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柳州未來的發展怎麼樣
編者按:隨著國家實施《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從狹義范圍上無法融入北部灣經濟區的柳州市,面對時代轉折,柳州將如何發展?本報推出「打造現代柳州,啟動商務未來」的專題策劃,每周周4或周5,邀請當地相關人士,共同探討如何積極融入北部灣經濟區,如何打造開放融通的現代柳州。
柳州未來發展 機遇與挑戰並存
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里留下了一句話:這是個最好的時代,這是個最壞的時代。
這句話對於面對機遇和挑戰的柳州市來說,同樣有著現實意義。「十一五」期間,柳州市提出未來要建成城市人口超過100萬的特大城市的規劃,擴大的城市面積,增加的城市人口外,發展的城市經濟,規劃出未來柳州的繁榮昌盛的景象。而在實施「十一五」規劃進程中,2008年初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發展機遇令人矚目,但這對於不屬於狹義經濟區內的柳州來說,如何抓住機遇對接北部灣經濟區面臨巨大的挑戰。
工業柳州要主動融入、積極參與北部灣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家批准實施,標志著該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主要是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同時包括廣西近海沿邊的玉林、崇左兩市的交通和物流,柳州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但從柳州市政府得到信息表明,該市相關職能部門和官員,對積極對接北部灣,融入北部灣經濟區已達成共識。
事實上,為了研究對接北灣經濟區,柳州市在3月份專門召開了柳州市召開融入北部灣經濟區大型研討會,經委、發改委等職能部門,以及柳鋼、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柳州骨幹企業代表都發表了各自的意建和建議。思想先行,工業柳州積極謀求與北部灣經濟區互利共贏之策。
柳州市委書記陳剛多次表示,雖然柳州從狹義來說不屬於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內范圍,但從廣義來說它實際上是北部灣經濟區的一部分。北部灣經濟區對柳州來說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柳州要把自己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一員,主動融入、積極參與北部灣的開放開發。從現狀來看,北部灣沒有工業優勢,主要依靠港口,但他們將加大發展,所以柳州市惟有與他們合作,而且他們也有強烈地願望要與柳州合作。該市還要優化投資環境,加強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的效率,發揮柳州潛在優勢,找出與北部灣經濟區對接的突破口,實現互利共贏。
對接北部灣急需完善商務、交通、物流
在泛北部灣經濟區,就工業基礎和加工製造能力而言,柳州市具有明顯優勢。從柳州市經委了解到,當地優勢工業包括汽車、冶金、機械、化工等,對東盟國傢具有互補優勢。但要利用好東盟這個優勢,柳州需要營造更優良的發展環境。
首先是商務環境。柳州的工業發展面臨外拓需求,目前柳州市已有10多家中小企業在越南、柬埔寨設立了工廠,另有12家企業在東盟地區設立了辦事處。柳州工業要利用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機遇,就必須加強對外的商務聯系。而目前柳州的商務發展相對滯後,急需一個集中、現代的商務辦公環境、需要一個高端的商務平台去對接東盟。
其次,在多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交通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互利合作發展的基礎。雖然柳州地處長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南與東盟經濟圈的連接地帶,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連接東盟的重要通道城市,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功能和特點。但把柳州放到北部灣經濟區內來看,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柳州的交通樞紐地位,構築通往多區域合作的大交通。
更加嚴峻的是,北部灣經濟區在一、二、三產業發展上分別進行了布局,同時專門提出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目前這些城市的GBD增長速度很快,那麼即不臨海又不延邊的柳州要想融入北部灣經濟區完成城市化建設,將要做那方面的努力呢?對此,本報將於明天邀請柳州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勁展開專門解答。
希望能幫到您
Ⅱ 請問柳州各個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柳南區:在柳州4個市轄區之中經濟實力最強,2009年柳南區gdp率先突破100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30.5億元,同比增長28.5%;三產銷售收入實現345.2億元,同比增長15.8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2億元,同比增長103.1%;財政收入完成16.27億元,同比增長33.5%。中鐵柳州物流園就在柳南區,物流十分方便。柳州火車站也在柳南區,交通也很方便。柳南區還有廣西的重要零售、批發市場,有谷埠街國際商城、新時代商業港等大型商場,第三產業發展強勁。柳南區還有柳工、五菱等大型企業,還有一個自治區級的工業新區(河西工業區),工業水平高。
城中區:是柳州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在柳州市4城區中最高,河東新區為城中區下轄的一個新區,柳州市2008年啟動的「十大工程項目」,有6項在城中區,所以城中區發展潛力巨大。
