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促進移動支付行業健康發展
第三方移動支付維持快速增長
近年來,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移動電商發展成熟,移動支付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利益的驅動導致第三方移動支付平台紛紛興起,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由此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根據iResearch數據,2013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尚為1.2萬億元,到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高達190.5萬億元,同比增長58.4%。
朝向標准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基於當前現狀,未來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將呈現以下三大趨勢:首先,我國對於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監管在加強,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朝向標准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監管力度的加強使得第三方移動支付運營機構舉步維艱,規模以及經濟效益銳減,市場經濟發展中對於同質化比較嚴重的一些小企業逐步淘汰,行業的集中性也不斷提升。第三方移動支付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確保金融資金的安全性,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能夠針對電子支付進行相應法律法規的出台,以此來對行業的發展進行約束。
其次,服務和產品向多元化趨勢發展。金融的最根本功能是支付清算,解決了支付,各種資金配置活動就能展開。第三方支付平台企業都極具有創新精神,它們在服務和產品創新方面比銀行都更為多元化。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會在其功能和服務上不斷革新,將會帶動新一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浪潮。
最後,全球化進程加速。當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個第三方支付巨頭加強了對我國遊客出境目的地的布局,比如日本和東南亞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採用境外的旅遊市場將其自身的業務進行擴展,未來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以及出境游的持續升溫,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全球化進程將提速。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② 促進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當前,十三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相關十三五規劃的議題不絕於耳,其中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望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規劃中,整個醫療衛生行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期。」因此,「健康中國」戰略或將在十三屆五中全會後正式落地。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依靠人口紅利保持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經濟轉型面臨陣痛期,其中就包括新生人口不足,老年人口劇增,人口紅利消失,生態環境惡化影響人體健康以及食品葯品安全問題等,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於保持健康的需求的顯著提升,「健康中國」戰略如能及時推出不僅能造福人民百姓,而且利好相關醫療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美國自上世紀60、70年代分別造就健康管理公司和養老地產業相關企業的崛起,也就此奠定了美國全面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基礎。並且從數據來看,發達國家相關產業已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了相當高的比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佔GDP的4%-5%,這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或者換個角度來看,以我國全球第二的經濟體量,未來市場增長的空間是巨大的。
圖表1:我國健康產業佔比和發達國家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前瞻分析認為,中國大健康產業將獲以下三個重要啟示:
1、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中國大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健康產業佔GDP比重均超過10%,未來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2、家庭保健服務未來可能是主要模式
