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的發展趨勢
昨天國家已經宣布深抄圳前海片區已經開始和香港對接,開始了最主要的一個項目就是 金融自由貿易港的確立,也就是說前海為龍頭的發展將使得南山前海片區和香港九龍,美國紐約港一樣,國際地位可想而知。
前海的這一發展正好接替了深圳多年來發展的低附加值的製造業代工業,這一舉措將徹底將深圳河香港的融入加深,同時伴隨著廣深港高鐵的開通,武漢到深圳4小時,西安到香港9小時的開通,將大大促進深圳的香港模式轉化。
未來的深圳將和香港紐約等一樣,成為保險金融私募基金,旅遊,房產,投資,高科技發明研究的主要中心,當然製造業已經淡出深圳,以後的深圳將完全是高附加值產業的聚集地。
② 深圳未來十年最有潛力的發展行業
旅遊服務業
在過去年中發展最快的是旅遊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了46,100(增長21%)。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紐西蘭旅遊業的蓬勃發展。1995年,根據旅遊協會(TOURIST INDUSTRY ASSOCIATION)統計,大約118,000人工作在旅館,飯店,商店、旅遊代理等相關旅遊機構。該協會估計,隨著全球旅遊業每年6%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紐西蘭旅遊服務業的從業人員需求量將達到1,178,000。
生物工程技術
生物工程技術:通過調整/改變生物生長期或基因改造工程,創造新產品。目前雖然該行業在紐西蘭的規模很小,但JOHN KERNOHAN博士(奧克蘭大學)稱,生物和生物醫學技術將領導未來紐西蘭的科學技術前進方向。
IT行業
紐西蘭過去5年中增長第二的行業毫無疑問是IT行業。技術人員在過去5年中增長了15%,達到28,200人,信息技術協會統計1999年一年中,在計算機維修、維護,電信及其他IT相關行業的員工人數增長10%。「2000年及2001年在這一領域的工作機會和雇傭人數都將增長15%以上。」
釀酒業
根據1996年統計,在釀酒和葡萄種植園工作的只有1548人,但該數字過去5年中增長很快。酒類協會負責人PHILIP GREGAN預計到2010年酒產量將有2/3的增長,從6,000萬升增長到10,000萬升,而相應的雇員數也將有可觀的增長。 由於缺少合格雇員,目前林肯大學和在GISBORNE,HAWKESBAY,NELSON的一些理工學院提供這類課程學習。
食品技術
食品和飲料類產品占紐西蘭出口收入的37.5%。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到2002年將創造28,000個額外就業機會。
衛生保健
隨著紐西蘭人均壽命提高,照顧老年人和病人的職業需求不斷增長。在過去5年中,該數字增長了14%。與該行業相關的服務業:如家庭園丁,家庭廚師,和任何涉及老年人的工作都將出現增長。
造船業
雖然商業貿易在過去5年總體停滯不前,但造船業的就業人數增長了20%1999年達到6000。造船業協會過去5年的貿易總額共64億紐幣,其中25億為出口,而自1994年以來已有300%的增長幅度。預計到2010年就業人數將翻一番,達到12,000。並將打造「紐西蘭製造」的名牌形象。2001年,眾所周知的是:瑞士手錶,法國香濱,紐西蘭船。
林木工業
到2006年,紐西蘭的成材林木將從1,800萬立方增加到3,000萬立方。林木協會認為如果下個15年內在相應設施上追加投資話,到2025年,就業人數將從目前的21,350增長到60,000。中國大陸在紐西蘭目前最大的投資項目就在該行業。
農牧業
農牧業在過去五年幾乎毫無起色,僅僅增長了0.3%,但BERL預測到2011年,在農場工作的人員將從目前150,500人增長到163,000-175,000之間。紐西蘭農牧業已經從簡單的牧羊轉化到相對集中作業的乳品業,乳品業的從業人員在1991年到1996年間從31,623增長到35,271,而且增長還在繼續。
音像業
從1999年三月到2000年,電影和電視製品的投資增長了45%,達到3.07億紐幣。音像業的從業人員1999年共7730人。FILM NZ總經理JANE WRIGHTSON相信在未來5年裡這個數字將翻一番。
③ 未來3-5年深圳的科技發展方向是什麼
深圳電子產品是研發和製造實力強大,1)與之相關的電子產品、通訊、軟體這一塊是專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屬2)新能源汽車、電池算一個方向。3)金融、物流、高端服務算一個方向。你可看看深圳城市規劃,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來。
④ 2020年在深圳什麼技術比較有前景
現在什麼技術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有努力,有努力的上進心,就可以把它做光耀。做。
⑤ 深圳的發展前景是什麼行業
是金融。
