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韓文化產業研討會

中韓文化產業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1-01-05 07:22:33

A. 關於軍事的論文 1500字左右

寫作思路:根據為軍事主題,以為國防基調來展開描寫,緊扣敘述與描寫的內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長篇大論或肆意抒情,有情真意切之感。

範文:

步入大學,我們便開始接受軍訓的洗禮,在驕陽錘煉下,我們堅定了意志,軍訓更是培養了我們良好的作風。

我們用嘹亮的口號,堅定的步伐彰顯了我們新一代人的激情,軍訓結束後我們更是有幸的接受軍事理論的教育。大學軍事教程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視野。要知道古今中外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國防,而能使我們安然無虞地存在下去,是依靠國防的力量。

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學教育等有關活動。」國防即是國家的防務也是全人民的防務。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要加強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

學習大學軍事教程讓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再局限於專業學科的文化知識,而是站在軍事戰略角度審視中國與世界、個人與民族,讓我們認識到國防的重要性。近代中國充滿血與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苦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要知道我們從清朝時期起就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我們的軍事實力落後,國防的動員沒有到位,國防的動員是爭取戰爭主動性的可靠保障,所以過去我們失去的正是戰爭的主動性,且要想在國際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然而世界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還是會出現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且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依舊猖獗,其他容易引起戰爭的因素還有很多。蘇聯解體,美蘇爭霸世界的冷戰結束但是我們仍能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還有遲遲未決的台灣問題,釣魚島爭端等等這一系列的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們和平年代的憂思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國防力量。我們是生長在新世紀的大學生是建設國家勇往的新一代,作為國家希望的我們,應當勇於承擔民族和時代的重擔。

且國家的安危於國防的教育息息相關,大學生應該加強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這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生應是國防事業中的第一擔當者;且國防教育可以啟發大學生們的憂患意識,使之有動力學好專業課程,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確保國家的信息基礎建設持續不斷的。

發展,確保國家的軍事實力日益雄厚讓其有對國家無私奉獻精神。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基本的國防知識和積極投身於國防建設和為國效力的精神。總之,通過大學軍事教程的學習,我們豐富了知識結構,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國防觀念,也明白了肩負的責任。參與國防,人人有責,讓我們用行動的力量為國家的前進保駕護航

B. 去韓國的簽證怎麼辦

韓國簽證需要去申請人戶籍地省份所屬的韓國駐中國領事館申請,申請人先需要確定所需要辦理的簽證類型,然後根據領事館的要求提供相應的簽證證明材料,之後去領事館提交簽證,具體步驟如下:

1、申請人確認自己的護照、身份證原件是否在有效期內,通常需要保證護照有效期距離出發日至少要6個月以上有效期,才能申請韓國簽證,否則需要去當地出入境更換新護照後才能申請。

2、准備好申請人辦理的韓國簽證類型需要的簽證證明材料,例如韓國單次旅遊簽證所需材料有身份證原件、護照原件、2寸白底彩照原件2張、在職證明原件、韓國簽證申請表、銀行流水、婚姻證明等,有時領事館會根據申請人的不同情況要求申請人增補簽證材料。

3、將材料交給領事館批準的具有送簽資質的旅行社或機構辦理。

4、送簽後期間,需要保持自己的電話暢通,因為領事館會針對個別申請者進行電話抽查調查簽證材料的真實性。

5、送簽後4個工作日出結果,如若沒有出結果需要自己聯系旅行社或機構催促。

注意事項:

