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創意產業是什麼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
1.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台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該文件明確提出,「所謂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依據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說法,創意產業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創意產業活動會在生產過程中運用某種形式的「創意」;第二,文化創意產業活動被視為與象徵意義的產生與溝通有關;第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種形式的「智能財產權」。
據此可以知道,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就是要將抽象的文化直接轉化為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精緻產業」。換言之,這就是要將知識的原創性與變化性融入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之中,使它與經濟結合起來,發揮出產業的功能。顯然,這是一種使知識與智能創造產值的過程。
2.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
2004年,國家統計局為規範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標准,文化產業包括:提供實物型文化產品和娛樂產品的活動,如書報出版、製作、發行等;文化服務和休閑娛樂服務,如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等;文化管理和研究,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圖書館、文化社會團體活動等;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所必須的設備、材料的生產經營,如文具、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的生產經營等;與文化、娛樂相關的其他活動,如工藝美術、設計等。根據《文化及相關產業指標體系框架》的界定,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核心層,以網路、旅遊、休閑娛樂、經紀代理、廣告會展等為主的新興文化服務業為文化產業外圍層,以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相關層。
3.創意產業的定義
根據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日韓和港台通常所採用的定義,創意產業是「那些依個人創意、技能和天才,通過挖掘和開發智力財產以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根據這個定義,創意產業包括廣告、建築、美術和古董交易、手工藝、設計、時尚、電影、互動休閑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以及電視、廣播等諸多部門。
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
發達國家創意產業可以定義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性內容密集型產業,它有以下三方面含義。
(1)創意產業來自創造力和智力財產,因此又稱作智力財產產業。
(2)創意產業來自技術、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創意產業又稱為內容密集型產業。
(3)創意產業為創意人群發展創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環境,因此又往往與文化產業概念交互使用。
在發達國家,隨工業化的發展和後工業化社會的進步,包括在教育和研發、文化、金融等眾多領域的創意人群在人口中所佔的比重正在增加。這些人喜歡到什麼地方去工作就成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過去,人們在一個地方工作,花大量時間在上下班路上,頻繁更換工作只為了上班地點離家近一些,只有在度假時到另一個地方旅遊和休閑。現在工作節奏快,工作之餘需要就近休閑,甚至「上班是一種享受,工作就是度假。」發達國家的上班族很多人認為,在什麼地方工作(工作地點)比為哪個公司工作(公司老闆)更能顯示人的高貴。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和區域的行為主體就不僅是企業,而且是企業中的人。經濟活動的區位就是人所喜愛的區位,企業的戰略和城市、區域的戰略也就是人的戰略。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佛羅里達教授2002年用美國有創造力的人在區位選擇方面的證據,說明過去是公司區位吸引了人,現在是有創造力的人吸引公司。公司將會搬到有創造力的人樂意居住的地方。他的研究表明,在美國有創造力的人喜歡住在對技術(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寬松愉悅的環境(toler-ance)三因素(即所謂「3T」)排名很高的城市。
為此,城市要從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創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樂的環境,即時尚的文化生活環境就是創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來,文化產業就自然地和創意產業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說在3T因素的第三個T(寬松愉悅的環境)就離不開創意的文化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產業作為創意人群發展創造力的需求就往往成為創意產業的代名詞。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不能把創意產業等同於文化產業,只是創意產業的內涵和文化產業的內涵有交織的部分。
4.創意產業范疇、產品和服務 (椐英國情況)
1、廣告 消費者研究,客戶市場營銷計劃管理,消費者品味與反應識別,廣告創作,促銷,公關策劃,媒體規劃,購買與評估,廣告資料生產。
2、建築 建築設計,計劃審批,信息製作。
3、藝術與古玩 藝術品古玩交易,包括:繪畫、雕塑、紙製作品、其它藝術(如編織)、傢具、其它大量生產品(如大量生產的陶制、玻璃製品、玩偶、玩具屋、廣告、包裝材料等)、女裝設計(含珠寶)、紡織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彈車、金屬製品、書籍、裝訂、簽名、地圖等零售,包括通過拍賣會、畫廊、專家現場會、專門店、倉儲店、百貨商店、網際網路的零售。
4、工藝 紡織品、陶器、珠寶/銀器、金屬、玻璃等的創作、生產及展示。
5、設計 設計咨詢(服務包括:品牌識別、企業形象、信息設計、新產品開發等),工業零部件設計,室內設計與環境設計。
B. 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
2010年是中國文化產業未來10年黃金發展期的開篇之年,也是各地政府和城市有關機構制定文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關鍵年份。基於陳少峰教授多年來參與制定各項規劃和策劃的經驗,北大三方文化咨詢網近日就「如何做好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采訪了陳少峰教授,現謹就其中關鍵事項和重點要素整理如下,以供各界參考。
