用毛澤東說的,要活學活用,不能搬死教條,鑽牛角尖,一點都不能變通。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這是非常重要的。我首先給你們建議一條,送你們三句話:勤奮、吃苦、動腦筋。
Q:竹文化對竹產業、竹企業及赤水地區有何影響?
A:我們在赤水作了一個應該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解放前後五十年,竹業開發才有個起步,以前全是手工。赤水有豐富的竹子,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祖祖輩輩都要以竹子為生——種竹子、賣竹子。那麼竹子的開發是相當關鍵的。如果沒有人來開發,竹子就賣不起價,農民就談不上富。現在黨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解決農民致富奔小康。作為竹子的後期加工,新宇跟其它產業有一定的區別,不但涉及經濟、社會、生態還有個政治效益。竹產業已經是赤水的支柱產業了。新宇公司為赤水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就是人才、專業技術,管理以及市場的佔有,還有就是我們的創業精神。
Q:貴公司竹產品豐富,有竹地板、竹傢具、竹生活用品、竹工藝品、竹飾材等,比較全面。請問為何求全?是否考慮過只做某一兩個產品?
A:專業化是國際發展的一個方向,在一個行業里,做大、做強、做專,在行業里最大,某些情況下是大家的一致口號。我認為,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哪一個地區、哪一個行業、哪一個時期來考慮。比如說新宇公司,要去做專,環境條件絕對不如東部沿海。配套的廠家沒有,下游的材料、邊角余料沒有人來消化。再說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市場周期,有低谷有高潮,而且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災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禽流感、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了市場的各個方面。在我們這個特殊的環境下,只有開發多元化的產品,把材料的利用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降低我們的成本,化解後期市場競爭的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多元化的產品並不一定意味著全面開花,某種情況下產品要的是勢,某種情況要的是利。琳琅滿目的商品馬上把顧客的心吸引過來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綜合利用率就是在這個環境條件下把材料利用起來。一段竹子,下面做啥產品,上面做啥產品,再上面又做啥產品,要把原料消化完,這就是我們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個優勢。只有走多元化產品、綜合利用,我們才能敢跟東部沿海競爭。
Q: 做竹產業除了在技術、設備上要解決一些問題,在產品設計上是如何做的?請您談談。
A:可以借鑒的很多,像木材傢具、金屬傢具以及其它傢具,通過竹材的特殊性能如何去提升。比如說曾總搞的那個竹管材,一旦成功,可以搞很多的仿古傢具。這個在檔次等各方面都很好,它有個文化品位在裡面,可以滿足人們更高品味文化的享受。還有就是對時尚前沿傢具的追蹤和與科研機構、院所的合作以及對竹產業相關的竹時尚文化前沿、人們的生活起居有關的追蹤。
Ⅱ 竹製傢具有哪些,竹製傢具的特點
容易生蟲發霉,會受環境影響變形開裂。
大多手工編織,沒鋼制木製傢具嚴密。
一.竹傢具的優點:
1、竹傢具無化學物質污染,純環保傢具,吸熱能力強,還保持著竹的自然綠色。竹傢具保持了竹子的獨特質感。竹傢具採用特種膠,環保綠色,不會對人體有害。
2、竹子有著其獨特的天然紋路,紋理清晰可見,總能給人一種質朴與淡雅清新,竹節錯落有致,外形美觀。
3、竹子融於傢具中,高貴中透出淡雅溫馨,還能給人帶來冬暖夏涼,竹子具有吸濕吸熱的性能,炎炎夏日能吸汗,寒冷冬日裡也能給人還來溫暖,或者搭配個軟墊,更柔軟舒適。
4、竹傢具採用天然竹子,是可再生資源且成材時間短,採用竹子製作的竹傢具天然環保,被崇尚環保的人們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5、竹傢具還有很少人知道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讓眼睛更舒適,預防近視。竹子還具有隔音效果,讓家居更寧靜。
二.介紹:
1.竹傢具一個新興的低碳產業,竹材因其無需栽植,生長快速,材質硬度高,超強的韌性。是取代實木的理想傢具用材,對於森林的保護作用效果明顯。竹產業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於一身。中國竹產業協會倡導:我國竹產業應以綠色產業和低碳經濟為目標,走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之路。
2.竹傢具很多人見過,除了竹椅,竹涼席,還有竹地板,竹茶幾,藤沙發,餐廳傢具等等。因為以前工藝水平比較低,竹子除了燒火之外,很少有其他用途,隨著近幾年高科技的出現,竹子華麗變身,用途也越來越廣,涉及服裝,家居,食品,建築等等。
Ⅲ 中國四大竹鄉是什麼地方
蕭蕭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浙江,以其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竹子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浙江省把發展竹產業作為「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加以重點培育和扶持。目前全省有近40個縣(市、區)的竹業產值超億元。
