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9 20:23:22

㈠ 5G及人工智慧對媒體行業有哪些影響,未來會有哪些趨勢

網路媒體占自比達八成

進入21世紀,大眾媒體開始衰微,被稱為傳統媒體,互聯網被稱為」新媒體」;10年前傳媒產業結構還可以說是四分天下:紙質媒體、電波媒體、互聯網媒體、手機移動媒體等。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媒體融合發展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通信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通信行業發展趨勢一、產業創新將推動信息通信業縱向耦合、橫向融合發展步入新階段。

電信領域一直以來都是國民經濟各行業中技術變革與應用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移動互聯網出現以後,產業升級的速度明顯有所加快,與PC操作系統和晶元升級的速度相比,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和晶元的更新速度達到0.5-1年,速度加倍。

通信行業發展趨勢二、轉型升級、生態競合成為信息通信業持續增長的前提和基礎。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與深化發展,傳統電信業向綜合信息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態勢還將持續,並逐步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基礎電信企業將進一步深化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進流量經營,創新商業模式,預計非話音業務收入佔比將在今年基礎上進一步有所提升,超過55%,應用商店、4G網路下的定製智能終端等都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㈢ 如何理解「3D列印的未來發展必須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數控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

也就是說,你做在家裡,只需要給廠家發一個你所需要的東西的三維圖,使專用的材料,那麼就屬可以在家裡等著他出爐了,而且是你自己設計的,尺寸材料絲毫不差,如果你可以的話,可以自己設計任何你想要的,只要能想到都能做出來

㈣ 為何專家學者聚焦「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融合發展

因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同屬於21世紀的前沿學科,近年來這兩個領域的交叉與融合成為廣泛關注的熱點。對我國科學技術前沿和未來創新發展起著很大作用。

5月8日,中科院「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京召開,邀請兩個領域的專家薈聚一堂,共同推動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牛共同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論壇期間,蒲慕明院士、譚鐵牛院士、李德毅院士、何生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大腦可塑性與類腦智能研究》、《生物啟發的模式識別》、《自駕駛認知》、《人腦視覺認知原理和啟發》的特邀報告。來自130餘家院校、研究機構、企業30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圍繞「腦科學如何支持人工智慧的發展」、「類腦智能的態勢與發展」兩大話題進行了專題研討。

據了解,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是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統一領導下、各學部常委會和學部學術與出版工作委員會等共同承辦的高層次學術活動。論壇旨在推動前沿科學理論和技術探索,促進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系統深入開展,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及國際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倡導科學民主,鼓勵學術爭鳴。

㈤ 發展智能製造,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融合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那些基礎產業

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與保障。想要推進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中發智造認為,應該著重發展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及信息服務、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感測器、工業軟體五大產業。

1.人工智慧。

應加強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智能感測器、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推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

2.工業互聯網及信息服務。

構建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乃至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企業內部及產業上下游企業間生產設備與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促進製造資源、數據等集成共享。

3.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

完善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省內雲計算數據中心發展,重點建設一批公共服務、互聯網應用、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雲計算數據中心,引導數據中心向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強適應行業特點和企業需求的技術、產品、服務的應用推廣,加快推動企業管理、服務、設備、產品等上雲。

4.感測器。

推進硅微感測器、陶瓷微結構感測器、薄膜微感測器和微組裝感測器組件工藝技術平台及相關感測器產業化平台建設,打造國內領先的MEMS化學感測器產業化基地,加快建立集技術創新、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為一體的感測器產業體系。

5.工業軟體。

推進面向電子設備、儀器儀表、智能裝備等領域設備嵌入式系統軟體、中間件的定製化開發。加快面向生產過程管控和資源管理優化的組態軟體、工業APP軟體、MES系統、ERP軟體、PLM等管控一體化軟體的研發和二次開發。發展面向產品研發設計的模擬軟體。打造工業軟體研發與共享服務平台,形成一批工業軟體研發和應用的解決方案。

這五大產業可謂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的基礎產業,於智能製造而言,更是基礎中的基礎。

㈥ 不到 20 人的 IT 公司該去嗎

公司人數少於20人,該不該去呢?阿里巴巴剛成立時,也是只有18人的小公司,如果堅持到現在的是財務內自由的元老了。

雖然歷史不可復制,但微小的企業待遇和成長性不一定差,現在一些電商團隊,也是十幾二十人,但一年的營業額可能幾千萬到上億。拼多多上市時的招股書顯示,員工平均年齡26歲,人均年支撐370萬訂單。

