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農村文化生活傳統村落各具特色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麼特徵
中國農村的傳統村落各具特色,有的村落歷史悠久,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及包容性特徵
『貳』 農村文化產業是什麼,具體包括什麼
在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以農民為創作和生產主體,發展傳統手工藝生產、鄉村旅遊等產業,有助於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文化富民,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也具有積極作用。
我國農村擁有豐富的傳統手工藝遺存,作為產業資源應受到高度重視,建議立足文化生態的高度加強傳統手工藝保護,保護由手藝人、手工技藝、手工藝品、手工藝價值理念等組成的文化生態系統,這是發展當代手工藝產業的基本前提與保證。
『叄』 中國旅遊資源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1.類型齊全,數量豐富在中國復雜地理環境和悠久歷史文化背景下,其旅遊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方案所設置的8大類、31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的旅遊資源中,在我國都可以找到其典型代表,而且每個類型還可細分出許多小類,如樓閣可分酒樓、茶樓、戲樓、城樓、鍾樓、箭樓、筒樓、風雨樓、觀景樓、藏書樓、藏經樓、過街樓等。奇花異草中僅觀賞性菊花就有3000多種、蘭花2000多種、梅花200多種,充分顯示出中國旅遊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2.歷史古老,風格獨特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發展從未因異族入侵而中斷。5000年血脈相承,世代相傳,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其歷史遺存、文物古跡、風土人情、風味食品、文化藝術等無不打上古老文明的印記。在已發掘的古人類遺址中,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的8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是世界上發現的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古猿中的第一個古猿頭骨;京杭大運河始鑿於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末期,比世界最古老的瑞典果達爾運河要早2000年;古長城修築歷史延續2500餘年,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園林藝術始於軒轅黃帝時代;梅花、菊花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養蠶取絲織綢的歷史已有4000~5000年以上。中國的旅遊資源不僅古老,而且獨特,可稱為世界之最的奇絕旅遊資源數以千計。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古老的敞肩橋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樂山大佛等,無不具有獨特性和壟斷性。3.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我國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遍布全國各地城鄉。即使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峰,也有冰峰可供旅遊者攀登探險,在艾丁湖面有鹽池景觀可供旅遊者觀賞。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東方紅日,新疆阿拉山口的夕陽,內蒙古的草原羊群,海南島的椰林以及偏遠山區小縣的所謂「八景」或「十景」等等,都表明了我國旅遊資源分布廣泛的特徵。同時,這些資源又具有相對集中的特點。如果從黑龍江省的黑河鎮至雲南的瑞麗連一條直線,正好把全國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從宏觀上看,此線以東集中了我國的七大古都、五嶽、四大佛山名教、四大道教名山、三大古建築群、江南三大名樓,以及全國著名的園林都市、絕大部分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古城。我國的旅遊資源還有呈條塊集中分布的特點。例如,長江沿岸從江西廬山到重慶之間,自東而西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有「龜蛇鎖大江」的武漢,有「山、湖、樓渾然一體」的岳陽,有壯麗的長江三峽以及江陵、秭歸、白帝城等歷史文化名城,有赤壁、當陽等三國古戰場以及附於它們的人物傳說、碑林石刻,加上葛洲壩、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等現代工程,共同構成了巨幅長江山水文化長軸畫卷。南北大運河、萬里長城、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以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國旅遊資源成線、成片集中分布之地
4.季節性明顯,地域性強烈由於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季節性變化明顯的溫帶和亞熱帶,故自然景觀上春季草長鶯飛,百花吐艷;夏季高溫高濕,萬象崢嶸;秋季天高氣爽,果木飄香;冬季雨雪紛飛,山河露骨。夏季北方的海濱和中緯度地區的山地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而冬季的海南島又成了人們避寒度假的好處所。觀泰山日出以冬春二季最佳,看黃山雲海最好是春夏之交。由於人類的社會活動往往受制於自然環境,所以我國的不少人文旅遊資源同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如南嶽衡山的「香市」以金秋八月最旺,內蒙古草原的牛羊以夏秋季節最肥。還有五月端午劃龍舟、八月中秋看明月、元宵燈會等節慶活動,無不顯示出季節性特徵。受地理環境影響,不同地域的旅遊資源風貌迥異。例如,我國的風景地貌,桂林山水以岩溶風光見長,福建武夷山、廣東丹霞山以丹霞取勝,湖南張家界的砂岩塔狀峰林為世界僅有。還有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雲南的一顆印、廣西的干欄、福建的客家土樓等,均顯示出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5.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中國人民自古具有崇尚自然的特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便是其歷史的總結。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名道喜歡出沒於名山秀水之間,並留下眾多文化勝跡,使一些風景名勝地往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融歷史文化與山水名勝於一身。例如,湖南嶽陽古城不僅出現了「遙看洞庭山水翠,岳陽樓上對君山」的名樓、名山、名水相融的勝景,而且在一個僅有0.98km²的君山72峰之間出現了48廟以及二妃墓(舜帝的娥皇、女英二妃)、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射蛟台、朗吟亭、楊幺寨、柳毅井等,並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湖北武當山集中了72峰、36岩、24澗、11洞、9泉、8宮、2觀、36庵堂、12亭、10祠、72廟等自然與人文景觀,使其更具美學、科學和歷史文化價值,從而具有強烈的吸引功能。
『肆』 文化資源的主要特徵
由於文化狀態是人類智慧與才識的表徵。因此,文化資源的特徵充分顯示出精神層面的特徵。回理解答文化資源的特徵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按照文化規律從事文化產業的開發與維護工作。大體說來,文化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所謂適境性,是指文化資源的生命力要在一定的情景或者相當的環境資源條件支撐下才會發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文化是大眾的文化。民族的大眾的文化對文化的傳承和交流提供了豐富的適應情景,也因之廣泛的影響力萬里注入新生的力量源泉。馬克思主義文化之所以成為我們中國的主導文化,其著作和人群成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就在於他的精髓充分體現出民族的大眾的特質,從而可以不斷進行更新和補充,也找到了適合地球智慧人群可以傳承和發展的根基。
『伍』 什麼是農村文化資源,要有出處,文獻綜述用的,謝謝
農村文化資源是根植在農村的可以產業化的文化存在對象,具有濃烈的鄉土氣息和時代特徵回。包括答農村歷史文化資源、 農村生產文化資源、 農村名人故里與歷史遺跡文化資源、 農村民情民俗文化資源、 農村景觀文化資源、 農村飲食文化資源、 農村傳統工藝文化資源、 農村口述文化資源等等.
