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鏈國外

產業鏈國外

發布時間:2021-01-07 19:49:11

⑴ 請問產業鏈與價值鏈有什麼不同

轉:

價值鏈:價值鏈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5年在其所著的 《競爭優勢》一書中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過程及對產品 起輔助作用的各種相互分離的活動的集合。」〔1〕任何企業的價值鏈都 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創造價值的活動構成,這些活動分布於從供應商的原材料獲取到最終 產品消費時的服務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波 特提出了價值鏈分析方法,即對企業活動進行分解,通過考察這些活動本身及活動相互之間 的關系來確定企業競爭優勢。同時,波特指出企業價值鏈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於由供 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和買方價值鏈共同構成的價值鏈系統中。企業的價值鏈也是動態變化的,它反映了企業的歷史,戰略、以及實施戰略的方式。
自波特提出價值鏈概念以後,國內外學者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 an)、海尼斯(Peter. Hines)、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爾克拉(John J. Sviok la)、遲曉英和宣國良等,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 的研究,重點放在技術發展對價值鏈的影響,尤其是信息技術、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商務的影響 ,從而提出了虛擬價值鏈、價值網的概念。但是,無論價值鏈的 形式如何發展變化,其本質不變,即價值鏈是由一系列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價值創造活動組 成的,這些價值創造活動通過信息流、物流或資金流聯系在一起。此外,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很快在企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了專門的價值鏈管理思想,國內外也出現了不少的 相關文獻。

產業鏈:隨著產業內分工不斷地向縱深發展,傳統的產業內部不同類型的價值創造活動逐步由一個企 業為主導分離為多個企業的活動,這些企業相互構成上下游關系,共同創造價值。圍繞服務 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 的上下游鏈條關系就構成了產業鏈。

⑵ 產業鏈和產業價值鏈有什麼關系,是相同的概念嗎

價值鏈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5年在其所著的 《競爭優勢》一書中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過程及對產品 起輔助作用的各種相互分離的活動的集合。」〔1〕任何企業的價值鏈都 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創造價值的活動構成,這些活動分布於從供應商的原材料獲取到最終 產品消費時的服務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波 特提出了價值鏈分析方法,即對企業活動進行分解,通過考察這些活動本身及活動相互之間 的關系來確定企業競爭優勢。同時,波特指出企業價值鏈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於由供 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和買方價值鏈共同構成的價值鏈系統中。企業的價值鏈也是動態變化的,它反映了企業的歷史,戰略、以及實施戰略的方式。
自波特提出價值鏈概念以後,國內外學者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 an)、海尼斯(Peter. Hines)、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爾克拉(John J. Sviok la)、遲曉英和宣國良等,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 的研究,重點放在技術發展對價值鏈的影響,尤其是信息技術、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商務的影響 ,從而提出了虛擬價值鏈、價值網的概念。但是,無論價值鏈的 形式如何發展變化,其本質不變,即價值鏈是由一系列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價值創造活動組 成的,這些價值創造活動通過信息流、物流或資金流聯系在一起。此外,價值鏈的分析方法 很快在企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了專門的價值鏈管理思想,國內外也出現了不少的 相關文獻。

隨著產業內分工不斷地向縱深發展,傳統的產業內部不同類型的價值創造活動逐步由一個企 業為主導分離為多個企業的活動,這些企業相互構成上下游關系,共同創造價值。圍繞服務 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 的上下游鏈條關系就構成了產業鏈。

⑶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聯合國認證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門類的國家。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光刻晶元

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什麼14nm光刻機、5nm光刻機,我們看到的也只是xx納米的工藝研發成功而並非光刻機。

