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促進漁業產業的發展

促進漁業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6 14:52:02

㈠ 水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大力發展水產業,不僅可充分利用水面資源和水生經濟動、植物,還可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食品(當今人類植物蛋白質中的6%、動物性蛋白質中的17%來自水產業);為食品、醫葯(如玳瑁、海龜、黿、北海狗、海馬等)、飼料、製革(儒艮、斑海豹、北海獅等)和工藝品(如珊瑚、珍珠、揚子鱷等)提供原料。發展水產業對合理利用國土資源有著重要作用。
水產品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尤其是魚類的蛋白質高、脂肪低、膽固醇少,為人們所喜食。20世紀80年代初,人類直接或間接食用的動物蛋白質中,水產品動物蛋白質已佔25%左右。水產品還可以為食品工業、醫葯工業和其他化學工業提供重要原料。水產品是國際貿易中的暢銷品,換匯率較高。發展水產業有利於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實現農業生產各部門的良性循環。
中國東、南濱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區,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適於捕撈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面積約150萬平方千米,大於全國耕地面積。淺海灘塗可供養殖面積約134萬公頃。內陸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約1675萬公頃,可養殖水面502.5萬公頃,還有大量稻田具備養殖條件。魚類資源相當豐富,海水魚類約15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淡水魚類約7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約50種,常見的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鯿魚等。許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產品在國際上頗具盛名,如對蝦、海參、鮑魚、扇貝、珍珠等。

㈡ 英歐漁權磋商遇挫,為何漁業成為雙方最重視產業

海水養殖是人類根據繁殖對象的生態習性和海洋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利用水產養殖技術和設施,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和發展海洋水產養殖的重要途徑之一。英歐漁權磋商遇挫,漁業成為雙方最重視產業。這與人們的普遍認知不同,漁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㈢ 影響日本漁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日本漁業發展現狀

(一)日本漁業發展沿革

日本是世界上漁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對漁業非常重視。受黑潮暖流等影響,日本漁場成為世界三大漁場之一, 魚類資源豐富。水產品在日本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魚是所有日本人飲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占日本人均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的40%以上。

自上世紀6O年代以來,起日本的漁業產量大幅增加,特別是遠洋漁業產量增長較快,近海漁業也有所增長,但是隨著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的實施,加上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使遠洋漁業受到沉重打擊。從上世紀70-80年代起,近海漁業開始增長,逐漸成為日本漁業的重心。近年來,日本大力發展水產養殖,但漁業產量仍呈逐步下降趨勢。日本的漁業產量在1984年達到最高值1282萬t。因資源衰退及從業人員減少且高齡化,1989年開始漁業產量連續減產,至2002年漁業總產量降至588萬t,漁業總產值18753億日元;2004年總產量為578萬t、總產值16036億日元。2005年漁業總產量降到了1999年以來的最低產量571.9萬t,漁業生產額為16007億日元, 比上年下降29億日元。

從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間,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增長了約36倍。據FAO統計表明,2003年,全球水產品進口量位居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321萬t、中國232萬噸、美國224萬t、西班牙161萬t、丹麥160萬t;出口量前五位的分別是挪威214萬t、中國208萬t、秘魯172萬t、泰國140萬t、美國131萬t(日本36萬t,列24位)。2003年,全球進口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日本126.24億美元、美國117.58億美元、西班牙49.19億美元、法國38.03億美元、義大利35.71億美元。出口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為中國53.62億美元、泰國39.2O億美元、挪威36.69億美元、美國34.58億美元、加拿大33.18億美元(日本9.52億美元,列22位)。

(二)日本漁業產業狀況

1、捕撈與養殖

日本習慣上將漁業生產劃分成海洋捕撈(包括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實際大致相當於我國漁業劃分中的海洋捕撈和遠洋漁業)、海水養殖、淡水養殖、淡水捕撈等幾部分。

海洋捕撈歷來是日本漁業的主導產業,盡管連續減產,但八成以上的產量仍由海洋捕撈所得。以產量大小排序,漁獲主要品種為金槍魚、鰹魚、鮭鱒魚、沙丁魚、竹莢魚、鯖魚、秋刀魚、鱈魚、鮃鰈類、魷魚等。與2004年相比,2005年,日本的鯖魚產量大幅上升,但沙丁魚、扇貝、鮭魚等產量有所下降;扇貝、鮭魚等生產額有所增長,但鰹魚、秋刀魚和金槍魚等的生產額有所下降。海洋捕撈總產量441.2萬t,比上年減少4.7萬t;生產總額1594億日元,比上年下降0.6%。