美國家庭保健服務已經豐常成熟,涉及家庭健康的方方面面,且"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佔美國大健康產業的50%左右。家庭保健概念能否引入中國,值得中國業界進一步去摸索。
3、盡早搶占市場更為有利
從國際領先企業在大健康領域的發展來看,各大企業都較早地踏入了大健康領域,這也為各大企業的大健康產品盡早搶占市場奠定了基礎。
③ 用經濟生活分析國家應該如何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國家從宏觀調控層面我國我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專的手段促進新屬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經濟手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財政金融貨幣政策的實質性扶持。
國家相關注重產學研機構的合作,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自主創新。
④ 如何促進一,三產業健康發展成為都學良同志的
具體可採取以下措施:
一、在確保優勢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新興行業的趕超步伐,積極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擴大開放度,適應多元化供給市場。
三、採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入。
四、推進城市化進程,改善城市規模結構。
五、加大第三產業企業改革力度。
六、積極培植第三產業名牌企業。
七、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進三」。
八、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開發和管理水平。
九、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提升第三產業科技含量。
十、加快法制、規劃建設,營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環境。
⑤ 加快廣西發展健康食品產業必然需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深加工基地是否正確
加快廣西發展建設食品產業必須需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這個肯定是正確的。
⑥ 如何促進體檢行業健康發展
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專家為體檢行業制定了「健身方案」。明確政策規范。王江濱等專家版建議,提高體檢行業的權市場准入門檻,建立統一的「體檢醫療服務規范」。堅決取締不適用於體檢行業的體檢項目,將體檢項目設置為「優先推薦」「推薦」「可推薦」和「不可推薦」四個等級,讓體檢者比較容易找到適宜自己的體檢項目。
加強監管。姜宏宇等專家建議,加強體檢行業的監管力度,對擾亂市場秩序、誘導欺騙消費者等行為重拳出擊,對於專業水平不達標、設備陳舊簡陋等體檢機構進行整改或取締。來源:新華網
⑦ 如何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隨著網民數量的急劇增長、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物流業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正呈現井噴式得爆發。我們以自營式B2C的龍頭企業京東商城為例,從2004年到2010年銷售額連續以每年200%的速度倍增翻番地增長,七年內一舉超越百億元大關,這在實體經濟領域簡直是無法想像的天方夜譚。連以競爭手段兇狠、擴張速度迅猛的國美電器也經過十五年的艱難發展才達到年營收100億元的門檻,網路經濟的超倍增效益由此可見一斑。電子商務的領頭羊淘寶網的年營業額也是在三年內從480億到999億再到2000億元的連續三級跳;凡客誠品從2007年創立到2010年,用了三年時間創造了300倍驚人的增長速度……2012年11月11日當天,平台式電子商務的大佬——天貓更是創造出驚人的191億元人民幣全球電商單日成交第一的記錄,這是全上海市5000多家實體門店整個春節7天長假還達不到的營業額總量,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由電商挖掘出的內需消費能量讓人難以置信。面對電子商務日益強勁的發展趨勢,我們建議如下:
1、政府應該在政策、法規等方面採取一系列適應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措施。如:面對不斷增多的網路購物中消費者維權問題,需要出台針對不同情況的政策與法規,從報價、促銷、購物、付款、配送、交貨、驗收、發票、服務、投訴、賠償、退貨等各個環節界定買賣雙方的責任歸屬,工商、質檢、公安、司法、信訪等部門也要及時跟進,及時收集和剖析電子商務帶來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並適時調整政策,採取針對性措施,要營造和引導一個公平、公開、誠信的網上購物環境。
2、為了幫助電子商務企業立足、成長、發展,需要給予一個良好的稅務和金融政策。電子商務能否搶佔先機,佔領世界商業發展的制高點、完成我國商品流通業的華麗轉型,將決定整個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或是被動挨打、甚至徹底被海外零售企業徹底佔領。所以一要在稅收、用工、融資、風險投資、種子基金、創業輔導、行業規范等方面給予電商企業良好的傾斜政策和成長環境。
3、人才培養和儲備要為電子商務的井噴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政府應該對高校、職校、社會培訓和人才中介機構、勞務派遣公司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引導和信息反饋,將市場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及時提醒學校和培訓機構在專業設置、招生和培訓課程等方面做出跟進規劃和前期准備。未來十年電子商務人才的缺口將達300萬,由此可見做電子商務必須要有一個長期的人才發展戰略,以備在業務飛速發展時能有所准備。政府、企業和人才培養機構三方都要為適應電商急劇發展做好人才的規劃、培養和儲備工作。
