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0年中國動畫業發展趨勢
動畫產業,是動漫產業中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說,它是指圍繞著動畫這個價值中心,由各個產業部門本身以及產業部門的各個經濟活動形成的經濟領域。近百年世界商業動畫發展的棋盤中,中國也是世界上很早研發動畫的資深國家。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另闢蹊徑,今天面臨市場經濟,中國動畫進入戰略機遇期。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並購和重組,迅速做大做強。
2008年底,全國有34個少兒頻道和4個動畫頻道成為推動國產動畫產業健康發展的主力平台;國家從政策和財政上加大對動畫產業的扶持力度,廣電總局出台了對國外動畫的「限播令」,動畫製作機構不斷增加,動畫創作環境不斷優化,動畫產業鏈也在逐步改善。2009年度,我國動畫製作機構自主生產的動畫片數量大幅提高。據統計,2009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322部171816分鍾,比2008年增長31%。
目前,長三角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以及中部地區都形成了若干個動畫產業集群帶。國內動畫製作機構越來越重視和熟悉國際市場,2009年又有一批優秀的國產動畫片走出國門,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目前從事動畫電影投資和生產的主要是動畫生產企業。雖然我國有數量比較龐大的動漫企業,但是總體而言,由於起步比較晚,普遍規模比較小,競爭力比較弱。絕大多數動畫企業目前在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方面還處在摸索階段,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中國動畫產業鏈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前期創意不足,中期製作急功近利,後期發行交易存在瓶頸,衍生產品開發能力有待提高。只有不斷完善國產動畫的產業鏈條,使得產業化的每個細節和步驟都能合理銜接和發展,才能製作出可以與國外動畫並駕齊驅的經典作品。
中商情報網發布《2010-2015年中國動畫產業調查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下載》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等渠道發布的權威數據、資料,部分重點企業的數據來自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了國內外動畫產業發展概況,重點分析了中國2008-2009年中國主要省份、城市、企業及動畫基礎的產出情況,詳細分析了國產動畫片的市場狀況,中國戲曲動畫的發展特點以及動畫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報告同時深入研究了中國動畫產業鏈各環節運營情況,對中國動畫衍生品市場作了細致分析,最後報告針對動畫產業的特性,作出2010-2015年我國動畫產業的投資建議。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准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的重要依據,對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0-2015年中國動畫產業調查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下載.doc
② 中國動畫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電視劇還是以低幼兒產品為主,電影方面,有了幾部不錯的作品,但是還沒有持續創作的能力
③ 中國動畫片的現狀格局
中國自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1981年中國引進了第一部國外動畫系列片《鐵臂阿童木》(手冢治蟲,日本)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外動畫進入到中國市場,如《藍精靈》、《一休哥》、《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商業動畫以其生動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精良的製作技術迅速吸引了中國孩子們的眼球,從而對中國的動畫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在國外動畫系列片的沖擊下,中國動畫開始由生產風格化的動畫長片和短片轉向了將重點放在製作動畫系列片上。作為一名八十年代末出身的學生,我對於這個階段的中國動畫現狀是比較了解的,當時製作的中國動畫系列片如《邋遢大王歷險記》、《三毛流浪記》、《黑貓警長》等動畫並不比國外動畫系列片遜色,人物場景設計貼近生活,動作刻畫細膩生動,故事情節也扣人心弦。但從那之後中國動畫就鮮有優秀的作品問世,原因是由於政府狠抓經濟建設而忽略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得動畫人才流失,動畫生產量大大削減。雖然以後一段時間政府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開始大力扶持文化產業,中國動畫的產量開始突飛猛進,但文化的發展不會立竿見影,中國動畫幾乎沒有能拿到國際上與別人媲美的作品。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故事情節老套;風格一味模仿,毫無特色;製作粗製濫造等。
