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葯物流的發展趨勢
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有醫葯物流企業13000家,行業呈現多、小、散、亂的格局。國葯、上葯、九州通這三家醫葯物流企業行業排名前三,但在整個行業的份額不到20%。
『貳』 我國醫葯物流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想在這行混飯吃,最主要的是要有關系,與醫葯廠那邊;還要有實力!
『叄』 中國醫葯物流發展的建議
2013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節奏明顯加快,並購案例超過個,2014年這種態勢繼續發酵,雙龍股份、康恩貝、南京醫葯等紛紛停牌擬並購收購。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2013年醫葯並購進入深入挖掘,總結了三大特點: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一方面,大多葯企特別中小企業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新葯研發能力較弱,新葯數量少,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為並購市場中的獵物。再者,中小醫葯企業中,既懂專業知識,又能拓展市場、參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較少。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國內葯企發展的瓶頸之一,通過並購獲得技術人才團隊是很多葯企並購的目的之一。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兼並重組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對於龍頭優勢企業來說是跨越發展良機;但另一方面,不少醫葯企業並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盤考慮,有些並購後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預期。而且目前從醫葯企業的並購案例來看,普遍溢價較高,成本高昂,未來是否能順利整合以及整合後對企業經營的貢獻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肆』 物流產業鏈是什麼
物流產業鏈包括: 1. 汽車製造業 貨運汽車 2. 物流地產 例如大中型城市籌建的物流中內心、貨運市場 3. 信息技容術 面向物流企業應用的TMS OMS WMS等等系統 4. 物流技術 掃描裝置 GPS裝置 監控設備 消防設備 隔離裝置 貨運汽車所用的液壓升降裝置 倉庫用升降平台 5. 物流設備 叉車 地牛 托盤 貨架 自動分揀裝置 等等查看更多資訊信息,請進入56135平台 [以上信息由 Thierry-整理編輯]
『伍』 醫葯物流行業未來有何發展
《全國醫葯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目前正向業內進行多輪廣泛征詢意見。業界對於「多種業態共存、規范發展,建立滿足多層次需求的醫葯流通市場體系」的發展方向普遍表示認同,但對於產業規范管理特別是實施流通行業分級分類管理的標准,激辯甚囂塵上。
目前,我國醫葯商業企業的業態大致分為對醫院純銷、對商業公司調撥、對鄉鎮葯店快批三大模式,釐定這三大模式的分級標準是否還要以規模而論值得探討。
而現在,郵政也開始介入醫葯物流。因為農村葯品銷售最大的特點就是客戶數量多、配送批次多、配送里程遠、單筆訂貨金額小,導致葯品統一配送運輸成本高、經營風險高。另建一套農村銷售網,沒有一家公司能完全做到。換而言之,這也正是郵政系統最大的優勢所在。
鄙人不才,能給樓主的只有簡單的這些,都是從八百方健康商城裡獲得的,如果樓主想了解更多,可以去八百方商圈頻道里看看,裡面有不少相關文章。
『陸』 醫葯物流的我國發展
據《中國醫葯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統計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有醫葯物流企業1.3萬多家,行業呈現多、小、散、亂的格局。國葯、上葯、華潤北葯、九州通這四家醫葯物流企業行業排名前四,但在整個行業的份額不到30%。
中國醫葯市場前景光明,中國的葯價虛高根本原因在於中間環節過多,引入現代物流將會快速、高效、價廉地打造出豐厚的第三方利潤。
我國醫葯物流正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很多做「醫葯物流」的人還沒有弄清楚到底什麼是物流。這說明從投資或經營的觀念上來看,人們對醫葯物流仍然存在一些誤區。
國內醫葯物流現狀與發展趨勢