⑷ 產業鏈整合:國內研究現狀 國外研究現狀

<論產業鏈整合>
作者: 任江波 / 劉明宇 / 芮明傑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一,揭示分工從工藝分工發展到功能性分工以後,產業鏈形態、產業鏈關聯方式、整合方式、整合主體發生的變化。第二,在一個基於分工演進的報酬遞增框架下,將交易費用理論和企業知識理論融合起來,綜合分析了產業鏈整合分化的微觀機理,從知識共享的視角,研究產業鏈的整合。第三,在對產業鏈、企業集群的價值創造方式深入細分的基礎上,對基於規模經濟、專業化分工經濟、模塊化經濟、網路效應的價值創造過程和知識共享的內容進行比較,揭示了不同類型產業鏈價值創造和知識整合的差異。第四,提出了產業鏈的知識整合、價值模塊整合與產品整合的三維度模型,並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動態知識價值鏈,構造了一個新的知
識創新模型,深化了對模塊化體系中產業鏈知識整合機制的認識。第五,將產業鏈理解為一個知識體,從知識角度研究了產業鏈分化整合的機理,探討了產業鏈整合過程中知識共享的動力機制、模塊創新機制、知識創造機制,以及產業鏈整合的組織模式,並分析了具有創新外部性的模塊化產業鏈的政策規制要點。

這本書應該適合你,建議你去看看

⑸ 產業鏈最早由哪個提出外國人

產業鏈被認為是一個十分傳統的概念,早在1958年赫希曼就在《經濟發展戰專略》一書中從產業的前屬向聯系和後向聯系的角度論述了產業鏈的概念。但隨著供應鏈、價值鏈等理論的興起與運用,產業鏈相對弱化。

阿爾伯特·赫希曼是一個德國出生的猶太思想家,早年沉迷於黑格爾和馬克思等大陸哲學,輾轉英美學習經濟學,直到1964年進入哈佛大學工作之前。

(5)產業鏈國外擴展閱讀

產業鏈形成的原因在於產業價值的實現和創造產業鏈是產業價值實現和增值的根本途徑。任何產品只有通過最終消費才能實現,否則所有中間產品的生產就不能實現。同時,產業鏈也體現了產業價值的分割。

隨著產業鏈的發展,產業價值由在不同部門間的分割轉變為在不同產業鏈節點上的分割產業鏈也是為了創造產業價值最大化,它的本質是體現「1+1>2」的價值增值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爾伯特·赫希曼

⑹ 製造業如何做好產業鏈整合國外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是怎麼做的

發表評論(1)Email推薦給好友列印全文字體:大 中 小在用戶中心分享復制鏈接給好友0
「郎旋風」襲莞,他提出東莞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

經濟形勢真的好轉了嗎?郎咸平告訴你,這只是表象。昨日,被譽為「世界級經濟大師」的郎咸平做東莞,為東莞企業主奉上兩場精彩的演講。他認為,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而不是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造為高科技產業。

在互動環節,郎咸平還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女「鹹菜」親手製作的黑芝麻糊,希望他吃了後頭發能變黑。接過黑芝麻糊,郎咸平高高舉起,笑容可掬地與「芝麻大嫂」合影。這溫馨的一幕,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莞企面臨的處境或更惡化

自今年3月以來,東莞多項數據呈現回暖的跡象。危機真的過去了嗎?中小企業該如何行動?昨日,「郎旋風」登陸東莞,做客東莞,與廣大企業主近距離交流。

滿頭白發和他的「郎式幽默」,昨日盡顯風采。而他幽默的演講方式、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則引發全場觀眾陣陣掌聲,盡管郎咸平的診斷讓他們感到不那麼樂觀。

昨日,郎咸平作了兩場專題演講,並參與互動環節,回答企業家和聽眾們的提問。他反復指出,經濟回暖只是表象,而困擾東莞企業主的兩大問題並沒有解決,相反6月5日國際油價上漲,暴露出那些掌握了定價權的國際炒家又在蠢蠢欲動,東莞企業面臨的處境可能會更加惡化。

廣東最能接受新思維

昨日演講中,盡管只有部分聽眾來自東莞,郎咸平還是最關注東莞的情況,演講基本圍繞東莞的困境和突圍之路展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郎咸平也著重對東莞做了分析,他認為有些提法是不對的,比如拋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去做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

