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專業好嗎
有些碩士課程比較專,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變化,根據創新企業的需求,一些新課程也迅速產生。
創意藝術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for the Creative Arts)
在羅切斯特 (Rochester)校區開設了創意產業管理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要求申請者有藝術、人類和社會科學士學位,或者在創意產業方面有兩、三年的實際工作經驗。
在英國大學,這門MBA課程相對比較新,主要是為創意產業培養職業管理人員。學習的內容包括商業技能、創新策略、產品設計以及提高創新服務質量等。學生們將通過實踐掌握必備的知識,鍛煉創新和管理能力,在真正的商業環境中,進行市場調查、風險管理、設計品牌以及組織商業活動等。
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
在創意產業方面的研究生課程分五個方向,共設了20個不同專業。五個主要方向分建築環境(built environment) 、設計產業(design instries) 、遺產和視覺藝術(heritage and visual arts)、傳媒(Media)和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
你可以根據未來職業發展傾向,選擇適合你的專業。該大學不論在藝術,商業還是工業領域都與相關單位有很緊密的聯系,教學和研究水平都得到很好的評價,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機會出席業內專家的講座,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
專門為工程師設立了創意企業的碩士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創立大、中、小型企業所需的商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向學生介紹從發展設計新產品到製作經營成品的全過程以及開發新型產品所需的工具和技術等。學生們要學習如何開發市場、發展商業的策略和經濟體制政策,課程包括項目管理,產品發展程序,金融決策和風險分析,供應鏈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創意文化產業管理
創意文化產業管理在英國是比較流行的課程,英國在這個領域居於國際領先地位,被認為是創意文化產業的發源地。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專業涵蓋的范圍較廣,也有純音樂、戲劇以及設計等方面的課程。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藝術類的碩士專業,而且給學生提供在廣播、時裝、音樂、新科技等領域的短期實習機會。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MA in Creative and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課程是今年新設立的,綜合文化藝術創新和開創新興企業等內容,鼓勵學生通過學術研究、實踐以及政策分析來提高創新技能。學生可選擇戲劇表演、設計、音樂以及媒體傳播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形式。
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由著名的六所藝術、設計與傳播學院聯合而成,每所學院都有其獨特的學術實力和風格。
倫敦藝術大學的課程十分豐富,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選擇藝術與設計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的興趣和潛力發生變化,也可以改換專業。此外,該大學的師資力量很強,能給學生提供創造性的指導,而且大學與許多藝術企業有很好的聯系,會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㈡ 南大藝術研究院的文化創意與產業專業與南大商學院的文化創意專業有什麼不同
南京大學藝術學理論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130100
研究方向
01 藝術理論與藝術史回
02 美育與藝術教育答
03 文化創意與文化產業
考試科目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665 藝術基礎理論
④940 藝術史論與批評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665 藝術基礎理論
④941 美育與藝術教育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665 藝術基礎理論
④942 文化創意與文化產業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科目:
1901 藝術評論寫作(按01、02、03不同專業方向考試)
備注:
1.不接受單獨考試
2.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
㈢ 想考研,暨南大學的文化創意與文化產業專業怎麼樣
暨南大學的文科類不錯的 文化產業專業也挺好的 值得報考 在南方就業還可以 也是211點下,也不錯的
