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銀行卡產業發展趨勢

銀行卡產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1-10 23:13:56

A. 信用卡業務概述

一、銀行卡基礎知識

B. 主流的跨境電商平台有哪些

目前跨境電商平台非常多,針對各個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優勢平台,並且針對進口和出口有不同的平台。
1、進口平台:天貓國際、京東全球售、網易考拉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平台。

2、出口跨境電商平台:
一、歐洲
Allegro、Bol.com、Cdiscount、Laredoute、FNAC、PriceMinister、Spartoo、Rakuten.co.uk、TESCO、Fruugo、Zalando、Yandex、Umka、Joom、OZON
二、北美
Walmart、Newegg、Tophatter、Overstock、Tanga、Rakuten、BestBuy、Houzz、Opensky
三、南美
Linio、MercadoLibre
四、大洋洲
Trademe
五、亞洲
Qoo10、Lazada、Shopee、Flipkart、Paytm、Soup、JollyChic、Daraz
六、非洲
Kilimall、Konga、Jumia

C. 什麼叫驅動信用卡

一、銀行卡基礎知識?
(一)銀行卡的產生?
銀行卡是指由商業銀行(含郵政金融機構)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信用卡最初起源於1915年的美國,是一種類似金融微章的「信用籌碼」。1949年美國大來公司推出餐館用的簽賬卡。195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富蘭克林國民銀行發行了第一張銀行信用卡,標志著銀行卡的產生。也就是說信用卡已經有了近56年的發展歷史。?
(二)銀行卡的發展及我國銀行卡的現狀
1、由於外在需求以及內在動力的驅動使得銀行信用卡的發展從分散經營走向聯合經營的道路。銀行卡作為一種普遍的支付工具,其使用范圍已經不再局限於本地區、本國,而是需要跨越國界,在國際上通用。1966年美國美洲銀行成立了美洲銀行卡公司,並於1970年正式組建成威士國際集團(VISA),成為全球性的銀行卡聯合公司。不久,加州的另一些銀行也組織了聯合銀行信用卡協會,與美洲銀行競爭。1979年正式成立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70年代初,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陸續發行了銀行卡。?
2、我國於1986年由中國銀行率先在國內發卡,標志著我國銀行卡事業的起步。中國銀行「長城卡」,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l990年建設銀行「龍卡」、1991年農業銀行「金穗卡」,1993年交通銀行「太平洋卡」,華夏銀行「華夏卡」,光大銀行「陽光卡」,民生銀行「民生卡」。各家銀行普遍涉足銀行卡領域,紛紛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銀行卡品牌,建立了自己的銀行卡網路系統。各家銀行的競爭豐富了銀行卡品種,逐步完善了銀行卡的服務功能,延伸了銀行卡的應用領域,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銀行卡事業的發展。為了最大限度的推進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實現機具共享與網路一體化,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銀聯公司於2002年3月26日成立,總部設在上海,它是由8O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金融機構,注冊資本16.5億元人民幣。?
(三)銀行卡的特點:?
1、功能齊全。銀行卡融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為一體。?
2、使用方便、快捷、安全。銀行卡是現代的電子化金融服務工具。使用銀行卡,一是方便,避免了用現金結算的繁瑣,降低了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頻率,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二是使用快捷,實現了通存通兌,持卡人可跨縣市,跨省市隨時隨地用卡結算;三是使用安全,由於銀行卡依賴於現代化手段進行管理,即使不小心遺失也可對其進行及時止付而避免造成損失,免除了攜帶大量現金的風險。?
3、高收益。手續費(初級階段,尚不能體現),但是在其它商業銀行銀行卡業務收入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卡存款的增加帶來了利差收入,拓展了金融服務的時間和空間,帶來了綜合效益。?
(四)銀行卡的作用
1、發展銀行卡業務,具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2、發展銀行卡業務,具有提高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的重要作用。?
(五)銀行卡分類及相關定義?
1、銀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銀行卡按幣種不同可分為人民幣卡、外幣卡;按發行對象不同可分為單位卡(商務卡)、個人卡;按信息載體不同可分為磁條卡、晶元(IC)卡。
2、信用卡按是否向發卡銀行交存備用金分為貸記卡和准貸記卡兩類。?貸記卡是指發卡銀行給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定,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後還款的信用卡。
准貸記卡是指持卡人須先按發卡銀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額的備用金,當備用金賬戶余額不足支付時,可在發卡銀行規定的信用額度內透支的信用卡。?
3、借記卡按功能不同分為轉賬卡(含儲蓄卡)、專用卡和儲值卡。借記卡不具備透支功能。?
4、聯名/認同卡:發卡機構與特定的合作單位(團體)聯合發行的卡系列中的一個品種。聯名卡的合作對象為盈利性單位;認同卡的合作對象為非盈利性團體(包括專業團體、社會團體、校友會和慈善基金會等)。?
5、晶元(1C)卡?