「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浙江」。浙江竹產業以佔全國六分之一的竹林面積,創造了佔全國三成的竹業產值、四成的出口額。浙江筍竹產品以其生態、綠色的品質日益受到市場青睞。
美麗鄉村——安吉
「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竹產業是安吉的支柱產業之一。安吉竹產業利用先後經歷過從賣原竹到進原竹、從用竹稈到用全竹、從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從單純加工到鏈式經營的4次跨越,形成了一種以低消耗、高效益為特徵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全國1.5%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18%的竹產值。2009年,該縣竹產業總值達到112億元,從業4.5萬人,GDP貢獻率達到30%。竹產業為全縣農民平均增收6500元,占農民收入的近60%。竹子在安吉實現了從葉到根的高效利用。無論是竹林培育、竹產品加工還是竹子旅遊資源的開發,都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
全縣現有竹產品及配套生產企業近2000家,產值億元以上規模企業8家,產值5000萬以上規模企業28家。產品涉及板材、編織、竹纖維、工藝品、醫葯食品、生物製品、竹工機械等七大系列3000餘個品種。產品銷往港台、東南亞、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加工產值居全國十大竹鄉榜首。
竹子博覽園、中國竹子博物館、中國大竹海、靈峰山森林公園等以竹子第三產業開發為主的景區,先後吸引了《卧虎藏龍》、《功夫之王》、《夜宴》、《越王勾踐》等著名影片在安吉竹海拍攝。
森林城市——臨安
臨安生態環境極其優越,是全國首批生態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第一個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76.55%,被譽為「森林世界、大樹王國、天然氧吧」。
作為全國首批的「中國竹子之鄉」,臨安的竹產業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臨安是全國最大的菜竹筍基地。現有竹林面積100萬畝,其中毛竹32萬畝,菜竹48萬畝,天目筍干竹16萬畝,工藝雜竹4萬畝。臨安還是亞洲最大的水煮筍加工中心。現有筍竹加工企業185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家,16家企業通過HACCP認證、ISO9001認證和QS認證。竹筍產業不僅成為臨安農村經濟的第一大主導產業,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2009年,竹業總產值30億元,竹農在竹筍上人均收入高達4280元,加工水煮筍、天目筍干、天目手剝筍和竹筍休閑食品達14個系列、500多個品種,加工產值近20億元,出口創匯5600萬美元。
臨安生態優越,經濟發達,人民富裕。先後獲得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殊榮,多次躋身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市)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
品質之城——餘杭
杭州市餘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臨錢塘江,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目前該區正在著力打造最適宜居住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城市名片。
擁有「中國竹子之鄉」美譽的餘杭,有著悠久的竹子栽培和加工歷史,也是浙江省的竹子主產區,有竹林資源35.29萬畝,佔全區有林地面積的50%,共有竹種5個屬30餘種,優勢竹種為毛竹,早竹、苦竹和淡竹。
竹林是餘杭重要的經濟與生態資源,目前,餘杭的竹產業已初步形成以竹子栽培、竹製品加工和竹產品貿易營銷為一體的產業體系,竹區旅遊也日漸興起。近年來,餘杭區委、區政府將竹業作為農村經濟的主導優勢產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勢頭迅猛。竹材利用已從僅限於初級產品向精加工日用品、工藝品轉變,生產經營已從手工作坊的模式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走出了一條「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場、山中興旅遊」的產業經濟發展之路,綜合效益十分顯著。
今年,竹業已納入到餘杭區現代都市農業「一中心四板塊」產業體系建設規劃,建設好竹產業板塊將成為餘杭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重頭戲。區財政每年投資1000多萬元資金,實施竹區林道、現代示範園區等建設,推廣竹業優化提升的新模式、新技術,推進竹業產業化經營,提高竹農組織化程度等措施,大力培育竹林資源,擴大竹業加工,發展產品貿易和竹業文化旅遊。2009年,全區竹業總產值達到25.48億元,其中:一產產值4.55億元,加工產值19.10億元,竹產品貿易增值1.83億元。依託竹林資源和景觀開發的旅遊收入達到10億元。
Ⅳ 哪個省市哪個地區竹子產業最發達希望熱心人士回答。謝謝!!!
