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ED背光模組與LED照明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兩個都有發展前途,都是節能產業。
相對來說,led背光模組剛剛興起,而且起步會快一些;
而led照明雖然經過幾年發展,單因為價格較高一直沒有廣泛應用
Ⅱ 背光模組的成本
對能源效率最敏感的背光模組,其成本中所佔比重最大的是LED和導光板,而LED有恰是於能源版效率直接相關的部權件。它在整個背光模組中所佔成本比例是27%,在整個液晶模組中所佔的成本比例約為6%。 18.5英寸 LED液晶顯示器背光(TN型面板) Q4ཇ LED顆數 16 LED價格 $2.40 LED燈條組裝 $0.90 導光板 $2.40 下擴散片 $0.30 棱鏡片 $0.40 底反射片 $0.20 遮光框 $1.10 框架 $0.60 其他 $0.70 總計 $9.00 2011年第一季度 18.5英寸 TN型LED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成本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 18.5英寸 TN型LED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成本結構
Ⅲ LED背光顯示器的發展是在怎樣的呢
09年起,LED電視的概念開始流行起來,LG推出的最新款LED電視厚度只有6.9mm。不到一版支鉛筆的厚度,讓人們為科技的進步而驚嘆權,這個功勞應該歸功於LED。這里要說明一下,媒體上說的LED電視,其實應該叫做LED背光電視,因為普通液晶電視的背光是CCFL(冷陰極熒光燈),LED電視更換LED做背光。 09年第二季度,三星在美國液晶電視市場的出貨量份額升至21.3%,環比大幅上升3.5個百分點。iSuppli電視系統分析師認為,銷量的增加與三星積極推出和營銷LED背光液晶電視密不可分。iSuppli估計,09年第二季度美國市場出貨的液晶電視中有2.2%採用了LED背光,08年同期為零。iSuppli預計,2010 年一年,40 英寸以及更大的LED 背光液晶電視出貨量將會比2009 年增長6 倍以上,從2009 年的250 萬台上升到1880 萬台。對於未來LED背光電視的預測,雖然各家研究機構的預測數值有所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2010年,LED背光電視值得期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LED被用於液晶電視背光。
Ⅳ 請問背光模組中LED的數量如何確定(已知要求的BLU亮度,AA區的面積)
||怎麼今天來看幾個這樣的問題源....- -||
都說的很清楚了, 你的已知條件是無法判斷LED數量的......
不過單純看功耗的話,如果你的BLU熟悉,還是可以粗略推斷的.
僅僅是亮度來推斷LED數量...說白了就是扯談.
因為用不同的光學材料亮度差異甚遠~~~ 你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說你現在目前遇到實際問題情況,和需求.
背光LED數量的設計基本上是通過 需求亮度->通量->材料結構選擇->LED選擇 這么個大致流程,你指跑了第一個...就想直接跳最後, 不是亂來么.....
Ⅳ 光學膜的國內發展情況怎麼樣有什麼發展瓶頸嗎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光學膜是背光模組的核心元件,在背光模組成本中佔比最高。以42寸TFT-LCD(LED)電視為例,光學膜占背光模組成本的37%,占液晶模組總成本的17%左右,是液晶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本土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且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
國內發展概況:
光學膜從生產到裁切都需要做到貼近客戶和快速供貨,因此行業的區域布局和終端廠商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為以上海、南京、蘇州、崑山、寧波、青島為聚集點的華東地區,以深圳、廣州、廈門、東莞、佛山為中心帶狀分布的華南地區,以及北京地區。
華東地區的光學膜行業和LCD面板行業發展迅速,全球前十大的LCD背光模組廠、液晶顯示器廠和筆記本電腦廠商基本都已經在此建立了生產基地。從光學膜生產、裁切到模組,華東地區匯集了LCD產業鏈的眾多環節。
華南地區是我國LCD產業發展較早、產業規模較大的地區之一,在LCD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較知名的LCD面板生產企業有LGD、TCL、長虹、創維、兆馳等。同時,就光學膜的生產和下游裁切而言,大多都在華南地區進行了配套布局,產業鏈較為完整。
北京聚集了包括聯想、方正、同方等IT廠商,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為大尺寸液晶面板提供了龐大的終端市場。憑借優越的產業環境,北京不僅擁有京東方科技集團等一大批LCD面板頂尖企業,同時也擁有國內眾多知名高校的人才資源優勢。
發展瓶頸:
1. 國內本土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且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
目前,能夠大量提供品質穩定、高良品率光學膜產品的本土企業不多,與國際知名公司相比,由於發展歷史較短,在技術積累、資金實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還處於弱勢地位。
此外,由於光學膜的進入門檻較高,與本行業專業配套的PET基膜、高精密專業設備的企業較少,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本行業的發展。
2. 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存在降價壓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消費類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頻率不斷提高,部分終端客戶為搶占市場份額,頻繁採取降價促銷的競爭策略,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利潤空間。
為保證適度的利潤水平,終端客戶不斷將成本壓力向上游供應商轉移,受此影響,光學膜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的下行壓力也不斷增加。
行業發展趨勢:
1. 薄型化:單張膜片的厚度盡量薄,既能降低成本,又可以適應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趨勢;
2. 復合化:用一張薄膜的功能來代替多張薄膜;
3. 配套化:無論反射膜、擴散膜,或是增光膜,單獨做一種產品的比較優勢越來越小,從廠家自身出發,配套可增加比較優勢;從客戶角度出發,可減少供應商數量,降低導入成本;
4. 垂直化:原材料廠商切入到下游市場,減少中間環節。
以上內容均節選自《揭秘未來100大潛力新材料(2019年版)》_新材料在線;
想了解更多關於超導材料的信息,XCLZX_HL,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Ⅵ 背光模組的發展趨勢
隨著LED的技術不斷發展,LED背光源的市場佔有率迅速擴大。原來以熒光燈管作為光回源的答液晶顯示器正逐步被LED液晶顯示器所取代。