4、物流業和倉儲業是助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必備的輔助產業。尤其是物流業,隨著電商排山倒海而來的需求量,無論是送貨員的隊伍建設還是交通工具的擴容、以及後台管理的跟進,都面臨嚴峻的考驗。為了幫助物流業和倉儲業的健康發展,政府要在融資、稅收、行業規范、創業規劃與指導、內部員工管理、成員的心理輔導、企業的文化建設的那個方面加以指導和幫助。
5、在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階段關注基層員工的心理、生理健康和價值觀引導。由於物流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對吸納就業的力度非常大,駕駛員、送貨員、搬運工等工作強度非常大,而且心理緊張,經常要加班加點,作息和飲食也很不正常,如果不注意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心理關懷、勞動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的跟進,那麼富士康發生的員工自殺的悲劇性事件也可能再次在物流業重演,而且疲勞作業、心理緊張等造成的身心疲乏很可能帶來交通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由此對社會造成的一連串衍生危害將遠遠超過富士康事件對社會造成的破壞力。政府千萬不能因為企業發展迅速、稅收增長良好、就業能力強大等因素,而放鬆對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引導、監管,尤其是社會保障機構、工青婦等組織一定要及時介入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幫助與輔導,並督促其建設良好的福利保障制度和團隊文化建設。
轉載
⑧ 促進氂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及措施有哪些
(1)建立品種改良及高效繁殖技術體系
加速氂牛優良品種的繁育和推廣,提高良種覆蓋率。應用氂牛育種分子生物學技術,闡明產肉、產奶、產毛等性狀的分子遺傳機理,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氂牛新品種(品系)。預測氂牛雜種優勢,確定不同區域適宜的良種氂牛雜交組合,改變長期以來氂牛自選、自育、自繁的封閉式繁育模式。推廣本品種選育技術,大通氂牛、麥窪氂牛等優良品種進行本品種選育,以選育生產優質種公牛,向全國氂牛產區供應優良種公牛,改良當地家氂牛。推廣氂牛復壯新技術,包括採用野氂牛凍精或含1/2野氂牛基因種牛,人工授精或本交改良復壯家氂牛。推廣經濟雜交實用技術,「一代乳用、二代肉用」的終端雜交法,在條件較好的牧區或半農牧區,可採用人工授精大量生產雜種牛,以建立山區肉牛產業。在牧區逐步推廣犏牛半舍飼產奶、氂牛放牧產肉(包括全哺乳產犢牛肉)的生產新模式。
(2)建立科學飼養與管理技術體系
應用現代飼養技術,如暖棚技術、放牧+補飼等,建立飼草季節均衡生產供應模式,有效改變傳統氂牛生產方式存在的「夏活、秋肥、冬瘦、春乏」的問題。推廣高產、優質草地培育技術,緩解草畜矛盾,恢復草原生態。結合圍欄建設、草場灌溉及施肥技術,提高產草能力。採用低投入低成本較粗放的草地放牧形式繁殖架子牛,集約化、高強度舍飼育肥,生產優質氂牛肉的配套技術。同時,推廣糖蜜尿素舔磚,改善氂牛的營養狀況。
(3)建立畜產品深加工技術體系
氂牛的產品,以肉、乳、毛、皮、絨、糞便等的利用最為普遍,產區的加工產品多為初加工或未加工的原料,多自產自銷,產值和商品率低。氂牛生產以天然放牧為主,氂牛提供的原料產品,是真正的綠色產品,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價值。氂牛技術發展將具有十分突出的環保綠色特徵,這也預示著對氂牛產品進行深加工將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再加上氂牛生產中投入人力少,飼料成本低,產品生產成本優勢(即價位優勢)使氂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明顯的競爭力。其畜產品深加工技術主要包括氂牛血液及臟器綜合利用技術,氂牛肉、乳深加工技術,氂牛乳清、乳清蛋白及乾酪素生產技術,氂牛絨現場初分梳技術等。同時依靠氂牛的生物學特性,應用現代生化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手段從氂牛脂、骨、胸腺、心臟、大腦、垂體、肺、肝、腎、膽、脾、血、牛鞭等器官、組織提取、分離、純化氂牛血SOD、胸腺肽、胰肽酶、氨基酸等生化製品,成為氂牛產業的一大特色及優勢品牌。
(4)建立疫病監測及防治技術體系
根據氂牛生產中疾病發生種類及特點,對牛的傳染性疾病、內外寄生蟲病及口蹄疫進行重點防治。加強氂牛疫病檢測和檢疫防疫體系的建設,防止疫病的「入侵」,嚴格獸葯管理,保持牛群健康。加強屠宰檢疫,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5)建立氂牛生產標准技術體系
根據氂牛生產實際情況,制定氂牛良種繁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畜產品加工等技術標准,力爭把氂牛標准體系推向整個氂牛產區,使氂牛產業標准化發展。
(6)建立新型產業開發技術體系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高寒草地以旅遊休閑、探險、考察為中心內容的第三產業將蓬勃發展,氂牛作為高原獨特的景觀牛種,與自然風光結合在一起,深受國內外人士的青睞,已成為獨特的旅遊資源。這就需要氂牛生產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形成高效、安全、生態、綠色的氂牛生產體系,推動氂牛產業由數量型畜牧業向效益型觀光型畜牧業的轉化。
⑨ 如何促進廣告產業的健康發展
補充:說出自己的觀點,結合實例論證,題目自擬。
找到告訴我哈,呵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