觀我國醫葯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我國的醫葯物流還剛剛起步,尚未發展成熟,可以用「一個特點、兩個趨勢、三個誤區、四個問題」來概括: 未來我國醫葯物流行業有兩個顯著的趨勢:一是物流整合上升到企業戰略管理高度;二是物流服務與主營業務分開,實行專業化管理。
(1) 物流整合上升到企業戰略管理高度
現代醫葯物流運作方式將從傳統的批發模式向供應鏈管理模式發展,以物流中心為平台,與製造商及其他供應商(上游企業)和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銷商(下游企業)建立一種面向市場的供應系統,提高葯品分銷效率,並形成相對穩定的產銷聯盟網路。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物流管理在很多企業中已經從作業管理的層面上升到了企業戰略管理高度,被當作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予以重視。形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醫葯行業重組、整合的過程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而物流網路是保障企業業務資源能夠有效整合,形成規模優勢的根本;第二是醫葯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後,通過強化物流管理實現減本增效,以期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身的成本優勢。
(2) 物流服務與主營業務分開,實行專業化管理
目前國內醫葯物流利潤率僅為0.6%- 0.7%;費用率仍高達10%左右,就其原因就是因為傳統的物流模式運營成本太高,所以國內許多大型醫葯企業,例如上海國葯、上海醫葯、南京醫葯等,都把原有的物流業務、資產人員剝離或託管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並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實行獨立結算、相互考核。形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專業化運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為母體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第二,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為母體提供物流服務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剩餘資源為社會上其它企業提供相似產品的物流服務。這對於初期投資巨大的醫葯物流項目而言,可以大大提高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實現集約化經營。可以預見到的是:在醫葯物流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這樣主輔分離、專業化運營的管理模式。 (1) 中小規模企業沒有必要也無法整合物流
據行業統計,全國葯品批發企業1.65萬家,零售企業近14萬家,全國零售葯店總數12萬家、葯品生產企業6300多家。這些企業中95%以上都是中小型醫葯企業,雖然中小型醫葯企業在投入上無法與大型企業相比,無法成為供應鏈整合的領導者,但是作為現行醫葯供應體系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個供應鏈的優化項目都離不開這一環節。在中國醫葯供應鏈整合逐步受到重視的將來,任何一個供應鏈中的成員也希望有這樣的戰略合作夥伴參與到項目中來,以共同探索成功之道。事實上,中小型醫葯企業可以在兩個層面上開展物流整合,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一是在作業層面上,積極優化內部作業流程以提高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並探索與第三方醫葯物流企業的合作模式以取得成本降低;二是在戰略層面積極參與到大型企業領導的供應鏈整合中去,從上下游環節取得成本降低和服務提高。
(2) 設備和技術決定競爭能力
認為物流設備、技術越先進就越有利於強化企業競爭力,越能吸引客戶和戰略合作夥伴,在物流項目的建設上重技術先進性帶來的宣傳效應,而輕視了系統應用中的協調一致性,是當前國內醫葯物流投資的另一誤區。這一認識誤區的直接後果就是物流系統化、信息化、自動化不是為自己「量體裁衣」,與現有的業務規模和管理水平不匹配。事實上,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高低不是取決於整個系統最強的部分,而是取決於最薄弱的環節。單一技術環節的高要求、高投入並不能顯著改善整個物流系統的表現。從戰略投資者、商業合作夥伴或者是下游的客戶的角度來說,更注重的是整個物流系統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物流整體服務水平的高低,而不是物流設備、技術的先進程度。中國的醫葯物流要由傳統的粗放型向現代化的信息型轉變,存在著政策法規、業態流程、經營模式、觀念、軟體開發和人員這幾大障礙,這幾個主要的問題不解決,設備和技術再先進也無用武之地。