中國動畫存在的問題不少:資金不足、大眾對動畫的普遍認識不全面、質量不高、故事缺乏原創性、審核過嚴、教育體制不完善、缺少高素質動畫人才、外來文化沖擊國內市場、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等等,這些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阻礙著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值得欣慰的是,政府也認識到了我國動畫產業相對滯後的局面,對動畫市場的扶持政策逐年增加,隨即越來越多的動漫創作基地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動畫頻道進入觀眾視野,各高校也開設了動畫專業,越來越多的中國動畫人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中國動畫市場的未來可謂前景一片大好。《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報告》顯示:2009年國產動畫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產量達171816分鍾,相比2008年增幅31%,國產動畫片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幫助下,中國動畫市場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市場,問題很多,但伴隨著的發展和上升空間也很大,我們要做的就是將中國動畫市場存在的問題逐一解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將中國的動畫市場建設得更完善。
如果從產量上來看,中國已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動畫第一大國。2011年,中國製作完成的電視動畫片產量高達26萬分鍾,遠遠高於第二名日本的9萬分鍾。中國的動畫播出平台同樣規模宏大,以央視少兒頻道、北京卡酷、上海炫動、江蘇優漫、湖南金鷹、廣東嘉佳等六個上星的動畫頻道領頭,加上32個省市的地面少兒頻道和部分綜合性頻道的動畫時段,2012年播出動畫片的總時長為11.7萬小時。 2013年國產動畫電影集中爆發
近兩年,國內涌現出近百家動畫電影製作發行企業,而觀影人群的快速增多和終端市場的迅速擴容,均為動畫電影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
《我是狼》導演於勝軍從實戰角度與大家分享了國內動畫創意、形象塑造和技術之間的關系,並特別強調了動畫形象創意和技術之間完美結合的重要性。《魁拔》系列電影導演、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川則以《魁拔》系列為例,強調動畫電影除了形象塑造外,還應該打造動畫電影、系列電視、動漫書以及相關衍生品等的「全產業鏈動畫」。
中國新媒體動漫產業的發展即將迎來春天
與往年相比,2013年的政策和市場雙重利好下,我國新媒體動漫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新媒體動漫的發展,為傳統動漫內容的推廣和商業化運作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預計到2014年,中國手機動漫市場規模將達30億元。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手機動漫的用戶規模和市場潛力還將持續快速增長。
據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3),我國動漫產業2012年總產值達759.94億元,較2011年增長22.23%,動漫產業用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預計2013年產值比2012年增長34%,2-13年蘋果應用商店和GooglePlay商店中,類似漫庫、布卡漫畫等動漫類的App應用超過千款。同時,數據顯示,全國動漫愛好人群近2億,其中54.3%的人對手機動漫感興趣,有58%的用戶願意每月支付超過5元的使用費。 然而,手機動漫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政府政策和機構、企業的努力是息息相關的。首先,手機動漫的扶持政策和行業標准逐步完善。文化部陸續發布了《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內容要求》、《手機(移動終端)動漫運營服務要求》、《手機(移動終端)動漫用戶服務規范》和《手機動漫文件格式》4個標准體系,成為新媒體動漫產業發展的未來指南。再者,在福建廈門成立了「中國新媒體動漫聯盟」;以此同時,4G牌照的發放,共同推動我國動漫數字化升級。 在新媒體下,其動漫商業模式及產業鏈與傳統的動漫產業有著巨大的區別,以翔通動漫為例。