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產業園的未來發展趨勢
1、產業園區的分類
產業園區大體上分類為科技園區、一般工業園區、專業園區三大類。科技園主要指聚集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園,是吸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孵化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術轉移,是新世紀、新形勢下的高端技術企業的研發地、人才聚集地、創新示範地。科技園區的產業主要以高新技術產業或國家戰略發展創新型產業為主,主要產業有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數字圖像、環境保護、化學醫葯、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領域。
圖片源於網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國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一般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一般工業園區主要包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專業園區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統一規劃指定區域,區域內專門設置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並進行統一管理。為集中於一定區域內特定產業的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專業園區主要包括農業園區、物流園區、創意產業園區和總部經濟園區等。
2、業發展現狀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緊跟國家政策,加緊建設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投資運營商依託政府的政策、稅收支持,為終端企業客戶提供有償的園區開發和管理服務,以此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三方在園區開發運營過程中實現協作共贏。截至 2017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超17.7萬 家。經過三十多年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及一系列創新創業服務,已經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載體,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將不斷提升創業孵化載體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眾創-孵化-加速」機制銜接,通過創業孵化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區域轉型升級、服務科技型創業企業成長,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但是受片面追求經濟快速發展模式的影響,當前的產業園區普遍存在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產業集群程度不深、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破壞、產城融合步伐緩慢、管理體制缺乏創新、園區配套設施不足、園區建設形象低端等嚴重製約著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必須以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集聚、產城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生態園區建設為導向加快園區轉型升級步伐。因此,國內許多產業園區的孵化器功能日益顯現。
3、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的支持
我國商業服務行業以及產業園區建設有較多的政策支持。2012 年 8 月 27 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部地區鞏固成果、發揮優勢、加快崛起的關鍵時期,為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應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重點物流區的規劃建設,規范產業園區建設。2014 年 10 月9 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文》指出「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關鍵一環,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帶來的園區開發機會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深層次問題的根本舉措。圍繞體制突破和機制完善,深入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製造業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公共平台建設,是當前大力推動服務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主要舉措。各地區也因此紛紛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為載體,優化創業環境,營造創新氛圍,吸引高新技術企業,使園區成為薈萃知識精英、激發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的創業園、孵化器和集中區。
(3)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近幾年,國家為大力發展經濟,頒行實施了一系列營造良好市場競爭環境的法律法規,放寬了中小企業的市場進入標准,為中小企業發展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這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小企業出現高速增長。中小企業的高速增長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機遇,這其中就包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產業園區行業。
4、屬行業發展趨勢
(1)融資渠道日趨多樣化
產業園區以商業地產、工業地產以及園區配套的商業住宅開發建設為主。以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為行業關注重點,目前我國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所採取的投資模式和其他用途的房地產類似,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債券、股票、信託及基金等作為輔助方式。 從長遠來看,各級政府對當地開發區的建設日趨重視,同時大力支持並鼓勵優質的開發區概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打開融資渠道。隨著國內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融合的密切程度加深,未來開發區可以股票、債券、信託及特定基金等方式打開融資渠道,緩解發展期的資金瓶頸。
(2)以增強園區特色為重點
進入 21 世紀,我國出現了「園區熱」。眾多的園區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然而許多園區在盲目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定位,具體表現在產業功能定位趨同,產業布局重復較為嚴重。在以往的園區發展中,各園區存在主導產業定位相似度較高,競相發展熱門新興產業,片面追求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等問題。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以此作為主導產業的省份就有 21 個,其中東部 11 個,中西部 10 個,存在著嚴重的產業重復布局現象。針對以上問題,各園區從特色定位、特色產業、特色環境和特色制度等方面出發,結合自身優劣勢,打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突出差異化。
