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慧產業的歷史現狀
五大策略促智慧產業發展
一是抓兩化融合。以示範項目評選為載體樹立一批兩化融合標桿企業,推進實施產品智能化提升工程、數字化工廠示範工程,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2012年重點圍繞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深入推廣嵌入式技術和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的應用,促進傳統製造業特別是機電產品製造業的改造、升級,深入推進裝備製造業信息化。
二是抓軟體產業和互聯網產業。重點扶持發展嵌入式軟體、集成電路設計等核心軟體,醫療、外貿、石油化工等行業應用軟體,物聯網產業和雲計算數據服務,網路服務業和數字內容產業,著力優化軟體產業結構,提升軟體產業發展水平。以成功申報國家發改委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為契機,推進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網路市場和電子商務,力爭在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行業網站總部基地、電子商務服務等方面先行試點,有所突破 。
三是抓智慧產業基地建設。重點培育杭州灣新區的智慧裝備和產品研發製造基地和國家高新區的軟體研發推廣產業基地,大力推進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效果比較好的智慧服務業和智慧農業示範推廣基地、智慧物流產業園等建設。
四是抓「走出去、引進來」。積極開展以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的國際國內合作交流活動,以重大智慧應用體系建設為載體,著力加強與國內外知名IT企業的合作,努力做到「開發一個系統,引進一個團隊,推出一批產品,培育一個產業」。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以智慧軟體、智慧裝備兩個產業基地為載體,著力引進有影響力的重點合作項目,做好一批企業落戶服務工作,儲備一批新的合作企業,逐步在物聯網、雲計算、智慧行業應用、智慧工業產品領域形成集聚優勢。
五是加強信息安全體系建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主動應對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情況,強化信息安全基礎防禦體系,夯實信息安全保障基礎,切實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著力完善信息安全協調管理體系、信息安全測評體系、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關系
智慧產業的外延大於創意產業的外延。
智慧有很多種、很多層,創意只是智慧的一種、一層,是創新智慧,是創造發明智慧,除此之外,還有發現智慧和規整智慧。
創新智慧,可以從無到有地創造或發明新的東西。如策劃、廣告、設計、軟體、動漫、影視、藝術等都屬於創新類智慧產業的范疇。
發現智慧,可以發現雖然本來就存在但還沒有被認知的東西。有些科學研究,如天文學、考古學、地理學等就主要屬於發現類智慧產業的范疇,另外,新聞也屬於發現類智慧產業的范疇。
規整智慧,可以運用現有的規則如法律、法規、制度、政策、方針、方法等來調整、梳理、矯正、改變已經存在的東西。如司法、會計、教育、培訓、出版等都屬於規整類智慧產業的范疇。
綜上所述,可知創意產業只是智慧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智慧產業的子集。
2. 全產業鏈的戰略解析
(一)全產業鏈首先是一種企業經營思想和理念;
(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個過程,最終會形成一種企業文化;
(三)全產業鏈是一種能夠提升企業資源利用率的模式;
(四)全產業鏈是中糧企業實力的體現,因為沒有長期歷史的積累,沒有資產規模和布局的基礎,一般的企業難以建立全產業鏈的業務模式;
(五)全產業鏈讓企業資產在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布置更加有效率,把企業的價值實現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將資源自然地向價值高的環節上集中;
(六)全產業鏈是一種提升經營效率,減少交易成本和風險,使企業更有競爭力的模式;
(七)全產業鏈是一種把原先企業內部上下游買賣協同關系由合作和交易角度提升到戰略高度的模式,這種模式提升了整體生發展的高度;
(八)是一個資產布局的鏈,是運營協同的鏈,是組織架構和人的鏈。它要求人在組織中位置正確,要求人心相通,要求團隊目標統一,齊心合力。
3. 廣運集團的發展歷史
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10年)
1985年9月1日根據廣元市人民政府廣府函[1980]12號文批復,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成立。公司以原綿陽汽車運輸聯合公司移交給廣元市管轄的四川省汽車運輸第37隊(含1982年與該隊實行緊密聯合的國營廣元縣汽車和縣公共汽車站)和四川省汽車運輸廣元中心站(轄原省屬昭化汽車站、劍閣汽車站、旺蒼汽車站、青川汽車站及業務組)為基礎組建。各縣車隊與市公司鬆散聯合。
1986年1月1日,原南充地區運輸聯合公司蒼溪汽車站移交四川省廣元市運輸公司管轄。
1986年6月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在蒼溪縣建立「四川省汽車運輸第七十七隊」;並將原南充汽車運輸聯合公司蒼溪汽車站更名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蒼溪汽車站」,同年該公司撤銷原中心站管理體制,各汽車站統一歸市公司管理。