首先,翔通動漫通過原創、合作、收購等方式建立自有動漫品牌體系,挖掘動漫品牌形象內涵,製作手機動漫衍生品,通過手機動漫發行渠道實現動漫品牌商業化;其次,手機動漫彩信、手機動漫雜志、動漫網游、動漫社區製作,玩偶、IPhone4外設、Ipad外設、android高端手機外設等動漫線下衍生品版權授權、開發支撐。最後,動漫原創版權提供(包括中國移動動漫基地、中國移動游戲基地、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中國移動音樂基地、中國移動閱讀基地等),通過運營商基地做手機動漫版權發行,通過Iphone、Ipad、android做智能機用戶版權發行。通過XTone打造的網路動漫形象發行平台、動漫漫畫發行平台、動漫休閑游戲發行平台、網路動漫遊戲發行平台、社區動漫休閑游戲發行平台做網路動漫發行。因此,新媒體動漫是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的一把「利劍」。
「烤羊事件」以及中國動畫「暴力」的困惑
2013年4月6日,江蘇東海縣石榴街道麻汪村小哥倆冉冉(8歲)、浩浩(5歲)和同伴順順(9歲)因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烤羊情節,致使冉冉和浩浩被嚴重燒傷。2013年5月,被嚴重燒傷的孩子將點火同伴及《喜羊羊與灰太狼》製作公司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2013年12月18日,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人民法院剛剛對此案一審宣判,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擔原告損失的15%,賠償原告三萬九千多元。原被告均不服判決上訴。2014年5月14日,連雲港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由於各方當事人均表示願意接受調解,隨後法庭轉入庭審後的調解階段。2014年8月5日,原告家長承認自己是無錢為孩子治療而以誣告方式籌集治療費,在法庭的主持下,各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上訴人李某冉、李某自願放棄對廣東原創動力傳播有限公司的一、二審訴訟請求;廣東原創動力傳播有限公司給李某冉、李某人道主義援助和社會公益捐助85萬元。
雖然「烤羊事件」已過去,但是這件事給中國整個動畫業造成了強大的沖擊,典型的例子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開心寶貝》等系列動畫加上了「請勿模仿」的字樣,"喜羊羊「製作公司廣東原創動力遭受重大損失,在此之後的新聞中只要出現兒童的意外傷害或者違法行為,多數媒體都是把責任指向動畫及其公司。
這件事就此也引發了國人對於動畫製作的討論,一方人認為完全是動畫製作公司的錯,動畫不應該出現任何可能未成年人模仿的危險鏡頭。另一方面人認為小孩模仿動畫出事主要是家長的責任,以及中國動畫沒有分級制度,更何況上世紀的許多國產動畫也不乏「暴力情節」,他們認為對動畫「嚴禁暴力」的限制反而是阻礙了國產動畫網全齡與高齡化,對國產動畫的發展極為不利,他們不希望「烤羊事件」會像多年前日本的「宮崎勤事件」那樣,讓還沒完全成熟發展的中國動漫業,受到重創,再次倒退。
這件事也成了中國動畫的一個最主要的矛盾,究竟是應該為了防止兒童因模仿出事而盡一切可能的使動畫往「低齡化」「說教化」發展?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以及成年觀眾發展全齡以及高齡動畫,以此擴大中國動畫的影響力和地位?
④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的作者簡介
盤劍,浙江大來學文學博士、復自旦大學傳播學博士後,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為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遊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兼職教授、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會員、中國高校電影電視學會會員、浙江省電影家協會理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專家組成員、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特聘專家、杭州市動漫遊戲協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影視藝術、文學、大眾傳播及文化、動漫產業、創意產業的研究與教學,並注重產、學、研結合,與政府相關部門及文化產業界合作,以社會需求推動學術研究,以學術研究服務社會經濟、文化建設。
迄今已出版《映像創造——影視藝術本文創作與觀眾接受的雙向研究》(2001)、《20世紀中國話劇的文化闡釋》(合著,2001)、《選擇、互動與整合——海派文化語境中的電影及其與文學的關系》(2006)等學術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社會科學戰線》、《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電影》、《文藝爭鳴》、《電影藝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⑤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動漫藍皮書每年都會更新一次嗎
