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日本產業發展負面清單

日本產業發展負面清單

發布時間:2021-01-07 22:00:17

① 日本十大支柱產業有沒有衰落的跡象呢

日本來支柱衰落是必然吧,只要中源國這方面有進步。因為只有中國可以拉動內需,一旦我們有滿足內需的東西,它遲早會衰落。就像現在日本電視機和手機衰落一樣,如果中國能夠生產出像樣的汽車,日車就完了。
就像香港,不管誰管,衰落也是必然。因為香港英管時代,中國幾乎沒有像樣的港口,而現在中國的港口都很爭氣,都很進步,政府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一個17年不交稅還要躺馬路鬧事的地方。香港是港口,大陸的港口就不是港口?
做生意,還是人多吧,人氣少的地方你做什麼都不行,除非人家沒有你有。

② 日本工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和措施

問題:本國資源和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
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利用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發展核電等可再生能源;治理環境污染。

③ 日本產業向國外轉移對日本經濟有哪些不利影響

我記得貌似我們地理老師好像說過,會影響(減少)日本國內的投資,影響國內的經專濟建設(包屬括一些公共設施和交通的基礎設施),減少就業機會,國內生產總值(GDP)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這些也可以說是就是現在為什麼中國在大力引進外資的原因,增加投資,以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換取GDP高速增長。但另一方面,由於種種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④ 日本發展工業嚴重缺乏什麼、

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基本靠進口,勞動力工資高,造成成本壓力大。
所以,日本要把產業移到國外。

⑤ 日本有哪幾大產業支撐日本經濟

汽車產業、數字媒體產業、動漫產業、航運業、家用電器產業等。

1、汽車產業

日本汽車製造業始於吉田真太郎,1904 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製造廠(現五十鈴汽車公司),3 年後製造出第一台日本國產汽油轎車「太古里1 號」。

隨後日本國內出現了眾多汽車製造廠,情形不亞於80年代的中國。出於軍事的需要,政府頒布了《軍用汽車補助法》,對汽車廠商進行扶持,這成為早年日本汽車業發展的原動力。至今,日本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一百多個年頭。

2、數字媒體產業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種開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場景設計、角色形象設計、游戲程序設計、多媒體後期處理、人機交互技術,是主要針對游戲開發、網站美工和創意設計類工作設計的專業。

3、動漫產業

日本動畫產業(Anime),是動漫產業中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說,它是指圍繞著動畫這個價值中心,由各個產業部門本身以及產業部門的各個經濟活動形成的經濟領域。這個片語由三個關鍵片語成:日本、動畫和產業。

4、航運業

日本海運株式會社(現為商船三井株式會社)是世界最大、最多元化、最有實力的航運公司之一。1995年在青島設立辦事處,2003年變更為分公司。主要為商船三井自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包括攬貨、簽發提單、收取和匯寄運費等服務。

5、家用電器產業

日本工業,是指日本的工業產業。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構成了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帶。日本的五大工業區有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為中心)。

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工業區(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工業區。日本的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東京、大阪、神戶等。

⑥ 戰後日本如何擺脫了制約本國的產業發展要素

日本戰後改革

(riben zhanhou gaige)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在美國佔領當局主導之下進行的日本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司法等廣泛領域的民主主義改革。主要包括:第一,為打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採取如下措施:解散日本全部軍隊;逮捕東條英機等140多名戰犯,並組織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進行審訊;廢除《治安維持法》和《治安警察法》,撤銷特高警察;解散右翼法西斯團體;解除軍國主義分子的公職;神道和國家分離;釋放共產黨人在內的全部政治犯等。第二,根據美國佔領當局意旨修改憲法。修改後的《日本國憲法》於1946年10月7日經貴族院和眾議院通過, 11月3日正式公布,從1947年5月3日起生效。新憲法規定:「主權屬於國民」,廢除天皇的絕對統治大權,「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日本為議會制國家,內閣對國會負責,行政權由內閣執行;「永遠放棄作為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新憲法使日本成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國家,實現了政治體制的民主化。第三,解散財閥。美國佔領當局首先指定三井總公司等83家為持股公司,指定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十大財閥的56人為財閥家族。這些被指定者的所有股票須交給「持股公司整理委員會」處理。解散持股公司,勒令財閥家族及財閥公司負責人一律辭職,十年內不許復職。在此基礎上又制定《禁止壟斷法》和《經濟力量過分集中排除法》,禁止卡特爾的共同行動,劃小經濟力量過分集中的企業。此項改革遠未達到預期目標。被指定的83家持股公司只解散28家,原指定為經濟力量過度集中的325家企業中,實際上被劃小的企業只有8家。解散財閥雖不徹底,但鏟除了日本財閥的封建統治形式,促進了戰後日本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和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第四,農地改革。先後頒布兩次農地改革方案,主要內容有:凡在村地主超過一町步的出租地和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土地由政府強制收買,出售給無地或少地農民。全國原230萬町步出租地征購了190多萬町步,其中180多萬町步廉價售給佃農。農村90%耕地變成自耕地,90%左右農戶成為自耕農或半自耕農。封建地主制基本上被消滅,形成以自耕農為主體的新的土地所有制關系。此外,日本還對文化教育、勞動立法、公務員制度、警察制度、家族制度等進行改革。戰後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解決了明治維新遺留下的歷史任務。日本由軍國主義法西斯國家轉變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國家,為戰後經濟恢復和高速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分析戰後日本經濟基礎、美國的扶持政策、朝鮮和越南戰爭的機遇、國防開支的減少與軍事負擔的減輕及有利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揭示了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是曾經獲得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條件和重大機遇所致.