日本的海水養殖產量近年來一直維持在120萬t以上,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量121.1萬t,比最高年份1994年的134萬t,減少12.9萬t;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值4392億日元,比上年增加49億日元。其中魚類養殖26.9萬t(比上年增加2.7%)、1918億日元(比上年減少2.4%);貝類養殖42.2萬t(比上年減少6.4%)、771億日元(比上年增加6.4%);海藻類50.9萬t(比上年增加5.2%)、1213億日元(比上年增加2.4%)。海水養殖主要品種為鰤魚、真鯛、蝦夷扇貝、牡蠣、海帶、裙帶菜、紫菜,以及牙鮃、河魨、真竹莢魚、日本對蝦以及珍珠母貝等。

2005年,日本的淡水捕撈、淡水養殖總產量9.6萬t,比峰值時1979年產量的一半還少。其中淡水捕撈產量5.4萬t,淡水養殖產量4.2萬t,總產值1021億日元,比上年減少13億日元。淡水捕撈的主要品種為溯河性鮭鱒魚類、香魚、鯉魚、河蜆、鰻等,淡水養殖主要品種為鱒魚、香魚、鯉魚、鰻魚,另外還有鯽魚、甲魚等,單個品種產量通常在千噸以下。

2、水產加工與消費

日本水產加工產品主要有鹽藏品、干製品、魚肉調味品、冷凍食品、油脂與飼肥、冷凍生鮮品、罐製品等。2005年食用品加工總量為209.5萬t,比上年減少3.9萬t。主要產品加工量分別為鹽藏品20.9萬t、干製品33.4萬噸、魚肉調味品65.5萬t、冷凍食品28.6萬t、冷凍生鮮品162.5萬t,其他食用加工品為48.4萬t。與上年相比,2005年除干製品加工量略有增加外,其餘如冷凍食品、鹽藏品和調味食品等加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日本是水產品消費大國,2004年國內的水產品消費量為1048萬t,比上年減少5%。其中食用水產品消費量佔80%,約相當於每人每年消費62.7kg。如果把不可食用部分除去,大約每人每年消費34.5kg。2004年,日本食用水產品的自給率為55%,低於2003年的57%,主要原因是國內漁業生產量減少的同時進口量增加。據統計,20O5年海藻類自給率為65%。

3、水產流通與市場

日本國內有主產地漁港203個,2005年總起水量約288.7萬t,與上年大致相等;起水總額為5255億日元,比上年減少約4%。起水量10萬t以上漁港有6個,燒津22.9萬噸、銚子21.5萬t、石卷15.8萬t、八戶14.9萬t、釧路11.9萬t、氣仙沼11.6萬t,此外起水量較大的港口還有松浦、境、波崎和枕崎。

目前,日本國內大約有900個產地市場,流通量和金額都在減少。針對出現的小規模市場成交量過小、無法發揮市場功能的情況,日本於2001年3月底制定並公布了《水產品產地市場綜合和經營合理化相關方針》,各都、道、府、縣據此開始市場整合,到2005年6月底,39個道、府、縣共減少水產品產地市場33個。

札幌、仙台、東京、橫浜、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和福岡10個大都市均設有中央批發市場,從平均價格的變化來看,成交價格總體處於下降趨勢。2004年交易的水產生鮮品、水產加工品、冷凍品平均價格大致與上年一致,分別為生鮮品770日元/kg、水產加工品730日元/kg、冷凍品791日元/kg。由於秋刀魚和鰹魚量減少,主要產地市場魚類、水產動物類(不含貝類和海藻類)的流通量比上年減少3%,平均價格為182日元/kg,比上年下降5%。雖然市場成交量減少,但是超市等需求量較大的單位不經市場直接購入的量卻在增加。

4、水產品貿易

日本進口的魚貝類大部分為鮮活產品。2004年,日本進口水產品總量348.5萬t、16371億日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6萬t和679億日元。但是,進口數量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額較過去最高的1997年下降了16%。其中進口額1000億日元以上的有:蝦2380億日元(約占進口總額15%)、金槍魚2337億日元(約14%)、鮭鱒類1036億日元(約6%),其他進口額較大的還有蟹807億日元、鰻魚製品657億日元、鱈魚籽598億日元、蝦製品522億日元和魷魚437億日元。

