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劉漢元代表支持光伏產業發展

劉漢元代表支持光伏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11 10:42:33

⑴ 李河君稱做不做首富不重要 只為改變世界

20年,李河君率領他的團隊締造了一個清潔能源帝國。榮登福布斯首位!當一個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商業計劃被經濟規劃的權威部門發改委否決後,他會怎麼做?接下來敲牆簡歷網帶您走進這位黑馬型人物!

10年前,36歲的李河君選擇了一種異乎常人的對抗:起訴發改委。這場漫長的博弈,帶給他的,是如今金沙江上一座比葛洲壩還要大的水電站,以及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依照《福布斯》計算,這位來自廣東河源的企業家,以664.9億元名列2013中國富豪榜第四位。蘋果只佔了高科技一頭,就達到了萬億市值。理論上講,兩個都做的漢能完全可以超越蘋果。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中國比我有錢的人多了,但他們不見得敢弄。盯著銀子的人肯定掙不了大錢,我覺得掙大錢的訣竅是不要盯著錢看,把錢當作副產品才能掙大錢,順便把錢掙了。

借了5萬元下海

自信在這位億萬富豪的商業世界裡,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很多同行業者眼裡,我就是破壞者。」提及4年前的闖入光伏領域,46歲的李河君如此回應。如果不是因為進入光伏,漢能可能至今還是一家游離於公眾視野之外的「隱形公司」。成立於1994年的漢能(時名華睿集團)以能源為主營業務,由水電跨入風電和光伏。截至今年8月,漢能宣稱其水電項目權益總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風電總裝機13.1萬千瓦,已投產的8大光伏基地總產能300萬千瓦。能源之外,漢能的業務還涉足貿易、高端公務航空、旅行社、教育、地產等領域。李河君稱,漢能控股的總資產已經超過千億人民幣,他個人的股份超過97%,預計2013年漢能總收入將過百億元,其中水電是目前最主要的收入和現金流來源,這也幫助他第一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1991年,李河君從自己的一位大學老師那裡借了5萬塊錢開始下海創業,從鐵路運輸、開礦、炒地產,到賣玩具、賣礦泉水,無所不做。到1994年底,他積累了七八千萬元的資本。「有這么多錢,當時一下子不知道該干什麼了!」躊躇之際,李河君在一位讀金融的高中同學的建議下,決定收購水電站作為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他收購的第一個水電站就在他的家鄉河源——東江上一個初始裝機量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花費1000多萬元,從此進入能源行業。「從1994年開始,我們就只專注做一件事——清潔能源。」李河君說。此後幾年,從幾萬千瓦到幾十萬千瓦的水電站,李河君做了很多,但真正讓他實現突破的是2002年去雲南的一次考察。盡管那時民營資本進入百萬級水電項目在中國史無前例,他一舉與雲南省簽下了8座水電站中的6座,總裝機規模達2300多萬千瓦,超過三峽水電站 。然而,等待李河君的是一場暴風雨。「發改委不同意,他們不相信民營企業有能力干成這樣的項目,認為該給國有企業干。」李河君不信這些,他更相信自己。依靠與雲南省政府簽訂的合同,於是出現了他把發改委告上法庭的一幕。最終,他拿到了6大水電站中資源最好的一個——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

從圍觀者到殺入光伏圈

7年前,「陰差陽錯」當上了首任新能源商會會長的李河君,被施正榮、劉漢元等一撥搞光伏的企業家包夾著,但李河君卻是個光伏局外人,漢能控股彼時只有水電和風電。「那個時候,我對太陽能可以說一竅不通,也很不看好太陽能。」相比水電一毛多錢的成本, 3塊錢的光伏發電成本在李河君看來,根本不知道是在「搞什麼名堂」。

光伏發電成本要從3塊錢降到1塊錢需要30年,要降到5毛錢左右,跟水電、火電平價需要50年。這也是當時業界的一個「普遍判斷」。但實際上,光伏發電成本從3塊降到1塊錢,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周期直接刺激到了李河君的神經,而三年時間始終在「圍觀」的漢能,在2009年殺入了光伏市場。

次年開始,以「黑馬」姿態殺入光伏領域的李河君,在不到兩年時間里,一氣投資興建八個光伏產業基地,讓業界為之一震。接踵而來的便是圈裡圈外的質疑聲:後進者李河君棄傳統的晶硅電池而選擇了「非主流」的薄膜電池,是否是借技術概念掩護資本騰挪?對於光伏那些事,李河君始終溫和而篤定,「大家覺得漢能做事瘋狂,我覺得自己的判斷非常理性。」甚至,外界的質疑讓李河君反倒有些「享受」:「我常說一句話就是,『我們往往高估了1-2年的變化,而低估了10年的變化』,在光伏行業同樣適用。」

