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
保險行業是朝陽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國家政策支持、趨勢逐漸明朗,行業黃金期有二十年,大致可歸納如下:
1、在社會總資本規模上:保險作為一個金融工具,三駕馬車(銀行、證券、保險)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國還處於一個失衡狀態。
在發達國家總金融資產規模中,這三者佔比基本上為1:1:1,甚至保險資金規模略高,而我國險資規模基本是另外二者的1/10不到;國外人均保單5-7張,我國人均保單0.3張,低的投保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多的利潤。
伴隨老齡化加快,醫療健康費用的支出隨之增加。從國民健康費用支出來看,10年間人均醫療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0%。如果按照三口之家計算,衛生費用開支則占家庭支出超過20%。
7、職業收入上:總體而言由於歷史原因,從業者眾多且素質參差不齊,平均收入不算高,但其中資質較好且堅持較久的一部分人,收入是值得期待的。
8、保費大省勢頭強勁:按照各地區保費收入看,保費大省的增長勢頭依舊不減。對照各地區的保費規模,作為保費大省的江蘇、廣東等地區,未來保險市場的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❷ 保險業前景怎樣
當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受到多重力量的綜合影響,前景光明但也不乏諸多變專量。2016年我國屬保險市場規模先後趕超德國、法國、英國、日本,躍居世界第2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27.5%。
未來,數字化轉型是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中國保險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數字化轉型已是勢在必行。隨著中國保險業全球化布局速度加快,也為全面提升保險企業的國際化格局打下了基礎。
不可否認,保險資金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國保險行業面臨這多重發展機遇,未來投資前景看好。
❸ 保險業的世界保險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世界保險業的發展現狀
(1)保費收入。
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Sigma雜志2004年第3期的統計資料,2003年全世界保費收入為29406.7億美元。其中,工業化國家佔全世界市場份額的 89.32%,其中,美國佔35.89%,日本佔16.28%;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佔10.68%。中國在8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列第11位,占 1.6%。2002年保費收入最多的是美國,為10554.98億美元;其次是日本,為4788.65億美元;其後依次是英國(2467.33億美元)、德國(1078.11億美元)、法國(1636.79億美元)、義大利(1117.61億美元)、韓國(597.58億美元)、加拿大(591.44億美元)、荷蘭(502.66億美元)和西班牙(470.14億美元)。
(2)保險深度。
保險深度是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其計算公式為:
2003年全球平均的保險深度,為8.06%,居全球前10名的國家或地區依次為:南非(15.88%)、英國(13.37%)、瑞士 (12.74%)、日本(10.81%)、比利時(11.61%)、中國台灣地區(11.31%)、巴貝多(11.29%)、荷蘭(9.77%)、韓國 (9.63%)、美國(9.61%)。中國則在88個國家和地區中為第44位,保險深度為3.33%。
(3)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全國人口計算的平均保費額。它反映一國國民受到保險保障的平均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
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Sigma雜志2004年第8期統計資料,以2003年保險密度比較,瑞士以5660.3美元的保險密度名列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英國,保險密度為4058.5美元。2003年全球保險密度為469.6美元,其中,工業化國家為2763.5美元,新興市場為58.7美元。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大約在1100美元到3700美元之間,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較低。中國保險密度增長較快,但水平仍然較低,位於第71位,為36.3美元。
(二) 世界保險業發展的趨勢
(1)保險市場自由化
1.放鬆費率管制,使費率成為市場營銷的一種策略。
2.保險服務自由化。
3.放鬆保險公司設立的限制。
(2)保險業務國際化
(3)從業人員專業化
(4)保險管理現代化
(5)展業領域廣泛化
(6)組織形式多樣化
(7)保險業務規模化
❹ 未來保險的發展前景
您好!目前,保險行業在國內是朝陽行業,仍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有很大發展前景,雖然首先會很苦,但堅持下來就會越來越好,對於您而言,保險這個行業值得去做。具體而言,做保險有以下理由:
1、保險是一個充滿機會與挑戰、前程似錦的朝陽產業。每年以40%的速度在全球遞增的行業;世界500強中,保險企業佔53個席位,其他任何行業都望塵莫及;改革開放以來,繼流通資本、產業資本之後,金融(保險)資本將是下一個造就中國千萬富豪的行業。