(3) 自動化帶來成本降低
自動化對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作效率提高後帶來的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二是差錯率降低後帶來的間接作業成本降低。各地企業投資自動化物流中心的熱情很高,申報的項目少則投資數千萬元,多則高達數億元。然而國內的現狀是:一方面企業在國營體制下很難裁減人員,進而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自動化設備上馬後每天要產生數萬元的能耗成本。更有甚者,由於國內電力供應緊張的關系,很多自動化設備只能處於半投產狀態,無法通過規模化經營來降低成本。因此,很多企業面臨的困境是:自動化物流中心上馬後,物流成本不降反升。
導致上述原因的就是我國醫葯企業對自動化的片面認識。一個先進的機械設備運行系統能否有效發揮作用,跟企業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管理程度有很大的關聯,可是很多企業盲目的上信息化、物流機械化,沒有考慮是不是真正的適合自己企業的實際需求。事實上,我國的醫葯倉庫完全沒有必要上全自動的倉儲設備,國外之所以實現全自動化一是因為他們的人工成本高,二是因為他們的其它的配套環境:政策、人才、業務流程達到這樣的水平。而這兩大條件在我國尚不存在,所以這種物流設備的「全副武裝」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前只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投入相應的設備就足夠了。 (1) 配套政策和標准不到位
對於第三方醫葯物流企業的審核制度仍然不明確。國家對江蘇、浙江等11個地區的成立醫葯物流中心給予貼息貸款等政策支持。這些整改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醫葯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原有的醫葯批發企業中剝離出來,一旦剝離就面臨對這些新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資質考核和評估的問題。但是國家對這方面沒有一個新的考核和評估體系,而原有的GSP認證只是適合醫葯經銷企業的,對於第三方醫葯物流企業GSP的很多內容都不再適用。一個新的考核、評估體系的制定迫在眉睫。
此外,國家還沒有出台統一的葯品編碼。統一編碼可以建立起一套對葯品質量全程跟蹤和追究制度,但是長期以來,由於葯品的品種較多,國家沒有統一編碼,葯品名稱復雜,有中文名、商品名、英文名、拉丁名等。這給生產企業、醫院,尤其給大型連鎖葯店帶來很多的麻煩。這種各家自成體系的編碼,在信息流通中既不能實現信息共享,也不利於對葯品的監管,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另外物流標準的不統一也成為制約我國醫葯物流向規范化、高效化並與國際接軌的一大障礙。比如葯品物流容器、葯品包裝箱、葯品倉儲托盤等缺乏統一的標准。因此必須加快推進醫葯物流標准化的建設。同時,調整醫葯物流配送中心的許可證制度和經營對象范圍,應與國際接軌,建立配送中心嚴格准入許可證制度,建立配送中心下屬的配送分中心的許可證備案制度。
(2) 投資過熱、過散,缺乏有效整合
從2002年7月北京醫葯股份與國際著名物流設計生產製造企業西門子德馬泰克正式簽約,合作建立現代化醫葯物流配送中心之後,全國各地廣泛掀起了興建大型醫葯物流中心的熱潮。目前國內銷售額最大的中國醫葯集團、上海醫葯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也分別僅占醫葯市場銷售總額的3%~5%左右,與此同時這些醫葯物流企業在物流建設中均以單個企業為主體,呈現點多、規模大、投資大的狀況。設計規模要求往往是企業現有業務規模的3到5倍,動輒要求能夠支持上百億元的銷售。然而,由於國內醫葯行業供應鏈整合的環境還沒有形成,第三方醫葯物流也不成熟,各搞一塊、重復投資的結果就是各家都吃不飽、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與美國相比,平均每個配送中心能夠支撐的消費額,我國只是美國的11.75%;配送中心內每平方米能夠支持的銷售額,我國只是美國的40%;平均每個配送中心能夠支持的SKU品種規格,我國也只是美國的24%;而平均處理單行訂單的運作成本,我國卻是美國的2.78倍。由於銷售額小、效率低,所以經營會處於困難境地。前一段時間在九省通衢的武漢,有四家已建和在建的醫葯物流中心,其中一家物流中心已明顯業務不足,陷入虧損的困境。
(3) 第三方物流不成熟