戰後日本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是最高的。19 53—1979年日本工業平均年增長率為 10.9%,同期聯邦德國為5.7%,法國為4.2%,美 國為4%,英國為2.5%。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占資本主義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 1980年猛增為13.3%,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從第7位躍升到第 2位,僅次於美國。西 方有些學者把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稱為20世紀的「奇跡」。

戰後十年經濟的重建

戰後,日本為醫治戰爭的創傷,把戰時工業改組為平時工業,大體上花了10年時 間。一般認為,1945—1955年是日本經濟的「復興期」,即國民經濟恢復和改組的時 期。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發布無條件投降的停戰詔書,第二次世界大戰 終於宣告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大規模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帶 來了深重的災難,也使日本民族遭受了一場空前的浩劫。戰爭末期,包括慘遭原子彈 襲擊的廣島、長崎在內,全國共有119個城市化為廢墟,毀於戰火的住房達236萬棟, 900 萬人流離失所。近一半的工業設備、道路、橋梁、港灣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工礦業生產急劇下降,如果以戰前1934—1936年平均水平為 100,1945年的工礦業生 產指數僅為60.2,1946年更跌到30.7。1945年農業歉收,大米產量只有常年的六成, 釀成了嚴重的糧食危機。由於物資極度缺乏,貨幣發行量激增,通貨膨脹日甚一日。 1945年秋到1946年初,主要消費物資的黑市價格暴漲為官價的30倍到60倍。經濟上的 混亂狀況一直持續到1947年。該年由著名經濟學家都留重人主持編寫的日本第一部《 經濟白皮書》承認「政府、企業、家庭皆有虧損」。這句話概括了當時日本經濟的困 難局面,以至成為名言。 戰後日本經濟的重建是從實行「傾斜生產方式」開始走上軌道的。為了使日本經 濟擺脫癱瘓狀態,日本政府於1946年 8月成立了經濟安定本部,負責制訂和實施有關 經濟政策。當時日本經濟復甦的最大障礙是能源不足。因為缺煤,高爐陸續熄火,全 國有一半列車停駛,恢復生產急需的原材料運輸出現障礙,工業生產日趨萎縮。經濟 安定本部遂於1946年秋實行「傾斜生產方式」。所謂的「傾斜生產方式」就是在資金 和原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煤炭生產,用生產出來的煤炭重 點供應鋼鐵業,再用增產的鋼鐵加強煤炭業。首先,要努力造成煤和鋼鐵擴大再生產 的能力,以此為杠桿,帶動整個經濟的恢復。根據這個經濟戰略,政府專門設立的「 復興金融公庫」在1947—1948年向煤炭業發放了 475億日元的貸款,占該公庫全部貸 款總額的36%。1946年日本產煤2,274萬噸,1947年即達2,932萬噸,增長近30%,同 期的鋼產量也增長了 21%。1948年,日本經濟出現了初步好轉的跡象。工礦業生產恢 復到戰前的54.6%,其中煤炭達到90%,鋼鐵 49.2%。雖然有這些效果,但由於支付巨 額的價格補貼和大量貸款,通貨膨脹則如脫韁之馬失去了控制。批發物價的上漲率, 1947年和1948年分別為193%和167%之多。 日本的經濟恢復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扶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對日本 實行軍事佔領,按照波茨坦公告精神,推行了旨在鏟除軍國主義社會經濟基礎的民主 改革,並強制日本拆遷工業設備賠償戰勝國。1948年後,隨著東、西方冷戰加劇和中 國人民革命戰爭的趨向於勝利,美國統治集團企圖把日本作為遠東的反共堡壘,以對 抗所謂的「遠東的共產主義」,對日本的佔領政策的重點開始轉到扶植日本恢復經濟 上來。具體來說,首先是一再削減日本對美國的戰爭賠償,到1954年 5月乾脆一筆勾 銷,已拆遷的工業設備也全部發還。其次是向日本提供恢復生產急需的資金和物資。 從1949年到1951年,美國以「佔領地區救濟基金」和「佔領地區經濟復興基金」名義, 向日本提供的貸款和美援物資達23億美元。美國還直接干預日本的經濟結構的改組。 美國國務院和陸軍部於1948年12月聯合發表聲明,提出了「穩定日本經濟九原則」, 要求日本盡快結束財政金融上的混亂狀態。次年 2月,底特律銀行董事約瑟夫·道奇 以美國總統特使、佔領軍財政金融顧問資格赴日,向日本政府提出加強稅收、凍結工 資、削減財政補貼、停止「復興金融公庫」放款等主張,實行所謂「道奇整頓」。日 本1949年的財政預算被編成一個有大量盈餘的「超平衡預算」,1美元等於360日元的 匯率也是在這時確定的。「道奇整頓」使居民賦稅加重,企業銀根抽緊,貨物積壓, 需求萎縮,但政府的財政收入在1949年度則首次由赤字轉為盈餘,貨幣發行量趨於減 少,物價水平開始下降,猖獗一時的通貨膨脹得到了緩和,為爾後的經濟恢復創造了 必需的