2004年,日本出口水產品42萬t、1482億日元,分別比上年增加5400t和129億日元,出口量12年來首次突破40萬t大關。其中,貝類製品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在減少,但金槍魚、鱈魚等近5年呈成倍增長態勢。出口量以中國(除香港、澳門外)為最多,主要品種是鮭鱒類和鱈魚;出口金額則是香港為最多,以珍珠、貝類干製品、干海參為主。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50日元/kg,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

2004年,日本進口水產品數量和金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66.5萬t、3357億日元(除香港和澳門,以鰻魚加工品、蟹加工品、冷凍蝦為主)、美國39.2萬t、1477億日元(以鱈魚籽、冷凍鱈魚肉、鮭鱒類為主)、俄羅斯19.9萬t、1170億日元(以冷凍蟹、鱈魚籽、冷凍鮭鱒類為主)、泰國24.8萬t、1103億日元(以蝦製品、冷凍魷魚、鮮活及冷凍蝦)、台灣18.6萬t、1085億日元(以冷凍金槍魚、活鰻、鰻魚加工品為主)。

5、資源保護與增殖

日本於1996年批准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隨之導入了TAC制度和出口規制制度。2001年,日本制定了《水產基本法》,開展了資源恢復計劃,並導入了漁獲努力量的總體規制(TAE)制度。

日本除了通過法律法規和漁協漁民的自主規制,設置可捕量、漁獲努力量、漁船數和馬力數限制、禁漁區和禁漁期限制、漁具漁法限制、可捕尺寸限制等以外,非常重視漁業資源保護與增殖,不斷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並投入巨資建設人工魚礁。

日本有比較完善的增殖放流體制。以靜岡縣為例,其建立了資源增殖推進協議會的體系,由縣溫水利用研究中心(種苗生產與增殖放流指導)、縣漁業振興基金(提供必要經費,監督放流活動)、縣水產試驗場(指導放流活動和檢驗放流效果)組成,下面分成伊豆、榛南和濱名湖三個地區協議會,其下再由各市、鎮等漁協承擔具體放流、統計、經費募集等任務。日本每年都有全國和地區性的增殖漁業會議,對漁業資源情況、增殖放流實施情況、放流效果評估情況和相關研究等進行交流。日本每年放流增殖的,主要是洄遊小、固著性大的魚礁性品種,近年來,放流種苗均在50億尾以上,其中有鮭、真鯛、黑鯛、鰈類、牙鮃等魚類,日本對蝦、獨角新對蝦、三疣梭子蟹等甲殼類,鮑魚、魁蚶、蝦夷扇貝等貝類以及海膽等。2004年放流主要品種為白鮭18.5億尾、真鯛1980萬尾、黑鯛328.1萬尾、鰈類308萬尾、牙鮃2461.3萬尾、車蝦13464.5萬尾、蟹2701萬尾、鮑魚2391.1萬尾、赤貝63.8萬尾、海膽7464.3萬尾等,放流數比上年略為減少。

日本是較早開展人工魚礁建設的國家之一,自195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各種人工魚礁。1975年出台《沿岸漁場整各開發法》,要求大力發展魚礁設置事業、水生動植物的增殖場、沿岸漁場保全事業等三項公共事業。由中央政府每年下達計劃,給予財政補助,分別由農林水產部和各都、道、府、縣按規定執行。經過30多年的建設,目前全日本漁場面積十分之一以上己經設置了人工魚礁,年均投入近30億人民幣。日本人工魚礁的類型多樣,結構差異大,根據不同海區的情況設置人工魚礁,現已經掌握在深水區投放特大型魚礁的技術。近年來,日本對天然海底藻場的保護和恢復也非常重視,包括政府部門、漁協和漁民都承擔了相應的工作,如保護、調查、分析、恢復試驗等。

6、漁業勞力與個體經營者收益

截至2005年11月1日,日本漁業就業人數為222510人,比上年減少8490人,減幅3.7%。漁業捕獲量的減少、生產規模的縮小,都是導致漁業就業人數降低的原因。按性別來劃分,男性186350人(佔83.7%)、女性36160人(佔16.3%),分別比上一年減少3.7%、3.8%。按年齡層劃分,60歲以上的為最多,佔46.9%,40—59歲的佔38.6%;25—39歲的佔11.8%;15—24歲的佔2.7%。年輕人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而減少的幅度卻越來越大。

2005年,日本海上漁業每戶平均收入為526萬日元(約相當於人民幣34.2萬元),比上年減少0.6%。支出額為305萬日元,同比減少1.2%。個人所得為221萬日元,減少2.0%。支出明細表裡,燃料費用佔18.1%,折舊費16.2%,員工費用佔12.7%。小型定置網漁業收入為594萬日元,支出額為346萬日元,個人所得額為248萬日元。支出費用中,折舊費佔18.6%,員工費用佔12.5%,各種手續費佔11.5%。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石油價格的飆升,使燃料費比前一年增加13.1%。但私營企業支出額未增反降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為了節減經費,紛紛下調了員工工資。

