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的深度全球化推動產業鏈向什麼發展
將元素密集化布局。全球化推動了產業鏈形成每一個產業鏈都是完整的,而且從頭到尾自己能夠成才。
『貳』 中國製造業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帶來哪些便利
「我方無法承擔貿易摩擦新增的關稅。請問你方怎麼考慮?如果不能接受,能否提前通知我方?」7月6日,美國宣布對34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後,中國機械鑄造企業安徽應流集團給所有美國采購商發了一封通知函。得到的回復卻驚人地一致:所有美國客戶都同意由他們消化關稅上漲帶來的成本。原來,美方企業經過精確測算後發現,即使加征25%的關稅,中國產品相對於美國產品仍具有性價比優勢。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業企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條,與世界各國企業開展貿易往來,進行產業投資,同時引進和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中美兩國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實現共贏,交流帶來機遇。
中國製造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惠及各國客戶
「面對美國加征關稅,我們不慌,是因為10年前我們就開始轉型升級,產品過得硬。」安徽應流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丁邦滿介紹,公司客戶大多是國際上的高端製造業企業,他們更看重產品的質量和交付能力,其次才是價格。「如果客戶要用別的供應商來代替我們,將涉及到圖紙、模具、工藝、合規等諸多生產環節的改變,短期內很難實現。」
杜應流是這家企業的創始人,在給美國客戶發完通知函後,他帶著研發和市場團隊到歐洲拜訪了一些企業。如今,他們不僅要開拓、鞏固美國市場,還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推銷中國產的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葉片。
「起初,有很多機械產品我們製造不出來,國際上的那些企業對我們並不關注。」杜應流介紹,「而一旦我們具備生產能力,他們就會表現出歡迎的態度,願意與我們合作。市場中多一個參與者,就更有可能降低產品成本。」
以發動機葉片為例。最開始國際上的幾家葉片製造商之間缺乏競爭,所以定價格、定標准時非常強勢,這讓采購葉片的發動機廠家很被動。「不少知名的國際發動機廠家也受制於這些企業,希望看到有新的葉片製造商加入競爭,提高產品性價比。我去拜訪了幾家歐洲發動機廠,對方都對與我們合作表示出強烈的興趣。」杜應流說。
中國資本支持科技創新,助力各國創業企業
不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中國資本也開始參與國際投資,向世界提供廣闊的市場。
在美國華盛頓州,初創型生物科技公司Cerevast研發了一種科技產品,該產品通過超聲波溶解血栓,可以第一時間對中風患者進行急救。市場上,許多這樣的先進創新技術是由中小型創業企業完成的,但這些企業要實現量產,進一步開拓銷售市場,還需要更多資金、戰略和產業鏈的支持。Cerevast在C輪融資中,就引入了來自中國的民營風投海銀資本。
中國資本如何幫助這家美國科技企業?海銀資本創始人王煜全介紹,首先是幫助Cerevast進入中國市場。通過與北京中關村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合作,該公司向中國國家葯監局提出醫療器械注冊與審批申請。如果順利,18個月內就能完成報批。
更重要的是,海銀資本可以幫助這家公司實現從研發到量產的轉變。「與跨國巨頭相比,小公司在規模化量產和產業鏈組織能力上往往差距很大,導致許多創新產品未能最終實現量產,走進市場。」王煜全說。
王煜全帶著Cerevast生產的原型機來到深圳,這里擁有世界級的製造業集群,能夠支撐起創新產品的快速驗證並迅速實現量產。一家深圳廠商拿到王煜全帶來的產品後自信地說,只要Cerevast選擇在深圳投產,很快就能實現量產,降低產品成本。
來自中國的投資和製造能力,支持了一家美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而且在審批、生產上並沒有給外企「添堵」。「產品早一天上市,就能早一天讓各地的中風患者獲益。這樣的國際商業合作在中國很受歡迎。」王煜全說。
『叄』 美國在世界產業鏈占據二個高端位置,試論這二個高端與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有什麼必然關系。
簡單來說,產業鏈高端位置使其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研發基地,科技的力量使其產品始終保持全球強有力的的地位,不會落伍。
同時美國把第二產業的加工工廠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和原料的優勢降低成本,攫取利潤。
名義上是美國去世界投資,實際上是資源的充分利用與配置。
最後的結果是發展中國家GDP數據很高,而利潤又通過跨國企業流回美國,發展中國家缺乏核心競爭力,始終很難競爭過美國。
『肆』 請問在全球產業鏈分布中,印度和中國相比優劣在哪裡
印度今天已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由於出生率高,這一趨勢至少還能持續20年。到2025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齡還將只有30出頭一點;70%的印度人將處於工作年齡,到2050年時,印度將比中國多2億工作人口!
當然,問題是必須給那麼多的印度工作者以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印度並沒有很充裕的時間。印度流行一個詞,叫「機會之窗」。機會之窗打開了,就的你會不會利用了。印度財政部說:「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一旦國家發達了,人們就會拒絕生孩子,人口就會進入老化階段。
印度的未來有個關鍵前提:全國教育體制的發展。印度至今在這方面是失敗的。因此,印度主管部提出一個設 :把學校私有化。原因是:市場經濟體制能夠更好地適應印度社會對學校教育不斷增長的需求。而目前的政府體制官僚主義之嚴重是眾所周知的。
美國高盛投資銀行估計,如果印度用好它的「機會之窗」,那麼它的有利的人口發展曲線完全可能使它在今後50年裡保持5%的經濟年增長率。這樣,印度將在30年後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的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主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棉花,黃麻,茶葉等.是世界重要產棉國,產量佔世界的22%,畜牧業亦占重要地位,飼養牛的總數居世界第一,工業主要有化工,冶金,電力,石化,紡織,食品等.旅遊資源豐富,精美絕倫的泰姬陵是其首選.旅遊城市有德里,昌迪加爾,海得拉巴等.
印度的人口卻幾乎與中國齊名,印度的命運可想而知.
所以我認為印度迅速增長的人口將來肯定會成為其經濟發展的障礙.
『伍』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產業鏈分工中,中國靠什麼贏得了首次較量
贏個毛線了
『陸』 如何評價中國在iphone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TechWeb報道】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公司今日發布了201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得益於大屏iPhone6的市場表現,這家美國公司第一財季在中國大陸首次獲得高達100億美元的營收。蘋果2015年第一財季在大中華地區(包括大陸、香港和台灣)共創造了161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70%;而在大陸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兩倍多。而蘋果公司第一財季凈營收為746億美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為180億美元,同比增長38%。中國地區的銷售額相當於蘋果在全球銷售額的22%(截止2014年12月27日),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iPhone銷售市場,僅次於美國。鏈接地址:
『柒』 全球產業鏈是什麼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回聯,並依答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主要是基於各個地區客觀存在的區域差異,著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藉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間專業化分工和多維性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 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 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 產業鏈的本質是用於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它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 而全球產業鏈就是全球的整個產業鏈。
『捌』 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製造業擁有哪些顯著的比較優勢
我國形成了比較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成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內類當中全容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
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和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優勢,正全力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促進產業增值鏈條不斷延伸。
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不斷鞏固提高,反映的是我國比較優勢和綜合實力的發展變化,體現了經濟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國分工協作的深化,這一發展基礎和態勢不會因疫情的短期影響而改變。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工業大國、第一製造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吸引外資第一大國和對外投資大國,在國際分工格局中,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玖』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聯合國認證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門類的國家。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光刻晶元
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什麼14nm光刻機、5nm光刻機,我們看到的也只是xx納米的工藝研發成功而並非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