柳北區:有廣西最大的企業—柳鋼,臨近城中區,有柳州目前最大的小區—勝利小區,第二、三產業在不斷增強,個人認為柳北區競爭力在城中區、柳南區和魚峰區之後。
魚峰區:又大量的居住小區和風景區,工業較少,環境比柳北、柳南兩個區好,目前魚峰區的很多條路都在改擴建,長遠來看魚峰區的第三產業發展也會很好。
柳東新區:柳東新區是指柳州市三門江森林公園柳江以東,柳州北環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圍合的區域,主要包括官塘片區、陽和片區和雒容片區。柳東新區是廣西三大新區之一(另外兩個是分別是南寧五象新區和桂林臨桂新區),是未來柳州的第二城市中心,柳東新區規劃用地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82平方公里。2020年柳東新區規劃人口47萬,同期柳州城市總人口達200萬;規劃期末2050年,柳東新區總人口70萬。
競爭力(潛力)排名:柳東新區、城中區、柳南區、魚峰區、柳北區
柳州市2020年規劃物流中心布局圖:
Ⅲ 柳州的經濟概況
柳州號稱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有名的工業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鋼材、家電、機電產品、建材、農副產品、服裝、日用消費品等批發市場,商業網點服務功能完善,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物流業快速發展。
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57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6%。人均GDP超過4.1萬元,摺合近6500美元。201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6.0億元,增長11.7%。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2010.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9.29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274.93億元,增長11.6%,其中工業增加值1166.65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575.84億元,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3.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8.6%。
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2120.8億元,增長8.5%;工業總產值4406.0億元,增長10.0%;財政收入316.6億元,增長11.1%;固定資產投資1765.5億元,增長16.0%。
2015年,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11億元,增長8.0%;工業總產值4573億元,增長4.0%;固定資產投資2048億元,增長16.0%;財政收入343.8億元,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0億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2元,增長10.0%;農民人均純收入9553元,增長11.0%。城鎮登記失業率3.9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年累計上漲1.7%。 201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3.31億元,按上年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農業產值151.07億元,增長5.5%;林業產值22.33億元,增長6.0%;牧業產值73.92億元,增長3.2%;漁業產值7.32億元,增長8.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67億元,增長10.5%。
2013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09.09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55 千公頃,增長0.13%。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70.29千公頃,增加1.44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84千公頃,增加0.89千公頃;甘蔗種植面積109.92千公頃,減少4.93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0.65千公頃,增加1.65千公頃;果園面積50.65千公頃,增加2.74千公頃;桑園面積31.54千公頃,增加0.37千公頃;茶園面積12.62千公頃,增加0.7千公頃。 全市工業涵蓋30多個行業,2009年全市已擁有工業企業3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430戶,11家國家大型企業,柳州鋼鐵(集團)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團、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5戶企業躋身工業企業全國500強。 已形成以汽車、機械、冶金為支柱產業,制葯、化工、造紙、製糖、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並存的現代工業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
柳州工業發達,支柱產業包括以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汽車集團公司為代表的汽車製造業,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機械製造業和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為代表的冶金業,以廣西花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嗓子喉寶為代表的制葯業,以兩面針為代表的輕工業等。