1、因為需要當即拍攝護照專用照片,所以客人應注意本人的服飾與儀表。

2、切記不能提供假的簽證證明材料,否則會導致拒簽,且會對今後申請韓國簽證產生影響。

3、所有簽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必須要A4紙大小。

C. 中韓兩國文化的差異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中韓兩國的文化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其原因 文化產業是投入少,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所創造的價值在一國經濟總量中的份額是不斷上升的趨勢,並不斷滲透到其它產品中去。因此,這一產業引起了世界每一個國家的廣泛關注。中韓這兩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的近鄰也不例外,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兩國人民互相學習,彼此借鑒,兩國傳統相近,民眾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文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國的文化產業結構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1999年2月韓國發布的《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將文化產業界定為與文化商品的生產、流通、消費有關的產業。具體行業門類有:影視、廣播、音像、游戲、卡通形象、演出、文化、美術、廣告、出版印刷、創意性設計、傳統工藝品、傳統服裝、傳統食品、多媒體影像軟體、網路以及與其相關的產業。此外,還有根據國家總統令指定的產業。韓國統計廳的文化產業統計指標包括:出版產業、唱片產業、游戲產業、電影產業、廣播產業、演出產業、其它文化產業(建築、攝影、創意性設計、廣告、新聞、圖書館、博物館、工藝品及民族服裝、藝術文化教育等)。 而我國在2004年3月發布了《關於印發<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的通知》。文化服務部分包括:新聞服務,書、報、刊出版發行,音像及電子物出版發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服務,廣播、電視傳輸,電影服務,文藝創作、表演及演出場所,文化保護和文化設施服務,群眾文化服務,文化研究與文化社團服務,其它文化藝術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旅遊文化服務,娛樂文化服務,文化藝術商務代理服務,文化產品出租及拍賣服務,廣告和會展文化服務。相關文化服務部分包括:文化用品生產、文化設備生產、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還有一些含有部分文化活動的行業門類,包括: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記錄媒介的復制、知識產權服務、衛星傳輸服務、專業性社會團體、野生動植物保護、其它計算機服務和其它位列明的商務服務等。 從以上兩個文件中可以發現,中韓兩國的文化產業結構有相似之處,雖然都涉足了許多產業,並且這些產業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著不同及角色,但國家都對其中的某些門類有所側重。真如我們所知,中韓兩國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有著很大的差距,韓國的游戲、電視、電影及動漫產業已經很發達,其技術也已經很純熟,對國際的影響很大。而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很慢,普遍不是很好。兩國的文化產業結構有著顯著的差異,其差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兩國的文化產業興起的背景不同。韓國曾經因其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而與新加坡、中國台灣和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但1997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危機卻使韓國經濟幾乎遭受滅頂之災,一夜之間貨幣大幅貶值,外匯儲備降到谷底,同時眾多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人數急劇攀升。面對這一深刻的危機,許多政府部門都在裁員,只有文化部門不減反增,迅速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將文化產業確定為新經濟的核心。經過產業調整,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韓國經濟就迅速走出危機,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將文化產業確定為21世紀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 而中國文化產業興起,首先是由於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基本物質滿足的基礎上,人們更多地關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逐漸由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文化教育、娛樂開支逐漸增大。更多的人有經濟能力享受精神文化消費。其次,是由於休閑時間的增加。隨著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的不斷提高,勞動手段的不斷改進,全社會的勞動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因此,在1995年5月1日,我國開始實行每周五天40小時的工作制。這就使人們對文化娛樂的需求有所增加,並且也為人們從事文化活動提供了時間。最後,是由於高科技在文化產業中的大量應用。在知識經濟時代,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過去只有上流社會人才能享受的文化娛樂,現在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 其次,兩個國家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同。由於文化產業使韓國較快的走出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陰影,所以韓國較其他國家更重視文化產業,特別是游戲產業,也更了解文化產業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力。因此,在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方針,先後制定了《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和《設立文化地區特別法》等。1999年,文化觀光部、文化資源部、信息通訊部通力合作,建立了各自下屬的「游戲綜合支援中心」、「游戲技術開發中心」,重點扶持游戲產業。2000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產業振興院」,設立文藝振興基金、文化產業振興基金、信息化促進基金、廣播發展基金和出版基金等多種專項基金,運作「文化產業專門投資組合」,為新創文化企業提供貸款。韓國還建立國家級尖端文化產業基地,構築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完善各種法規和制度。 由於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加上種種原因,長期以來,文化沒有被當作產業去經營,所以說文化產業政策相對不是很完善。對各行業的法律法規還很少,對國內文化產業的保護力度不夠,致命的一點是,我國有些當一寫政策內容變化過快,甚至給人一種朝令夕改、無所適從的感覺。但目前我國正努力的完善各種政策,努力地做好一切。我國各級政府已經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採取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發現比較完善的文化產業政策,一個文化產業較健全的國家。 再次,兩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不同。韓國的文化產業主要由文化觀光部負責,其他部門予以輔助。由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來制定國家文化產業政策方向,發展計劃及文化振興基金作方案,檢查政策執行情況,開展有關調查研究。同時,由文化產業振興院負責制定文化政策,策劃內容,組織專門人才培養和開拓海外市場及開展國際交流等。 而我國的文化產業行政管理機構從橫向上看有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信息產業部等單位,從縱向看又有中央、省、市、地、縣四級行政區劃。這種管理相對較復雜,管理起來很混亂,一個單位要同時聽從多個部門的調遣,不如韓國的管理體制那麼明了。 最後,兩個國家的人才培養力度和方向不同。韓國在培養人才方面進行得較早,在金融危機時,韓國政府就大力培養游戲專業人士,開設游戲專業教育機構,設立了20多個文化產業大學、游戲學院和游戲學校。為培養創造性人力資源,韓國將繼續推進教育改革,提高學校運營的自律性,並擴大開放,加強教育的競爭條件,提高人才市場的效率性。除了國家政府每年對發展文化產業的支持性投資以外,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 我國盡管有近千萬人在從事文化產業,但與一些國家相比,文化產業人才還十分缺乏。我國2002年才在少數的大學開設文化產業這一專業,之後相繼在各大院校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我們需要一直熬素質的人才隊伍。目前我國正在著力培養文化產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適應信息時代文化產業高技術化人才和懂得文化產業運作規律的幹部隊伍。 除以上幾點之外,文化傳統、人民觀念、技術革新以及外來文化等許多因素,都對兩個的文化產業結構的差異,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文化產業之一領域,中國相對韓國較落後,韓國文化產業中的許多門類已經對一些國家產生了影響。可以說韓國的文化產業是很成功的,而作為他們近鄰的中國應盡快將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分析韓國文化產業的成功案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完善各項制度,把握機遇,使中國盡快超越韓國,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格局中獲得優勢地位。