㈣ 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有什麼區別
1、文化產業是現代的,創意產業是後現代的
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的最重要區別是:文化產業是現代產業,創意產業是後現代產業。文化產業誕生於西方現代社會,創意產業誕生於西方後現代社會,因為「出生的時機」不同,決定它們許多不同的本質。
有人把西方發達社會的現代化分為兩次:一是已經完成的,以工業化、城市化為主要特徵的第一次現代化;二是正在進行的,以知識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第二次現代化。我更喜歡用現代化與後現代化來劃分這兩種社會形態,並列出下面許多不同特徵:
現代化是以工業化為基礎的,後現代化則是以知識化為基礎的;現代化是城市化的,後現代化是網路信息化的;現代化是集中的,後現代化是分散的;現代化講究經濟效率,後現代化講究生活質量;現代化講究變化,後現代化講究創新;現代化是趨同的,後現代化是多樣的;現代化是大眾傳播,後現代化是網路傳播;現代化的受眾是大眾,後現代化的受眾是分眾;現代化是全球統一的西方風格,後現代化是全球化的地方風格;現代化是機械復制;後現代化是數碼復制;現代化是模擬的,後現代化是數碼的;現代化是現實的;後現代化是虛擬的;現代化是同構的,後現代化是解構的;現代化是直線因果,後現代化是網路因果……
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的諸多不同性質,就是由上述「現代性」與「後現代性」決定的,或者說,文化產業是現代的,創意產業是後現代的。
2、文化產業是工業經濟,創意產業是知識經濟
文化產業又稱為「文化工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簡而言之,文化工業意指通過工業化和商業化方式所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再生產、供應和傳播。這里,大規模的要求和經濟上的策略,比其他考慮更為重要。」
相反,創意產業是一種知識產業或知識經濟,這一點姜奇平先生最先意識到。他認為創意產業第一理論權威凱夫斯的《創意產業經濟學》的致命傷,是沒有把信息革命內生到創意經濟中,而上海的《創意產業》,正沿著凱夫斯的方向展開。信息革命的成果,是互聯網經濟,知識經濟,新經濟。我非常認同姜奇平先生的觀點,他是少數對創意產業具有真正前衛理念的人。
總之,文化產業是工業經濟,創意產業是知識經濟。
3、文化產業是全球標准化,創意產業是全球多樣化
現代性起源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從一開始就與「文化」扯上關系。文藝復興之後的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以及後來的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實際上是一個以西方為中心,以西方價值為標准,將工業產品規范化、ISO化,同時將文化產品標准化後向全世界推廣的過程。比如,美國好萊塢的奧斯卡金像獎,德國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法國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等等,實際上是為文化產品樹立了全球化的西方範式。而影響更為深遠的多種諾貝爾獎,也是西方標准全球化,你看看諾貝爾文學獎的宗旨就知道了:諾貝爾文學獎是獎勵「富有理想主義的最傑出的作品」。這種「理想」和「主義」,完全是按西方價值觀來衡量的。
迪斯尼樂園經常被當作文化產業的典型案例,它也全球標准化——無論樂園建在世界哪個地方,它的管理模式和風格都是完全一樣的。
從廣義的角度看,現代競技體育也是一種「文化產業」,因為它具有游戲和娛樂的功能。「更高、更快、更強」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全球標准理念,與之相應的是全球統一的競賽規則。盡管在開幕式上,主辦國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民族傳統,各國代表團也可以穿著民族服裝出場,但是在正式比賽時,民族服裝必須脫下來,穿上指定贊助商提供的標准運動服,所有運動員都只能尊守同一種規則競技。當然,還有吉尼斯世界紀錄,也是全球標准化的。這種單向度,都是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徵。
但是,創意產業顯然不同。同樣是全球化,由於具有後現代性,創意產業講究地方風格和文化個性。以創意旅遊為例,全球各地與眾不同的地緣特點、民族個性、地方風俗、文化傳統,等等,是創意旅遊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資源。如果遊客走遍世界各地,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風景和民俗,就不如呆在家裡。
4、文化產業網下生產銷售,創意產業網上生產銷售
雖然文化產業具有非物質性,但是它的生產、銷售過程具有高度的物質性。它的傳播需要依靠紙質媒體和影院,或依靠作者與讀者界線鮮明的、不能直接互動的電台、電視。這一切限制,都是因為文化產業是在互聯網誕生之前發展成熟的。
相反,創意產業則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誕生的。人們將互聯網稱為第四媒體,它不同於依靠視覺的第一媒體——報刊;不同於依靠聽覺的第二媒體——電台;不同於具有視聽功能的第三媒休——電視。互聯網是多媒體的,具有傳統媒體沒有的互動性,作者與讀者的界限模糊甚至消失。互聯網是虛擬的、數碼的、開放的,而傳統媒體是物質的、模擬的、封閉的。