(六)銀行卡發展趨勢?
當前金卡工程的大力實施以及內在發展動力的驅使,使得我國發卡的各家商業銀行從過去的各自為政、分散經營逐步走向聯合,銀行卡業務聯合勢必為我國銀行卡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可以預計,今後我國的銀行卡將呈現出如下的發展趨勢:?
1、功能多樣化?:銀行卡可以同時具有櫃台結算、ATM機取現、查詢余額、修改密碼、特約商戶消費、打折等多種功能。
2、服務現代化?:手持銀聯卡可以實現在多家銀行的自助機具上取現、查詢余額。各家銀行卡持卡人可在銀聯POS上刷卡消費。
3、流通國際化?: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聯卡,可以在國外合作的銀行的AYM上取款,實現國際流通。
4、支付虛擬化?: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聯卡可在自己開發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上辦理轉帳交易、查詢帳務、查詢余額等業務。
(七)銀行卡業務管理機構介紹?
1、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聯)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籌建的。提供銀行卡專業化服務的股份制金融機構。?
①其業務范圍:建設和運營全國統一的銀行卡跨行信息交換網路;提供先進的電子化支付技術和優質高效的銀行卡專業化服務;開展銀行卡技術創新;管理和經營「銀聯」標識;制定銀行卡業務規范和技術標准,協調業務糾紛;組織行業培訓、業務研討和開展國際交流,從事相關研究咨詢服務;經監管部門批準的其他相關服務業務。?
②銀聯標識:「銀聯"標識以紅、綠、藍三種不同顏色銀行卡的平行排列為背景,襯托出白色的「銀聯』』漢字造型,突出了銀行卡聯網聯合的主題。三種顏色,紅色象徵合作、誠信;藍色象徵暢通、高效;綠色象徵安全。三種不同顏色銀行卡的緊密排列象徵銀行卡的聯合。2005年1O月18日起用了銀聯新標識,新標識在舊標識的基礎上,增加了英文「unionpay",並對三色塊的面積和傾斜度等局部要素進行了微調,體現了全球化,整體構圖上美化了視覺效果。
③「銀聯』』標識卡:「銀聯」標識卡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由國內各發卡金融機構發行,採用統一業務規范和技術標准,可以跨行跨地區使用的帶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卡的正面右下角印刷了統一的「銀聯」標識圖案。?對於受理「銀聯"標識卡的商戶,對帶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無須識別發卡機構,均能直接受理;對於持卡人在貼有「銀聯」標識的ATM或POS上,都能持卡實現刷卡取現和刷卡消費。?
2、國際信用卡組織?
在國際上最著名的信用卡是VISA CARD(維薩卡或稱威土卡)、 MASTER CARD(萬事達卡)、 AMERICAN EXPRESS CARD(美國運通卡)、DINNERS CARD(大萊卡)和 JCB CARD(日本JCB公司發行的)等。其中尤以 VISA卡發行量最大,MASTER CARD 次之。
維薩VISA國際信用卡聯合公司的前身是1966年由美國美洲銀行組建成立的美洲銀行卡公司, 1977年該公司正式改名為VISA卡國際集團(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VISA INTERNATIONAL)成為全球性的信用卡聯合公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 2萬多家會員行,在全世界 206個國家和地區有 1200萬家特約商戶,發卡量達4.1億張,市場佔有率達54%左右,Visa分別於1993年和1996年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代表處。Visa在國內擁有包括銀聯在內的17家中資會員金融機構和5家外資會員銀行。截止至2005年3月底,Visa在中國大陸發行的Visa卡約540萬張,自動櫃員機達17,000台,Visa在中國大陸交易額達32億美元。
萬事達 MASTER國際組織的前身是 19 6 9年由美國加州銀行、克羅克公民國立銀行、北加利弗尼亞銀行和威爾土•法哥銀行等四大銀行共同組成的銀行信用卡協會,該協會專門經營信用卡業務,為全美各大銀行提供發卡服務,於1979年正式命名為萬事達國際集團公司(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目前該公司在全球共有2.2萬家會員行,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辦事處,發卡量達3億多張,市場佔有率達35%左右,2002年6月25日中國銀聯公司正式成為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會員。