找工作,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公司也具有成長性的,人少的公司有人容少的公司的優點,不比大公司,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人都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技術上比較單一。小公司的話,每個人都要成為多面手,容易獨當一面,成長起來比較快。如果剛好碰到是一個高成長的公司,那麼恭喜你,你也有原始股了。小公司的缺點是制度不那麼完善,發展的快慢,主要取決於老闆的眼光和個人魅力。如果是適合自己的,就踏踏實實做吧。

㈦ 生意越來越難做,未來哪些行業比較有前景

個人認為未來健康養生、養老、新零售、教育、自媒體、人工智慧等六個行業會比較有前景。原因如下:

時代在不斷進步,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有不同的商機,很多人到底是什麼行業賺錢最多還是賺錢最好。

這真的沒有標準的答案。 所有行業都有商機,可以賺錢。 看你怎麼選擇。 對於想成為企業家的人來說,選擇什麼樣的行業需要自己深入理解,尋找下一個風口。

我相信這兩年中,很多朋友都有切身的體驗。 那就是面上很多實體店都做不到了。 用我朋友的話來說,街上很少商家不改變商店的招牌。 因此,網上也有很多輿論將實體店消亡的原因歸結為馬雲,其實我不太同意這句話,今天我們談論實體店消亡會帶來什麼樣的行業興起和機會的問題。

有人聽到了! 最近最有可能成為風口的豬有什麼行業和產品?

從市場上看,可能真的是豬。

5、自媒體

當今時代,發展最快的行業應該是自媒體,知識費用是大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追求的東西也會改變,精神需求會更大,更准確。

所以,未來與內容相關的領域非常受歡迎,是需求量非常大的受歡迎行業。

6 .人工智慧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越來越香。 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還處於萌芽階段,但很多人都能看到其中隱藏的商機。

今後幾年,如果能很好地把握這個行業的機會,找到高點,就能取得一些成果。

㈧ 通達信AI行情在哪能看到

2018年通信行業分析:融合新技術步入智能時代,未來將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信息通信行業處於重大變革期 融合新技術步入智能時代

當前,信息通信技術正處於系統創新和智能引領的重大變革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 5G
等新技術持續突破,並與製造、能源、材料、生物、空間等技術交叉融合,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推動人類發展加速步入智能時代。

12月19日,ICT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暨白皮書發布會上發布了2019-2021信息通信業(ICT)十大趨勢:分別是:1. 5G商用推動產業鏈加快成熟;2.
工業互聯網引領數字化轉型;3. 信息網路與產業體系變革重塑;4. 泛在連接構建萬物智聯新生態;5. 智慧賦能驅動計算產業新浪潮;6.
人工智慧加速應用普及擴散;7. 區塊鏈探索構建分布式信任體系;8. 全球ICT產業生態不確定性加深;9. 數字經濟多方治理從共識走向實踐;10.
智能攻防重構網路空間安全範式。

近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意味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5G系統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得到了保障;而5G
試驗也將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地展開,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2017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分析

隨著4G技術在我國融合發展和5G技術的快速崛起,通信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高峰。通信行業的高速增長的大背景將會驅動通信網路技術服務進入新一輪的增長期,為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近幾年來的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已達664億元,2012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2015年時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914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截止到2017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2669億元,同比增長16%。預計,未來5G的發展和普及會促使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規模繼續擴大。

2010-2017年中國通信網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趨勢之一:5G商用推動產業鏈加速成熟

2019年是5G的關鍵一年,隨著5G國際標准第一版本的發布,未來1-2年全球主要國家將陸續啟動5G商用,我國有望成為全球首批商用國家之一。余曉暉表示,5G會給產業鏈帶來革命性變化,例如,在工業界有很多的產業巨頭都在期待著5G真實的商用和它帶來的變革。

趨勢之二:工業互聯網引領數字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有很多創新空間。工業互聯網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工業互聯網將集成更多新的網路技術、計算技術。工業互聯網是支撐數字化轉型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和最重要的路徑。