我建議!你最好不要相信任何官方的東西系,那純粹都是扯淡的,說中國缺這個缺哪個職業,忽悠你們去學,其實學出來根本就沒市場給你用!這些最好在網上加入貼吧問問前輩,問問他們是怎麼做的,官方發言全是扯淡。企業什麼的缺人你也進不去,商業你看看喜洋洋就知道了。
⑥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的內容簡介
本產業發展報告從對中國電影投融資狀況的分析入手,指出了中國電影產回業投融資體系面答臨的問題並提出了政策建議,全面分析了中國電影製片業、發行放映業、電影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新媒體對電影產業的影響以及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及國際合作、國外電影產業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等,並用附表的形式把這一時間段中國電影的總產細目、主流電影市場票房排名和中國電影大事記以及國內外重大電影獎項記錄在冊,將2007、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全方位、理性地呈現了出來。
本報告緊密跟蹤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走向,為廣電總局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各類電影經營單位、投資人、人才培養機構、研究者提供參考。並為構建一個完善的電影產業環境提出建設性意見。
⑦ 中國動漫產業前景展望與市場預測報告
中國動漫的現狀以及前景展望 7月4日,上海,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將拉開帷幕。10月26日,北京,首屆中國動漫藝術大展將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兩個「中國動漫產業盛事」,被稱作對中國動漫80餘年歷史的激情回顧。對於許多動漫工作者和普通讀者而言,後者更是意義非凡——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由國家主辦的動漫藝術展事——它意味著曾經被視為低俗、不入流的動漫文化取得了官方的認可,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憋足了氣,浮出海面,外面陽光好燦爛。」漫畫家、動畫導演顏開說。6月30日,文化部五樓的小會議室,藝術大展入選動漫作品評審正在秘密進行。緊張評審的間隙,文化產業司動漫處處長宋奇惠手捧專家精心梳理的名單,逐一焦急地追問:「《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作品原件在哪裡?還有丁聰的《現實圖》、華君武的《磨好刀再殺》、方成的《武大郎開店》、廖冰兄的《阿庚傳》?」 將近一個世紀的綿長歲月,中國動漫作品的名單並不豐厚,況且,誕生於市井和戰火中的許多原件更是無從追索。 中國動漫的顯赫開篇中國漫畫向何處去?這是從事漫畫的人常常會想的一個問題。值得懷念的是這份不長名單有著一個顯赫的開篇。1941年,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繪制近2萬張畫稿,拍攝出1.8萬余尺毛片。在山一樣的資料里,他們剪輯出中國、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世界動漫史上,《鐵扇公主》是繼美國的《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這部作品的問世,標志著中國動畫以濃郁的民族特色與世界最出色的動畫比肩而立;也正是這部作品,啟發了「日本動漫之父」手冢治蟲的創作,開啟了日本動漫的輝煌時代。80餘年時光回轉,中國動漫在一個高昂的開端之後,卻一度跌入長長的深谷,其間盡管時有閃耀著時代光輝的作品問世,卻在規模、氣勢、品質、想像力上都差了一截。今天,我們更想追問的是,中國動漫向何處去?700歲的孫悟空為什麼如此孤獨?「喜羊羊」打得過「功夫熊貓」嗎?……幸運的是,經歷了漫長的徘徊之後,我們今天能夠趕上中國動漫發展的光輝時代。亞太動漫協會秘書長王六一感慨:「現在世界上有兩個動漫強國——美國和日本,如果說將會出現第三個,那毫無疑問,一定是中國!」毋庸諱言,今天,這個路向清晰開闊,而短短20年前,所有的一切都很迷惘。「很難想像,我第一次去工商局注冊漫畫公司的時候,竟然被拒絕。」長安街旁一家高檔寫字樓里,漫友文化傳播機構董事長、《漫友》雜志社長金城回憶創業歷程,感慨萬端。坐擁自己公司出版的漫畫「書城」,金城很慶幸趕上了「中國動漫發展的春天」。人生就像一幅又一幅漫畫,經歷過大開大闔,永不放棄的畫筆是他堅持到今天的信念。遺憾的是,那些當時和他差不多同時起步的同行,大部分已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從普普通通的連環畫愛好者,到今天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漫畫雜志的創辦者,金城所走過的曲折道路,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動漫產業艱辛的發展歷程。經過了20多年的摸爬滾打,金城對動漫產業的本質有著頗具個性的深刻理解:「使動漫形象品牌藉助內容傳播的影響力,通過商業運營,實現在不同商業領域的多次銷售,從而創造出高附加值。」