D. 金融服務外包的中國金融外包行業發展趨勢

金融機構將業務外包已有多年歷史。例如自1970年以來,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及存儲記錄等)外包。
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外包交易的規模已相當可觀並涉及整個IT行業。
隨後,外包出現在人力資源等更多的戰略領域。同期出現了一種名為「業務處理外包(BPO)」的新形式,是一種點到點(end-to-end)的商業鏈外包。在BPO中,金融機構與服務商的關系也由傳統的服務提供轉變為戰略合作。
外包的另一個趨勢是 「離岸化」,即將業務外包到境外。許多跨國公司試圖通過建立離岸交易及服務中心來提高本機構整體的效率。金融機構除將業務外包給服務商外,也會把一些業務交由海外附屬機構來完成。
表1列出了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及其人員規模。
表1 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2003) 公司 人員規模(人) 公司 人員規模(人) 荷蘭銀行(ABN Amro) 超過300 美國運通(Amex) 超過1000 金盛保險(Axa) 380 花旗集團(Citigroup) 3000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500 通用公司(GE) 11000 匯豐集團(HSBC) 2000 J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480 梅隆金融(Mellon Financial) 240 美林集團(Merrill Lynch) 350 渣打(Standard Chartered) 3000 資料來源:德勤會計事務所在美聯儲理事會會議上做的《銀行的離岸及跨境外包》報告(2004年3月20日)。 《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有證據表明,中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也被視為開展外包的理想地區。
根據德勤會計事務所2004年的報告,離岸業務將在本世紀初的十年內持續增長。報告估計,在2003年全部金融服務公司中約76%擁有離岸機構,而2002年這一比例僅為29%。報告預測2005年的離岸業務市場產值將達到2100億美元, 2010年達到4000億美元,占整個行業總產值的20%。
報告指出,大公司具有離岸業務的比例顯著高於小公司;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離岸業務機構。
離岸業務的增長產生了對「國家風險」進行監控的需要,即金融機構將業務外包給另一國家(地區)的服務商後,需要監視該國(地區)政府的政策、政治、社會、經濟及法制狀況;同時也應制定適當的應急計劃與退出策略。另外,一家機構業應考慮商業持續性問題,即在極端情況下如何將外包業務迅速轉回國內。
中國第一例金融服務外包項目
2005年中國IT業分銷大亨——神州數碼公司開始籌劃戰略轉型。由時任金融公司總裁董奇琪著手負責、
總監周毅具體實施。引進國外成熟的金融服務外包理念,結合中國大陸金融發展現狀,做出一整套本地化金融服務外包模塊。
2006年9月,神州數碼與寧夏農村信用社(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簽署合同,開創中國本土金融服務外包第一例項目。
項目簡述:項目合作時間為五年六個月,在此期間,神州數碼負責寧夏農村信用社銀行卡系統建設、呼叫中心、銀行卡制卡、銀行卡業務培訓、銀行卡制度建設、銀行卡交易處理、銀行卡差錯帳處理、200台ATM布放、200台POS鋪設等有關銀行卡業務,期間由銀行卡產生的業務收入歸神州數碼所有,合同到期後銀行卡系統、ATM、POS均屬於寧夏農村信用社。
人員構成:銀行卡部成員由寧夏農信社與神州數碼共同組成。
2006年銀行卡部成立時任人員:
銀行卡部總經理: 吳文娟
銀行卡部市場部經理: 孫正國
銀行卡部綜合部經理: 原 田
銀行卡部業務部經理: 李 樂
項目其他創始人:
神州數碼銀行卡項目總監: 周 毅
神州數碼西安運控中心總監: 王江宏
神州數碼西安運控中心: 李 陽、張豫秦
神州數碼西安對賬中心: 李雪梅、周雯
神州數碼西安呼叫中心: 滕品娥、姚海鷗、王媛媛、賀曉穎、張雅茜
神州數碼西安研發中心卡項目: 高 鐳 、劉 頊、姚冬冬、朱建中
寧夏農村信用社研發部: 郭萬剛、楊海雲、孟繼國、張漢、保瑞峰、張立波、孫小武、胥虎軍、徐海濤、王旭東
經過一年復雜的審批手續,艱苦的聯合系統開發及本地化處理,合作雙方於2007年9月17日成功發卡(寧夏農村信用社黃河借記卡),用事實印證了金融服務外包在我國的可行性。開創了中國金融服務外包整體外包的先河,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了更加開放的金融服務外包整體外包時代。
中國金融服務外包整體外包項目有:(截止2010年5月)
寧夏農村信用社(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 服務商:神州數碼
寧夏銀行服務商:中國銀聯
山西晉中商業銀行 服務商:神州數碼 趨勢1 金融服務外包將持續迅猛增長
趨勢2 大企業熱衷自建海外外包中心
趨勢3 商業操作與IT混合外包
趨勢4 近岸-兩岸—多岸
趨勢5 細分市場趨向窄范圍高深度
趨勢6 離岸外包市場有待整合
趨勢7 外包特殊功能的金融服務

E. 銀行卡長期不存錢會怎樣會不會消戶

銀行卡沒有錢不銷戶、不存錢,多年以後不會欠銀行的錢,也不會上個人信用報告。

借記卡不能透支,一般具有轉賬、存取現金和消費功能。也可以在存款余額的額度內在商戶進行消費和購物,可以在網路或POS消費或者通過ATM轉賬和提款,但消費的金額僅僅是在銀行卡內的資金額度以內,不能透支。

(5)銀行卡產業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銀行卡使用注意事項:

用戶需要注意針對銀行卡欺詐、偽冒,尤其是藉助網路交易的違法犯罪高發趨勢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通過建設和完善銀行卡風險防控體系、發布銀行卡業務風險提示、開展打擊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營造全社會安全用卡氛圍等具體手段,努力保護持卡人利益、維護銀行卡市場秩序、促進銀行卡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同時對持卡人而言,必須時刻謹記安全用卡、防範欺詐的各類注意事項,這是全社會共同維護安全用卡環境的重要基礎。

閱讀全文

與銀行卡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