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2015文化產業行業分析

2015文化產業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5 10:43:36

❶ 2015四川演藝行業的發展

演藝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演藝產業管理體制

演藝產業是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監管全國演出活動。另外,演藝(演出)行業協會是行業的自律組織。多年來,中國演出家協會和各省演出行業協會積極開展工作,逐步理清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國演出家協會開展的演員資格認定、演出經紀人資格認定、舞美工程企業資質認定、臨時搭建舞台看台工程驗收、演出安全責任保險等工作,不僅是行業協會根據自身的性質和職能開展的工作,同時也是根據文化部的有關文件、按照文化部對演出市場的管理思路或受市場司委託開展的工作。

(二)演藝產業相關標准

隨著演藝市場的發展,政府對各類文化市場的扶持引導和規范管理不斷加強。加強對演出市場、音樂節慶活動、票務經營單位的規范管理,繼續簡化和規范行政審批。不斷拓展演藝業內涵與外延,開展網路演出管理試點工作和文化旅遊實驗區評選,促進產業融合。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國文化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收到初步成效。日前出台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進展順利,"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系統"正式啟用,對文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和凈化文化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文化產品和要素流動加快,票務連鎖、演出院線、連鎖網吧等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形式發展強勁,進一步推動文化藝術產業整合資源、加快發展。

另外,為了規范演藝產業,演員資格認定、演出經紀人資格認定工作在《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明確的規定;舞美工程企業資質認定、臨時搭建舞台看台工程驗收工作符合《實施細則》對臨時搭建舞台看台演出的要求,配合了文化部科技司開展的演出場所標准化建設工作,並在上海、北京的試點中,得到上海世博會、北京市公安局的支持與協助,另外中國演出協會推出的《大型演出活動安全行業自律規范》對於提高演出經營機構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大型演出的安全風險系數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演出安全責任保險在《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也有相關規定,雖然未作強制性規定,但在《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單列一條,大家應當引起重視,應當把推進演出安全責任保險的過程當作演出安全管理思路的改革來抓。

同時,為了確保演出的安全,2011年7月,中國演出家協會出台了《全國搭建演出場所舞台、看台安全技術標准》,對舞美搭建及相關規定作了細化,如電纜穿牆通過時,應當加設穿牆套管;舞台檯面和演職人員易接觸的部位不得有尖銳突起物;演員上場、下場、串場通道不得有突起物,無法避免有突起物時,應架設有過渡坡度的保護物;在有人員和車輛通過的區域敷設電纜時,應對電纜採取固定的防擠壓保護措施和防羈絆保護措施;垂直爬梯應設有防護欄;觀演區和不允許進入的表演區、舞台設備區域之間應有明顯標識;看台、舞台能被兒童誤入的部位應設防護欄並有明顯標識等,以保證演職人員及觀眾的安全。

(三)演藝產業支持政策

(1)《關於構建合理演出市場供應體系,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年1月,為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推動演出市場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國家發改委、文化部等九部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台了《關於構建合理演出市場供應體系,促進演出市場發展繁榮的若干意見》。

《意見》從擴大供給、促進發展這一制高點出發,提出了從根本上解決演出市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辦法和舉措。一是從公益角度出發,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公益性演出長效機制,逐步解決廣大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消費需求。《意見》提出各級財政要適當增加對到城市社區、農村、工礦企業等基層進行公益性演出的補貼,鼓勵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創作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小成本演出劇目,鼓勵國有演出場所、國有演出單位舉辦公益性、低票價的演出,做到"月月有公益場,場場有低價票"。

二是從市場角度出發,培育市場主體,擴大演出供給。《意見》提出要拓寬演出市場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演出產業,允許適度引進外資進入國內演出市場,大力扶持民營表演團體發展。同時,《意見》要求充分開發利用現有場館,有計劃地建設一批面向大眾、面向基層的演出場所,積極開發旅遊演出市場、大眾化娛樂演出市場、戲劇曲藝類專業小劇場等多場次、低價位演出市場,建立結構合理的多層次演出市場供給體系。