D. 中國目前最紅的網紅有哪些

這其實也得分啥方面吧,網紅還是挺多的,最近勢頭比較強的是李佳琦吧,確實是很火,因為現在電商直播是主流,很多明星也會和李佳琦一起直播,像之前明星和網紅絕對是有壁的,如果哪個明星和網紅一起直播,絕對是很掉價的行為,絕對會引起很多粉絲的不滿,還會讓路人生出一種「他怎麼淪落至此」的感覺。

李子柒在成名前已經拍了七年的視頻,她只是從今年才開始火起來,但是這種形式的視頻拍攝,她已經做了很久很久,很多人說李子柒很假,虛偽,拍視頻有團隊,我想說,只有值得投資的人才會被投資,成為大網紅靠的不僅僅是運氣,他們的實力,絕對配得上火起來的運氣。

E. 中韓兩國文化的差異

韓國人習慣集體行動,認為只有在集團內才能體現自身價值並受到保護。帶著這種想法到中國餐廳吃飯的韓國人看到約40%的中國人在單獨用餐時,當然會產生「為什麼中國被孤立的人這么多」的疑問。我的輔導老師曾說,中國人並不太在意單獨吃飯,而且也不認為獨自吃飯就代表沒有朋友或很孤獨。

另一個差異是對平等思想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中韓兩國都深受儒學影響,過去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令我震驚的是,與韓國「家長制」的「大男子主義」迥然不同,中國則更類似於「大女子主義」。韓國人認為,隱身於男人背後,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才是女性典範。因此韓國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權利。但中國男人卻和妻子一起幹家務活,而幾乎所有中國女性和男性一樣,都是上班族。中國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與自主精神。

