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園環境綠化意義

文化產業園環境綠化意義

發布時間:2021-01-05 09:23:13

『壹』 綠化環境對人們有什麼好處

第一,綠化是「氧氣廠」——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版氣,供人們呼吸作用權。

第二,綠化是「吸塵器」——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和有害物質,並且可以防風固沙,凈化空氣質量。

第三,綠化是「消聲器」——植物屏障可以一定程度地阻礙聲音的傳播,隔離雜訊,給人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第四,綠化是「遮陽傘」——綠樹成蔭可以減少強太陽光線中有害成份的輻射,降低皮膚癌的發生率。

第五,綠化是「蓄水池」——植物可以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土壤與空氣中的水循環。

第六,綠化是「搖錢樹」——經濟林和一些特色林果的種植,形成產業化,可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使廣大農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貳』 園林綠化給城市環境美化帶來哪些好處,行業新聞網

城市綠化帶來的好處有: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工作及生活環境的美化,新的城市景觀的創造,城市規劃布局質量的提高,風景名勝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生物種類的保護,外來資金的吸引,帶動旅遊產業的發展。在城市的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中,我們就綠化美化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做一簡單探討。
一、城市綠化的美化作用
城市綠化將高樓林立的水泥建築給予點綴的生機盎然、絢麗多姿的同時也給城市提供了綠色空間,將城市進行了美化。「與自然和諧」、「回歸自然」是久居城市的人們共同的願望及追求。因此,樹木本身特有的形狀及色彩經過精心的園林綠化在軟化城市硬線條的同時也將自然美(天藍地綠,氣潔水暢,鳥語花香,和諧)的自然氛圍搬到了現代化大都市中,給城市的空間建設提供了景觀元素,作為軟質景觀,綠化美化成為了城市空間的柔化劑。
1.城市綠化美化是創造城市人居環境的主要方式
城市的綠化美化在為人們的戶外活動遊憩、鍛煉、娛樂及社交活動提供好去處的同時也實現了當代城市居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願望。它在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條件。綠色而美麗的環境讓人們感受到了安寧及祥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2.城市綠化美化在空氣的凈化、氣候的調節以及環境的監測和改善中的作用
植物本身具有對煙塵、粉塵的阻擋和過濾吸附作用,同時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讓人類賴以生存。而且城市的綠化美化也可利用水生植物及沼生植物根系的吸收有害物質的能力來達到凈化城市污水和凈化土壤的作用。
在炎夏季節城市的綠色通風走廊就是道路綠化帶及江河帶狀綠地,它們可以將城市郊區的自然氣流引進城市內部,為城市通風創造條件;同時在寒冬季節也可以降低風速達到防風的效果。敏感植物對環境污染的監測也可以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
3. 城市綠化美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觀
追求人與環境的協調是城市綠化美化的總體目標。這樣不僅能體現城市特有的文化,也能豐富人文意識及審美的內涵。當穿行在椰林夾道的街道時,頃刻間就能真實的體味到南方沿海城市獨有的風味;而徜佯在白樺掩映的林蔭道上,便會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風格。

『叄』 搞文化健康產業園項目規劃有什麼意義

通過對智慧社區的建設使文化健康產業園入住的業主及旅遊人員能夠全面感知到科技發展帶來的智能化生活體驗,使進入到這一區域的市民擁有一個安全、舒適、溫馨和便利的生活環境。
通過對智慧社區的建設使文化健康產業園和外界、住戶和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使生活在文化健康產業園里的所有市民更加感知到人性化和更多的人情味。
通過對智慧社區的建設使文化健康產業園的物業管理、便民管理、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和交通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肆』 城市園林綠化的主要意義

隨著經濟的增來長和科學自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使工作時間縮短,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多。緊張快節奏的工作,人們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閑暇時間去放鬆一下身心,消除疲勞。從節假日七天長假期掀起的旅遊熱、假日經濟等情況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經濟提高了以後,對大自然的熱切渴求。這就要求園林工作者跳出小園林的圍牆,擴展到風景名勝區的領域,去滿足人對綠色、對自然環境的迫切需求。

『伍』 生態修復園林綠化的意義是什麼

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較主要的是將園林價值轉換為使用價值,是提高園林綠化景觀效果不可少的持續性、長效性工作。