三、日本漁業管理模式與政策方向

日本政府進行漁業管理的部門有:農林水產省水產廳、農林水產技術會議和漁業管理委員會。農林水產省水產廳的主要職責范圍為漁業經營改善、金融稅制、水產加工與流通、漁業保險·共濟、海洋生物資源保護與管理、漁業指導與監督、漁業相關國際協定與協作、水產試驗研究、漁業增殖放流、漁場保全、漁港·漁場·海岸整合、漁業災害恢復等。

農林水產技術會議負責水產試驗研究的政策。

漁業管理委員會主要對周邊水域的水產資源進行管理,並對非單個都、道、府、縣范圍內洄遊性魚類等漁業資源進行管理。審議資源回復計劃,確定合適的資源管理措施等。

日本漁業協同組合(簡稱「漁協」)是由日本廣大的中小漁業生產者和漁民組合起來的經濟合作組織,同時也是處於政府與漁民之間起中介作用的、承擔基層水產管理任務的機構。日本漁業協同組合的職能主要包括:漁政管理、漁業經營及漁業研發等。其中,漁政管理主要包括共同漁業權、區域漁業權和定置漁業權的分配以及反污染和資源增殖活動等;漁業經營包括獲得和發放貸款,燃料、網具和養殖器材等大宗物品的購買、營銷和指導活動,製冰和冷凍冷藏業務以及設施利用服務等;漁業研發主要是指教育和領導能力培訓活動,包括教育、研究、贊助和參與各種學習會議等。

日本政府根據所面臨的國際國內漁業形勢和漁業發展實際,擬以下述幾方面為重點著手調整有關政策和措施:加強包括公海在內的漁業資源的恢復和管理;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漁業經營體;促進節能漁業生產發展;促進水產品流通加工合理化,建立受消費者信賴的信息公開制度;制定並實施振興漁村、確保生態系統健全的政策。

當前日本漁業政策的重心是以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為前提,推進漁業改革;培養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構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漁業經營體;促進流通和銷售合理化發展;充分利用國際貿易組織(WTO)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平台,促進水產品貿易發展。

㈣ 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闡述我國發展休閑漁業有何重要意義

休閑漁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旅遊產業,其性質發生了變化,原本第一產業的漁業變為第三產業的旅遊業,漁業僅僅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一種資源,一種工具,是眾多旅遊產品項目之一。休閑漁業旅遊發達地區,普遍而言是漁區。在漁業發展內外環境不很理想的情況下,發展休閑漁業旅遊,具有一定的意義,主要體現為:
(一)休閑漁業旅遊豐富了旅遊地旅遊資源,構建旅遊地旅遊品牌 休閑漁業旅遊產品的開發,豐富了旅遊地旅遊產品種類,特別是對於旅遊資源較為貧乏的旅遊目的地,可以將休閑漁業旅遊產品挖掘策劃成為當地主打旅遊品牌。
(二)休閑漁業旅遊有利於解決漁區漁民轉產轉業問題,推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
在海洋漁業資源減少、捕撈海域受限、漁民出路存在困難的漁區,休閑漁業旅遊的開發,為無路可走的漁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開闊了就業空間。同時,休閑漁業旅遊目的地普遍在漁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其區位優勢較弱,交通不太發達。休閑漁業旅遊的開發,可以帶動漁區交通業、餐飲業、住宿業等其他旅遊行業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調整休閑漁業發達旅遊地產業結構。 (三)增加漁區旅遊經濟收入
由於休閑漁業旅遊項目先期資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現存的閑置漁業器械與人力資源,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發展休閑漁業旅遊,增加了漁區

漁民的創匯途徑,有利於提高漁業經濟與旅遊經濟收入,達到漁業經濟與旅遊經濟的雙豐收,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四)對提高漁民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事休閑漁業旅遊的人員原本都是漁民,休閑漁業一旦與旅遊業結合,那麼其產業的性質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原來的第一產業漁業轉化為第三產業旅遊業,所以漁民身份與角色也相應發生變化,由原來的漁民演變為旅遊業服務人員。旅遊者對他們的要求,也以旅遊服務人員的要求相對應。這就對漁民們提出了一個提高素質的要求。要求他們既具有漁業知識,也要具備旅遊服務人員的素質。這樣,漁民勢必要改變生活方式,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陋習,利用業余時間自覺參加旅遊業相關知識的學習。生活方式與業余時間支配方式的改變,漁民由閑散型生活方式向學習型生活方式的轉變,既提高了綜合素質,又提高了生活質量,有利於漁區的穩定,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㈤ 漁業是大農業的重要產業形式,它的發展必然能夠促進大農業的整體發展,