趨勢之三:信息網路與產業體系變革重塑

余曉暉表示,未來兩年,IPv6活躍用戶數將超過5億,互聯網給用戶佔比超過50%。與此同時,未來2年,雲網融合加速建重塑網路架構和產業生態。此外,未來3-5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將實現規模部署。

趨勢之四:泛在連接構建萬物智聯新生態

目前,物聯網很多瓶頸問題得到了解決。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值超過1萬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超過15%,在車聯網方面,未來2-3年,將實現LTE-V2X規模化應用示範和商用部署;網聯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逐步完備,加快無人駕駛進程;車聯網運營主體和商業模式逐步清晰,打通汽車生產製造、銷售、使用等全流程。

趨勢之五:智慧賦能驅動計算產業新浪潮

計算產業與ICT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余曉暉指出,人工智慧及智慧應用將成為重要驅動力,未來三年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後續會逐漸趨於理性平穩發展。

余曉暉介紹了智慧計算的三大發展趨勢。第一是行業深度滲透的問題,尤其是AI的發展及其與行業的結合,給各類計算帶來了巨大的需求驅動。第二是邊緣計算興起,雲計算巨頭積極推動雲計算下沉,著重在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邊緣部署;設備商和運營商依託更靠近用戶和端設備的優勢加快實踐;各標准化組織和開源社區等組織也在積極打造邊緣計算創新共享發展環境。從目前來看,邊緣和雲的協同,形成邊緣計算加邊緣智能的方式,這是構建智能化生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這也是未來發展里非常重要的方向。未來需要把邊緣計算和各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結合在一起,IT、CT和OT深度整合大勢所趨。第三,計算晶元融合開辟發展新路徑。

趨勢之六:人工智慧加速應用普及擴散

在人工智慧領域,首先,有監督學習將接近性能極限,無監督學習、強化學習、多模態融合等新技術成為研究熱點。深度學習依靠大模型深網路繼續逼近性能極限,適用於小數據場景,具有可遷移性的無監督學習等將成為研究熱點。此外,多元化感知是智能化必由之路,多模態融合交互成為未來趨勢。其次,專用晶元、開源計算平台和有效數據成為企業打造人工智慧生態體系的重要著力點,預計2020年60%的人工智慧應用會基於開源平台。領先企業圍繞開發框架平台呈現多元化發展模式,國際巨頭開源人工智慧開發框架打造產業生態系統。最後,人工智慧可廣泛賦能生產生活AI應用及產業化進程全面提速,AI將應用到教育、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預計到2020年全球30%的企業會用AI來輔助。

趨勢之七:區塊鏈探索構建分布式信任

在余曉暉看來,區塊鏈與雲計算、物聯網等深度融合和創新突破,將促進其在醫療、司法、工業、媒體等的大規模商業探索應用,構建新型分布式信任體系。預計未來兩三年會看到區塊鏈更多的進展和進步,會有更多的實踐。

趨勢之八:全球ICT產業生態不確定性加深

全球ICT產業已經形成各國分工協作格局,貿易保護主義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影響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預計未來1-2年全球1CT產業總體呈現增速下滑態勢,主要是ICT製造業部分的增速會下降。」余曉暉說。

趨勢之九:數字經濟多方治理從共識走向實踐

在余曉暉看來,如果數字技術紅利只帶來少數企業和群體的話,那是有問題的。如何讓數字經濟通過多方合作的治理體系,保證數字技術能造福全體人民,這裡面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也面臨很多挑戰。比如,數據保護問題、演算法監管問題。最終的結論是:多方治理將從形成共識到走向全球實踐。

趨勢之十:智能攻防重構網路空間安全範式

余曉暉指出,當前安全有兩個重大問題:一是由於全球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導致網路空間安全與物理世界安全相互交織,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二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的「雙刃劍」效應愈發凸顯,人工智慧為安全攻防技術帶來了新的可能,也對安全風險帶來很多新的挑戰。智能攻防將成為安全攻防主要形式。一方面,人工智慧安全風險日益泛在,帶來新的威脅與挑戰,人工智慧自身安全風險與技術惡意應用,將全面挑戰國家網路空間;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的自主學習和進化能力提升安全防護智能化水平,增強預測、預警和預防能力,人工智慧的海量數據分析、自適應學習、智能決策、快速反應等為安全防護提供新方向、新能力、新技術。

㈨ 互聯網+是學啥的,前景怎麼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定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版就業,計算權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閱讀全文

與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