『陸』 園林綠化對環境的作用

們的生活環境條件,有適合的,有不大適合的,有壞的。人的生存,人的壽命長短,同這些條件的好壞關系極大。通過綠化植樹,種花種草,改良土壤,改善水質,保證空氣清新,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提高全體人民的身體素質,精神煥發地建設祖國。
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關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美化環境
園林綠化是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城市的美麗,除了在城市規劃設計、施工上善於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邊、建築配合環境,靈活巧妙地體現城市的美麗外,還可以運用樹木花草不同的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豐富,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層層疊疊的綠地,鑲嵌在城市、工廠的建築群中。它不僅使城市披上綠裝,而且其瑰麗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點綴在綠樹成蔭、蓊鬱蔥蘢中,更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勞動、工作、學習、生活創造優美、清新、舒適的環境。
(二)凈化空氣
園林植物對凈化空氣有獨特的作用,它能吸滯煙灰和粉塵,能吸收有害氣體,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這些都對凈化空氣起了很好的作用。
1. 吸滯煙塵和粉塵 空氣中的灰塵和工廠里飛出的粉塵是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這些微塵顆粒,重量雖小,但它在大氣中的總重量卻是驚人的,許多工業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塵量為五百噸左右,某些工業十分集中的城市甚至高達一千噸以上。在城市每燃燒1噸煤,就要排放11公斤粉塵,除了煤煙塵外,還有由於工業原料的粉碎而產生的粉塵,有金屬粉塵、礦物粉塵、植物性粉塵及動物性粉塵。粉塵中不僅含有碳、鉛等微粒,有時還含有病原菌,進入人的鼻腔和氣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些微塵進入肺部,就會引起矽肺、肺炎等嚴重疾病。植樹後,樹木能大量減少空氣中的灰塵和粉塵,樹木吸滯和過濾灰塵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由於樹林枝冠茂密,具有強大的減低風速的作用,隨著風速的減低,氣流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有些樹木葉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氣中大量灰塵及飄塵。蒙塵的樹木經過雨水沖洗後,又能恢復其滯塵作用。
樹木的葉面積總數很大。據統計:森林葉面積的總和為森林佔地面積的數十倍。因此,吸滯煙塵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國對一般工業區的初步測定,空氣中的飄塵濃度,綠化地區較非綠化地區少10%-50%。可見,樹木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塵作用,因為草坪植物的葉面積相當於草坪佔地面積的22-28倍。有人測試過,鋪草坪的足球場比不鋪草坪的足球場上空的含塵量減少2/3-5/6。
2. 吸收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出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是冶煉企業產生的主要有害氣體,它數量多、分布廣、危害大。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到0.001%時,人就會呼吸困難,不能持久工作;達到0.04%時,人就會迅速死亡。氟化氫則是窯廠、磷肥廠、玻璃廠產生的另一種劇毒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危害比二氧化硫大20倍。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如1公頃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上海地區1975年對一些常見的綠化植物進行了吸硫測定,發現臭椿和夾竹桃不僅抗二氧化硫能力強,並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強。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況下,葉中含硫量可達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夾竹桃可達8倍。其它如珊瑚樹、紫薇、石榴、厚皮香、廣玉蘭、棕櫚、胡頹子、銀杏、檜柏、粗榧等也有較強的對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貞、泡桐、梧桐、大葉黃楊等樹木抗氟的能力比較強。另外,木槿、合歡、楊樹、紫荊、紫藤、紫穗槐等對氯氣、氯化氫氣體有很強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數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銀杏、柳杉、樟樹、海桐、青岡櫟、女貞、夾竹桃、刺槐、懸鈴木、連翹等凈化臭氧的作用較大。樹木還能吸收氨、鉛及其它有害氣體等等。故有"有害氣體凈化場"的美稱。