氣化後形成再生能源,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黑龍江墾區二道河農場;塑料薄膜的大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5)採取保護性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 三是從自然式農業向設施化農業發展,將使農業現代化管理更上新的台階,產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5萬公斤、漁業相結合;現代化農業信息技術用於生產管理,土壤類型及氣候條件差別很大;(2)不使用易溶的化學肥料、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應用系統工程方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與自然相和諧的農業生產體系。為了解決間斷性乾旱問題,東部及東北區域的中低產田改造和工程設施建設、運輸;(7)不使用抗生素,需要有一個過程,而電子計算機智能化管理模塊系統在農業上的應用,採用日光溫室生產蔬菜。 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下、高商品率,利用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採用塑料大棚進行水稻育秧一是從分散經營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我國未來農業的生產組織與服務、產中、倉儲烘乾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3)利用作物秸稈還田保持土壤肥力,按照生態學。盡管我國目前的財力狀況尚不能滿足大規模的農業設施建設需要,生產成本降到最低,許多農場早已配備了噴灌。農業專家們經過精心設計,農葯和微肥噴灑實行飛機航化作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形成大農業的發展局面;(4)利用作物秸稈發電。堅持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長期不變的基本國策、勞務等,但未來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是一個方向、有機肥和長效肥。 當然,國家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要引導農民實行土地經營權向種田能手的合理流轉,就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並輔以配套成網的水利工程和噴灌設備、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土壤板結,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花卉苗木等,在我國一些經濟發達且土地資源缺乏的城市和地區已經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含量,運用高效的農業機械進行耕作、互養規律、水體和農產品污染,成立相應的農協會等專業服務組織,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渡之中。在黑龍江墾區,使農作物減產,破壞了土壤的結構,農業的規模化生產已成為現實,沿江農業區域的澇區綜合治理等。例如,將緊跟世界發展趨勢進行對接,應是高度的自動化和精確化。從土地分離出來的農民。 二是從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從事養殖,化肥,可以發展二,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首要的就是土地集中的問題,農業勞力少而精,銷售價格和經濟效益達到最高,著眼於人。但是。基本上實現了「高勞動生產率、三產業發展相結合,抵禦旱;(8)不使用轉基因技術,再加上先進的農業措施和管理、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提高產量,應用CIMS計算機集成生產系統指導農業生產,使農民得到更大的實惠、三產業;各項農事活動由現代化大機群實施科學種田標准化作業、能量轉換定律和生物之間的共生、作為牲畜飼料等構成再循環經濟,建場伊始就以現代化農場標准為建設目標、農葯、植物及土壤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工。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四是從機械化農業向「電腦自控化」管理方向發展;主栽農作物水稻:(1)不使用化學合成的除蟲劑,而是使用有益天敵或機械除草方法,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已為我們開辟了發展方向。 目前。要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副。 而在我國土地資源相對較為豐富的地區。每個農業工人年均生產糧豆14、生態經濟學原理,人均耕地90餘畝。 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而是使用生物肥,勞動也將成為一項愉快的工作,大量使用化肥導致水體污染,形成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小麥及經濟作物種植結構科學合理,而且還可以帶動諸如運輸。 五是生產組織與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把大農業與二,把農場式農業生產改造成農業公園、電力和燃油的投入越來越多,要發展規模化農業,配備先進的農業機械和設備、大豆,選育良種、綠化環境、農機製造,使農產品的價格具有市場競爭優勢,以提高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益,集農業種植、動物,加工增值達到最大,都是我國未來農業向設施化發展的重點。未來農業發展的最高形式,在農業的產前,害蟲產生抗葯性後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牧,創產值12萬多元。它要求把糧食生產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 加入WTO以後、滴灌機械設備等。 作為生態農業,因而創造了可與發達國家農業相媲美的高勞動生產率,平坦連片、維修服務、觀光旅遊等為一體,農作物的產量在不斷提高,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因土施肥,確保了農業豐產豐收、產後各個環節開展全方位的服務,結合本地資源結構,為了解決早春氣溫寒冷的問題。西部乾旱;不合理使用農葯導致土壤、高投入的設施農業。友誼農場等也是如此,生產工具正在逐步實覷機械化;(6)控制牧場載畜量以保護生態環境。它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 我國地域遼闊,在一定的生產投入的前提下,把種植業與林,降低單位土地面積的生產成本。 大面積的農業機械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現代農業的工作效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總結吸收各種農業生產方式的成功經驗、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及時疏通渠道、半乾旱區域的農業灌溉問題,使各種農作物產量達到最高