1987年4月原四川省汽車運輸第37隊改編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第一隊(貨車隊),四川省汽車運輸公司第二隊」(客運隊)和「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保養場」。並將「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站」改編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廣元客運站」和「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客運站」和「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廣元貨運站」,原四川省汽車運輸第77隊更名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蒼溪汽車隊」,其餘該公司所屬站一律以公司全稱加地更名。如原四川省旺蒼汽車站更名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旺蒼汽車站」。蒼溪汽車站實行站隊合一站管隊體制。
1988年6月原市交通直管的廣元旺蒼汽車隊(原綿陽地區運煤汽車隊)並入市汽車運輸公司,更名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旺蒼汽車隊」。
1988年6月後陸續恢復使用原省公司車隊編制,其中廣元運輸公司第一隊(貨運隊)為四川省汽車運輸第37隊;第二隊(客運隊)為四川省汽車運輸九十一隊;原廣元運輸公司蒼溪汽車隊恢復使用省汽車運輸77隊編制;旺蒼汽車隊仍使用省汽車運輸九十二隊編制。
1990年8月1日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兼並原旺蒼縣汽車運輸公司。
1990年10月兼並後的原旺蒼縣汽車運輸公司與汽車92隊合並,統稱為「四川省汽車運輸第九十二隊」。
1991年8月27日廣元市汽車客運站開業;原四川省廣元市運輸公司廣元客運站注銷;新建立的廣元市汽車客運站隸屬廣元市交通局、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雙重領導,以市汽車運輸公司領導為主。
1991年12月廣元市小汽車維修中心成立(1993年元月因新建銀運商貿中心停業)。
1991年12月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交通賓館建成開業。
1992年1月1日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元壩汽車站成立開業。
1993年實施「穩定壓縮貨運、大力發展客運」經營方針,4月份後陸續出售37隊貨車。
1994年1月撤銷公司材料科建立廣元市油材料供銷公司。
1994年5月實施車輛產權轉讓經營,公司客運車輛陸續全部轉讓,實行新的經營模式。
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4年)
1994年7月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更名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16個)
1994年7月汽車第37隊改組為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第一分公司,車徽沿用37隊編制;汽車第91隊改組為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第二分公司,沿用91隊車徽;(原91隊客車、駕駛員、修理工分別分配37隊、91隊、劍閣分公司、昭化分公司,其中91隊劍閣、昭化分公司車輛仍使用91隊車徽;分往37隊的車輛使用37隊車徽。汽車92隊改組為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旺蒼分公司沿用92隊車徽;劍閣汽車站更名為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劍閣分公司,昭化站更名為廣元市汽車運輸公司昭化分公司。汽車77隊與蒼溪汽車站合並為蒼溪分公司,車隊沿用77隊編制,車站沿用蒼溪汽車站名,廣元市汽車客運站、旺蒼汽車站;元壩汽車站、廣元市汽車修理廠、廣元市交通賓館、廣元市油材料銷售公司、青川汽車站原名稱不變。
1994年11月撤銷公司行政基建科,建立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房產物資公司。
1995年6月28日公司與建行房地產公司聯合新建的銀運商貿中心竣工開業。
1996年9月16日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旺蒼汽車站與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旺蒼分公司合並。合並後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
1997年1月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下屬第一分公司與2分公司合並為「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廣元分公司」(車隊使用四川省汽車運輸第37隊編制,原91隊編制交給劍閣分公司使用,其餘旺蒼分公司使用92隊車徽,蒼溪公司使用77隊車徽不變。原廣元客運站118隊(掛靠車隊)拆銷,車隊編制交昭化分公司使用)
1997年6月廣元市汽車修理廠從廣元分公司剝離,為總公司下屬二級單位。
1998年10月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與成鐵分局廣元火車站聯營興辦的「廣元市相約聯運公司」成立。
四川省廣元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2年)
1999年7月6日,四川省廣元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改制為國有控股、員工參股的四川省廣元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下轄廣元分公司、蒼溪分公司、劍閣分公司、旺蒼分公司及廣元市汽車客運站、廣元市汽車修理廠、廣元市油材料銷售公司、廣元市交通賓館、廣元市銀運商貿中心和房產物資公司、迎賓客棧、相約聯運公司等二級單位。(12個)