從2018年行業平均薪資來看,排在首位的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平均月薪10563元
⑥ 深圳以後發展方向是什麼,大體的在什麼領域。
深圳主體發展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以創新設計為主動力,其以電子,電子商務,金融市場等方向發展。
⑦ 深圳今後的發展定位是什麼
個人認為:深圳10年後就是香港的今天!未來的深圳肯定以金融、貿易、物流、高科技為主,其餘的工廠基本會遷走,基本只留下一幢幢的的辦公樓與住宅樓,以及部分高新技術產業的工廠企業。
⑧ 深圳特區40周年,深圳未來如何才能繼續保持優勢
為了貫徹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國結合當時的國情,把深圳建立為經濟特區。深圳擁有自己的地理優勢,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沿海地區,有利於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改革開放提供了基礎保障。深圳特區40周年,深圳未來還能繼續保持優勢,我認為它要足夠做到更好。
要繼續保持好自己的優勢,那就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深圳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這里成立經濟特區,是歷史正確的選擇。還要保持好優勢,那就要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科技水平,引領中國經濟的發展。
⑨ 深圳的未來往那個方向發展啊
曾經多少年,內地只要一提起「打工」,就會馬上想起深圳,這城市目前工業很發達。深圳藉助國家的特殊政策在很短時間里就讓這塊土地發揮了最大限度的效用,創造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奇跡,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幾個城市之一。同時這里也已經沒有多少可發展的空間了。
實際上深圳是在香港澳門沒有回歸之前的我國改革開放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隨著香港回歸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深圳是一座典型的「現代」化大城市,它面向的是「現代」。走進深圳,看到的是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樓和擁擠的人流。這里的空間都留給了高摟、人流和車流,這與內地大城市沒有什麼區別。我們來到這里最想的也許就是拚命掙錢,然後到別的地方去安居,畢竟這里的環境太差太亂是不適合居住的。特別是到處都只能看到巴掌大塊天,本來深圳也算是海濱城市,可是高樓把海都給擋住了,以至很少還有人把這里看作是海濱城市。深圳作為一塊試驗田其發展道路這么多年究竟有些什麼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深圳的方向是否值得我國各地學習和借鑒?該是我國總結和反思深圳經驗與教訓的時候了。深圳的未來在哪裡?打開地圖就知道了,它在大香港的背後,是香港的背影,是連接香港與廣州、內地的通道和走廊。深圳現在正在建設很多與香港的通道和走廊,這正是看準了自己未來的角色。深圳的發展速度的確是很驚人,但是這里沒有為人的美好生活留下多少空間和環境,因而這里絕不是我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⑩ 深圳將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產業結構和趨勢怎樣過渡主導產業往哪方面發展
1.發展高等教育、高科技和文化事業,做好金融服務,設計之都,產業結構的轉型
2.對國內生產外銷型的企業來說面臨內憂外患。 產業調整轉型是必由之路,通過政策調控,生產加工企業紛紛搬出深圳,向周圍地區(例如惠州)輻射。同時也利用稅收,獎金,開辦高新科技產業園等方式,鼓勵或者引進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並扶持他們壯大。
產業調整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新技術研發那個是頂尖人才做的事情,他們是少數,整個產業鏈需要的人才是多種多樣的。
面對挑戰何機遇,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和理論知識深度,關注政府對產業的政策導向,就業要優先考慮自己熟悉的行業中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能力的公司。
3.文化領域,金融領域,高新科技,旅遊,物流,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