(3)園區間協作帶來共贏發展
園區之間的協作,主要體現在產業領域的協作,包括園區產業定位、產業規劃協作,產業鏈與產業集群的構建,以及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園區之間的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協作等內容。通過協作,使園區產業或實現優勢互補,或實現強強聯合,以進一步整合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目前,上海漕河涇開發區、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無錫國家高新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寶鋼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華誼集團等 40 家園區和大型企業集團已經成立了「長三角園區共建聯盟」。
(4)由注重招商引資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轉變
園區的服務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在大部分園區仍然處在「招商引資」的初始過程時,已經有部分園區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方面轉型。根據企業的成長需要,有些園區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為其提供不同的關鍵服務。
在企業創業階段,園區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服務;在企業成長階段,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等,在幫助企業成長的同時,也拓寬了園區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5)增強園區產業綜合服務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紛紛努力在服務理念、服務水平、服務效率、服務能級、服務措施、服務平台等方面尋求新突破,並通過貼心服務展示園區開發商形象,通過增值客戶服務提升公司綜合價值。以服務園區客戶為中心,力爭把產業園區全方位打造成一個國際化、多層次、讓各類人才都有歸屬感的創新高地。
(6)產業園區戰略投資轉型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繼續保持對園區內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強度,重點強化對已投資項目的增值服務和持有管理,適度退出已進入收獲期的財務投資項目,以實現產業園區公司的戰略轉型。
『貳』 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園區發展
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紫江集團、上海聯和內投資公司等七容家股東單位共同投資組建。於2002年6月25日奠基,一期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2003年,被列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6年3月,園區通過國家省級開發區審核並予以公告; 2009年9月,被國家發改委授予「上海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被國家商務部和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生物醫葯)」。
2009年10月,園區被中組部認定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園區」,被上海市商務委授予「上海市軟體出口(創新)基地」;2010年12月,中國(上海)網路視聽產業基地揭牌;2011年3月,被上海市評為「上海品牌園區」;2011年6月,獲得國務院《關於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2012年12月,被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認定為「上海市知識產權示範園區」。 隨著高新區建設的推進,形成輻射效應,改善吳涇、老閔行地區的社會綜合水平。與浦東新浦江鎮建設形成互動,使之成為上海西南、黃浦江沿線又一亮點。
『叄』 紫竹科技園區有哪些企業
紫竹科技園區有國家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清潔能源研究與產業促進中心內、在航天容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英特爾全球研發中心、微軟亞太研發總部、惠普全球(中國)軟體中心以及意法半導體、歐姆龍、東麗、雅馬哈、花王等30多家國際國內著名企業。
紫竹科技園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區域閔行區的東南角,成立於2001年9月,是一家由政府、高校與企業共建的高科技園區,其中集團占股50%。園區由大學園區、研發基地、生活服務區三部分組成,一期規劃用地13平方公里。在總體規劃上借鑒美國矽谷、台灣新竹園區的成功發展模式進行科學規劃,使其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園區。
『肆』 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
紫竹園區堅持生態發展、人文環境與產業特色的主線,並配合以高質量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力爭創造一個居住與創業兩相宜的人文化生態環境。區內的浦江森林半島東、南兩面環繞黃浦江,佔地面積約5600畝,將規劃建設具有各國風情的高級別墅區、具有法國南部小鎮分格的商業配套區、滴水湖、超五星會議酒店以及水上巴士碼頭等,通過高密度的綠化、生態化的建設,為進駐園區的企業和科研、管理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閑、居住環境。園區濱江大道位於黃浦江上游段,長約8公里,進深200-500米,沿著黃浦江建有親水平台,濱江大道還突出了防汛功能,融入環境的梯式結構能起到有效保護作用。位於園區研發基地核心區域的紫竹信息數碼港,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重點面向中小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可以孵化、積聚150餘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容納科技從業人員1萬多人。園區EDA與IP驗證公共技術平台,投資2400萬元,該平台將為園區內的中小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世界一流的電子輔助設計環境。 2005年,上海交大新校區的逸夫科技創新館、軟體樓、醫學樓、電子信息樓群及5號教學樓二期、學生公寓和食堂等19個項目已建成。華師大新校區,19個項目全部開工,年內已有5千餘名新生入駐新校區。
『伍』 紫竹國家高新區高級人才子女入學需要哪些資料
『陸』 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250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沈雯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上海市工商局注冊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劍川路468號
法定代表人:沈雯
成立時間:2002-03-11
注冊資本:2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2000348813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劍川路468號
『柒』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入區申請報告怎麼寫
想入科技園
可以聯系我們公司
聯系方式在我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