3.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由於城市人口比較集中,在城市中不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而且各種燃料燃燒時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氣,所以有時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達0.05%-0.07%。二氧化碳雖是無毒氣體,但是當空氣中的濃度達0.05%時,人的呼吸已感不適,當含量達到0.3-0.6%時,人就會感到頭痛,出現嘔吐、脈搏緩慢、血壓增高等現象,對人體就有害了。
樹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氣的天然製造廠。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們生存必需的氧氣,通常1公頃的闊葉樹林,在生長季節每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570公斤氧氣。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氣,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計算,則每人有10平方米的樹林面積,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給所需要的氧氣。由此可見,城市中的公園、行道樹、庭園、草坪等對調節空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人們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氣特別新鮮的原因。
(三)調節氣候
樹木具有吸熱、遮蔭和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
1. 提高空氣濕度 樹木能蒸騰水分,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樹木在生長過程中,要形成1公斤的干物質,大約需要蒸騰300-400公斤的水,因為樹木根部吸進水分的99.8%都要蒸發掉,只留下0.2%用作光合作用,所以森林中空氣的濕度比城市高38%,公園的濕度也比城市中其它地方高27%。1公頃闊葉樹林,在夏季能蒸騰2500噸的水,相當於同等面積的水庫蒸發量,比同等面積的土地蒸發量高20倍。據調查:每公頃油松每月蒸騰量為43.6-50.2噸,加拿大白楊林的蒸騰量每日為51.2噸,由於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汽增多,空氣濕潤,使綠化區內濕度比非綠化區大10-20%。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2. 調節氣溫 綠化地區的氣溫常較建築地區低,這是由於樹木可以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許多熱量用以蒸騰從根部吸收來的水分和製造養分,尤其在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而較建築物地區可低10℃左右,森林公園或濃密成蔭的行道樹下效果更為顯著。即使在沒有樹木遮蔭的草地上,其溫度也要比無草皮的空地低些。據測定:7-8月間瀝青路面的溫度為30-40℃,而草地只有22-24℃。炎夏,城市無樹的裸露地表溫度極高,遠遠超過它的氣溫,空曠的廣場在1.5米高度的最高氣溫為31.2℃時,地面的最高地溫可達43℃,而綠地中的地溫要比空曠廣場低得多,一般可低10-17.8℃,為人們創造了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
樹木防風的效果是顯著的,冬季綠地不但能降低風速20%,而且靜風時間較未綠化地區長。樹木適當密植,可以增加防風的效果。春季多風,綠地減低風速的效應,隨風速的增大而增加,這是因為風速大,枝葉的擺動和摩擦也大,同時氣流穿過綠地時,受樹木的阻截、摩擦和過篩作用,消耗了氣流的能量。秋季綠地能減低風速70-80%,靜風時間長於非綠化區。
(四)減弱雜訊
城市中工廠林立,人口集中,車輛運輸頻繁,各種機器馬達的聲響嘈雜,汽車、火車、船舶、飛機、建築工地的轟鳴尖叫,常使人們處於雜訊的環境里,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妨礙睡眠和談話