不只是液晶顯示器,其他各種應用的液晶顯示產品中使用LED背光源的比率也都逐年遞增。如圖所示,至2015年時,以熒光燈管為光源的液晶顯示器或可退出市場。
從圖中可見,2010年起,LED液晶顯示器相較於CCFL顯示器的出貨量在不斷增加中。LED液晶顯示器的出貨量在所有液晶顯示器中所佔比例由最初的3%不到,一直增加至2012年末預測的74%。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Ⅶ 背光模組是什麼
LCD+FPC+LG的產品,又叫LCM:
液晶屏通過COG技術把驅動IC通過ACF與FPC膠著一起,組裝一些背光板,鐵框,偏光片,保護膜,易撕膠帶的過程
Ⅷ 液晶彩電LED背光的主流趨勢是什麼
由於LED背光有抄很多優點(不襲僅僅體現在色域方面),LED背光取代CCFL已經不置質疑,短期內也不易有新的背光源技術可挑戰LED背光源。
綜合來看,以紅綠熒光粉(RG-p)或類似產品為代表的白光LED在未來的幾年將占據LED背光市場的主要位置,這主要是由成本和能耗所決定的。目前RGBLED背光源與熒光粉白光LED背光源在成本上仍有很大的差別,RGBLED背光源的成本較高。另外,RGBLED的驅動系統也很復雜,而且由於目前RGBLED的混光效率低於熒光粉白光LED,故同樣亮度的RGBLED背光的功耗要遠高於熒光粉白光LED背光功耗。
當然RGBLED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如色域廣,故RGBLED背光電視將在高端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Ⅸ LED顯示屏的發展前景如何
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液晶顯示模組,是指將液晶顯示面板和相關的驅動電路、背光源、集成電路等組件組裝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塊化組件,其結構隨下游產品應用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近幾年,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觸摸屏在液晶顯示器中,特別是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觸控一體化液晶顯示器模組還包括觸摸屏這一結構。
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強,國產崛起撬動產業版圖
從產業鏈來看,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基礎材料、中游面板製造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其中,上游基礎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導電銀膠、光刻膠等;中游面板製造包括:列陣(Array)、成盒(Cell)、模組(Mole);下游終端產品包括:液晶電視、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車載顯示以及醫療儀器等。
從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的毛利率分析,構成了著名的理論「微笑曲線」:產業鏈的毛利率呈現U型,左邊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礎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間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製造(10-20%的毛利率),右邊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終端產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線」主要是由於技術壁壘和競爭格局而產生的。產業鏈上游基礎材料技術門檻極高,大多被日本、韓國、美國等少數公司壟斷,造就了產業鏈上游高毛利的現狀。而中游面板製造半壁江山被韓國掌控。從中國大陸加入爭取市場份額的戰爭以來,中游的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激烈。下游應用領域較廣,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毛利率處於中游水平。
國產的產業平台為上游原材料企業開辟出生存空間,使我國大陸自主的材料研發體系有了進入上升循環的機會。盡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歐美、日韓企業主導,我國大陸產品質量與國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場份額較少,且集中於中低端領域,但在全產業鏈大力投資、國家政策支持、國產企業堅持研發創新的情況下,市場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超7400億
受惠於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突破7500億美元。受累於產能的縮減以及顯示技術更新換代,2015-2016,全球液晶顯示模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170億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為7125億美元。隨著液晶顯示模組下游終端產品等產品的產量增長,對於液晶顯示模組的需求也隨之擴大,預計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450億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LCD產業向8.X代線和10+代線邁進,高代線的發展也為大陸工廠趕超韓、台企業的契機。從切割效率來講,8.5代線切割65寸電視可以採用66寸+32寸電視套切,實現94%的切割效率;10.5代線切割55寸、65寸和75寸電視都可以達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隨著高清大尺寸電視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電視將逐步成為主流成品,而8.X代線和10+代線具備大尺寸的經濟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線在未來競爭中更具優勢。此外,韓國三星及LGD將重心從LCD逐步轉向OLED,因此從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線及未來規劃投建10+代線等高代線來看,大陸已經占據領先的位置。
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面,液晶顯示技術在最近十年內成為了市場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傳統的CRT顯像管技術。未來OLED和QLED或將成為液晶顯示器行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Ⅹ LED背光模組與LED照明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兩個都有發展前途,都是節能產業。
相對來說,led背光模組剛剛興起,而且起步會快一些;
而led照明雖然經過幾年發展,單因為價格較高一直沒有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