三是從管理角度出發,規范政府行為,優化演出環境。《意見》明確禁止政府部門利用公款邀請演藝明星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減少節慶大型演出活動的數量和規模。嚴禁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索要贈票,禁止公款購買演出門票用於個人消費。堅決打擊演出市場制販假票、倒賣演出門票行為;依法處理內容低俗、秩序混亂的演出活動。

(2)《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

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關於"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的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在全國范圍內確定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的指示,為保護和扶持作為優秀民族藝術代表的京劇藝術,積極推進京劇院團體制改革和內部機制改革,提高京劇院團綜合藝術水平和生產經營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加強國家對京劇院團的宏觀管理、結構調整、合理布局和分類指導,文化部、財政部從現在開始至2010年對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予以切實的保護和扶持,以使國家重點京劇院團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

其規劃內容具體分為五個部分,一是京劇重點新劇目的創作;二是京劇人才的培訓和獎勵;三是國家重要指定性演出、藝術活動和公益性演出實行政府補貼;四是京劇藝術進校園演出;五是對國家重點京劇院團赴境外演出和藝術交流活動實行補貼。同時,規劃還提出了相關的保障措施,包括成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辦公室、設立國家重點劇院團保護和扶持工作專家委員會、設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專項資金和國家重點京劇院團所在地的相關省市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3)《關於促進文化與旅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2009年,為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的戰略部署,推進文化與旅遊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部、國家旅遊局聯合出台《關於促進文化與旅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高度重視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發展,二是推進文化與旅遊結合發展的主要措施,其中與演藝產業有關的有如下幾條:

◆打造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品牌。舉辦全國性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從2010年開始,文化部、國家旅遊局每4年推出一個中國文化旅遊主題年,每2年舉辦一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引導區域性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在兼顧時間和地域布局的前提下,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每2年公布8至10個地方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扶持名錄,並通過聯合舉辦、政策優惠、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進行支持,期滿後根據活動績效對扶持名錄進行調整並予以公布。

◆打造高品質旅遊演藝產品。從促進旅遊發展的角度,鼓勵對現有演藝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以投資、參股、控股、並購等方式進入旅遊演出市場,允許適度引進境外資本投資國內旅遊演出市場。鼓勵運用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創新演出形式,提升節目創意,突出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打造優秀旅遊演出節目。旅遊景區(點)要廣泛吸納文藝演出團體和藝術表演人才以多種方式靈活參與景區經營,不斷提高景區(點)的文化內涵。有條件的紅色旅遊景區,要積極開發面向市場、面向群眾的演出活動,豐富紅色旅遊的文化內涵,提高紅色旅遊的經濟效益。

(4)《關於促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年,為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和文化部、財政部、人事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從統一思想、加大扶持力度及完善扶持環境三個方面就扶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提出意見,在加大扶持力度方面,主要有如下措施:

◆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設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專項扶持資金,努力協調金融機構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提供貸款,運用扶持資金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提供貸款貼息服務,對優秀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實行以獎代補,大力扶持其繁榮發展。

◆政府采購的送戲下鄉項目,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選擇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承擔一定的演出任務。政府主辦的各類重大節慶文化活動,要鼓勵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參加,並對優秀劇節目和演職員予以表彰和獎勵。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納入重點院團予以重點扶持。通過組織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匯演調演等活動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溝通交流搭建平台。

◆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提供排練場地、演出場地和演出器材等方面的支持。建立縣鄉文化館(站)、社區文化中心與民營文藝表演團體聯系制度,鼓勵文化館(站、中心)免費或低價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提供排練和演出場地。鼓勵採用政府出資、社會贊助等方式以行政村為單位維修改建或新建固定舞台、戲台。

◆積極推薦有特色高水準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參加對外演出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開拓國外演出市場。對參加政府組織和政府鼓勵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可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鼓勵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依法邀請國外文藝表演團體或個人開展合作演出和業務交流。

◆支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加強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組織國有文藝院團和藝術院校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開展業務輔導,並鼓勵其參加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演出活動,組織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演職員到國有文藝院團和藝術院校進行學習培訓。鼓勵藝術院校畢業生到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就業。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演職員的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與國有文藝院團同等待遇。