1,文化產業規劃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必須充分體現發展文化產業的對策、重點項目和細化方法。
2,結合我國發展文化產業重視產業園建設的特點,規劃中應當對如何定位、發展文化產業園,乃至如何提升已有的產業園的集聚效益做充分的思考、反思與對策提案。
3,規劃中的每個文化產業園區應當重視企業集聚,重視扶持龍頭企業,培育出1-2個今後的上市公司,以促進產業集聚度的提升。
4,在文化產業的具體產業選擇上應當突出(或者大中城市至少應當包括)「數字文化產業」、「3D技術與3G技術」、新媒體發展、本地文化資源和產業資源整合、文化旅遊與活動經濟、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塑造若干個文化品牌等。
5,建設若干個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項目,如中國文化出口基地、中國藝術產業基地、3D技術與影視動漫基地、網路文化產業基地、茶道文化產業基地、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品牌文化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實現品牌化、集聚化和規模化發展。
6,規劃中應當注重以文化產業帶動旅遊、本地其它相關產品銷售和城市營銷等的項目建設,推動當地經濟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7,注重具有專業化水平和產業高集聚度的產業鏈建設,如創意、策劃、企業集聚、產品研發、產業配套、營銷、出口、廣告、品牌授權、對外連鎖經營、文化旅遊、夜間娛樂、人才培訓和本地產業升級等產業鏈的打造。
8,避免硬體式思維、盲目跟風、重復建設、佔用過多土地資源、缺少財政收入從而需要財政長期補貼、個人藝術家為主、重點不突出、企業發展無力等的做法和項目,實現效益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陳少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文化產業30人論壇召集人)
C. 人工智慧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
根據騰訊研究院的統計,從2012年開始,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金額呈現出了非常陡峭的增長趨勢,轉折點就是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以及硬體算力與大數據的飛速發展。「文化產業+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技術向文化領域深度滲透和應用的過程,同時也是提升文化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產品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
另外,技術革新驅動文化產業革命性發展,從報紙到電視再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至今進入AI時代,文化傳播、文化管理與文化營銷均深受影響。
D. 文化創意產業都包括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目標擴展閱讀:
發展層次:
我國的文化產業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鑒於這些層次在產值、經濟總量、發展步伐方面不一樣,我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以旅遊為龍頭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這是較為初級或低級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簡單、門檻低、入門方便,依託於本地資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資金不多。在整體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處於較低層面,所以中國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總是先採取旅遊,或者叫人文旅遊的方式來發展文化產業。
第二個層次,目前我國在各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國有的廣電集團、電影集團、廣播電視集團、新聞出版集團、演出集團等等,在國家層面上有中演集團、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電集團等等,還有其他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等
第三個層次,在東部一些地區,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最大特點是以高科技為支撐,以全球化為背景。它們要上市就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倫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E.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認識
近年來,「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話題非常熱,更多的時候大家的討論都停留在概念層面,到底「文化創意產業」或者「文化產業」是什麼,國內理論界眾多學者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的不同側面提出了各種說法。有人認為文化產業主要是創造出一些能夠吸引人眼球的文化產品,如電視節目、影像製品等,因此稱之為「眼球經濟」。有人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競爭主要是圍繞如何爭奪受眾的注意力,並圍繞受眾的注意力展開多種經濟附加值服務,因此稱之為「注意力經濟」。也有人根據伴隨中國汽車數量急遽增長而出現的交通廣播類節目盈利模式提出了「耳朵經濟」的概念,這些說法都不全面,都沒有點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本質。
在發達國家,不管它叫「文化產業」或者叫「創意產業」,這個行業本身發展的歷史已經比較漫長。稱「創意產業」的有英國、韓國。歐洲其他國家有人稱之為「文化產業」。在美國沒有「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美國是一個高度法治的國家,一切創造力產生的產品都是有知識產權的,比如繪畫、歌曲、舞蹈、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都是有版權的,未經授權其他人不能抄襲。因此他們把相關行業基本叫做「版權產業」。由此看來,在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叫法也不完全一樣。