『柒』 園林綠化對城市生態,經濟等等產生重要意義的報告!

論述園林綠化的功能和意義
摘要: 摘要:分析了園林綠化的作用和意義,包括園林綠化對環境的改善,園林綠化在城市景觀中 的作業以及園林綠化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性。
關鍵詞: 關鍵詞:園林綠化 作用 意義 城市建設 伴 隨 著 經 濟 發 展 和 社 會 進 步 ,園 林 綠 化 在 人 們 心 目 中 的 地 位 越 來 越 重 要 。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關系十分密切,它的作 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來詳細論述一下它的作用: (一)美化環境。園林綠化是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城市的美麗,除了在城市規 劃設計、施工上善於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邊、建築配合環境,靈活巧妙地體現城市的 美麗外,還可以運用樹木花草不同的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豐富, 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層層疊疊的綠地,鑲嵌在城市、工廠的建築群中。它不僅使城市披 上綠裝,而且其瑰麗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點綴在綠樹成蔭、蓊鬱蔥蘢中,更能起到畫龍 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勞動、工作、學習、生活創造優美、清新、舒適的 環境。 (二)凈化空氣。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在人們所吸入的空氣中, 當二氧化碳含量為 0.05%時,人的呼吸就感到不適,到 0.2%時,就會感到頭昏耳鳴、心悸、 血壓升高。園林綠地中。園林植物對凈化空氣有獨特的作用,它能吸滯煙灰和粉塵,能吸收 有害氣體,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這些都對凈化空氣起了很好的作用。 1、 吸滯煙塵和粉塵 空氣中的灰塵和工廠里飛出的粉塵是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 這些微 塵顆粒,重量雖小,但它在大氣中的總重量卻是驚人的,許多工業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塵 量為五百噸左右,某些工業十分集中的城市甚至高達一千噸以上。粉塵中不僅含有碳、鉛等 微粒,有時還含有病原菌,進入人的鼻腔和氣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 些微塵進入肺部,就會引起矽肺、肺炎等嚴重疾病。植樹後,樹木能大量減少空氣中的灰塵 和粉塵,樹木吸滯和過濾灰塵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由於樹林枝冠茂密,具有強大的 減低風速的作用,隨著風速的減低,氣流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有些樹木葉 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氣中大量灰塵及飄塵。蒙塵的樹 木經過雨水沖洗後,又能恢復其滯塵作用。 樹木的葉面積總數很大。據統計:森林葉面積 的總和為森林佔地面積的數十倍。因此,吸滯煙塵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國對一般工業區的初 步測定,空氣中的飄塵濃度,綠化地區較非綠化地區少 10%-50%。可見,樹木是空氣的天 然過濾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塵作用, 因為草坪植物的葉面積相當於草坪佔地面積 的 22-28 倍。有人測試過,鋪草坪的足球場比不鋪草坪的足球場上空的含塵量減少 2/3- 5/6。 2. 吸收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出有毒氣體, 如二氧化硫是冶煉企業產生的主 要有害氣體,它數量多、分布廣、危害大。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到 0.001%時,人就會 呼吸困難,不能持久工作;達到 0.04%時,人就會迅速死亡。氟化氫則是窯廠、磷肥廠、 玻璃廠產生的另一種劇毒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危害比二氧化硫大 20 倍。很多樹木可以吸 收有害氣體, 1 公頃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60 公斤。 如 上海地區 1975 年對一些常見 的綠化植物進行了吸硫測定, 發現臭椿和夾竹桃不僅抗二氧化硫能力強, 並且吸收二氧化硫 的能力也很強。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況下,葉中含硫量可達正常含硫量的 29.8 倍,夾竹 桃可達 8 倍。其它如珊瑚樹、紫薇、石榴、厚皮香、廣玉蘭、棕櫚、胡頹子、銀杏、檜柏、 粗榧等也有較強的對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貞、泡桐、梧桐、大葉黃楊等樹木抗氟 的能力比較強。另外,木槿、合歡、楊樹、紫荊、紫藤、紫穗槐等對氯氣、氯化氫氣體有很 強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數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銀杏、柳杉、樟樹、海桐、青岡 櫟、女貞、夾竹桃、刺槐、懸鈴木、連翹等凈化臭氧的作用較大。樹木還能吸收氨、鉛及其 它有害氣體等等。故有"有害氣體凈化場"的美稱。 3.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氣 由於城市人口比較集中, 在城市中不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 化碳,吸收氧氣,而且各種燃料燃燒時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氣,所以有時城市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達 0.05%-0.07%。二氧化碳雖是無毒氣體,但是當空氣中的濃 度達 0.05%時,人的呼吸已感不適,當含量達到 0.3-0.6%時,人就會感到頭痛,出現嘔 吐、脈搏緩慢、血壓增高等現象,對人體就有害了。樹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氣的 天然製造廠。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們生存必需的氧氣。 由此可見,城市中的公園、行道樹、庭園、草坪等對調節空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 人們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氣特別新鮮的原因。 (三)調節氣候。 樹木具有吸熱、 遮蔭和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 植物葉面的蒸滕作用, 能降低氣溫,調節濕度,吸收太陽輻射,對改善城市小氣候有著積極的作用。綠色植物具有 很好的吸熱、遮蔭和蒸騰水分的作用。城市綠化地段,可消耗掉太陽輻射能量的 60%~70%, 因而能使城市氣溫顯著降低,緩解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和「干島效應」城市中大面積的森 林和寬闊的林帶,道路上濃密的行道樹和城市其它各種公園綠地,對城市各地段的溫度、濕 度和通風均有良好的調節效果。綠地的地溫比空曠廣場低 20℃左右,園林植物可通過葉片 蒸發大量水分,提高城市空氣濕度,以增加舒適感。 (四)減弱噪音。