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15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
2013年全部工業總產值401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907.15億元,增長13.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3752.5億元,增長13.3%。規模以上汽車、冶金、機械三大支柱行業工業總產值2891.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汽車工業總產值1713.8億元,增長18.4%;冶金工業總產值876.7億元,增長11.5%;機械工業總產值300.6億元,增長8.7%。
新區: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柳東新區
柳州商業貿易活躍,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擁有谷埠街國際商城、飛鵝商城、龍城五一路地下街、新時代商業港、溫州商貿城、飛龍新城及五星商業步行街等商貿中心。
柳州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來柳投資的各大百貨超市眾多,如:北京銀泰百貨,上海世紀聯華(廣西總部),深圳人人樂超市,南城百貨,優越百貨,長沙步步高百貨,南寧百貨,廣西夢之島百貨,台灣大潤發百貨等大型百貨超市。柳州本土實力百貨公司:柳州百貨公司(五星商廈)、柳州工貿、東都百貨、五象百貨和客家緣購物廣場等實力零售商。
201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66.71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22.12億元,增長19.5%。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8.42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全年進出口總額28.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7.5%。其中,出口8.7億美元,下降3.5%;進口20.1億美元,下降9.1%。
2013年接待入境遊客16.74萬人次,增長21.5%。國際旅遊(外匯收入5882.45萬美元,增長23.6%。
Ⅳ 柳州經濟怎麼樣呢
柳州市現在力求經濟轉型,而且也很成功,城建日新月異,旅遊業蓬勃發展,特內別是市委市政容府提出的向東發展,以柳江為軸線,一心兩城的發展格局,拉開城市框架,做足人氣做大做強超大城市,同時也轉型思路很明晰,以水為媒介,引來國際水上賽事,以此提高柳州的國際知名度,相信柳州借力打造中國水上運動娛樂之都,經濟活力四射依然。
Ⅳ 柳州.桂林.南寧.那個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好
這個問題不難解答:1.南寧市廣西的首府,主要拓展經濟發展的是公司多,貿易多,世博會,等等帶動經濟;2.柳州市是以工業為重點前提,很多知名的商品,工業產業都是柳州生產的,柳州是個典型的工業城市;3.桂林市是已旅遊為重要要素,主要靠旅遊帶動,旅遊、住宿、飲食產業,是個典型的國際旅遊城市。 你要說3個城市那個經濟發展比較好,那當然是柳州的經濟比較前衛,廣西的龍頭城市,主握廣西的經濟大權,經濟貿易居廣西首位。
Ⅵ 柳州有哪些經濟文化科技的成就
經濟:柳州工業支柱企業為柳工,柳鋼。
文化:柳州有著和古羅馬一樣長的建城史
科技:柳州汽車城。繼北京、上海後第三個汽車年產量超過100萬輛的城市。
Ⅶ 柳州市陽和工業新區的經濟發展
目前園區正扎實推進 「柳州城市門戶園區」、「汽車循環產業城」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三大目標,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四年保持翻番增長,2008 年,園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 101億元,跨入廣西開發區三甲之列。
陽和工業新區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城市的東大門,交通條件良好,區內三門江森林公園青蔥翠綠, 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新區與城市建成區僅一江之隔,能十分便利地接受城市基礎設施的輻射,容易凝聚人氣、商氣。新區范圍內地勢平坦,地質狀況良好,十分適宜於開發建設,為將工業新區打造成為建成以特色工業和優勢工業為牽引,集產業發展、商貿、居住和休閑為一體,功能區劃明顯,產業布局合理,生態自然協調的區域性製造業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條件。
新區位於柳州市東部,西鄰柳江,東至雒容鎮,北至洛埠鎮,南至陽和,規劃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8.6平方公里。新區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且為桂柳、南柳高速公路的交接點,即將建設的陽和港口可人直通港澳、梧州、廣州等地,距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柳州火車站僅8公里,從新區到柳州白蓮機場也不到10公里。
新區依託柳州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汽車及為汽車配套的零部件製造業;工程機械和通用機械為主的機械製造業;重大裝備製造業;機電一體化和環保設備製造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現代生物醫葯產業及其他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產業。同時,注意發展為工業配套的金融、貿易等服務型企業。