文化產業在網下生產銷售,創意產業在線生產銷售。當然,有些網站目前雖然具有在線銷售功能,如賣書的當當網、卓越網,但沒什麼生產功能;相反,有的網站具有在線創作功能,如搞原創文學的榕樹下等等,卻沒有在線銷售功能,創作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每個環節無法構成價值鏈,也就談不上什麼產業化。
5、文化產業是機械復制,創意產業是數碼復制
文化產業就是一種文化工業。而任何工業,都具有機械性質。與前現代時期的手工生產相比,「機械復制」具體標准化和低成本的特點。無論手藝如何高超,想手工生產兩件一模一樣的產品是非常困難的,並且越是用手工方式追求標准化,花的時間就越長,效率就越低,成本就越高。而文化工業的「機械復制」正好相反,想做出兩件完全不一樣的產品,是很困難的,而且生產的數量越多,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
計算機和互聯網時代的「數碼復制」與工業時代「機械復制」相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目前網友在線下載大量的彩鈴,就是這種現象。據說一首《老鼠愛大米》的歌曲,短時間內在網上被下載幾千萬次。由於網上下載的方便性和低成本,導致網下許多傳統的音像製品門市紛紛倒閉,大批光碟論斤賤賣。這種現象說明,居於互聯網的、數碼復制的創意產業已經初見端倪,並且對傳統文化產業構成嚴峻的挑戰。
如果說,在任何復制之前,都有一個創作或設計階段,那麼,文化產業是工業設計,創意產業是數碼設計,藝術設計。
當然,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完全可並存在。某一天,你在地鐵或公交車上欣賞漫畫(動漫)產品,如果是看紙質的小人書,你消費的是機械復制的「文化產業」,如果你用手機觀賞,你消費的就是數碼復制的「創意產業」。
6、文化產業是集中生產,創意產業是分散生產
現代化的主要標志可以歸結為兩個:工業化和城市化。工業化需要大批工人在工廠的車間集中上班,他們下班之後,只有居住在工廠附近,才便於上下班。因此,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而隨著城市版圖的日益擴大,分散勞作的農村人口將逐漸減少。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工業,同樣需要集中生產,影城好萊塢的出現,決不是偶然,而是文化工業的一種必然形態。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物流」與「信息流」的分離,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人,可以不集中在一起上班。他們可以各自在家裡工作,他們的創意和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輸送到出去。
7、文化產業是大眾消費,創意產業是分眾消費
文化產業是通過傳統的大眾傳媒進行傳播和消費的,大眾傳媒的受眾主要是大眾,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是大眾。工業化的「機械復制」,導致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個性,這是與大眾傳媒的受眾相適應的。在大眾傳媒強勢的時代,我們很難分清,究竟「機械復制」導致大眾統一偏好,還是大眾傳媒強化了大眾的統一偏好。大眾傳媒本身的生產,也是「機械復制」的。
而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NG手機時代」(我臨時創造的詞,N=1,2,3…,目前中國很快進入「3G手機時代」,而美國正在研製「4G手機」),「數碼復制」成了主流,小批量的、個性化的生產和傳播極為方便,統一愛好的大眾將漸漸被不同嗜好的分眾所取代。因此,創意產業的消費者將是分眾,而不是大眾。
互聯網上廣泛流行的各種社區論壇,已經證明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無論網友從屬於哪個國家,哪種民族和哪種文化,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自動找到自己的社區。這種社區是分眾的,而不是大眾的。比如,喜愛文學的就到文學社區,喜歡科學的就到科學社區,喜歡動漫的就到動漫社區。分眾社區不論年齡大小和種族文化,只要有共同愛好,他們就可以虛擬地生活在一起。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和未來的4G時代,無論身在何處,人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殊嗜好,從WAP網上下載自己喜愛的創意產品。
8、文化產業會自發成長,創意產業需扶持倡導
盡管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都是精神產業,都離不開科技革命和資本推動,但文化產業可以自發成長,創意產業則需要政府的倡導扶持。
1994年,澳大利亞以「創意的國度」(CreativeNation)為目標,公布澳大利亞的第一份文化政策報告。1997年,英國政府派團赴澳大利亞考查,之後,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指導小組,提出把創意產業作為英國振興經濟的聚焦點。澳大利亞和英國——這兩個世界最早倡導創意產業的國家的情況說明,創意產業初期離不開政策的扶持。
相反,文化產業則是隨著現代化、工業化的進程逐漸發生發展的,即便政府不明確扶持,文化產業也會按市場規律自發成長。在國外,文化產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成功的產業。
為什麼創意產業更需要政府支持呢?
