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pdf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pdf

發布時間:2021-01-08 17:44:10

Ⅰ 中國的蘋果產業是怎樣發展的

我國蘋果產業從新中國成立後取得迅速發展。據統計,自1990年以後,我國蘋果生產進入超常發展時期,產量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全國蘋果栽培面積達191.89萬公頃,產量約2550萬噸。蘋果栽培面積、產量、濃縮蘋果汁產量和出口量4項指標均已列世界第一。我國正朝蘋果產業化大國邁進。

Ⅱ 中國蘋果的歷史起源文化

19世紀中葉後,海禁開放,西方文化大量輸入,果樹資源交流更加頻繁。蘋果屬果樹也隨之引入。
1、早期蘋果引進概述 早期引種蘋果的途徑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東最早,據煙台的地方史志記載,186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John L.Nevius)受長老會派遣,由上海來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婦重返煙台時,帶來西洋蘋果、洋梨、美洲葡萄、歐洲李及甜櫻桃等果樹品種,在煙台毓璜頂東南山麓建園栽植,取名"廣興果園"。
2、20世紀前半期蘋果引種及生產概況 20世紀初,遼寧、山東蘋果發展較快。1909年旅順最大一處蘋果園(後改為旅順農場)中有國光96株、倭錦550株。日俄戰爭後,旅順、大連的租借權轉歸日本後,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為農事試驗場),再從日本引進一些主栽品種,1910年引入紅魁、祝光、旭和國光等;1914-1921年間又引入玉霰等3個品種。
3、蘋果生產恢復時期 從1950-1952年,國家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扶持農業生產,對果樹生產發放無息貸款,減免果業稅收,同時還在重點果區建立果樹技術指導機構,通過供銷社組織果品運銷,提高果農收入,促進了果樹業的復甦。在老蘋果產區,殘存的蘋果老樹迅速恢復了樹勢,主要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並開始組建第一批國營園藝場(其中北方以蘋果為主),因此,產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蘋果業的興起 從l953年起,中國農村互助合作運動興起,大大地鼓舞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l955年農業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大力提高現有果樹的產量和質量,有計劃地積極向山區、荒山擴大墾辟新果園",新建果園一律免徵農業稅,並相應改善購銷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與發展 從1985年起,由於蘋果收回投資快,效益高,除廣東、廣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適於商品生產栽培外,其他地區都把發展蘋果生產作為開發山區、脫貧致富或積累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其中陝西省發展尤為突出,在渭北地區建立25個優質蘋果基地縣,秦冠、富士等品種佔了絕對優勢,產量也迅速上升,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從1992年達到年產8.429×105t,僅次子山東、遼寧。1993年超過了遼寧,居全國第2位。1995年全國各省的面積與產量。

Ⅲ 簡述蘋果在中國的發展史

腦子壞了吧!

Ⅳ 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發展史

2009年10月30日,在發布近一年後,iPhone
3G終於正式登陸中國內地。不管iPhone
3G的性能是否驚艷,它的價格絕對驚人,中國聯通宣布的iPhone裸機價格方案顯示:iPhone
3G
8GB價格為4999元,iPhone
3GS
16GB價格為5880元,iPhone
3GS
32GB價格為6999元。而除了價格高昂外,最令中國蘋果公司粉絲「郁悶」的是中國聯通引進的iPhone版本沒有WiFi。

2010年6月7日,喬布斯在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中發布iPhone4。消費者的狂熱也再次讓人震驚,iPhone4上市3天銷量便突破170萬部,這種狂熱也逐漸蔓延至中國。2010年9月25日,iPhone4在中國內地正式開始發布,16G和32G的裸機價格分別高達4999元和5999
元,因為「奇貨可居」,裸機分別炒至6200元和7200元。而在三里屯蘋果公司零售店門前,黃牛為了搶位置不惜拳腳相向,該店為了維持秩序不得不宣布停售iPhone4。

2011年10月4日,在喬布斯逝世的前一天,蘋果公司發布了新一代iPhone
——iPhone4s。雖然國外消費者對這個過渡版本的iPhone惡評如潮,但中國「果粉」對iPhone4s的熱情依然不減。2012年1月13日,iPhone4s在中國內地正式開賣,16G、32G和64G版本的裸機價格分別為4988元、5888元和6788元。
2012年9月13日,蘋果公司正式發布其新一代產品
iPhone
5。iPhone的屏幕尺寸首次發生了變化,從3.5寸擴大為4寸。然而其毫無亮點的外觀設計引得網友們紛紛吐槽,甚至有網友已經迫不及待地推測出iPhone
10的外觀。