2001年1月1日由市交通局,市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嘉陵汽車運輸公司、市二運司共同投資新建的股份制汽車站――上西汽車客運站竣工開業。原在北門汽車站發車的長途客運車輛均規范在上西客運站售票、發車;北門汽車站主要發售北上如朝天、中子等區鄉短途客車在南河汽車站售票發車。同時從南河客運站抽調部分員工充實上西客運站。
四川省廣元公路運輸集團
2001年7月8日由廣元市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嘉陵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劍閣縣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昭化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運輸企業強強聯合、共同發起組建的四川省廣元公路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後廣運集團劍閣有限公司、昭化有限公司、嘉陵有限公司、旅遊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
集團組建後大事記
2001年7月廣運通捷快運(後變更為快捷運業)公司成立開業。
2001年9月廣運集團籌資買斷上西汽車客運站全部股權並更名成立的廣運集團長途汽車客運站開業。
2001年12月16日廣運集團成功兼並青川縣汽車運輸公司,廣運集團青川分公司成立。
2002年5月31日農行與廣運集團銀企合作
2002年8月廣運集團貨運分公司成立。
2002年10月廣運集團通過國家運輸旅客運輸二級企業資質等級認證。
2002年12月28日中韓合資四川廣錦運業有限公司成立開業。
2003年6月廣運旅遊公司與廣元分公司拆並管理費用建立廣運旅遊公司,同時遷址北門汽車站綜合樓(迎賓客棧)辦公。
2003年12月30日廣運集團機關遷址交通賓館二樓辦公。
2004年3月18日,廣運集團正式接管朝天汽車站。
2004年3月29日新建朝天站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同時廣運朝天汽車站(臨時在朝天汽車站舊址)開業。
2004年9月17日簽定南江縣交通運輸總公司整體兼並協議書。
2004年11月8日廣運集團南江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暨南江客運中心奠基。
2004年12月3日油材料公司實行由羅利鋒投資後的租賃經營
2005年3月12日廣運集團整體改制工作開始實施。
2005年3月18日嘉陵汽車站撤遷,辦公地點遷至中興商城3樓,客運班線分別調至上西汽車客運站和南河汽車客運站。
2005年8月26日朝天、劍閣劍門關汽車客運站通過省運管局竣工驗收,朝天汽車客運站試運營。2005年9月5日劍門關汽車站開業。
2005年11月3日元壩農村公交環線正式開行
2005年11月3日集團組織、用工、分配、考評四項新機制發文執行
2005年11月1日企業機構改革公示公司機關部室崗位說明書。
2005年11月13日公司機關部室崗位竟聘人員筆試、面試。
2005年11月14日公司機關機構設置為八部一室,同時任命新的部室負責人。
2005年11月21日集團所屬單位中層管理人員和委派人員統一筆試、面試,競聘上崗。
2005年11月25日集團所屬各單位組織機構變革設立
2005年11月 日集團967名職工統一筆試和分別面試,全體競聘上崗
2006年1月,企業新機制全面正式運行。
2006年1月23日引資近500萬元將原交通賓館改造為麗晶商務酒店,並於8月1日試營業,2007年10月18日被正式命名為二星級旅遊飯店;
2006年4月省勞動廳、公安廳、交通廳對公司的趙清明等5名駕駛員表彰獎勵為省級明星駕駛員
2006年4月下旬、5月中旬集團分兩批組織近百名幹部赴青島、大連考察學習,舉行了為期一月的考察學習專題報告會及學習宣講討論,開展了 「雙創」活動,實行了「兩位四新」細胞創新工程;
2006年5月投資40萬元增添安裝了汽車檢測設備,各二類以上修理廠驗收達標;
2006年5月22—6月1日集團舉辦首次強化培訓
2006年6月13日,投資80多萬元對全司車站票務安檢系統和公文交換系統;2006年7月1日舉行集團首屆黨的知識競賽活動和第一屆女職工健身運動會
2006年7月1日,投標取得了旺蒼縣城鄉公交車經營權,組建成立了廣運集團旺蒼公交有限公司;
2006年7月18日公司ISO質量體系文件開始實行,公司推進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的認證工作;
2006年8月23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菲來公司調研
2006年8月投資250萬元對廣元至南部班線進行了公司化經營改造;
2006年9月3日集團全司員工向青川「8.28」洪災捐款30000元。
2006年9月25日並購旺蒼縣第三汽車運輸公司;
2006年9月25日正式託管接收四川交旅廣元分公司;
2006年11月30日出資18萬元收購青川竹園運輸公司和竹園車站
2006年12月1日廣元至上海班線由廣運集團快捷公司有償經營
2006年12月6日競標奪得了蒼溪縣城區公共汽車特許經營權,組建成立蒼溪縣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2007年1月1日對全司1000多名職工統一製作了工作服裝(06/5/20);
2007年1月6日集團1007年計劃工作會召開,提出建好「八大體系」
2006年12月22日簽署協議並在2007年投資180萬元完善了長途、劍閣、旺蒼、青川、南江「五站」安檢儀配備工作
2007年2月26日通過ISO國際質量標准認證
2007年3月2日長途客運站收入突破100萬元,3月收入突破1200萬元,集團開展了「春運不漲價、服務不打折」活動受到了來司領導和社會各界好評
2007年3月27日對企業原整合兼並河西運輸公司的有關遺留問題依法進行了解決;
2007年4月27日躋身全國道路運輸企業100強
2007年4月,集團對違規審批二類客班經營許可問題進行了有力申述和市場的經營秩序和保障合法權益的維護,開啟了全市二類客班收編工作。