⑦ 日本發展最好的產業是什麼產業

日本三大產業:

1、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

2、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動漫

3、電子產業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TDK過去幾年的營收數據

一方面,TDK通過收購InvenSense、ICsense 和Chirp Microsystems,壯大感測器陣容。其中是一家在2003年成立的新創公司,是加速度計、陀螺儀、電子羅盤及麥克風等MEMS感測器市場領導企業,具有擴展性非常好的CMOS/MEMS平台,並且曾是蘋果(Apple)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被TDK收購後,依賴於其CMOS/MEMS平台技術本身,他們將能合作開拓無人機、VR/AR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的市場。

專攻ASIC開發與供應,以及客制化IC設計服務ICsense總部則位於比利時魯汶,公司擁有歐洲規模最大的無晶圓廠(Fab-independent)設計團隊,核心專業能力包括感測器與MEMS介接、高壓IC設計、電源與電池管理等,為汽車、醫療、工業與消費性市場研發並提供客制化的ASIC解決方案,這會是TDK業務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Chirp Microsystems則是高性能超聲波3D感測器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他們的產品相比現有技術尺寸更小、功耗更低。能為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以及智能手機、汽車、工業機械以及其它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等市場提供廣泛的應用。

另外,TDK還和高通合作成立RF360,布局RF前端市場。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以以上廠商為代表的日本廠商正在為汽車電子、物聯網、感測器和5G等技術和市場蓄勢。而我們知道,在經歷了PC時代、智能手機時代之後,以上領域正成為全球半導體廠商關注的重點。其他無論是高通企圖收購NXP、NXP收購飛思卡爾,還是英飛凌收購IR,軟銀收購ARM,都是瞄準這些目標而來。而日本集成電路產業正在為了自己的目標在加倍努力。

⑧ 日本的產業真的衰落了嗎

怎麼來說呢,日本的源製造業頻現造假,從近幾年的宏觀數據來看,日本的製造業確實在走下坡路。但日本的製造業很大一部分是轉移到國外的(成本低),所以可以認為日本的製造業在日漸衰弱,但日本的產業還是很強大的,日本人的精益求精,在追求產品的極致上,日本的產業還是有優勢的。中國的產業在蓬勃發展。

⑨ 影響日本工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是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勞動用工價格高,資源緊缺,所以日本現在的工業發展基本上是控制源頭技術,擴散下游產業,通過資本和技術運作來賺取高額利潤。

⑩ 日本經濟的主要產業

1、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向外國購買,

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2、漁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能源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但是也有論戰說日本漁業太大規模而耗盡漁獲量.遠洋捕鯨業也被動物保育人士抗議。日本漁業顯見的未來有縮減的風險存在。

3、礦業

因為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

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4、工業

日本礦業資源缺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故日本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務業

日本服務業產值極為重要佔了全國3/4的經濟產值.銀行,保險,房產仲介,零售(百貨),客運,通訊都算是服務業。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產,新東京海上產物,JR鐵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該領域的龍頭地位。

將來日本郵政改革後將在2014成為全國最大保險公司.日本有326家企業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佔16.3%(2006)。在可見的未來服務業將是日本最大規模產業也是工作機會提供者。

6、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是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產業日本並不重視或是沒有發展條件例如衛星,火箭,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礦產基礎也具有軍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許會採用和別國合作方式完成載人登月行動,因為這些行業的配套行業例如電腦補助生產(CAD/CAM),軟體資料庫,日本都已經具備。

總體而言「日本製造」的高品質深植人心,但是這些消費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現象,因為日本生產成本太高無法競爭,而日本亦不打算發展高價的大型航太業,製造業前景令人擔憂也是大量失業的成因。

7、動漫產業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佔有不小的份額。2011年動畫產值達2000億日元 ACG相關產業達1萬億日元。

2012年日本國內GDP為5.96萬億美元 摺合596萬億日元。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0.2%, GDP佔有量略低於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東京國際動漫節,並對秋葉原動漫銷售聚集區、吉普力動漫園區、迪斯尼兒童樂園和迪斯尼海上公園等東京、大阪兩地的動漫園區開展了考察活動,切身感受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體會頗多。

8、其他產業

資訊產業、媒體(娛樂)產業、超細微技術產業・納米產業、醫葯產業、遺傳基因·生物產業。

閱讀全文

與日本產業發展負面清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