◆表彰獎勵優秀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門每2年表彰一批服務農民、服務基層的優秀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對優秀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進行表彰。開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創星評優"活動,建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差異化激勵管理制度。

三、演藝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3年末,我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55個,博物館2638個。2013年生產電視劇441部15783集,電視動畫片199132分鍾。全年生產故事影片638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86部。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演藝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❷ 2015年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單招考試難不難

2015學校單招的考試形式一般為「文化聯考+綜合素養測試」相結合的考試模式。文化聯考包括語數英三門科目;綜合素質測試分為上機測試和面試,上機測試在計算機上答題,考核學生人文素養;面試由面試員與考生交流,主要考核語言表達、心理素質、反應能力、知識面、職業傾向等基本職業素質。不過不同學校之間會有些許差別,具體請看各個學校的招生簡章。學院根據錄取原則預錄取,單招擬錄取考生名單在學院網站上進行公示並上報省考試院審核~~

❸ 文化產業的概念是什麼 有哪些類別2015論文

文化產業的概念是什麼 有哪些類別2015論
l這個肯定好的

❹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基本建立,文化

1、文化產業屬於第三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有利於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2、文化產業屬於低耗能產業,推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有利於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3、文化產業為城鄉居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改善和升級。

❺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指的是什麼,謝謝.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5)2015文化產業行業分析擴展閱讀:

國際標准產業分類

為使不同國家的統計數據具有可比性,聯合國頒布了<<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現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訂本。這套〈國際標准產業分類〉分為A-Q共17個部門,其中包括99個行業類別。

這17個部門為:

A、農業、狩獵業和林業;

B、漁業;

C、采礦及採石;

D、製造業;

E、電、煤氣和水的供應;

F、建築業;

G、批發和零售、修理業;

H、旅館和餐館;

I、運輸、倉儲和通信;

J、金融中介;

K、房地產、租賃業;

L、公共管理和國防;

M、教育;

N、保健和社會工作;

O、社會和個人的服務;

P、家庭僱工;

Q、境外組織和機構。

我國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就是參照了〈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准產業分類〉而制定的,因此產業劃分與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基本一致。

❻ 2015青春杯美食節大賽

2014年底順德獲評 「世界美食之都」,獲此殊榮的順德美食再出發,將整合歷屆中國嶺南美食文化節的精粹,舉辦「世界美食之都」--2015順德美食節。5月15日,「世界美食之都」--2015順德美食節新聞發布會暨《尋味順德》紀錄片開機儀式,正式啟動這一美食旅遊文化的品牌盛會。
本次「世界美食之都」--2015順德美食節從5月開始至10月結束,前後將持續6個月。本屆美食節有近20項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其中主會場活動將於今年國慶期間在大良德勝廣場舉行。

