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廣西甘蔗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一是要按標准進行繼續進行基地土地整治、蔗田水利設施建設等,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安排(這部分基地可以享受到中央預算投資),二是通過育種手段進行品種改良、栽培措施的改善,減輕倒伏發生程度;三是進行標准化種植,增加農機農藝融合力度,制定和完善種植地塊大小、種植行距、機耕道、地頭轉彎面積等相關標准;五是增加特色、大型新機械的研發力度,畢竟機械化是規模化發展的前提;六是加快糖廠前處理工藝的進一步改造,增強機收甘蔗的壓榨能力,保證機收蔗應收盡收;七是進一步加強農藝農機融合、信息化的融合,提高農機作業質量,使種植更直更勻。
2. 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從哪些方面來剖析
一般而言,產業園區規劃包括產業園區規劃背景、發展定位、規劃布局、招商策略、園區運營策略等等。
產業規劃的總體規劃思路的關鍵在於產業的定位分析,只有將產業定位準確了,後續的空間布局、招商策略和運營服務的設計才會更加具有成效。當然,在進行產業定位之前,我們需要對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進行全面有效地梳理,為產業定位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此,結合過去的產業園區規劃經驗,提出了「五步法」的總體規劃思路。
內部資源分析
內部資源分析是園區內部與戰略有重要關聯的因素,是園區經營的基礎,是制定戰略的出發點、依據和條件,是競爭取勝的根本。
園區內部環境或條件分析目的在於掌握園區的歷史和的狀況,明確園區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它有助於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資源,發揮企業的優勢;同時避免企業的劣勢,或採取積極的態度改進企業劣勢。揚長避短,更有助於百戰不殆。
園區內部資源能力主要指自然資源、政策環境、人力資源、產業基礎和產業配套、市場輻射能力、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綜合來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3. 對重慶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我認為要比外資企業多生產一些動力好,質量好類似好的汽車。這樣發展就會更好一點。
4. 如何實現楊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要堅持以市抄場為襲導向,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協調和引導作用。
(2)要正確處理資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的關系。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資源總量不足,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加快資源培育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要堅持造管並舉的方針,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管護水平,努力培育資源。在培育好森林資源的同時也要搞好資源的綜合利用。要合理布局產業基地,積極開展木材深加工,不斷提高加工利用水平,提高經營效益。
(3)堅持深化改革,不斷活化發展機制。加大林權制度改革的力度,穩定所有權,放活使用權和經營權,保證受益權。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鼓勵社會各方面參與產業發展,吸引各種社會生產要素向林業領域流動。
(4)要積極穩妥、科學規范,要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切忌生搬硬套、盲目發展。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嚴禁佔用農田。要正確處理好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協調好公司和林農、資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等各方面的關系,引導各地走集約經營、科學發展的道路。
5. 現在什麼行業最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關鍵是眼光. 建議學習一下融資,空手道專家牟其中的創業方法! 你要無限降低風險自由度!內 因為容,影響因素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創業的路在腳下.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每個行業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但有同行沒同利! 要注意有很多項目都是騙人的.應該確保資金安全. 錢不在多隻要賺的快樂. 你看看:有幾個億萬富翁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 天天忙的馬不停蹄的,肯定是壓力很大. 這不是命運,是眼光,是智慧,是選擇! 加盟先失一招!被人把錢騙去.! 一般不要開門店!累死! 人人知道利潤與風險同在! 首先,打工積累:經驗和原始資本<有資金就不必打工了>風險小! 以後,辦學校,股票,基金,權證,外匯都可以! 我10000投資,一般每周賺500-1000元. 有很多優勢:沒有廣告,沒有人找麻煩,不用送貨,要帳, 沒有體力勞動,沒有令人討厭的售後服務... 隱居鬧市,收盤後打球逍遙快哉!但有風險. 總之,用錢賺錢最容易,用知識賺錢成本低, 用勞動賺錢最辛苦,用別人賺錢最聰明! 希望我這30年的心血經歷對你有所啟發! 【關注教育】 回答時間 2007-11-03 00:44
6. 四大高耗能產業怎樣才能可持續發展
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下一個支點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工信部提出2014年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主要預期目標定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