中國人非常關注健康並為此投入大量精力與時間。我現在北京居住,一天傍晚,我在街上散步,突然發現很多人湧向附近的公園。最初我以為有人吵架或發生了什麼事,看到的卻是,從二十歲到七十歲不同年齡段的人,正隨著錄音機中的音樂節拍在公園里翩翩起舞。他們的舞蹈動作並不復雜,但所有人都沉醉於音樂之中。這與依賴電視和酒釋放壓力的韓國人截然不同。我認為,其他國家的人都應向中國人學習,將保護健康融入日常生活,並與周圍人和諧共處。

中國人還賦予顏色特殊含義。我有一頂非常喜歡的帽子。但有關帽子的故事卻令我哭笑不得。一天,我戴著這頂心愛的帽子去上課。但在路上,不少行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他們為什麼看我? 我的衣服哪兒穿得別扭? 我一邊想,一邊藉助路邊櫥窗上下打量,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之處。剛一上課,老師告訴我,在中國戴綠帽子表示妻子有外遇。因此,中國人從來不戴綠色的帽子,商場也不賣這種顏色的帽子。這時我才知道,我做了回妻子有外遇的活廣告。缺乏對文化差異的了解,導致了這一讓人笑不出來的小插曲。

F. 榮成市石島中韓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怎麼樣

榮成市石島中韓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是2016-05-13在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榮成市石島雙山東路589號。

榮成市石島中韓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1082MA3CAJJ94R,企業法人龐公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榮成市石島中韓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榮成市石島中韓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G. 中韓電視劇文化產業的論文

中韓電視劇文化的傳播範式
1、「使用與滿足」的受眾觀——韓劇對社會心理的認同

「使用與滿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把受眾成員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於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 這種新型的受眾理論,雖然過分強調了受眾的主觀選擇的隨意性,有矯枉過

H. 怎麼看待綜藝《我們相愛吧》中請明星來談戀愛

綜藝《我們相愛吧》中請明星來談戀愛我覺得讓陌生的兩個人一上來就以戀人的身份相處難免會很尷尬,而且在節目中一開始每對情侶好像都蠻尷尬的,不過,作為一檔看明星戀愛的真人秀,雖然這檔節目難免有作秀的成分,但是總得來說尷尬之後還是有蠻甜的環節。

當然作為一檔綜藝娛樂節目,這種設定我們也沒有必要要求它必須要有怎樣的內涵,但是如果每一對假情侶都能夠做到最起碼的真誠,那麼我們觀眾也是接受的,但是有些情侶確實很像是在演就讓人覺得很難受。總的來說,這樣明星在節目中談戀愛雖然有劇本是在演但是只要有一點真誠節目作為娛樂節目來看還是很有看點的。

I. 有中韓影視文學方面的論文資料嗎

一、從傳播的「深層控制」理論透視韓國影視產業的媒介生態環境

所謂「媒介生態環境」就是指大眾傳播機構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它主要由政策環境、資源環境、技術環境和競爭環境構成。其中政策環境對媒介生態環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傳播學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講,任何大眾傳播機構做為信息的傳播者,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傳播信息,它的傳播行為總是受到社會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規、文化范示構成的潛網的深層控制。電視劇作為一種文本信息,它的生產和傳播也必定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以政策和法規的影響最為突出。