實際上這個產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創造力」。也就是說,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其實就在於人的創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創意」是產生新事物的能力,這些創意必須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無論是電視影像這樣的傳統媒介產品,還是數碼動漫等新興產業,所有資本運作的基礎就是優良的產品,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良產品恰恰來源於人的豐富的創造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其本質就是一種「創意經濟」,其核心競爭力就是人自身的創造力。由原創激發的「差異」和「個性」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根基和生命。
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確指出,新經濟就是知識經濟,而創意經濟則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和動力。美國人已經發出「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的宣言。
「創意」或者「創造力」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原創」,這個東西是前人和其他人沒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創的,比如京劇、崑曲、武術就屬於中國原創。第二就是「創新」,它的意義在於雖然是別人首先創造的,但將它進一步地改造,形成一個新的東西,就可以給人新的感覺。電影《卧虎藏龍》就是一個採用西方化的藝術表達方式來包裝中國內核的故事,屬於一個創新過程而不是原創。對於創造力來說可以有原創也有創新。比如廣州軍區雜技團利用雜技的形式重排西方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老外看後驚嘆不已。西方主流報紙《紐約時報》為此還特地做了一個一分三十秒的錄像放到《紐約時報》的網站上,造成了很大影響。這樣的形式雖然不是原創的,但是屬於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很好的創造力。
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迪斯尼集團,該集團不僅生產發行了動畫片《米老鼠與唐老鴨》,還將這些卡通形象做成玩具、服裝,建造迪斯尼樂園主題公園。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可以實現創造力的途徑也是無限的。迪斯尼的許可產品一年在全球的零售達1120億美元,其中290億來自於娛樂人物形象,不管是玩具、服裝、電影還有電視等等。中國全國廣電系統2004年全年總收入100多億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團美國時代華納2004年年收入440億美元,是我們整個廣電行業的四倍。
F. 怎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就顯的尤為重要了。
一、重視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建設與培養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是第一位的。新思想的產生,完全靠人。沒有人才,創意產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目前,我國的創意產業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遠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進和培養。要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數字藝術人才、營銷人才的引進工作,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加快對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並納入國家人才培養計劃,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立創意產業院系;認真做好創意產業企業員工隊伍的培訓工作,大力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注意借用文化產業項目吸引創意人才的柔性流動,使更多的優秀人才為我所用。
二、建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載體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文化、科技、企業這些重要載體。文化是發展創意產業的靈魂。文化創意源於文化並高於文化,是對文化資源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滲透力、影響力的拓展和挖掘。我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依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把創意產業做大做強。科技是發展創意產業的支撐。創意產業是技術文明的產物,現代科技催生了這一產業。發展創意產業,必須緊緊依靠科技。企業是發展創意產業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發展主要靠企業。要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放開手腳大力培育創意企業,尤其是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促進創意企業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由內到外的轉變。
三、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要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和宣傳,引導全社會進一步提高認識,全面系統地把握這一新興產業的戰略地位和發展趨勢,培育新型的產業觀念、創意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打破思想枷鎖和陳規陋習,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一切創造潛能和聰明才智競相迸發。切實加強領導,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進經驗,研究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深遠,關系重大。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立足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先進文化、先進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的統一,傳統繼承和時代創新的統一,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統一,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我們就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
G.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最新發展趨勢和最新規劃思路是什麼
dasdasdasdsadas
H.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傳承文化。以文化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