活動以推動美食文化宏揚、產業轉型發展和城市品牌升級為根本宗旨,以「發展、融合、創新、升值」為指導思想,以「粵味、粵韻、粵秀」為主線,注重突出順德美食產業的提升、順德美食文化推廣以及世界美食之都品牌的打造,以展會、比賽、巡展、峰會、媒體傳播等系列美食旅遊文化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強調對美食文化的承傳與創新,實現產業延伸與融合,展示城市升級成果,打造一場整合文化、產業、城市品牌宣傳的盛會,擦亮順德「世界美食之都」的名牌。
粵味:融合聯動,提升產業,強化品牌
活動將以產業全面提升為基礎,順德美食也要通過體驗互動,增強創新能力,奠定餐飲行業提升新起點。本屆美食節注重互動、參與,以美食為線索,加強推動美食與創意產業、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順德旅遊美食文化等相關產業加速發展。今年將在中國烹飪學院內成立粵菜大師聯盟,定期開展粵菜交流、展示、研發活動,打造粵菜創新研發基地,進一步強化順德在粵菜系核心和引領地位。活動將推出「玩味尋寶」食游套票,市民遊客盡享景區、酒店優惠打折,車輪上的美食——順德美食旅遊公交環線將帶食客們暢游順德。內強素質,外拓市場,強化資源整合,促進融合發展,美食節將為順德相關產業提升創造全新平台。
粵韻:文化傳承,創新再造,助推品牌
今年的活動將注重美食文化內涵挖掘,整合各鎮街特色美食文化資源,舉辦順德傳統特色宴飲文化巡展,推出迎龍宴、龍舟飯、特色花宴、祠堂宴、馬姐私房宴等系列美食推廣活動,打造獨特的美食宴飲風尚。活動期間,將制定「全民最愛十大順德菜」和順德菜標准(第一批)正式文本,進一步推動順德菜傳承、發展與推廣;還將編輯出版《順德美食名錄整理》、《美食的格調--順德品味餐廳》等美食書籍,向外推廣順德美食,展現順德美食的精彩。2015順德美食節將以美食為引線,通過綜合展現順德的歷史淵源、風土人情以及人文精神,通過文化活動的傳承創新,進一步提升順德城市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粵秀:開放合作,整合分享,擦亮品牌
2015順德美食節將履行「世界美食之都」的責任,在「交流」「創意表達」「文化享受」等方面突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的使命,推進順德美食的國際化交流和美食創意的開放發展。以「世界美食之都」--2015順德美食節為平台,順德將加強以國內外城市的交流與互動。美食節期間,順德美食將與法國普羅旺期等國內外城市開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順德和成都作為目前中國僅有的兩個「世界美食之都」,將通過今年的活動緊密合作,並將在國慶期間雙方同期舉辦的美食節上加強互動,實現兩地美食文化深入交流,共同推廣「世界美食之都」和中國美食文化品牌。此外,順德區還將通過今年的活動加強與廣州及周邊城市交流,推動與更多國內外城市的溝通和對接。

❼ 2015文化產業並購報告出爐 哪些行業最"熱鬧

2013年,被認為是文化傳媒業的「並購元年」,「並購」「重組」成了2013年文化傳媒業的年度關鍵詞。2014年和2015年的文化傳媒行業的並購延續了這種形勢。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所屬行業來看,影視行業並購總額最高,達507.78億元;游戲行業據次,達到328.9億元;旅遊行業、體育行業、傳媒行業位列第三、四、五位;動漫行業僅有3起,位列第六。從每起並購的平均金額來看,除去各行業未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旅遊業以29.76億元居首,影視億18.81億元位居第二,體育、游戲、動漫位居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以每起平均5.88億元位居最後。
2015年全年文化企業並購166起
並購規模近1500億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時期,五年時間里,國家出台多項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涉及土地、稅收、投融資等多個領域,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2.75%升至2014年的3.76%。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也再次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國文化企業也獲得長足發展,企業間兼並重組數量顯著增加,行業整合優化,一些文化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水面。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文化產業發生96起並購事件,並購金額500億元;截止2014年12月20日,文化產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59起,並購總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2014年前6個月的並購規模已超過2013年全年總規模。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月份來看,四季度文化企業並購案例最多,達到65起;一季度共31起,二季度為39起,三季度為31起。

從並購金額來看,11月份並購金額達到一年的峰值——424.23億元,其中,阿里巴巴全額收購優酷土豆耗資46.7億美元(約300億元人民幣),約占當月所有並購總額的71.4%。

影視、游戲並購火爆
體育、旅遊產業異軍突起

據了解,2014年並購事件主要發生在影視傳媒、游戲動漫、移動互聯網、教育培訓和旅遊戶外5個行業板塊,其中影視、新媒體板塊是並購的熱點領域。與之相類似,2015年,影視、游戲等行業並購仍然火爆,體育、旅遊等產業異軍突起。

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影視行業發生31起並購行為,除4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高達507.78億元,位居各行業第一;游戲行業發生並購行為21起,除2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達到328.9億元,位列各行業第二;旅遊行業發生11起並購事件,除3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為238.06億元;體育行業發生13起並購,除了1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213.93億元;動漫行業並購事件僅3件,1起未披露金額,其他兩起並購金額為21.04億元;傳媒行業發生37起並購案例,除6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180.77億元。