由於剝離出來的醫葯物流企業沒有經歷一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般發展過程,存在很多的第三方物流能力的不足。第一,配送網路單一,配送網路主要從以前的葯品進、銷的路線和節點演化,分布不合理,沒有從第三方物流系統規劃配送網路的角度設計。第二,信息化能力低下,醫葯物流信息化建設落後,還沒有一個適應國內市場的成熟的信息化方案。許多企業還沒有能力利用信息化來提高效率。第三,醫葯物流企業採用的是倉庫、車輛和人員的堆積方式,實現以人工為主的商品儲運,人員素質不高,當面對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准確與成本等因素對發展造成影響。據有關統計,目前國內醫葯商業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重達10%以上,而美國醫葯批發商的該項指標僅為2.6%;醫葯商業純利潤率僅有0.72%,全美醫葯批發商利潤率為1.55%。因此物流手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4) 專業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有業內專家估計,能夠真正稱得上醫葯高級物流人才的僅超過百人。當前全國急需高級醫葯物流人才2,000人左右,這也就是說社會上醫葯物流人才的比例不足總需求量的1/20,並且隨著醫葯物流的持續升溫,這個差距還會懸殊。造成醫葯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由於很多的醫葯企業對物流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淺層次的模糊概念上,以至於很多管理都認為醫葯物流不過是醫葯運輸與倉儲的簡單相加。在這種觀念指導下,使這些對物流認識本身就一知半解的高層管理者們錯誤地認為: 高薪聘請醫葯人才還不如多找些倉庫保管員和貨物運輸員,因此許多所謂的物流人才實際上只是些操作工而已。這就導致人才供給被假性擴大,從而真正意義上的,對復合型物流人才、戰略型人才的需求就不像原本那麼強烈,這是不利於醫葯物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第二,由於在整個物流人才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種種疏漏,從而導致物流人才存在直接或間接的流失,比如傳統的醫葯物流薪酬激勵作用不大,員工的培養計劃根本沒有或者有但是不成熟等等。第三,部門整合不徹底。物流部門作為一個協調生產與銷售的服務部門,往往其成員所做出的戰略決策是針對企業若干職能部門的,所以物流人員的積極性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整個組織間的協調合作。
『柒』 什麼叫醫葯產業鏈
就是從原料到患者拿到葯的整個過程,包含相當多的。種植、生產,輔料生產,加工,研究。臨床實驗,包裝,銷售等等
這就是醫葯產業鏈
『捌』 國內醫葯物流市場規模如何,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除了政策利好推動我國醫葯物流行業發展之外,下游醫葯流通規模不斷擴大,對醫葯物流的需求不斷增長也使促使我國醫葯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兩票制"影響下,醫葯流通企業作為上游供應商的經銷/代理商,將采購的商品銷售給其他醫葯流通企業、連鎖葯店這類調撥模式難以為繼,使得行業銷售增速進一步下滑。
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7年七大類醫葯商品銷售總額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8%,增速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預測2018年,全國葯品銷售增速繼續回落,但總體規模持續增長。初步預算2018年全國葯品銷售總額將達21524億元,同比增長7.5%。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葯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玖』 物流產業鏈
是由於物流產業的原因而相關聯的其他產業
1. 汽車製造業 貨運汽車
2. 物流地產 例如大中版型城市籌權建的物流中心、貨運市場
3. 信息技術 面向物流企業應用的TMS OMS WMS等等系統
4. 物流技術 掃描裝置 GPS裝置 監控設備 消防設備 隔離裝置 貨運汽車所用的液壓升降裝置 倉庫用升降平台
5. 物流設備 叉車 地牛 托盤 貨架 自動分揀裝置 等等
每一個產業都有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例如汽車產業,同樣對於鋼材、玻璃、相關技術、道路建設等等有直接的關聯
再如房地產,直接關系國民經濟、鋼材、建材、電力、道路等等。
產業鏈可以簡單理解為與某產業相關的上下游、周邊其他的產業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