2007年4月推行「5S」現場基礎管理.
2007年6月26日成立了運熙廣告傳媒公司。
2007年7月18日集團統一集團電話彩鈴
2007年9月旺蒼公司老車站7畝地置換新征36.3畝地,並進行回填及駕校搬遷。
2007年9月27日集團公司被評為四川省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
2007年9月27日嘉陵公司廣元至昭化古城旅遊觀光車開通
2007年9月,集團公司實現了與旺蒼縣運輸公司的業務重組協商,達成了一致意向;
2007年9月28日市客運站發起開展「迎奧運、慶國慶」文體聯誼活動
2007年10月15日召開了集團首次「建立人才選、用、引、培體系戰略研討會」
2007年10月通過與原破產清算組和青川縣政府協談,集團一次性支助解決其破產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問題
2007年11月18日參加省大專院校畢業生雙選會,並在11月24、28日面試,共招聘錄用16人。
2007年12月成立了弘安保險代理公司,取得保監局的驗收許可,企業產業鏈實現了突破性延伸。
2007年12月16日廣元至西安班線由廣錦公司有償經營
4. 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1、在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5年目標: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4、在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工程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5、在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6、在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7、在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讓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9、在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10、在2001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11、在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12、在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4)產業鏈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四大階段
1、學術牽引期。指的是互聯網從美國引入中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科研單位歷經數年的努力,推動互聯網從信息檢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業化探索。
2、探索成長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眾對互聯網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穩步成長。在這一期間,我國最早一批互聯網公司相繼成立,熱情高漲,一路高歌,不畏互聯網泡沫期帶來的考驗,努力探索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3、快速發展期。該階段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已經建立,「內容為王」的時代慢慢過去,開始轉向「關系為王」的web2.0。互聯網的角色關系也開始轉變,內容的締造者不再只是網站,個體用戶也可以參與其中,逐步通過內容來拓展自己的關系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NS時代。
4、成熟繁榮期。該階段正是我們目前經歷的成熟互聯網階段。從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移動應用與消息流型社交網路並存,真正體現了互聯網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
5. 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歷程
1999年9月,馬雲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 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一線投資機構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屆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於中國雅虎簽訂合作協議,收購並接管中國雅虎。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雅虎初步的股份回購並重組與雅虎的關系。
2016年4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與紐西蘭政府指定機構紐西蘭貿易發展局(NZTE)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5)產業鏈歷史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6. 產業鏈和產業價值鏈有什麼關系,是相同的概念嗎