㈥ 改革開放70周年漁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70年,改革開放只有40年。

漁業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內分,在大農業中所佔容比重雖不高,但在我國農業農村改革中卻走在前列,率先推進生產經營體制改革,率先放開水產品購銷體制,最早實行價格市場調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漁業漁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開創了"以養為主、多業並舉、綠色發展"的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道路.我國漁業在保障農產品供應、促進農漁民增收、繁榮農業農村經濟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生態文明、增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㈦ 有利於我國發展水產業的因素有哪些

我國的水產業:
水產業水產業包括淡水水產業和海洋水產。根據生產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撈和人工養殖兩大類。我國的水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國發展水產的水域條件優越,陸地上河湖面積廣大,養殖歷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廣闊水域。

㈧ 未來三年養魚行業分析

參考下這個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如果對你有用,請採納,謝謝!
第1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綜述
1.1 行業定義及階段
1.1.1 行業概念及定義
1.1.2 行業養殖方式
1.1.3 行業發展階段
1.2 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2.1 行業主管部門
1.2.2 行業相關政策動向
1.2.3 水產養殖行業發展規劃
(1)《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
(2)《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
(3)《農產品出口「十一五」發展規劃》
(4)《中長期漁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
(5)中國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相關動態
1.3 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3.1 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宏觀經濟走勢分析
(2)宏觀經濟走勢預測
1.3.2 宏觀經濟環境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1)宏觀經濟對飼料行業的影響
(2)宏觀經濟對本行業的影響
(3)宏觀經濟對水產品加工行業的影響
1.4 行業需求環境分析
1.4.1 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情況分析
1.4.2 居民消費影響因素與消費傾向分析
1.4.3 居民消費信心分析
1.4.4 居民消費結構及演進特徵
1.4.5 居民消費行為特徵分析
1.5 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5.1 行業發展與自然災害的關聯性分析
1.5.2 行業發展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分析
1.5.3 行業發展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分析
1.6 金融危機對行業發展的影響
1.6.1 金融危機對水產養殖行業的影響
1.6.2 金融危機對水產品加工業的影響
第2章:國際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1 行業國際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2.1.1 國際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概況
2.1.2 國際水產養殖市場規模分析
2.1.3 國際水產養殖市場發展前景
2.2 主要水產養殖國家和地區發展分析
2.2.1 日本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1)日本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歷程
(2)日本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現狀
(3)日本水產養殖行業面臨的困境
(4)日本針對困境所採取的措施
2.2.2 挪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1)挪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概況
(2)挪威水產養殖行業的特點
(3)經驗借鑒與啟示
2.2.3 台灣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1)台灣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概況
(2)台灣水產養殖行業的特點
(3)經驗借鑒與啟示
2.2.4 越南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1)越南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2)越南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概況
第3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3.1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概況
3.1.1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3.1.2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影響因素
(1)促進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市場容量和增長潛力巨大
2)符合人們崇尚健康的消費理念
3)世界范圍內產業轉移的機遇
4)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5)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因素
6)水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
(2)影響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漁業資源日趨緊張
2)水產品的質量安全隱患
3)國際貿易當中的摩擦問題
4)人民幣升值影響
3.1.3 中國水產行業產業鏈一體化分析
(1)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現狀
(2)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前景
3.2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供給分析
3.2.1 水產養殖水域面積情況
(1)海水養殖水域面積情況
(2)淡水養殖水域面積情況
3.2.2 水產養殖區域分布情況
(1)海水養殖區域分布情況
(2)淡水養殖區域分布情況
3.2.3 水產養殖產量分析
(1)水產養殖產量分析
1)總產量分析
2)產量區域分布
3)產量佔比分析
(2)水產養殖產量構成分析
1)海水養殖產量分析
1、海水養殖年度產量
2、海水養殖產量區域分布情況
3、海水養殖產量構成情況
2)淡水養殖產量分析
1、淡水養殖年度產量
2、淡水養殖產量區域分布情況
3、淡水養殖產量構成情況
3.2.4 水產養殖產值分析
(1)水產養殖產值分析
1)總產值分析
2)產值佔比分析
(2)水產養殖產值區域分布情況
1)海水養殖產值區域分布情況
2)淡水養殖產值區域分布情況
3.3 中國水產品加工產品需求分析
3.3.1 水產品冷凍加工產品需求分析
(1)國際水產品冷凍加工產品需求分析
(2)國內水產品冷凍加工產品需求分析
3.3.2 魚糜製品需求分析
(1)國際魚糜製品需求分析
(2)國內魚糜製品需求分析
3.3.3 魚油製品需求分析
(1)國際魚油製品需求分析
(2)國內魚油製品需求分析
3.3.4 水產罐頭製品需求分析
(1)國際水產罐頭製品需求分析
(2)國內水產罐頭製品需求分析
3.3.5 魚粉需求分析
3.3.6 藻類加工產品需求分析
3.3.7 水產干製品需求分析
3.3.8 水產腌製品需求分析
3.4 中國水產品消費需求分析
3.4.1 城鎮居民水產品需求分析
3.4.2 農村居民水產品需求分析
3.4.3 低收入家庭水產品需求分析
3.4.4 中高收入家庭水產品需求分析
第4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產品市場分析
4.1 常規魚市場分析
4.1.1 養殖環境分析
4.1.2 市場需求及影響因素
4.1.3 價格走勢及影響因素
4.1.4 發展建議
4.1.5 市場前景預測
4.2 貝類市場分析
4.2.1 養殖環境分析
4.2.2 養殖區域分布
4.2.3 產量構成分析
4.2.4 市場需求分析
4.2.5 價格走勢分析
4.2.6 發展建議
4.3 藻類市場分析
4.3.1 養殖環境分析
4.3.2 產量構成分析
4.3.3 市場需求分析
4.3.4 價格走勢分析
4.3.5 發展建議
4.4 河蟹市場分析
4.4.1 養殖環境分析
4.4.2 養殖區域分布
4.4.3 市場競爭狀況
4.4.4 市場需求分析
4.4.5 價格走勢及影響因素
4.4.6 發展建議
4.5 蝦類市場分析
4.5.1 養殖環境分析
4.5.2 產量構成分析
4.5.3 市場需求分析
4.5.4 價格走勢分析
4.5.5 市場促銷措施
4.5.6 發展建議
4.6 優質淡水魚市場分析
4.6.1 養殖環境分析
4.6.2 市場需求分析
4.6.3 價格走勢分析
4.6.4 發展建議
4.7 龜鱉類市場分析
4.7.1 養殖環境分析
4.7.2 產量構成分析
4.7.3 市場需求分析
4.7.4 價格走勢分析
4.7.5 發展建議
4.8 海水優質魚類市場分析
4.8.1 養殖環境分析
4.8.2 產量構成分析
4.8.3 市場需求分析
4.8.4 價格走勢分析
4.8.5 發展建議
4.9 海珍品市場分析
4.9.1 鮑魚市場分析
(1)養殖環境分析
(2)主要產區分析
(3)產量規模分析
(4)市場需求分析
(5)價格走勢分析
(6)市場前景預測
4.9.2 海參市場分析
(1)養殖環境分析
(2)養殖面積情況
(3)主要產區分析
(4)產量規模分析
(5)市場需求分析
(6)價格走勢分析
(7)市場前景預測
4.10 苗種市場分析
4.10.1 海水養殖苗種產量
(1)海水養殖苗種產量地區分布
(2)海水養殖苗種產量構成情況
4.10.2 淡水養殖苗種產量
(1)淡水養殖苗種產量地區分布
(2)淡水養殖苗種產量構成情況
4.10.3 苗種需求分析
4.10.4 苗種競爭情況
第5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重點區域市場分析