按英國政府的定義,創意產業是「那些發源於個人創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夠通過應用知識產權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產業」。我的理解是,這種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如果沒有政府適當的支持,是很難成為產業的。個人的資本有限,想創業,碰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不知怎麼找投資。
㈤ 有文化產業研究生嗎
招文化產業碩士生單位不完全名單:
北京大學藝術學理論專業(文化產回業管理方向)
北京大學文答化產業研究院文化產業方向研究生
中國社科院(文化創意產業與經營管理)
清華大學文化藝術產業投資與經營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專業(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方向)
浙江大學當代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實務在職研究生
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碩士在職研修班
上海交通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閑產業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
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行政管理專業(文化管理方向)
山東財經大學文化產業管理
北京電影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天津音樂學院文化產業方向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雲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產業專業
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多個專業方向
上海大學傳播學專業(傳媒經濟與文化產業國際傳播方向)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貴州大學、江漢大學……
㈥ 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別是什麼
創意產業:指的是以創意為理念、核心的總體經濟活動,包括了工業創意、農業回創意、文化產答業創意等等內容。
文化產業創意:以創意為核心,面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的新興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高端,也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有創造性和先導性的核心部分。
【概念上的區別,已經應該可以表明2者之間的不同了。中國文化產業本就是新興產業,對於文化創意這塊,甚至更多,基本沒有一個標準的教材和答案,誰也不能說自己是權威的。對於這2者的概念
㈦ 對「文化創意產業」 這門學科有什麼了解
本人學士和碩士都讀的這個專業,既在國內讀過也在國外讀過。以下隨便說說 這個專業特點是很寬泛: 從產業來說,文化產業是個大集合,就像"服務業"一樣。設計,藝術,游戲,動漫,傳媒,遺產,旅遊,影視,出版,拍賣,手工藝,劇院,軟體,體育等等只要你能想到跟文化或知識或創意有關的都大多能"被屬於"這個專業,我國其實有分類但這個其實每個國家地區都不同,而且個人感覺分類更多是為了統計需要,還有圈層理論也有幾種。由於以上這些,你要問現狀我覺得真不好回答,但單就國家統計數據來說發展極好前景一片光明,統計局在近兩年還專門設了個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司 當然,看了上面你也能推測出來這個專業學的非常雜:公共管理,企業管理,藝術管理,戰略管理,傳播,文化,營銷這些肯定都少不了,其他請自行吧...其實最坑爹的是隨便拿一個出來都可以作為一個專業...所以其實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專業其實更象一個基礎學科,真要深入進去有太多的領域,而每個相關專業都會多少學習到這個專業的東西,因此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是很重要的,這個需要題主自己去思考了 關於發展前景: 就整個產業來說肯定是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特別在中國有國家鼓勵,但具體行業具體分析你懂的...就學科來說個人認為發展空間有限或比較艱難,更多的發展會是在更狹窄的領域內而不是整個文化產業管理學科層面上,因此如果是走學術道路的,最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深入研究,其他了解了解足矣。 就業方向:最對口的是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門如文廣新局以及產業內各行業的管理部門。但尷尬的是你學的又寬又淺,專業深度和技術會是天然短板,只是論管理還多少有些優勢,因為管理創意,管理創意環境,管理創意人才,管理文化企業這些並不是很多專業會專門涉及到。可能相比之下這專業出來的真正優勢在於跨行業跨領域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和創意思維吧,當然還有產業層面的大局觀。
㈧ 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有什麼區別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靠創意階層,特別是創意階層中最富創造性的高端創意人才,回靠創意群體的高答文化、高技術、高管理和新經濟的「雜交」優勢。
從產業運作模式上看,傳統的文化產業從結構到營銷都是一種相對固化的穩態工業發展模式,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更加動態化。它不斷在創意中尋找熱點、利潤和機會,高度依賴策劃、依賴人才、依賴變化,關注市場哪怕微小的變動,捕捉機會,放大機會。
文化創意產業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它的持久變化的活力。面對市場,每個企業既面臨機會也面臨風險,面對競爭也面對失敗,每個企業都要殫精竭慮地面對生存挑戰。
文化創意產業既要追求產業經濟價值的最大化,也要追求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大眾的認同和參與,這離不開城市功能的優化、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市民個人文化素養的提高。
㈨ 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產業: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是與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2004年,國家統計局對「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界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所以,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界定是文化娛樂的集合,區別與國傢具有意識形態性的文化事業。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意」二字。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如電影、電視等產品的創作是通過與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傳媒等相結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根據我國的行業劃分標准,可以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分為四大類,即:文化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樂創作等;創意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等;傳媒產業,包括出版、電影及錄像帶、電視與廣播等;軟體及計算機服務。
㈩ 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別是什麼
創意產業:指的是以創意為理念、核心的總體經濟活動,包括了工業創意、農業創意、文化產業創意等等內容。
文化產業創意:以創意為核心,面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的新興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高端,也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有創造性和先導性的核心部分。
【概念上的區別,已經應該可以表明2者之間的不同了。中國文化產業本就是新興產業,對於文化創意這塊,甚至更多,基本沒有一個標準的教材和答案,誰也不能說自己是權威的。對於這2者的概念是上學期上《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的時候老師給的筆記。】
http://ke..com/view/72807.htm這個是網路里的東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