江西吉安,江西宜春
Ⅳ 竹林適合什麼增值產業
竹類植物生長快、產量高,而且年年都可定量取伐,在發展經濟(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竹材在印度有"窮人的木材"之稱。竹材的用途十分廣泛,主要可總結為傳統用途、現代用途、造紙和廢料利用等方面。
1.傳統用途
(1)利用其割裂性:編織用具、竹簾、竹席、竹棚、竹籬、扇骨、傘骨、燈籠等;
(2)利用其負荷力:衍椽、曬竿、旗竿、擔架、腳手架、竹床、竹筷、礦柱、樑柱、門窗、地板、竹橋、竹筏及其它傢具、用具;
(3)利甲其彈力:弓、弩、釣竿等;
(4)利用其抵抗力:床柱、機腳、手杖、傘柄、撐竿、竹釘、竹箍等;
(5)利用其中空特性:水車、水桶、水管、煙筒、吹火筒、竹瓶、及空、笛等各種樂器;
(6)利用其外觀特性:竹索、蔑欖、工藝品、玩具等等。
其實,竹材利用之廣是不勝枚舉的,以滇西、滇南的少數民族為例,他們祖輩流傳用竹習慣,住竹樓、鋪竹席、戴竹笠、燒竹薪、食者竹筍、住者竹樓、用者竹筷、架橋以竹代木.過河砍竹作筏,防洪取竹製定,大凡桶、籃、蓑、繪等用具無不取材於竹,進吸煙也用竹製水煙筒。慶賀傣歷新年(潑水節)所燃放的"高升"。是用竹簡製成的主火箭。值得一提的是傣族群眾用香糯竹幼稈燒制的竹筒飯別只風彩,是竹類之一特殊利用方式。
西雙版納的傣家竹樓是用竹子所造,除蓋頂有時用草排外,柱子、大梁、小梁、椽於、擋板、檔梯等,竹樓上一應全是西雙版納盛產的竹於。傳說傣家人古時不會蓋房子,大都居住在山洞裡或棲身在樹上。後來帕桑雅圖蒂看見一隻羽毛絢麗的風是,冒著大雨飛到他的面前來。他摹仿鳳凰的雙翼把屋脊蓋成人字形;摹仿鳳凰的腳立地託身把房分上下兩層;摹仿鳳凰低頭掃尾用茅草或竹片蒙住人形屋面,從而設計蓋成了兩層高腳竹樓,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於是後人把竹樓稱為"帕雅桑目蒂的房於"。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全樓用竹建造的已不多了,但人們仍稱其為竹樓,這不僅是一種習慣問題,而是包含著傣族人民對竹樓的無限眷戀之心,也說明竹子民間利用的悠久歷史。傣家人住的竹樓有冬暖夏涼,防潮防震的特點,簡便、清雅。一幢幢竹樓掩映在翠竹叢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族竹文化。
2.現代用途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竹子的利用不斷開辟出日新月異的途徑。國外在40年代就開始研製竹膠合板,相繼建成了竹纖維板和單板生產線,而我國的竹加工一直停留在傳統項目上,技術落後,產品單調。近10年來,回家和有關各級政府加強了對竹業生產的資金扶持、行業管理和科技推廣工作,我國以竹代木工業悄然興起。以竹代木.主要是大量生產竹質人造板,代替各類木質板材,主要產品有:竹編膠合板、竹材層積極、竹材旋切板、貼面裝飾板、竹拼花地板、竹木復合板、竹蔑層壓板、竹材碎料板、竹質刨花板、竹材瓦欏板及竹材纖維板等。竹質人造板材質細密,不易開裂、變形,具有抗壓、抗拉、抗彎等優點,各項性能指標均高於常用木材。
據不完全統計,在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四川等竹資源豐富的南方各省區,已建立上百家竹質人造板企業,年產量逾 5萬m3 ,相當於每年節約15萬m木材。 目前,竹質人造板在我國已廣泛應用於建築、包裝、傢具、運輸等行業。
竹材製作傢具,富有其獨特之美感,而且竹材易彎定型,是製作各種優美傢具的理想材料。目前,竹製傢具主要有圓竹傢具類、全竹膠合折疊傢具、竹匡嵌板傢具、分薄板貼面組合傢具及多層膠合彎曲傢具等類型。如四川省用竹涼墊製作"席夢思"的背面,成為中西結合的冬夏兩用產品,美觀大方、舒適耐用,為傢具配套增添了新的款式。