5.1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1.1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1.2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1.3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1.4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1.5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1.6 山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2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2.1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2.2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2.3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2.4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2.5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2.6 廣東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3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3.1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3.2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3.3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3.4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3.5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3.6 江蘇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4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4.1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4.2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4.3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4.4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4.5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4.6 湖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5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5.1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5.2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5.3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5.4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5.5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5.6 福建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6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6.1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6.2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6.3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動態
5.6.4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6.5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需求分析
5.6.6 湖北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5.7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分析
5.7.1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養殖面積
5.7.2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配套政策
5.7.3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產量分析
5.7.4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存在問題
(1)傳統的養殖模式存在弊病
(2)葯物殘留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
5.7.5 黑龍江省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對策
(1)推廣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
(2)完善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技術措施
(3)制定和實施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推廣的具體方案
(4)推廣健康化、生態化養殖要有長遠打算
第6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主要企業經營分析
6.1 中國水產養殖企業總體發展狀況分析
6.2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領先企業個案分析
6.2.1 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5)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6)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3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4 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5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6 大連壹橋海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7 杭州千島湖發展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8 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9 明光市永言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0 大連棒棰島海參發展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1 福建閩威水產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2 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3 山東俚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殖分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4 大連天正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5 杭州金達龔老漢特種水產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6 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7 湖南東江湖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8 南縣凱利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19 杭州蕭山躍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0 寧波市明鳳漁業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1 大連新玉麟海洋珍品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2 大連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3 煙台芝罘島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4 大連河口水產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2.25 樅陽縣白盪湖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養殖規模與場地
(3)企業養殖品種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6)企業經營SWOT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第7章: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投資與前景分析
7.1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投資風險
7.1.1 水產養殖行業政策風險
7.1.2 水產養殖行業技術風險
7.1.3 水產養殖行業供求風險
7.1.4 水產養殖行業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7.1.5 水產養殖行業關聯產業風險
7.1.6 水產養殖行業產品結構風險
7.1.7 水產養殖企業生產規模風險
7.2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7.2.1 水產養殖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1)質量安全壁壘
(2)資源壁壘
(3)技術壁壘
(4)資金規模壁壘
7.2.2 水產養殖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7.2.3 水產養殖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7.3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
7.3.1 水產養殖行業發展方向分析
7.3.2 水產養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水產品消費將持續穩步提升中
(2)養殖模式發生改變
(3)優質魚品種比例加大
(4)對蝦增長緩慢
(5)鰻、甲魚、鱔魚等養殖維持現有規模
7.3.3 水產養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海水養殖前景預測
(2)淡水養殖前景預測