郎咸平對東莞寄予厚望。他表示,廣東是最能接受新思維的。

專訪

困局錯不在勞動密集型產業

關於東莞

「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

關於白發

「下回大家見到我的時候,我會先吃了黑芝麻糊再來,到時頭發會比較黑了。」

昨日上午,郎咸平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他們不聽我的,吃了虧才知道

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大家都提「金融危機」,而很少採用「經濟危機」一詞。

郎咸平(以下簡稱「郎」):這次對歐洲、日本是金融危機,是沖擊他們的金融體系之外,間接沖擊到他們的實體經濟。而對我們,是繞過我們的金融體系,直接沖擊到我們的實體經濟。東莞這么被動,原因就在這里。對我們來講,講「金融海嘯」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是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製造業危機」。問題是我們要怎麼脫困。

記:大家也希望從你這里得到一些指點。

郎:最近政府的政策,一是鼓勵大家創建品牌,二是鼓勵大家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為高科技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個方向的問題。廣東做傢具、玩具,毛利潤確實很低,做晶元的毛利率非常高。是不是應該轉做晶元呢?根本不是這么回事,你應該把它從純製造轉為整個產業鏈的高效整合,而不是拋棄傢具、玩具業,搞什麼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而且以國外成功的例子看,必須是以信息系統來整合。

⑺ 國外科幻行業的發展現狀,或是產業鏈是怎麼樣的

動漫影視類 科幻產品。已經形成產業鏈。製作。線下產品開發。臨場體驗。後續運作

⑻ 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製造業擁有哪些顯著的比較優勢

1、在工業化第一階段結束後,已經形成了以供應鏈為核心,加上物聯和生產的製造生態體系。這樣的製造生態體系對下一輪的創新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向產品轉化的過程;

2、中國具備了中端勞動力成本優勢。在這個階段,我們能夠整合相對廉價的中高端勞動力,降低研發成本和營銷成本;

3、中國科技創新創業有著巨大的腹地和層次豐富的消費者,消費增長空間巨大,消費能力強。

(8)產業鏈國外擴展閱讀

中國製造業存在的問題:

1、結構不合理:我國裝備製造業普通產品總量過剩,而體現競爭力的重大技術裝備卻不能滿足要求。長期以來缺乏具有工程設計、系統成套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致使大量附加值較高的成套裝備市場不得不讓給外商。

2、生產效率低:主要機械產品的大部分技術依靠從國外引進,原創性產品和技術極少;而企業又不能處理好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的關系,缺乏消化吸收及創新的資金和優秀人才,基本停留在仿製、實現國產化的低層次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在製造業創新創業方面具有三大新優勢

⑼ 國內外較知名的產業集群有哪些

在消費電子產業群的崛起「長三角」知名企業已在南京

提起家電或電子企業集中的地區安頓下來,我們往往會凝視或山東省青島市,廣東省。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地區逐漸聚集了相當多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公司,也有很多的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整個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都產生了顯著影響。順德家電展,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展每年一屆,是使這些地區名聲大振。

相比之下,位於南京的「三角」的知名度在家電和電子信息產業似乎更像梧桐城市街道的欄位的結尾,雖然是綠樹成蔭,但不盛開的鮮花。提起韓國LG,日本,美國和歐洲A的夏普... O史密斯,博世,西門子,飛利浦......這是不是一個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和品牌,現在定居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京成為電子信息產業和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從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了解到,僅在這個領域,有世界500強電子信息企業投資17投資公司5300多萬美元。到今年6月,該小區有307電子信息企業,總投資16.24十億人民幣。

為什麼跨國公司投資於家電和電子公司在南京成立?為什麼是產業集群在南京形成的?讓我們走近南京,開放問號。

家裡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據高翔,南京投資服務中心的介紹,一共有三個開發區在南京,南京經濟技術中心副主任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這個區域,並在家電和電子信息產業在這里落戶大多數跨國投資的特點的支柱產業。