不一樣的玩法

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晶硅太陽能在一片歡呼聲中,迅速跌落神壇。晶硅價格的持續走熊,導致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陷入了停工甚至破產的泥沼之中。在光伏業的「寒冬」里,李河君卻迎來了春天。因薄膜電池不在美歐市場相繼打出的「雙反」牌中,行業優勢凸顯。2012年6月5日,漢能控股與德國太陽能電池公司Q-CELLS簽署協議,收購後者的子公司薄膜電池製造商Solibro的股權,並計劃在收購完成後,提升Solibro在德國工廠的產能至100MW。有分析認為,這筆可能高達5億美元的交易,不僅給漢能控股帶來技術方面的收獲,同時也是漢能向海外市場擴張的重要一步。「漢能跟現在所有光伏企業的玩法不一樣,他們是做出口,我是反過來做,以中國市場為主,國外市場為輔。」李河君明確表示,收購Solibro的戰略意義是在技術層面,利用其高端裝備能力裝備國內產能,「我可不是要在德國大量賣太陽能電池板。」全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在同行停產停工的同時,漢能控股卻逆勢擴張,李河君到底是個什麼玩法?「這就跟買股票一樣,低買高賣,很朴實的一個道理。」自信非常的李河君認為,光伏產業的成功投資靠的不是經驗而是判斷,「我們正好踩到市場的點了。」

1+1=11的李氏理論

李河君追求的「絕代之功」,是其宣稱的「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到2020年創造一家銷售收入達1萬億元的公司。「漢能做到1萬億銷售額的難度相當於華為做到1000億銷售額的難度,」李河君說,「因為光伏薄膜行業同時兼具高科技和能源兩大行業特點,我們把高科技和能源同步做,相當於『1+1=11』。」對於漢能控股的主要盈利點,李河君的設計是:高端裝備製造、光伏發電和系統解決方案。除了生產裝備外,漢能還在醞釀介入薄膜電池最主要原材料的製造領域,以此鎖定上游成本。控制上游的生產裝備和原材料製造,賣設備、賣原料,培育更多的企業進入薄膜電池領域,李河君意在放水養魚。從上游裝備貫穿至下游發電,李河君完成了漢能在整條光伏產業鏈上的布局。2012年6月13日,瑞典宜家集團宣布,將與漢能控股建立戰略合作,三年內在宜家所有中國門店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如果這樣的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能夠在國內大量復制,那將會是多大的市場?「10萬億!」對於這個數字,李河君已經推演過無數次。但在另一面,「漢能會成功嗎?」光伏業內幾乎沒有人願意做出正面直接的評價。

遺傳的經商因子

李河君的經商天分或許來自於遺傳,李父很早就開始做生意了,現在80多歲了,每天一早讓司機帶著他到自己所有的企業轉一圈,包括酒店、飲料店、服裝店、葯店等等。

第一桶金只有12元

盡管李河君出身工科,但他似乎天生就沒有計劃安心地做一名工程師。他曾笑稱,他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錢:大學二年級,他組織30多個同學,在學校食堂大門口賣了3天膠卷,掙了12元錢,「這12元被大家一頓飯就吃掉了,讓我感覺到掙錢的不易。」不安分的李河君當時滿腦子都是做生意、掙錢。本科畢業後,他留校讀研究生。「那時候哪有時間做研究生啊,盡忙著到中關村倒賣電子元件,什麼都干,什麼賺錢做什麼。」

⑵ 光伏電池每平方優化pm2.5指標多少

在風能抄、水能、核能和太陽能等主襲要的清潔能源里,無論從資源數量還是從中長期的經濟性、環境友好性等諸多方面來看,太陽能光伏發電可以說是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可永續的人類理想能源。不管是用於替代目前火電機組的規模光伏電站,還是適宜千家萬戶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對於轉變我國能源生產和使用方式,並在水電、風電、核電的有益補充下徹底消除傳統化石能源帶來的PM2.5污染問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近年來,國內光伏發電的政策條文日趨完善,發展逐步加速,針對實際運行情況及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劉漢元建議,首先,細化上網電價法,放寬規模光伏電站的並網審批。其次,進一步優化國家相關光伏發電補貼方式。第三,盡快出台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細則。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閱讀全文

與劉漢元代表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