從單起並購平均金額來看,旅遊行業以29.76億元,位居第一;影視行業以18.81億元位列第二;體育行業(17.83億元)、游戲行業(17.73億元)、動漫行業(10.52億元)位列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平均每起並購案耗資5.83億元,位列最後。

此外,今年國內文化企業加大了海外並購的步伐,並購涉及體育、旅遊、影視、傳媒等多個行業,共計19起,除兩起並未透露金額外,並購金額高達337.37億元(均按照12月30日匯率進行換算)。其中,體育行業是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數量最多、金額最大的行業。據小文統計,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涉及體育行業的達到8起,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案例的61.5%,並購金額達到197.87億元,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總額的92.5%;約佔2015年所有海外並購案例的42.1%,體育行業海外並購金額約占所有海外並購金額的58.6%。

政策、市場帶動行業並購
行業龍頭企業加速擴張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政策和市場的紅利是加速行業並購的重要推手。

2015年,我國影視行業獲得較大發展:電影方面,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未能突破300億大關,而截至2015年9月2日,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已破296.39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票房;截止12月5日,電影票房已經超過400億元規模。電視劇方面,現象級電視劇層出不窮,收視紀錄屢屢被打破;各家衛視競爭激烈,推出獨家綜藝吸引觀眾目光;視頻網站發力網路自製劇劇和網路綜藝節目,與傳統的電視台爭奪用戶,並加速試水收費模式,增加收入。

在此背景下,影視行業並購也風生水起,不僅大型影視公司兼並重組小型公司,延伸、完善整個產業鏈,例如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布局影視生態系統;還有很多非影視行業的公司跨界進入影視行業,欲分一杯羹,例如共達電聲收購春天融和100%股權、樂華文化100%股權,開始涉足影視娛樂業。延續2014年的收購態勢,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繼續大舉進入影視行業,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體育行業方面,2014年10月16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正式下發,提出了「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環境明顯優化、產業基礎更加堅實」的發展目標。2015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足球 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11號)下發,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足球」,並提出要「加強足球產業開發,加大足球無形資產開發和保護力度,通過打造賽事品牌、開發足球附屬產品、培育足球服務市場、探索足球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足球產業鏈,不斷增加足球產業收益,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興辦足球產業的格局。」這些政策紅利,大大推動去年和今年體育產業的發展。今年,萬達集團耗資10.5億歐元並購總部位於瑞士的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收購金額位列2015年體育行業各大並購案例之首。

在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透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達到13574.71億元,實現增加值4040.98億元。而在2013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僅為3563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為0.63%。對於2016年體育產業領域的發展目標,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繼續貫徹落實《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搶抓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機遇,推進各項工作,努力開創體育產業繁榮發展新局面。」小文認為,明年體育行業還將迎來較大大發展;但體育行業畢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因此「入行門檻」較高,或許將來通過並購整合,會逐漸演變成幾個行業巨頭之間的斗爭。

與體育產業類似,近兩年,國家也出台了很多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例如2014年8月21日,《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正式下發,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的要求。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正式下發,提出「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等要求。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我國旅遊產業發展迅猛:12月17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了2014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國內旅遊人數36.1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7%。全國國內旅遊收入30311.8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4%。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07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896.4億美元。

為了爭奪中國出境游市場,很多國家實行對華免簽或者落地簽政策。一些國內旅遊企業看到其中商機,開始投資海外旅遊資源,收購國外成熟的度假村、酒店等,並提供中文服務,以期憑借「老鄉情誼」,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入住,並從中分一杯羹。2015年,便有豫園商城以9.47億元收購日本滑雪場度假村、錦江國際集團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等新聞流出。小文認為,國家先後發布多條政策,放開上海自貿區、北京兩地外資設立中外合資旅行社,開展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業務,旅遊行業的行業整合調整還將繼續

❽ 2015年中國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有哪些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專門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立的,進駐園區的所有企業單位都是從事文化創意的。建立園區,是方便對同一行業企業進行統一管理。

❾ 統計局 2016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比2015年增加多少

目前國來家統計局最新只有2015年的數據源。但根據《2016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上海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32.68億元,同比增長8.1%,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6.50%,占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比重的6%。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上海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與2015文化產業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