今天,像漫友這樣的漫畫企業在全國已如雨後春筍——出版社578家,期刊9468種,報紙1938種。隨著「錢袋子」漸漸鼓起來,年輕的中國讀者渴望幽默、渴望智慧、渴望新生事物,日益成熟的消費群體帶動了中國漫畫市場的快速發展。 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小羊」中國動漫發展的春天到來了!2009年國產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輕取過億票房,讓中國動漫界為之一振。「電影熱映前,《喜羊羊與灰太狼》的500餘集動畫片已陸續在全國近50家電視台滾動播放了3年之久,最高收視率一度遠超同期境外動畫片;上海文廣集團旗下13個頻道、13個頻率和新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大量衍生產品新年大紅包隨影票贈送……」在談到該片的成功時,負責影片營銷推廣的上海文廣集團的劉詠將成績歸功於產業鏈營銷提前預熱製造的巨大市場需求。當許多中國動漫企業還將目光鎖定在傳統的播出和票房收入時,日本、美國等動漫大國已經將更多精力放在延長產業鏈帶來的產業規模上。在成熟的商業社會,動漫產業屬於高利潤行業,像美國馬維爾漫畫公司和夢工廠動畫2008年全年的利潤率分別為30.4%和21.9%。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賺錢的方法不僅在於直接產品的銷售,相關產品的收益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在向下游產業延伸中實現更多價值。資料顯示,美國每年有70億美元的國內票房收入,其份額僅佔美國電影產業的27%,電影「後產品」收入佔73%。在日本,動漫產業所佔GDP比重超過10%,僅動漫形象授權產品的銷售就佔全年動漫消費的一大半。然而在我國,動漫品牌授權業務只佔零售市場的1.2%,產業利潤不足GDP的1%,產業鏈開發還處於起步階段。中國動漫產業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具有向外擴張和延伸的實力,如何強勢主導整條產業鏈。這部電影為中國動漫的市場化營銷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通過漫畫書、DVD、網路授權等衍生產品,品牌形象授權收入已經佔到總收益的70%,為中國動漫的產業鏈發展提供了切合本土實際的樣本,也許才是這一國產動漫品牌最大的價值所在。「喜羊羊」VS「功夫熊貓」「中國小羊」讓人們看到了動漫產業的光明前景,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原創形象,已是制約中國動漫產業的最大瓶頸。剛剛落幕的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在博覽會外舉辦了許多個零散的分會和活動,旨在為中國動漫企業尋找更加靈活的發展空間。「《喜羊羊》導演對話《功夫熊貓》導演」便是頗吸引眼球的一項活動。「對話」不對等。這是王六一給這個活動的評價,「『喜羊羊』VS『功夫熊貓』,為時尚早。」《功夫熊貓》是美國夢工廠在2007年推出的一部以「熊貓」、「功夫」等中國元素為主題的動畫電影,據業內估算,這部動畫將攫取全球5.5億美元票房。在電影中,「功夫熊貓」阿寶使用著從周星馳等功夫巨星那裡學來的各種招數打敗了邪惡的「殘豹」;在電影外,「美國熊貓」的功夫也擊中了中國動漫產業的痛處。《功夫熊貓》走的是高投資、高回報、服務全球成熟高端受眾的國際化路線,《喜羊羊》則是以低成本、簡單創意、並不十分精緻的製作、本土化市場為前提。在這樣的背景下,《功夫熊貓》的成功是成熟的美國動漫產業無數成功案例中的一個,而《喜羊羊》的成功則是不成熟的中國動漫產業碰巧遇到的一個成熟的案例。王六一認為,「一個必然,一個偶然,兩者的產業落差或者說反差是巨大的,其傳遞的本土精神、國家形象更是無從談起。這個巨大不可忽視的空間,從消極的意義上看,是中國動漫產業的市場缺陷;從積極的意義上看,其實就是中國動漫的機遇。」飽含中國元素的《變形金剛2》再次印證了這個慘淡的事實。6月28日,該片全球同步上映5天,在中國市場捲走上億票房,全球票房逼近4億元。近年來,中國動漫發展勢頭迅猛,動畫片年產量超過13萬分鍾,動畫電影年產量達到16部,網路動漫年產量3000—5000部。然而,年逾八旬的中國動漫卻正體味著不小的尷尬。不久前發布的《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20個動漫形象中,19個來自海外,本土動漫形象只有「孫悟空」名列其中。在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韓國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9%,中國內地和港台地區原創動漫的比例僅有11%。中國動漫作品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原創形象,已成為制約動漫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原因很簡單,中國動漫產業還沒有成熟的市場機制,還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產業缺陷,投資商投入資金後,總是希望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一部優秀動畫片的製作周期一般需要4—5年時間,中國的投資商往往不願意承受如此大的風險。