2013年9月10日,蘋果公司發布兩款新iPhone型號:iPhone
5c及iPhone
5s,並首次將被「冷落」已久的中國內地納入了首發國家。蘋果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iPhone5s和5c首周銷量高達900萬台,相對於iPhone4s的400萬和iPhone
5的500萬,這可謂暴增,當然「土豪」遍地的中國功不可沒。而2014年第三財季顯示,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48%。

2014年10月10日零時,蘋果中國在線商店正式開啟iPhone
6/6
Plus預售,iPhone
6售價5288元起,iPhone
6
Plus售6088元起,每名用戶可分別最多購買2台,到貨日期10月17日,同時三大運營商也同步發售。

北京時間2015年9月10日發布了iPhone
6s系列。iPhone
6s有金色、銀色、深空灰色、玫瑰金色。屏幕採用高強度的Ion-X玻璃,處理器採用A9處理器,CPU性能比A8提升70%,圖形性能提升90%,後置攝像頭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500萬像素。攝像頭對焦更加准確,CMOS
為了降噪採用「深槽隔離」技術,支持4K視頻攝錄。數據連接方面,支持23個頻段的LTE網路,和2倍速度的WIFI連接。2015年9月25日發售。

Ⅳ 我國蘋果生產現狀是怎麼樣的

建國以來,我國的蘋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無論面積或產量都大幅度上升。據統計,解放初期的1952年,全國蘋果種植面積僅有46萬畝,到1985年,全國蘋果園發展到1298.1萬畝,增長27.2倍,同期產量由1952年的236萬擔,增長到1985年的7228萬擔,約增長29.6倍。這種迅猛的發展速度,是其它果樹無法比擬的(表2-2)。

表2-2我國主要果品增長速度比較

從表2-2可見,蘋果的增長速度約相當於柑桔的4倍,葡萄的5倍,梨的6.7倍.是全國果品平均增長速度的近10倍。然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發展速度也是有差異的(圖2-1)

圖2-1全國歷年蘋果產量發展變化示意圖

由圖2-1可以看出,從1952年到1965年間,我國蘋果產量增長速度相對較緩慢。若以1965年與1952年相比,產量約增長1.69倍。而進入70年代以後,蘋果生產節節上升,產量大幅度增長,到1975年,突破了3000萬擔大關,達到3166萬擔。1980年上升到4726萬擔,分別比1965年增長10.4倍和19倍。特別是最近幾年來,由於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使我國蘋果生產又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蘋果園不斷擴大、產量日益增加,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長,開創了我國蘋果生產的新局面。

隨著蘋果生產的飛躍發展,蘋果在我國果品構成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表2-3)。

表2-3歷年來蘋果在我國果品中佔有比重(%)

表2-3表明,蘋果在全國果品中佔有比重1952年僅佔4.83%,到1983年則提高到37.3%,成為各類果品之首。

蘋果生產迅速發展帶來的另一重大變化是,使我國蘋果的生產布局隨之發生變化,全國涌現出許多新的商品生產基地。如陝西秦嶺北麓、甘肅河西走廊、華北平原的黃河故道等地區,都先後建立了蘋果商品生產基地。特別是黃河故道蘋果園的建立,規模達100萬畝,成為我國主要蘋果產區之一。這對於改善我國蘋果的生產布局起著重要的作用。

解放前,我國蘋果生產主要分布在渤海灣地區,其次在甘肅河西走廊、伊犁河谷也有少量栽植。此外,在陝西、四川、雲南等省也有零星栽培。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蘋果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不斷培育出各種優良品種,使我國蘋果栽種區域逐步向北向南推移到北緯48°-23°之間的廣大范圍內。現在,我國的蘋果種植幾乎遍布全國24個省、區。其中,產量在100萬擔以上的有:山東、遼寧、河北、河南、陝西、山西、江蘇、甘肅和新疆等9個省、區,產量共佔全國蘋果總產量的93%,尤以山東、遼寧兩省產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38.2%和23.6%,居全國第一位和第二位。

Ⅵ 中國蘋果產業體系張永茂是什麼人

張永茂:
甘肅省農科院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中心主任,潛心研究農內產品貯藏加工技容術25年,其中用10年時間,研製成功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納米保鮮果蠟,解決了我國果蔬貯藏的難題。於是,才有了能在常溫下放置半個月依然色鮮味美的蘋果。

