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喜慶文化產業

喜慶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1-01-10 02:47:29

❶ 藏族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1、歷史悠久

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

2、地域性和多樣性

藏區以地域主要分為衛藏、康區、安多、阿里四地,各自的文化呈現不同的特色。以地理環境而言高地、平地、山谷、林區等所處的地域文化有所不同。以勞動產業不同而言牧區、農區、農牧結合以及少數的漁業區的文化不同。

3、完整性

藏族文化主要以藏族聚居的地域文化為主,解放前藏區處於幾乎封閉的環境,保持著較完整的原始狀態,保留著的文化較完整。

4、宗教性

藏區的文化幾乎全部都跟宗教有關聯或受宗教的影響,藏傳佛教是佛教與藏區土生土長宗教「苯教」結合而成,因此它的宗教有一定的獨特性。

(1)喜慶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藏族的史前文化特點

一、史前藏文化的本土特質

1、石器——狩獵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象徵。

2、半地穴、圜地式房屋——藏族碉房建築的源頭。

3、石棺葬——遠古藏族先民本土的喪葬習俗及宗教情懷。

4、大石遺跡——原始風俗及宗教現象的文化遺存。

5、岩畫——遠古藏族先民生活及精神的寫照。

二、史前藏文化呈現出的多元性特點

在歷史的進程中,藏文化以其開放性和包容性與周邊文化互動、交流,形成了青藏高原的多元文化圈,呈現出文化互動的各種跡象,這些跡象在卡若文化、曲貢文化、部落遺跡中都有明顯反映。

此外,史前青藏高原的岩畫,不僅有其地方特色和本土特質,而且在其發展、變遷中也應表現出它的復合性,這還有待於與印、巴兩國的岩畫作比較研究。

三、史前藏文化是人類古文明的象徵

1、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可以說明遠古時代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具備了猿和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在藏族口承文學中,大量的藏族神話、民間故事和傳說等,記錄了史前藏族人民的思想意識、信仰觀念、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和文化結構的初始形態。

因此,考察史前藏文化的文明史,不僅可通過考古,也可通過對藏族民間文學作品的分析,從而總結出史前青藏高原歷史文化的形態,說明在史前的生態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本土族人的物質、精神、制度三方面的傳承和變遷的起始過程。

2、藏族文明史有5千年以上的歷程。具有5千年歷史的卡若文明、曲貢文明、象雄文明,以及雅隆部落文明正是以游牧、畜牧兼農業經濟為主的,以既本土又多元的文化特性構築了藏族5千年的文明史。

史前藏文化不僅具有悠久古老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是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遠古、在史前一直不斷地創造著藏文化的遠古文明,構築了藏文化史前的本土性、多元性和變遷性。

❷ 廣東人結婚的習俗

在廣東地區,訂親最隆重之儀式過大禮,約在婚禮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到今天,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要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

一、男家過大禮如下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廣東新娘)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二、女家回禮如下: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廣東人結婚習俗流程:搬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

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新娘嫁妝用品: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痰孟)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廣東人結婚習俗流程:上頭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

閱讀全文

與喜慶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