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中國文化產業佔GDP多少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升至4.3%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0.3倍;
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年提高。
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4-2012年間,文化產業對GDP增量的年平均貢獻率為3.9%,2013-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5.5%。
B.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考研方向具體包括哪些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考研方向1:法律(非法學)
近年來,法律專業碩士成為了熱門的考研專業。從市場大趨向來看,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考研方向2:新聞與傳播
可在各類報刊、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站、圖片社以及廣告、公關、出版發行等部門從事新聞文字、聲像、圖片的采寫、編輯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考研方向3:傳播學
可在新聞媒體機構、出版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教育部門、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從事編導、記者、主持、製作、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計算機網路課件開發製作等工作。
C.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取得哪些輝煌的成就。文化方面來說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年來,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下,中國大力推動公共文化建設,培育全社會共同的價值和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廣大文藝工作者競相奉獻精品力作,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不斷守正創新,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博物館、共同圖書館等文化站遍及
70年前的中國大地上,僅有21座博物館、55座公共圖書館、896所文化館和群眾藝術館,鄉鎮文化站幾乎一片空白。而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6家、文化館站44464個、博物館4918座,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已基本建成。
2、市場繁榮,文化產業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0.3倍;2005-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9%,高於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6.9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年提高,已經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3、業態創新,融合發展趨勢強勁
2016年、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3%和34.6%,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增長8.6%,文化新業態已成為引領和示範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游戲和電子競技、網路文學、數字出版也迎來了發展的強勢期。2018年,我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144.4億元,佔全球游戲市場的比例約為23.6%。
4、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文化繼承發展成效突出
截至目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4296處,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3154家,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總數達40個,世界遺產55處,位居世界第一。
D. 如何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城鄉融合、協調推進、產業融合、文化守護和改革創新的國家戰略,對於加快推進鄉村文化發展與建設具有深遠意義,應該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文化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充分挖掘自然資源的文化價值,培育有利於鄉村文化生產力要素,推動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金融進入鄉村文化產業,積極構建鄉村文化市場的現代體系。
希望鄉村文化產業可以蓬勃發展!
E. 2018年廣東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排名第幾
2018年廣東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統計排名第一
F.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文化產業管理2019年多少分能上
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分數線現在還未公布,所以目前來說,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內的錄取分容數無法確定。請隨時關注學校的官網,及時掌握各專業的分數線查詢動態。官網地址:http://www.cucn.e.cn。
也可以根據2018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分數線來進行預估和預判,2018年分數線查詢地址:http://center.cucn.e.cn/cx/2018/。
根據省市不同,2018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稍有不同。如北京市的錄取分數,最高分為559分,最低分為514分;山東省的錄取分數,最高分為577分,最低分為567分;四川省,最高分為544分,最低分為540分。
G. 濟南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2018錄取分數線
濟南大學與浪潮集團合作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方向的校企合作項目,2017年計劃招生120人,教學地點位於主校區:山東省濟南市南辛庄西路336號。
H. 哪些大學有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開設學院
一本院校:山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湘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
二本院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寶雞文理學院、吉首大學、山西傳媒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山東經濟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廣東商學院、廈門理工學院、廣西師范大學 、信陽師范學院、亳州學院等。
三本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等。
(8)2018陝西省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文化產業管理這是一個全新的專業。2004年首次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出現。文化產業管理,它的前提是文化,文化是這個專業的深層基礎,是這個專業的靈魂所在。沒有文化之根,管理就難以為繼。中國缺乏管理人才,但更缺少真正了解本土文化底蘊,能把握文化內部深層的豐富性和同一性並因勢利導對他們進行保護、管理並使其健康發展的人才。
文化始終是這個專業的靈魂所在。學習者不僅要看到物質層面的文化,更要看到精神層面的文化。應該充分的吸收和發掘社會的文化底蘊,把文化、生態環境、輿論導向和管理結合起來。
這又是一個飛速生長的專業。
該專業一出現,便引起全國各高校,尤其是綜合類、文科類高校的極大關注。受該專業潛在的就業市場前景的誘惑,以及投資少(幾乎不用投資),師資好找 (歷史老師可以迅速轉向)的誘導,短短幾年,該專業便在全國各地雨後春筍般地茁壯成長起來。
據初步統計,截至2008年,全國已有30所左右的高校開設了這個專業,這還不包括在相關專業設立專業方向的高校。預計今後幾年,該專業還會以更快捷的速度登陸其他高校。
1993年,中國第一個以「文化經濟」為專業方向的四年制本科專業——「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標志著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進入了中國學術界的視野和高等教育領域。
2003年10月,山東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七家高校聯合成立發起「全國高校文化產業研究與學科建設聯席會議」。會間商定,依託山東大學文史見長的學科優勢,牽頭向教育部申請在高校中增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2004年3月,教育部下發《關於公布2003年度經教育部備案或批准設置的高等學校本專科專業名單的通知》,正式批准在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時為北京廣播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和雲南大學四所高校中首先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授管理學學士學位。這標志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正式設立。
I. 2018華北地區文化產業年收入各多少
華北地區文化產業年收入基本上在兩個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