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湖北的眾多城市當中,宜昌市有什麼自身的發展優勢
宜昌有三峽這個金字招牌的天然優勢,無論是旅遊資源和交通都特別的發達。
B. 襄陽和宜昌在文旅產業發展有什麼差距,如何克服
襄陽和宜昌還是有區別的,在文旅產業發展上的方式還是不一樣的,各自依據地理位置來細化。
C. 如何做某一城市的一個產業的發展規劃
區域和城市的產業規劃類似,你可以參照。
1.區域產業發展現狀與回趨勢分析答
區域自身產業發展能力分析
區域外部產業發展競爭環境分析
區域范圍內重點/主導產業分析
2.區域主導產業定位
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原則與方法分析
區域主導產業的篩選及其可行性分析
區域主導產業及其關聯性產業組合分析
區域輔助性產業發展定位
3.區域產業規劃
區域產業發展目標定位
區域產業發展策略制定及其實施路徑分析
區域產業發展布局規劃
4.區域產業發展戰略實施
區域產業發展配套政策設計
區域產業發展功能型配套措施的設計
區域產業發展服務型公共平台的設計與搭建
D.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的新產業有哪些
只知道十大重點產業: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E. 宜昌發展前景
宜化、興發、稻花香(不樂觀)、葛洲壩集團、三峽集團、三峽全通(快倒閉了),,專,
宜昌的支柱屬產業是化工和水電。
你可以去查,宜昌的GDP和財政收入就是靠這些企業支撐起來的,但是盲目的依靠化工已使得環境急劇惡化,甚至根本沒有一天是不霧霾的,未來的宜昌發展很難。
真正應該發展的應該是水電及其副業、互聯網軟體行業、新能源,旅遊業難以真正壯大,只能當作副業。
F. 宜昌未來的經濟發展如何
宜昌確定未來5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
昨日,記者從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宜昌工業經濟未來5年的發展目
標,是要走在中部地區同等城市前列,對於2007年工業經濟的發展,會議提出了七項主
要措施。
據悉,2006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88.01億元,工業增加值271.77億元,分別比
2001年的208.12億元和77.67億元增長2.3倍和2.5倍,年均遞增27%和28.47%,工業排名
由2001年的全省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會議提出,今後五年,宜昌工業的發展要實現在中部地區同等城市四個前列:工業
經濟總量前列,支柱產業、骨幹企業要走在前列,體制、技術創新要走在前列,節能減
排、發展循環經濟要走在前列。
針對這四個前列,提出了七項主要措施:首先是要在做大支柱產業上下功夫。把打
造優勢產業與扶持重點企業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今年,電力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
180億元,化工200億元,食品醫葯150億元,裝備製造業80億元,電子信息50億元,輕
紡80億元,建材50億元。
其次,是要在做強做大企業上下功夫。全力抓好一批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繼續抓
好「雙五十」工程,鼓勵其加快發展,成為大中型企業的後備力量;加快中小企業發
展,今年新增規模內企業60家以上;加強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政策、措施的制定和
研究工作,在企業用地、資源配置、電力供應、稅費政策、基礎設施、投資環境上給予
重點傾斜、全力幫助。
另外,還要在實施重大項目上下功夫,在體制機制和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在發展循
環經濟、節能減排上下功夫,在服務企業、優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在企業安全生產上
下功夫。
G. 宜昌市經濟情況怎樣主要以什麼產業為經濟支柱
宜昌市經濟情況很好。是湖北省同級別市級單位中,發展名列前茅的。多產業齊頭並進,近年來旅遊業發展的很快。
H. 什麼是產業規劃
所謂產業規來劃,是自指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學計劃。
在產業發展和規劃中,要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對於各產業規劃而言,需要確定未來各產業內部行業的發展重點,如服務業包括各種行業,是發展現代服務業還是傳統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又包括各種領域,應該根據行業發展現狀、目標和未來發展潛力等確立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對於區域產業規劃,應根據區域產業的特點、優勢、市場需求等因素,建立區域發展的主導產業或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並設計相應的發展規劃方向和內容。目前,在旅遊規劃中,主導行業雷同的現象比較普遍,區域特色反映不明顯。這一問題不完全是由規劃造成的,直接關繫到市場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