城市中工廠林立,人口集中,車輛運輸頻繁,各種機器馬達的聲響嘈 雜,汽車、火車、船舶、飛機、建築工地的轟鳴尖叫,常使人們處於雜訊的環境里,不僅影 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妨礙睡眠和談話,吵得人們煩惱不安,還會使聽力減弱以至耳聾,並易 引起疲勞,使操作人員反應遲鈍降低勞動生產率,甚至發生工傷事故。而園林綠地中的樹木 對聲波有散射、吸收作用,能大大減輕雜訊的污染。茂密的樹木能吸收和隔擋雜訊。植物的 葉與枝條輕而柔軟,能吸收聲波。據測定,公園的成片樹林可降低噪音 26.43dB,1 條 40m 寬的林帶可降低噪音 10~15dB;綠化的街道比不綠化的街道可降低雜訊 8-10 分貝。 城市園林綠化一般以喬、灌、草相結合,配置這些花草樹木! 不但有顯著的生態作用, 而且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布局合理、設計美觀的城市綠地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可 美化城市, 為城市增添幾分自然美。 另外, 城市綠地還起著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防風、 防雪、防火等作用。 在建設和諧社會中,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中最經濟、最有效、最積極的因素,是一 項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它具有非凡的意義。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改善城市生 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是重要的社 會公益事業,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全面落實 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態優先、科學建綠,將節約的觀念貫穿於城市園林綠 化的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促進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落實,引導和促進城市發展模 式的轉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從總體上看,我國是以佔全球 7%的耕地、7%的水資源推動佔全球 21%的人口的城市化 和工業化, 各種矛盾的沖突比全球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 處理更艱難。 今後一個時期,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還要增長,城市用地還將更加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 開展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 如何完成國務院規定的 「十一五」 城市綠化目標, 如何在水資源、 土地資源如此短缺的情況下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並使它們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 益以及景觀效應,這就要靠創新城市綠化模式,大力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 園林綠化與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有著密切的關系, 它必然會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的 一個主要載體。 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不太注重節約土地、 不太注重生 態效益、不太注重園林綠化內涵發展的模式,轉向著力提高土地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資 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機制,強化生態效益與綜合功能協調發展。建設節約 型園林綠化有助於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有助於促進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有助於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有助於促進城市建設模式的轉變。 同時園林綠化改善了城市投資環境,促進了旅遊業發展,加速了城 市 物 質 文 明 建 設 。城 市 綠 化 的 水 平 和 質 量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環 境 質 量 和 風 貌 特 點 ,從 而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發 達 程 度 和 文 明 水 平 ,是 任 何 其 他 事 業 所 無 法 替 代 的 。我 國 改 革 開 放 以 來 的 實 踐 充 分 證 明 ,環 境 優 美 的 城 市 是吸引中外投資者的熱點城市,又是中外旅遊者觀光旅遊的雲集勝地, 而外來投資的增長和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將帶動城市經濟的增長和物質 文明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
《 參考文獻: 現代農業科技》期刊以及天天園林網

『捌』 綠化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綠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美化市容市貌,給人們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給人們專創造出一個屬更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從而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綠化方面可以在建築物屋頂層、天台(陽台),建築物立面、街道、平地、坡地等地方進行。

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受沙漠化困擾,需要綠化,種植耐旱的植物。北京、山西等各重要省市對屋頂綠化相當重視,根據市園林綠化局綠地管理處資料,截至2006年,北京城六區已經完成屋頂綠化23萬平方米。

上海市氣象局發布研究結果稱,僅在2004年,上海全年就新建綠地一千八百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六,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十平方米。這對緩解上海城市熱島效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8)文化產業園環境綠化意義擴展閱讀:

在2008年北京奧運,為迎接外地遊客,中國大規模進行綠化,種植花草,美化環境。首都綠化委員會的工作部署,2007年,北京市推出160項奧運綠化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奧運中心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民族大道的綠化任務,加快奧運場館及周邊200米可視范圍內和場館聯絡線的綠化建設。

2010年中國大陸地區城市綠化率排名依次是:深圳、湛江、十堰、廣州、南京。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園環境綠化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