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基層文化產業概況

基層文化產業概況

發布時間:2021-01-05 21:28:31

A. 農村基層文化產業發展存在哪些困難應如何解決

一、當前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認識上不強,領導重視力度不夠。一是認識不到位。鄉鎮部分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建設,不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認為「文化站關一年門不會有人上訪,縣里也無人追查」,沒有認識到文化與經濟的辯證關系。二是對「大文化」的理解不夠,沒有意識到文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是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工作的大范疇,存在著文化建設只不過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樂、鬧著玩、尋開心的認識誤區。
(二)農村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難以開展。我縣農村文化建設基礎還相當薄弱,農民文化生活還十分單調,農村文化隊伍建設更亟需加強,不良的文化現象有所抬頭,農村文化事業任重道遠。一是文化隊伍建設沒有加強和提高,整體文化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不高、業務不精、事業心欠缺;二是群眾年齡結構嚴重失衡。由於農村青壯年大部分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婦女、兒童、老年人,他們既要看孩子、做家務、還要忙田地里的農活,且居住分散,交通閉塞,通訊工具落後,無時間、無條件、無能力參加更多有益文化活動;三是工作作風與工作方式沒有與時俱進,沒有開展和創作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具有地方特色活動和作品來滿足發展中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
(三)管理體制不順,文廣站合並後不能形成合力。鄉鎮文化、廣播兩站進行了合並,目的是有利於「大文化」資源統一管理、統一使用,充分發揮文化和廣播的優勢。但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由於機構改革後,受編制與經費的約束,精簡人員數量較大,很多文化工作者易崗他就,個別鄉鎮甚至撤銷了文化廣播工作站,有些鄉鎮即使有文化站也是照顧領導的關系,安排了些非專業人員在崗,人員素質較低、責任心不強、工作無頭緒、目標不明確,造成了部分農村文化工作開展不力,一些封建的、落後的思想在農村有蔓延的趨勢。
(四)經費投入少,隊伍建設令人擔憂。一是全縣約60%的文化基層單位和鄉鎮文化廣播工作站陣地陳舊落後,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二是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部分鄉鎮對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很少,致使文化工作舉步維艱,就根本無力開展文化活動。三是專業人員流失,後備人才匱乏。
二、抓好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一)按照「先進文化」的要求,提高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文化建設的滯後,到一定階段必將影響和阻礙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抓好農村文化建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和提高農村整體發展水平的需要,從而進一步提高認識,著力解決「一手硬、一手軟,說起來需要、干起來不要」等問題。一是要通過確立和實施「大文化」理念,充分認識到農村文化繁榮是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推動農村經濟持久發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提高農村群眾整體素質、樹立新世紀農民形象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執政為民,強化發展意識;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大文化」思想的宣傳,使全社會都參與到關心、支持農村文化工作中來。
(二)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改變文化和機構體制的問題,確保政令暢通,就要調整和出台適合我縣實際的文化改革方案。撤銷文播站機構的鄉鎮應立即恢復,配齊配強鄉鎮文播站長,要定期培訓,通過各種形式的考核、評選和比賽發展和培養更多的業務骨幹。要徹底打破文化專業文化部門辦、文化產業文化人自身經營的格局,鼓勵社會辦院園,推動文藝團體走向社會、走向市場、走產業化的路子。要正確處理好公益性和經營性的關系,在保證文化公益性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可適當開展有償服務,要堅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方針,逐步把文化產業辦成集教育、科技、旅遊、文化為一體的綜合產業

B. 貴州省文化產業基層統計表(一)怎麼填

基層表(一)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填報

就是在貴州注冊的經營以文化產業為主的企業、公司或盈利性公共場所。

C. 周總理視察過的伯延鎮在哪裡

伯延鎮(Baiyan Zhen)位於武安市境東南部,距市區10千米。

鎮政府駐先鋒街道,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2.15萬人(2002年)。轄15個行政村。鎮內交通方便,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商業發達。

伯延歷史上曾出現諸多名人,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至今仍具相當影響。房錦雲,伯延開明士紳,民國時期曾捐巨資於北京大學,並將中國大學第一宿舍修葺一新,北大校長蔡元培親書「育我菁莪」匾額,懸於房家門楣。

1961年5月,在全國自然災害最為困難時期,全國人民衷心愛戴的周恩來總理來到伯延,進農戶、上炕頭、掀鍋蓋、吃窩頭,訪貧問苦,體察民情,鼓勵群眾吐真言,言實情,勇於擔責,親民愛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了伯延這塊熱土。

在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武安伯延人民永遠的驕傲。

通過這次重溫周恩來紀念館參觀,一組組周恩來總理罕見照片珍藏,展示了泱泱大國總理親民愛民的光輝形象,仰世紀東方偉人的風范,我對伯延古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我作為基層文化的一名工作者,更加堅定信心把本職工作幹得更好,在新的一年中,為武安的經濟騰飛和文化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基層文化產業概況擴展閱讀:

伯延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研究開發以徐家莊園和王順庄園為代表的一大批古民居建築,為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和諧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獲得河北歷史文化名鎮等殊榮。

深挖掘歷史文化現異彩 伯延建村於北宋元年間,因村形如大雁,故名伯雁,後將「雁」寫作「延」。初始幾戶人家遷居此地,墾田稼穡,後人丁陸續遷入,繁衍生息,明、清時逐步發展成為集鎮,為武安八大鎮之一。

清乾隆年間,伯延人大批外出經商,出現了房、徐、朱、程、翟等富商巨賈,大興土木,營造房舍,頗具影響。建國後,伯延鎮一直為區鄉(鎮)政府所在地,1996年,庄晏鄉並入伯延鎮相沿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伯延鎮

閱讀全文

與基層文化產業概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