高翔,副主任說,投資於工廠前的跨國公司,是經過認真研究,比較和科學論證。他們承諾將主要投資於南京,南京,人力資源和現有產業基礎。南京是非常突出的人才有48所高校,也有很多研究機構,這在北京以外的國家,上海以外是罕見的。人才在一些大城市南京流量是相對穩定的,而對於企業來說,正希望如此。電子行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南京的優勢產業,熊貓一直在這里,蝙蝠,玉環,馬,松等知名家電品牌,也有很多的電子工廠,大量的優秀的技術工人,再加上南京的地理優勢,使得這里被認為是最的信息家電產品的優點外國投資。

據了解,經過10年收集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支柱產業,工業產值去年佔80%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佔南京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區域,重點夏普,日立,富士通,LG電子,LG飛利浦,LG化學,博西,偉創力,飛利浦,賽斯,華新集團,瀚宇彩晶,依利安達,熊貓集團,紫金集團,華電集團,宏圖三胞,新華海,大量的知名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了平板顯示器作為電腦產品,通訊產品,信息產品家電生產基地的代表。由於性能卓越,去年9月,被評為省級開發區「江蘇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榮獲由信息產業部,「國家(南京)顯示器件產業園」稱號,今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電子信息產業園之一。

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影響

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平板顯示產業已成為園區的特色和優勢產業,到2004年底,園區內有是平板顯示器的研究和開發,60多家生產企業,總投資超過16十億美元,35.189十億元,去年全年產值。其中,液晶顯示器及電視連續劇已形成從元器件到終端產品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等離子PDP模組已經形成,等離子電視產品,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對於行業的競爭和行業競爭的龍頭企業經濟競爭

實際表現靠什麼帶動,最終形成區域的競爭力,產業鏈也圍繞核心企業形成的。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LG Genesis是第一次創業到區域由韓國LG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和南京金利集團,成立於1997年的合資公司,主要從事CRT,LCD顯示器和零部件的設計,生產和銷售。

LG創世記接受早期投資和發展政府的大力支持。 LG創世記成功,並成為後來推出的平板顯示產業,一是LG飛利浦在競爭中的龍頭企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的區域。與LG飛利浦落戶開發區,不僅吸引到配套生產的平板顯示器幾十家企業相繼落戶開發區,同時也帶動了一批韓國投資進入該地區。目前,LG在開發區已形成處理的完整體系,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競爭力。 LG創世記顯示器和電視製作,去年566萬台,銷售收入80十億人民幣。

同時,AO史密斯,博西等白電業務在過去兩年紛紛加快投資和發展的步伐,使該區域逐步形成了以白色,黑色全系列的消費類電子產業基地。

促進產業升級和發展

通過采訪,我們還了解到,跨國公司可以在開發區投資建廠,也有一些公司投資設立研發中心,這是技術進步和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截至2004年底,園區已電子有限公司是南京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開發中心和微電子(ASIC)設計中心,三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和技術中心。還有LG的創研發中心,偉創力移動技術研發中心,飛利浦磁中心,研發在南京夏普中心,華日液晶顯示技術中央研究院五個投資超過千萬美元外資研發中心。在今年三月,AO史密斯也在這里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研發中心。

核心業務是支持研究和開發,產品開發,並引進研發,這意味著上游產業轉移到中國,這也是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中國的技術整個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區同志認為,一些老家電品牌在南京消失,說明缺乏核心技術的產品已被淘汰,由新技術產品的調整和產業升級,這是中國家電業是一個推動替代。

據介紹,目前,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環境區已經形成,下一步,按照「加強現有的上游,擴大終端」的想法,他們將手盡快玻璃基板,液晶,彩色濾光片,IC設計軟體包,如前端模塊高科技項目,另一方面引進繼續推出終端產品加工項目在開發區。我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園區形成了從原材料的TFT-LCD集成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平板顯示器件生產基地,並最終占國際市場份額10%希望;力爭引進至少一年的兩個重大項目2010年度共五個跨國公司研發中心,10個申報國家科技成果,建成電子信息博士後4所吸引,力爭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

閱讀全文

與產業鏈國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