納米保鮮果蠟僅僅是張永茂眾多研究成果中的一個。黃花菜護色、軟包裝水果罐頭、馬鈴薯加工保鮮、油炸果蔬脆片……25年來,他先後承擔完成國家、省部科技攻關及星火計劃、新產品研製開發等10個項目,取得2項國家專利,獲得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先後兩次被評為「全國星火先進工作者」。在全國學術會論文集和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Ⅶ 蘋果產業發展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部分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蘋果生產國,也是惟一一個蘋果收獲面積上百萬公頃、產量上千萬噸的國家,產量佔全球蘋果產量的一半還多。但是,隨著蘋果種植面積和蘋果產量的迅猛擴大與快速增長,蘋果價格跌多升少,我國蘋果產業的發展正受到日益嚴峻的挑戰。在國內外消費需求增長跟不上蘋果產量增長的情況下,如何根據蘋果市場供求狀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蘋果產銷戰略,把產地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把蘋果生產的數量優勢轉變為質量優勢,就成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蘋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產業發展趨勢和現狀

1. 栽植面積由快速擴張向平穩發展

根據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的調查研究,1982~1989年期間和1991~1996年期間,我國蘋果產區經歷了兩次大規模擴張,但自1996年後,環渤海灣優勢產區蘋果面積以每年平均5.1%的速度持續下降,而黃土高原優勢產區在1997~2002年種植面積減少後,從2003年至今保持年均
4.53%的速度平穩增長,到2013年我國蘋果栽植面積達到225.14萬公頃,近三年蘋果收獲面積相對穩定,但產量卻呈穩步增長態勢。

2. 區域布局由分散發展向優勢產區集中發展

我國蘋果主產區地處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環渤海灣地區,海拔高、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具有發展蘋果生產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資源優勢。但在這些地區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宜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只有其中的優勢產區更適合發展蘋果產業。目前,從蘋果區域布局來看,環渤海灣蘋果產區種植面積保持動態平衡,逐步向本區域優勢產區集中;黃土高原蘋果產區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增長,優勢產區陝西、山西、甘肅發展較快。目前,全國蘋果生產面積在10萬公頃以上、產量在100萬噸以上的有陝西、甘肅、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和遼寧等7個省。我國蘋果產業布局持續向勞動力豐富、病蟲害少、生產成本較低的西北高海拔地區遷移擴張。

3. 產量水平由「大小年」明顯變化向逐年穩步增長發展

過去,在蘋果生產上,由於基礎設施和栽培投入少,果園土肥水綜合管理跟不上;傳統栽植修剪果樹,樹體密閉通透性差等原因,年際間產量水平差異較大,出現「大小年」周期變化的現象。近年來,受蘋果種植面積持續增加、技術進步、果農對果園投入與管理增加、經濟效益良好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蘋果產量年際間呈持續穩步增長趨勢。2013年全國蘋果產量3849.07萬噸,比2012年增加6.96%,約佔世界蘋果產量的52.3%。

4. 栽培模式由傳統栽培向高效集約化發展

我國的蘋果樹大部分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發展時期栽植的,主要採用以喬砧密植為主要特徵的傳統制度,果園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果園管理標准化程度低,生產成本高,機械化作業困難。導致果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降低。

近年來,通過間伐減密、提高栽植標准等措施,推廣應用了既省工、省力、優質、高效,又便於機械化作業的寬行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模式,2013年全國示範推廣面積達2.6萬公頃。果園標准化建設、規范化管理、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對推動我國蘋果栽培制度與國際接軌、集約使用土地,實現蘋果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5. 出口貿易競爭加劇,近年形勢有所回暖

自2004年以來,我國就一直穩居全球鮮蘋果出口第一大國地位,出口量總體呈增長態勢,但在2010~2012年出口量逐年下降,到2013年蘋果出口形勢有所回暖,出口蘋果數量為111.22萬噸(同比增長1.9%),金額為11.5億美元(同比增長7.3%),平均單價為1035.6美元/噸(同比增長5.3%)。盡管目前蘋果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我國蘋果出口所面臨的發展約束因素漸增,一是國內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價格持續上漲因素,導致出口競爭力逐步減弱;二是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加上貿易保護加劇國際市場競爭,使我國出口市場增長空間有限;三是質量標准與海關檢驗檢疫也是約束我國鮮蘋果擴展發達國家市場的重要因素。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蘋果產業化程度低

目前,國外蘋果的產業化處於較高的水平,如日本批發市場與農協、農民結成緊密的一體化聯合體,形成以批發為龍頭、以農協為紐帶、聯合眾多農戶的一條龍體系。而我國的蘋果生產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產業化程度低。雖然也建立了果農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但遠未起到應有的作用,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格局並未完全形成。

2. 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不盡合理

由於前些年對蘋果發展宏觀調控不力,果農盲目引種,加之果苗市場品種混亂,造成在非適宜區發展了不少果園,在適宜區栽培了一些不適宜品種。品種結構不盡合理:一是品種單一,傳統品種缺乏。目前,全國紅富士蘋果栽培面積約占蘋果總面積的50%以上,新選育推廣的品種也多是富士系列,而受消費者喜愛的金帥、青香蕉、黃香蕉等傳統品種在市場上幾乎看不到。二是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不合理。長期以來,形成了「早熟較缺、中熟不足、晚熟過剩」的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的品種結構。三是鮮食與加工品種比例失調。發達國家,如美國45%、日本25%的蘋果用於加工,而我國鮮食蘋果則佔到總面積的
90%以上。