論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資源開發,王 沖,經濟研究導刊,2010,34期
黃映輝,史亞軍.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與經營[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
或者你可以自己下定義,通過文化資源的定義,你自己下一個農村文化資源的定義,這樣比較好。
『陸』 國外農村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一枝獨綉 | 05-08-23 0 0 舉報
組織文化是指組織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並被組織成員廣泛接受和遵循的具有白呢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團體意識和思維模式的總和。
組織文化包括組織精神、組織價值觀和組織的形象。
組織文化的基本特徵表現在:1、成員的一致性。
2、團體的重要性。3、控制。4、報酬的標准。5、對人的關注。6、單位的一體化。
7、沖突的寬容度。8、風險的承受度。9、手段-結果的傾向程度。10、系統的開放度。
『柒』 文化產業有哪些特點
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文化的歷史傳播,上層文化是以文字典籍為媒體的,而底層文化主要靠口頭傳承。以文化的特質變化為前提,用有關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為界限,文化流變的歷史階段劃分是可以操作的。我們說文化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存在、變異、發展,從而具有某一時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歷時傳承的過程中積淀並確立了自身的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不同角度來指稱的。中國古代文化是針對現代文化而言,它是對文化的時代劃分;傳統文化是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產,它不局限於古代,而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並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這種認識恰恰忽略了現代化進程仍然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部分,一旦否定了傳統,現代化與民族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就要脫節,與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認為發揚傳統就要拒絕引進和借鑒,或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是截然對立的。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種民族傳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它文化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說,這些被吸收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沒有一種文化是純而又純的,吸收外來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本體文化的正常途徑之一。 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決定歷史發展的諸因素。文化發展本當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於文化發展與中國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所以要研究文化的發展脈絡,可以依循歷史的發展進行。 關於中國文化的特徵,一般可以歸為三條:第一,天人合一,順天應物;第二,家族倫理本位;第三,貴和尚中。西方分別是:第一,天人相分與征服自然;第二,個人本位;第三,理性精神。 追問: 文化產業的特點。不是中國文化的特點。
『捌』 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遵循哪些規律
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以下功能:
1、 可以規模化生產。即可以按照一定版的工業化標准對農村文化產品權進行批量生產,如民間 飲食、農村手工藝等。
2、 可以市場化經營。農村文化產品具有商業性,大批的農村文化產品要以市場為依託,通 過市場送達消費者手中。
3、 可以復制。農村文化產品必須進行標准化生產,確保公眾享受到符合國家或地方標准和 公眾要求的高質量服務。
4、 具有創造性。就農村文化產業及產品所承載的內容而言,它必須凝結當地人們的創造性 勞動並不斷深化與提升。
5、 具有層次性。農村文化產業具有基礎層(地方文化資源)、核心產業層(地方文化產品)、 和延伸產業層(如民族服飾設計中蘊涵的時尚文化)三個基本層次。
農村文化產業作為 一種新型產業,涉及文化和經濟兩個領域,這種邊緣性和交叉性的特點,決定了研究農 村文化產業時既要以經濟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經濟。
『玖』 中國農村傳統村落各具特色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麼特徵
中國傳統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雙重特徵,不同地域的自然物產資源與氣候條版件,往往決定權著不同地域適宜人居的建築形制;而不同的民族村落建築,又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與審美情趣。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基本內核與「心性」「治平」之學。
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進行有效保護和全面深入研究,既是當前我國文化傳承、文化繁榮和發展的需求,更是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城市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必須直面的課題。文化要繁榮,但必須先呵護和守護好自己的民族文化,要守住文化的「根」。文化需要創新,但應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以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先決條件。一個民族自身的文化傳統,是不能出現斷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