2、免巨額創業資金,低風險、高回報,簡簡單單圓你老闆夢,成就屬於自己一生的事業。自己為自己打工,積累永遠屬於自己的財富和客戶群,也就是當老闆,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可如今即使開一個很小的門店也需一次性投入不菲的資金。萬一經營不善就會落得血本無歸,留下慘痛的記憶。有沒有既無風險,又可當上老闆的方法呢?有,從事保險行業,客戶是自己的,收入與努力成正比,自己組建團隊,的確和當老闆一樣,卻不用您拿出大筆的資金。
3、系統培訓,快速成長。對保險公司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保險行業的培訓絕對超過其他行業,它是保險公司給予保險代理人最大的福利。進入保險公司,你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得到公司相應並且有效的培訓。同事之間無私的交流,會令你博採眾長,更快速的成長。現在很多其他行業的大公司招聘員工時,甚至有這樣的條件:有從事過保險工作經驗的優先錄用。可見,保險業是一個培養人才的行業。
❺ 世界保險業發展的趨勢
保險的行業啊沒有涉及到各個行業。它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而且可以將它更廣泛的推廣。現在的保險行業只是起步的地點而已。
❻ 保險行業發展趨勢
健康險成保險業黑馬
由於2020年初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影響,保險行業也受到深遠影響。其中,較為直觀的影響是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風險保障意識都得到加強,對於保險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尤其是健康類險種;直接提高了人們對於保險的需求,推動了健康險的發展。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7066億元,同比增長29.7%。2020年上半年,中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4760億元,同比增長19.72%。可見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居民對於健康險的認可程度逐漸提升,並願意通過購買相關健康險提高自身的醫療保障水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❼ 為什麼保險行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1至3月,一季度全行業保費收入同比下降了11.15%,這種情況在保險業已經多年沒有發生過了。記者查閱了從2014年以來的相關數據,發現每年一季度的保費增長均保持在兩位數的速度。2017年為32.45%,而最快的2016年,同比增長為42.18%。一般來說,一季度的業績是全年最顯眼的一個季度,因為每年1月份都有保險公司慣例的「開門紅」沖刺,而今年在防風險嚴監管的氛圍下,行業未能實現「開門紅」,故而影響了一季度的整體業績。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9500.81億元,同比下降18.22%;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561.52億元,同比下降2.39%。具體來說,主要受到去年10月保監會開始實施的134號文影響,使「開門紅」的主力年金型產品受到限制,銷量大幅下降,造成壽險新單業務增長趨緩。以行業標桿,目前上市的4家大型保險公司為例,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的壽險新業務保費同比均有下降,分別下降了35.3%,28.2%,16.6%和49.1%。
盡管一季度總體保費收入呈現出下降態勢,但如果進行更細節的分析,則會看到一些不同的風景。首先,3月份,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已經由負轉正。壽險公司3月原保費收入為3236.85億元,同比增長8.53%,而2月份的同一數據為同比下降21.03%,情況有所改善。
其次,由於近年來行業不斷進行結構調整,期交保費佔比不斷提高,大量的存量業務開始為行業貢獻長期穩定的保費收入。仍以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一季度的續期保費同比收入為例,其分別增加了39.1%、55.9%、60.7%和35.7%。
其三,健康險業務在3月也出現了快速增長,同比增長達到29.4%。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普通較高,健康險保費收入的大幅增加有助於保險公司的新業務價值的改善。
應該看到的是,一季度保險行業銷售數據雖然表現平平,但保險行業前景依舊向好,從行業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到稅收遞延型養老險政策試點落地,一系列政策紅利正逐步釋放,這都將是保險行業的長期利好。
❽ 中國保險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保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抵禦風險的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國保險市場不斷發展,保險種類不斷豐富,形勢較為樂觀。
資產不斷累積 收入增幅顯著
我國保險行業實力雄厚,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中分別位列29名與42名。2014-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不斷積累,5年間增長了近400億元。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為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15.08%,整體增長速度較快,保險公司資產規模高速擴張。
未來,我國保險行業將面臨一定的機遇和挑戰。預計我國健康險的收入增速極有可能大幅提高,同時帶動整個保險業業績的增長。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