竹材在土木建築工程中也有廣泛應用。我國2000多年前,即已廣用於民間房屋的建造,迄今南方各省仍多採用竹於造蓋一些半永久性或臨時性的房屋、棚舍和倉庫等。在庭園中以竹建亭謝和走廊相聯,更有東方別致之感。在國外一些盛產竹材的國家.如孟加拉國農村房屋90%用竹材建造。國外有關竹材在這方面應用的文獻頗多,如美國學者F.A.McClure曾把中南美竹建材建房的基本方法加以總結,於1953年出版了《竹子建材》(Bamboo as a Building Material)一書,聯合國社會節務和經濟部於1972年出版了《竹子和蘆葦在建築上的應用》。竹材在土建工程中用途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基柱、建築推架、腳手架、地面材料(地板)。屋面材料(竹瓦)、牆壁(竹板牆、籬笆牆)、桁架、土竹結構、室內裝飾、竹水管、竹筋混泥土等。
昆明市建築設計院和昆明建築公司曾設計了油竹材建成的大型竹樓,並於1984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自然奇觀"展覽會上展出,為各方面所注目。1985年又重建在荷蘭磨特丹,該樓高22.5m,分為五層,慰為壯觀,是我國傳統竹工藝的處理手法和現代設計技術相結合的產物。1988年.他們又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第九屆花園博覽會上用竹子建造了一座高7.7m,全長55m的兩跨竹橋.再一次引起轟動,被稱為"歐洲第一竹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不斷開拓出竹材的新的利用領域,竹材產品日新月異,已獲得同家專利的產品就達上百種,工業化生產竹質人造板發展尤為顯著,從用途和結構上看,可以將其分類歸納如下:
竹質人造板 竹質碎料板 刨花板
竹絲板
纖維板
竹質膠合板 竹材膠合板(車箱板)
竹編膠合板(建築模板)
竹材層積板
竹質地板 單層徑向板
三層弦向板
橫切斷面板
竹木復合板 竹塑復合板
貼面裝飾板
復合板材
4.廢料利用 隨著竹業的迅速發展,各種竹材廢料逐漸增加,在面臨森林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廢料,已成為竹材綜合利用的一個緊迫問題,也具有廣闊的前景。
竹材廢料主要指採伐剩餘物和加工廢料,如邊腳料、細刨花、竹枝丫、開花竹子、竹簍等。大型竹材加工廢料已被廣泛利用,方法是利用竹材再摻以20%~30%的加工廢料,作為制漿和造紙的原料。蔑黃是竹子編織後的剩餘物,經過成席、乾燥、塗膠和熱壓等工藝流程,可製成一種用途頗廣的新型人造板。刨花型竹廢料可用於製造建築用碎料板,竹材加工廢料可用於製造碎料板和蜂窩板、竹編板,竹碎料水泥板等。竹枝、梢是採伐時的主要剩餘物,據調查竹材中枝葉蓄積量占稈蓄積量的20%~25%,若被丟棄實屬可惜。採用枝丫為原料可生產塑面竹材刨花板,也可作為造紙原料,整個工藝過程與竹材造紙相似。竹籜除民間利用外,亦可製成籜漿配抄卷煙紙,通過實踐一些廠家已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套較成熟的經驗。
Ⅵ 竹子可以做什麼產業
創意家居用品都可以的,韌性比木材好,是很好的材料
Ⅶ 如何開發竹子產業
海南、抄台灣部分、廣東部分襲、雲南部分、廣西部分、香港、澳門都屬於熱帶地區。
筷子、筷籠、砧板、涼席、茶杯墊、窗簾等,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傢具等,還有一些價值較高的,如竹雕等工藝品。竹炭產品目前也很有前景。
刀架、紙巾盒、水果籃、牙簽、筷子、筷籠、瀝碗架、衣帽架、凳子、微波爐架、衣架衣櫃 、竹托盤、沙發、遙控器架、鍋蓋架、墊子、竹炭製品、竹纖維製品、竹製電腦桌、竹製書架、竹製鞋架、竹製換鞋凳、竹製辦公傢具。
如果資金不夠建議從筷子入手。
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
Ⅷ 竹子加工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兩位伐竹工人在貴州省赤水市竹海採伐楠竹(6月17日攝)。曾經上演「四渡赤水」軍事傳奇的貴專州赤水如今成為屬「中國四大竹鄉」之一,當地大力發展竹產業,全市共種植各種竹子103萬畝,近20萬農民依託竹子脫貧致富。2005年,全市竹業綜合收入達到9.3億元,一個年產20萬噸的現代化竹紙漿生產線也即將投產,預計到2010年赤水市竹產業綜合收入將超過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