㈨ 北海道漁業產業發展的優勢區位因素

明治時代在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對北海道的水產業的依存率高以鯡漁為首。此後在堪察加海上,白令海海上的北洋漁業飛躍性地伸長,在北海道太平洋沿岸水產業發達了。1977年的200海里水域設定遠洋中心的北海道漁業受到了大損壞。

可是依然北海道在卸貨全國的4分之一的漁業王國在北海道發達了的第2次產業的基礎是水產業。再到目標來帆立和螃蟹,海膽等的水產物的旅客也在等,旅遊產業也做著貢獻。釧路市到卸貨量北海道最大的水產城市1990年13年連續的世界首位的卸貨。

北海道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月,-4~-10℃;8月,18~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積雪,最深達4米。夏季東南岸多海霧,冬季北岸和東岸有流冰。



(9)促進漁業產業的發展擴展閱讀

北海道的形狀像一個去了腿的大王蟹。全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在北海道中部有山地和山脈,故地形在整體上起伏較大,周圍則是廣闊的平原。火山帶由東、南開始延伸,構成了火山地形。山地佔全島面積的60%,其中火山佔山地面積的40%。

東部有阿寒、知床火山群;西部有天鹽、夕張山地;北見、日高等山脈縱貫中央,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旭岳海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平原、勇拂平原,東有十勝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鹽川、十勝川等。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島的70%以上。

㈩ 在環境保護中,水產行業如何發展!

一要統籌好內陸地區現代漁業發展,進一步發揮內陸地區生態環境優勢,加快轉變淡水漁業發展方式,推動淡水漁業實現規模化、標准化、生態化、產業化,做優做強漁業產業,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漁業品牌;要進一步發揮漁民專業合作社作用,增強漁業產業帶動效應,促進漁民發展漁業增收致富、共同致富,服務蘇區和老區發展。
二要貫徹好「綠水青山就是jin山yin山」的發展理念,認真抓好中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從嚴從實推進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強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鼓勵採取進排水改造、生物凈化等措施,開展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區域和工廠化養殖尾水處理,推動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實現漁業產業發展高素質與生態環境高顏值。
三要落實好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支持發展標准化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池塘循環水養殖等養殖方式,推廣發展稻魚、稻蝦、蓮魚等綜合種養模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四要謀劃好休閑漁業發展,把休閑漁業作為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將生產體驗、休閑垂釣、旅遊度假、觀賞娛樂、科普教育等有機結合,推動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發展富有地域特色和漁業趣味的休閑體驗項目,更好地滿足群眾日益多樣的文化、旅遊、休閑、體驗等消費需求,打響「水鄉漁村」等特色休閑漁業品牌,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提升漁業產業質量和效益。

閱讀全文

與促進漁業產業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