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以及風險系數的高估,直接導致國內動畫產業供血不足,難以產生優秀的作品。動漫品牌的成就必須經歷市場競爭的大浪淘沙,即使在日本這樣的動漫大國,每年也僅有20%至30%的作品被社會認可,5%的作品可以成為比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成為持久發展的品牌。從米老鼠、阿童木、變形金剛、加菲貓、史努比等動漫明星的「星途」中不難發現,好的品牌一旦誕生,其「永葆青春」的秘訣必須依賴於企業、政府和全社會的長期精心呵護。到「動漫強國」的路有多遠?我國決心用5至10年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但市場缺陷不容忽視。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根據其本人的漫畫《小尼莫夢游記》,繪制了1萬多張原畫,完成了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動畫短片,從他開始,動畫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拉開了序幕,默片時代的輝煌緊接著黑白有聲動畫的興起,以及之後的彩色動畫。第二個黃金時代可以從1987年這個被稱為動畫文藝復興的年代算起。在這個年代,電腦動畫取代了手繪動畫,並出現將動畫產業引向輝煌。在這個年代,《米老鼠》賦予了動畫藝術聲音、《白雪公主》賦予了動畫藝術色彩後,皮克斯動畫公司在約翰·拉塞特的帶領下,憑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引領世界動漫進入了3D時代。「今天,我們恰處在第三個黃金時代的路口」,王六一說。2008年具有世界影響力的10部大片中,有3部是動畫片,5部運用了動畫製作技術。尼葛洛龐帝所概括的「數字化生存」已是一種不可阻擋的生存狀態,「我們要把握第三次黃金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歷史機遇」。為著這次難得的機遇,政府部門也在加緊領跑中國動漫的腳步。文化部近日推出《關於扶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用5至10年使我國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展望美好的前景,我們的市場缺陷仍不容忽視。 中國要成為動漫大國、動漫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迪斯尼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非常成功的跨國集團,名副其實的娛樂業巨鱷,其業務涉及電影、主題公園、房地產等眾多領域。2007年迪斯尼公司總產值為365億美元,2008年總產值創造378億美元。「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創造出幾億美元、幾十億美元的典型案例。」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強調。一個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作品,中國正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在發展國家軟實力,提升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世界文化的影響力上,動畫是一種有效的表現形式。「只有了解世界動畫過去、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才可能出現數字時代的動畫大師,製作出優秀的動畫作品,中國的動畫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王六一說。這也是中國動漫的心聲。
⑧ 近日,最新的《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動畫片年產量突破26萬分鍾,遠遠超過日本和美國。數字
標題:動漫扶持資金要扶「質」不扶「量」或中國動畫量多質差
建議:泛泛而談的給1分,緊扣內容且有創造性和操作性的給3分
⑨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動漫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麼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麼就不會授予他學位。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⑩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的介紹
本產業發展抄報告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課題研究小組」編撰,並聘請業內知名人士為專家組成員,採用了大量電影市場的翔實數據。通過全面系統的資料整理、廣泛深入的調研訪問、客觀專業的學術分析,力求詳盡闡述2007~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整體面貌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