新區自2003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已投入20多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園區內的陽和大道、古亭大道、陽和立交、陽和南路以及各路網的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信等配套設施都已建成投入使用,是廣西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多、建設最好的一個園區。截至2009年底止,新區已引進簽約入園企業80個,合同投資額達80億元,已投產企業56家。2009年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50億元,同比增長48%,跨入廣西優秀園區前三甲。
2009年以來,陽和工業新區緊緊圍繞柳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二次創業」,推進「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新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新區的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打造、盡快實現「柳州城市門戶園區」、「中國—東盟汽車循環產業城」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宏偉目標。
自2003年建區以來,陽和工業新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6億元,25項重點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全面竣工:初步建成了陽和、三門江和靜蘭3座大橋、陽和、古亭2條主幹道及靜蘭立交、陽和支路網等20多項路網以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信等市政配套設施;相繼建設一二期標准廠房、陽和中學、陽和污水處理工程等社會配套設施。以上市政道路及配套項目的建設,有效的補充和完善了柳州市外環交通狀況及園區的投資環境。
Ⅷ 柳州發展過程
根據國家、自治區的工作部署和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編制時間進度要求,柳州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進入前期准備階段,為了廣泛藉助社會各界力量,加強對柳州市發展中重點領域、重大問題的研究,共同謀劃好柳州市「十二五」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將「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研究單位。 為抓緊時間盡快推進此項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預先通知如下,供有參聘意向的有關單位參考。 (本通知不作為正式公告,具體事項以市政府審批同意相關方案後我委正式發布的公告為准) 一、公開選聘課題內容 以柳州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和城市建設的實際需要為基礎,圍繞實現「兩個率先」,建設「四個名城」的宏偉目標,按照全面實施「二次創業」,努力實現「經濟升級城市轉型」的要求,深入分析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柳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研究提出柳州市「十二五」期的發展方向、工作思路、建設重點及政策措施等。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按照突出綜合性研究、突出階段性特徵研究、突出解決重點問題、突出規劃重點內容的原則,確定10個柳州市「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進行公開選聘研究單位。具體課題名單及要求如下: (一)《「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內容要求:按照國家、自治區的發展戰略部署,結合柳州市的發展需求和建設目標,研究我市「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提出規劃的初步提綱,並協助起草柳州市「十二五」規劃綱要。 (二)《國內外經濟形勢及其對柳州市的影響和「十二 五」期政策取向研究》,內容要求:1、發展環境研究。分析研究當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國內宏觀調控政策、自治區經濟發展策略以及周邊地區發展趨勢等對柳州市發展的影響。2、發展機遇研究。從區位、資源、產業、環境、歷史發展、現有基礎等方面分析研究柳州市「十二五」期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機遇,分析研究柳州市「十二五」期經濟發展態勢。3、發展重點研究。立足於發展環境及發展機遇的分析研究,提出柳州市在「十二五」期的政策取向、發展思路及重點。 (三)《柳州市「十二五」規劃戰略指導思想、戰略重點及產業結構調整研究》,內容要求:分析柳州市「十二五」發展形勢,研究柳州市「十二五」經濟增長的熱點及重點,提出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思路。 (四)《柳州市建設「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戰略研究》,內容要求:根據當前自治區提出「兩區一帶」(北部灣開發區、資源富集區、西江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研究提出柳州市努力建設區域經濟發展新一極、積極擴大區域核心城市龍頭帶動作用和影響力的對策措施。 (五)《柳州市外環路經濟圈發展研究》,內容要求:以柳州市正在構建的城市外環路為空間框架,研究提出圍繞外環路的工業企業、休閑觀光農業、體育娛樂等多種經濟形式布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六)《柳州市增強城市集聚力問題研究》,內容要求:通過對產業、人口、人力資本、文化或其它方面的調查分析,借鑒先進城市在提升城市集聚力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重點提出符合柳州市實際的對策措施。 (七)《柳州市加快發展以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研究》,內容要求:中共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從現代化全局高度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趨勢的角度,深入調查分析柳州現狀,抓住一些具有帶動作用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准著力點和支撐點,研究提出符合柳州實際的對策措施。 (八)《柳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內容要求:通過對柳州市總體資源環境利用現狀的深入調查和分析,梳理影響柳州市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各方面因素,從靜態和動態角度,對柳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彈性界限進行科學預測,並針對柳州市人口、土地、水資源、能源及生態環境的承載力提升,提出符合本地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對策措施。 (九)《柳州市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研究》,內容要求:通過對柳州市農業產業的分析論證,研究分析「十二五」期柳州市農業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新興產業,重點研究如何發展本市產業基礎和生產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競爭優勢明顯、對農民就業和增收作用突出的農業主導產業,並明確提供應對策略。 (十)《柳州市改善民生問題研究》,內容要求:通過對柳州市民生狀況各方面的深入調查分析,緊密結合柳州實際,以努力提升柳州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數為目標,研究提出「十二五」期柳州市進一步改善民生的具體對策和重點措施。 二、參與選聘課題研究單位的條件和要求 (一)本次公開選聘課題研究單位的范圍,主要包括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設計咨詢單位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組織或機構,不面向個人。 (二)課題申請單位須具有相關課題的研究基礎、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近兩年完成省級和市級(地級市)相關研究成果的數量不得少於三個。 (三)課題申請單位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精神,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柳州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四)課題組負責人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能夠保證全過程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 (五)課題團隊的人員結構及專業配置須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與課題研究的內容和要求相適應。 二OO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Ⅸ 南寧與柳州,哪個發展潛力最大原因是什麼
5樓的肯定沒來過柳州```柳江的水質比你家的純凈水還好
廣西最好的兩個生活水源是柳江和灕江
邕江就像一條黃河```對了 `國際F1摩托艇在柳州比賽``你知道嗎?
這種國際的比賽可能5樓也不知道
論潛力```應該是南寧吧```1樓說得很詳細了
而且現在的南寧有全區的財政的支持```底氣很牛`
廣西的航空中心從桂林般到南寧``航運中心從梧州般到南寧``全國區大鐵路局從柳州般到南寧
所以這幾年它發展很快```現在的南寧經濟總量已經比柳州高了
不過人均還進不了廣西前3``
本人認為南寧是泥菩薩 ``以後也是`如果它自身不加強經濟建設
只要全區財政的輸血來發展```永遠不會得到廣西其他城市的尊重``
有東盟博覽永久性在南寧舉辦``東盟博覽會只是一個平台```
東盟博覽會在廣西也辦了蠻多年了``可是去年廣西和東盟的貿易額都比不上雲南和東盟的貿易額
廣東和東盟的貿易額更是廣西的20倍!
泛北部灣經濟區的建成也只是外省在廣西投資的那些企業單位拿大頭
廣西只能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和增加一點稅收```因為廣西在北部灣根本沒什麼股份``說不成話
得到的盈利分不到多少``
CPI創下10年來的新高不是好事``相反``消費昂貴`房價直線上升
現在真正的南寧人根本沒多少人買得起房子``收入追不上物價房價上升的速度
所以我覺得南寧的經濟不怎麼樣
現在很多南寧人都說南寧怎麼怎麼好```要打造國際化大都市`
他們知道不``現在的北京`上海也是朝國際化大都市發展``
上海城市面積是南寧的10倍`人口2000W``都沒敢說已經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其實自誇有什麼好呢?``年輕人要少說多做
Ⅹ 廣西柳州未來的經濟發展怎樣
廣西未來的北部灣抄經濟區前景看襲好,臨海工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主要發展化石工業,物流等,柳州是目前廣西最大的工業體,在廣西優勢明顯,依託東盟經濟貿易區,對柳州的汽車,機械,化工等產業有較大的利好,柳州未來還是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一旦西江發展起來,柳州前途不可限量,不僅樞紐地位更加穩固,三產也將獲得極大的發展,柳州目前柳南區的工業實力最強,三產是城中區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