價值鏈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5年在其所著的 《競爭優勢》一書中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過程及對產品 起輔助作用的各種相互分離的活動的集合。」〔1〕任何企業的價值鏈都 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創造價值的活動構成,這些活動分布於從供應商的原材料獲取到最終 產品消費時的服務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波 特提出了價值鏈分析方法,即對企業活動進行分解,通過考察這些活動本身及活動相互之間 的關系來確定企業競爭優勢。同時,波特指出企業價值鏈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於由供 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和買方價值鏈共同構成的價值鏈系統中。企業的價值鏈也是動態變化的,它反映了企業的歷史,戰略、以及實施戰略的方式。
自波特提出價值鏈概念以後,國內外學者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 an)、海尼斯(Peter. Hines)、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爾克拉(John J. Sviok la)、遲曉英和宣國良等,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 的研究,重點放在技術發展對價值鏈的影響,尤其是信息技術、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商務的影響 ,從而提出了虛擬價值鏈、價值網的概念。但是,無論價值鏈的 形式如何發展變化,其本質不變,即價值鏈是由一系列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價值創造活動組 成的,這些價值創造活動通過信息流、物流或資金流聯系在一起。此外,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很快在企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了專門的價值鏈管理思想,國內外也出現了不少的 相關文獻。
隨著產業內分工不斷地向縱深發展,傳統的產業內部不同類型的價值創造活動逐步由一個企 業為主導分離為多個企業的活動,這些企業相互構成上下游關系,共同創造價值。圍繞服務 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 的上下游鏈條關系就構成了產業鏈。
7. 什麼叫做"全產業鏈布局"
全產業鏈定義:全產業鏈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從產業鏈源頭做起,經過種植與采購、貿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飼料原料的加工、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銷及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每一個環節,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供應全過程。
8. 請問產業鏈與價值鏈有什麼不同
轉:
價值鏈:價值鏈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5年在其所著的 《競爭優勢》一書中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過程及對產品 起輔助作用的各種相互分離的活動的集合。」〔1〕任何企業的價值鏈都 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創造價值的活動構成,這些活動分布於從供應商的原材料獲取到最終 產品消費時的服務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波 特提出了價值鏈分析方法,即對企業活動進行分解,通過考察這些活動本身及活動相互之間 的關系來確定企業競爭優勢。同時,波特指出企業價值鏈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於由供 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和買方價值鏈共同構成的價值鏈系統中。企業的價值鏈也是動態變化的,它反映了企業的歷史,戰略、以及實施戰略的方式。
自波特提出價值鏈概念以後,國內外學者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 an)、海尼斯(Peter. Hines)、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爾克拉(John J. Sviok la)、遲曉英和宣國良等,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 的研究,重點放在技術發展對價值鏈的影響,尤其是信息技術、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商務的影響 ,從而提出了虛擬價值鏈、價值網的概念。但是,無論價值鏈的 形式如何發展變化,其本質不變,即價值鏈是由一系列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價值創造活動組 成的,這些價值創造活動通過信息流、物流或資金流聯系在一起。此外,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很快在企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了專門的價值鏈管理思想,國內外也出現了不少的 相關文獻。
產業鏈:隨著產業內分工不斷地向縱深發展,傳統的產業內部不同類型的價值創造活動逐步由一個企 業為主導分離為多個企業的活動,這些企業相互構成上下游關系,共同創造價值。圍繞服務 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 的上下游鏈條關系就構成了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