3. 標准化生產技術普及慢,果品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近年來,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力普遍外出務工,留守在家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中老年人,科技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有限,致使果園標准化技術無法很好地推廣應用、生產的果品質量參差不齊。在蘋果采後加工處理上,發達國家90%的蘋果經過機械化清洗、打蠟、分級、包裝後才投放市場,而我國目前能達到這種標準的蘋果僅有5%左右,多數是直接採摘進入市場。從生產到加工,果品整體質量不高,這也是我國蘋果難以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果品質量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我國是農葯使用大國,年使用量80萬~100萬噸,屬世界首位。目前,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生物農葯應用相對較少,主要還是依賴化學農葯,且由於農葯的不科學(劑量、時間、次數)使用,導致農葯殘留量超標。還有些果農安全意識淡薄,隨意加大農葯使用量和采前用葯不注意安全間隔期等,導致人畜中毒問題的發生。化肥仍是目前果園使用肥料的主流,農家肥、沼肥、生物肥比重相對較少。此外,由於污水灌溉、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等問題導致土壤重金屬含量增加,這些都給果品質量安全造成一定威脅,也成為蘋果產業發展的重大隱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發展對策

1. 調整結構,發展優質果品

根據近幾年國內外蘋果產業發展和市場形勢來看,我國蘋果栽培面積不宜再擴大,而應保持基本穩定。蘋果產業發展應將工作重點轉移到調整結構、發展優質水果上來。一是在區域布局上,應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適當集中的原則,盡量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二是優化品種結構,在調減富士系列的同時,適當增加金帥、嘎拉等優良品種種植比例,把早、中、晚熟蘋果種植比例調整到2∶2∶6的較合理范圍內。三是適當發展加工品種,如有計劃地種植高酸度蘋果或通過高枝換頭等方式將部分蘋果改造成專用酸蘋果,逐步建設果汁加工專用蘋果種植基地。

2. 提高產業化水平,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

一是提高果農的組織化程度,借鑒國內外有關果品協會、合作社建設的經驗,將分散的千家萬戶果農組織起來,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社或協會,以利於形成有效的價格約束機制,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蘋果生產者與市場之間的聯系。二是發展龍頭企業,把企業的資金優勢、管理優勢與生產者的土地優勢、果園優勢結合起來,擴大規模化生產經營,解決分散生產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以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提高蘋果產業現代化水平,按照不同蘋果品種特點,分別做好清洗、分級、打蠟、包裝等工作,提高果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四是盡快建立和完善具有現代化電子報價、電子信息發布、電子統一結算和檢測檢疫系統等功能的果品批發市場。

3. 正確處理果品質量安全與產業發展的關系

優質、安全是當今世界果品生產和消費的總趨勢,針對我國蘋果質量標准體系不完善,與國際不能接軌等問題,應大力抓好果品質量安全工作。一是加強標准化生產,全面實現蘋果質量安全達標。堅持以標准控制質量、以標准規范生產、以標准引導果農,加快果業標准化步伐,盡快形成適應現代果業發展的果業標准化體系。二是建立市場准入制度,加大果品質量安全檢測力度。啟動果品例行檢測項目,確定強制檢測的農葯殘留種類限量,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對果品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實行全程監控,建立並嚴格執行果品市場准入制度,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三是全面推行果品基地認證,積極發展有機果品。

4. 不斷提高競爭力,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首先要認識到提高蘋果出口競爭力必須在果品質量上下工夫。先進技術是生產高檔優質蘋果的保證,因此,應重視各個環節的技術操作和先進技術的運用。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果農的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和先進技術的示範推廣,最大限度地保證我國蘋果的質量安全。果農在蘋果種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蘋果生產標准進行各項操作,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從而保證蘋果生產品質。其次要建立健全蘋果出口檢驗檢疫標准體系,對出口蘋果生產、價格、儲運和銷售進行全程式控制制,不斷優化蘋果品質,從而提高我國蘋果國際競爭力。最後要在鞏固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傳統低端蘋果銷售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歐盟、北美等高端蘋果銷售市場,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蘋果出口市場。

Ⅷ 千陽模式對中國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千陽模式就是對種植地進行研究,改進蘋果品種,而後集中化種植,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Ⅸ 誰知道蘋果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及現狀.......急求!!謝謝

寫論文就自己查去,這么懶!

閱讀全文

與中國蘋果產業發展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