根據多家研究機構的預測,2014年,重工業同比增速仍可能快於輕工業,工業機構重化將繼續拉動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快速增長,這將影響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實現。
同時,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環保意識的加深,就在新《環保法》出台前後,全國不少地區已然開始著手對高耗能企業進行了「清理」,以廣東為例,東莞879家重點用能單位收到了節能任務單,六大污染行業重點企業將按高標准達標或有序退出;河北石家莊也集中拆除了35家水泥企業;陝西省2013年共關閉了11家造紙廠,造紙廠已全部搬離主城區。不少專家表示,工業企業將是節能減排的下一個支點。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主任沈龍海算過一筆賬:到2020年,工業企業節能潛力總計達3600億元。當前,工業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重約為70%以上,但是,盡管工業節能的潛力巨大,節能產業卻差強人意。
「盡管這塊市場空間很大,但社會的投資熱情並不高,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一個『動力』。」新奧智能能源泛能站產品部副總經理朱磊對記者稱。據朱磊介紹,節能減排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成本問題,他說:「例如紡織行業,本身一匹布就掙不了多少錢,再拿出多餘的錢去做節能減排,這對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於玻璃行業來說,能源的成本甚至超過50%,若沒有財政支持或強制性的改造,只能降低收益甚至虧損。」
當前,雖然政策層面頻頻加碼,但我國節能服務類型企業在技術和解決方案層面任面臨著多重挑戰。首先,很多能源服務類型企業往往能夠實現高耗能企業的局部節能,而沒有考慮整體的節能減排需求,解決「點」而忽略「面」,導致最終的節能減排效果不突出;其二,不顧減排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成本壓力,盲目推薦和上馬一些高技術、高成本的節能減排解決方案,走入「為了減排而減排」的誤區;其三,節能和減排不能同時兼顧,往往出現「能效提高但排放依舊」或「排放降低但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的尷尬境地,既不能很好地兼顧清潔生產和對能源利用的全價開發;其四,做不到因地制宜,為高能耗企業提供個性化方案,千篇一律的節能減排解決方案並不能做到針對企業個體,從生產工藝、結構等根本環節上做統籌考慮,提供個性化、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往往淪為治標不治本的「節能擺設」。
系統解決方案為工業節能減排帶來新突破
工業節能減排面臨的緊迫性與困境,為節能服務行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據報道,近年來我國節能服務企業呈現爆炸式增長,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3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155.62億元,增幅為30.38%;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從2012年底4175家增長到2013年底的4852家,增幅為16.22%節能減排領域正從藍海變為紅海。
但與規模上的迅速擴張相比,節能服務產業在做「強」方面則稍顯遲緩。專家認為,自身能力建設是企業變強的必要條件,節能服務企業自身能力主要包括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僅就技術能力而言,國內外知名的節能公司無一不以技術創新占據產業鏈的高端,這類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或者知識產權,多為輕資產、快增長的高科技企業。
以新奧智能能源負責實施的株洲興隆化工水玻璃清潔生產項目為例,新奧從能源效率的綜合利用上考慮,打通了興隆化工各個環節的用能需求,為這類高耗能企業的節能減排帶來了新突破。第一,通過對其生產線實行全系統的節能改造,以天然氣替代傳統水煤氣,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通過技術手段對生產過程中生產的煙氣進行余熱資源的回收利用;第三,在能源費用降低的前提先,對工藝流程進行改善。經過節能改造,最終使得興隆化工的節能率達到17%,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量16000噸,節約能源費用高達600萬元。
也正因如此,吸引了不少國外企業紛紛涉足中國節能市場。如西門子和ABB,通過提供技能技術解決方案,同樣搶灘中國節能環保市場。據了解,西門子在中國首次實施了水泥工廠能源管理,平均節電率達到35%。
盡管國內外諸多企業在中國節能市場同台競技,但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復雜性,但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復雜性,以及國家最新發布的總量控制計劃和排放標准對工業企業開展污染物減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疑對節能服務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慶幸的是,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補貼力度的加大,分布式能源並網發電政策的逐步開放,節能增效技術的突飛猛進,能源利用理念的深入,以及不少企業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都為整個工業企業的節能轉型需求提供了保障。而對於工業節能市場,朱磊表示,市場很大,服務商需要走差異化路線,下一步比拼的將是技術、品牌和服務意識。
7. 什麼產業可持續發展
什麼產業都會發展,頂峰,衰敗的過程。。。。這是自然規律。。。
8. 對於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對於這類地理題該怎麼答
(1)從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回答相關的措施;
(2)從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回答相關的措施;
(3)從促進當地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方面回答相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