韓國在遭遇亞洲金融風暴襲擊後,重新認識文化產業,並將其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積極進行培育。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方針。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南宮鎮曾表示:十九世紀是軍事征服世界,二十世紀是以經濟,到二十一世紀是以文化建構新時代的時候。1999年至2001年韓國政府先後制定《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明確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計劃,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影視產業作為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政策的扶植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大量的資金投入,保證了韓劇的高質量製作水準。在當今電視「內容為王」的時代,韓劇憑借高品質高質量迅速打開了的海外市場。據韓國文化觀光部表示韓國電視節目出口額自1999的761.5萬美元,提高至2001的1235.6萬美元,其中2001韓劇出口達9515集, 額約達790萬美元;2002 韓劇外銷收入達到1639萬美元,出口集為12363集;2003 韓國電視台節目進出口情形為,出口比2002 增長46%,達4300萬美元,進口則約2800萬美元,在節目出口產品中, 韓劇就占 86%(亦即約3698萬美元), 因此韓劇成為韓國電視最大的輸出品。[1]出口市場以中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為主,一些經典劇目還出口到俄羅斯、埃及和阿拉伯半島。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視劇市場不容樂觀。上海電視節、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中指出:目前中國每年電視劇的產量在4萬集左右,但其中只有7千集最終能在各地電視台播出,在能夠播出的電視劇中,能稱為精品的卻是少之又少,一些「垃圾劇」長期霸佔黃金時段。在中央台—省台—城市台三級市場格局下,有些地區壟斷現象嚴重,電視劇交易價格和數量下降,限價和拖欠片款成為困擾製片方的難題。而相應的政策法規卻不能及時的跟近,國產劇的生存環境得不到徹底的改善,自然也就拿不出更多的精品劇來。從國產電視劇外銷的市場現狀看,外銷比例明顯低於韓劇、日劇和港台劇,主要市場仍局限在東南亞華語地區,劇集類型主要還是古裝劇。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韓劇的成功運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政策。《保護電視電影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韓國影視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電視劇的內容有了保障,電視劇的競爭環境得到了改善,必將帶來的是電影電視業的健康迅猛的發展。

二、從「使用與滿足」的受眾觀破解韓劇俘虜中國觀眾的奧秘。

「使用與滿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把受眾成員看做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做是基於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2] 這種新型的受眾理論,雖然過分強調了受眾的主觀選擇的隨意性,有矯枉過正的一面。但它為傳播學的受眾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即「受者中心論」,挑戰了傳統的「傳者中心論」的主導地位。體現了新型受眾研究理論中「受眾本位」和「人文關懷」的人本主義思想。韓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想要在中國市場被大量觀眾「消費使用」就必須要滿足中國觀眾的「心理需求」。對受眾的滿足程度越高,其市場消費使用量也就越大。

(一)「娛樂渴求心理」的滿足:

1975年,社會學家賴特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觀點》一書中,對拉斯韋爾的「媒介三大社會功能說」做出了重要的補充,增加了一項新的功能—「提供娛樂」。電視媒介特有的「聲畫一體」的特點,使人們的聽覺和視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成為人們尋求娛樂的最主要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劇作為一種依靠電視媒介傳播的大眾文化產品,其社會功能也與電視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提供娛樂」。傳播學者D.麥奎爾等人通過對電視節目的調查,分析了各類節目提供「滿足」的不同特點,認為電視節目,特別是電視劇,可以提供消遣和娛樂,能夠幫助人們「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帶來情緒上的解放感。這種效用被稱為「心緒轉換效用」。
韓劇大多數走人情、愛情、友情和親情為主的情感路線。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觀眾,在電視劇演繹「擬態生活空間」中,可以尋找到一絲情感上的慰藉。韓劇還大量使用喜劇和悲劇元素,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情感,使觀眾在「悲與喜」的情感波動過程中,達到「心緒轉換效果」。此外,韓劇追求一種「世俗的美」,這種美真誠的描摹世態人情的庸常與無奈,充滿人類質朴的愛、質朴的同情與關懷。「世俗之美」來源於現實的生活之中,所以易於被普通大眾所感觸和理解。例如《藍色生死戀》、《明朗少女成功記》和《天涯海角》等愛情題材劇中,頻繁使用「白馬王子和灰姑娘」這種世俗化的愛情敘事模式,滿足了觀眾最樸素的期待視野和最原始的審美慾望,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鳴,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

(二)「社會文化心理」的滿足:

普列漢諾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在一定時期的藝術作品和文學趣味中都表現著社會文化心理。」社會文化心理是經過遺傳積淀下來的傳統的思維模式、生活經驗、審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跡的集合,在人們的審美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 當審美客體某中程度上滿足了審美主體的社會文化心理需求,就能成功地達成了審美活動關系。

韓劇成功打入中國市場,是一次跨文化傳播行為的勝利。跨文化傳播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找到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實現了社會文化心理的接近。韓國和中國同處亞洲,共同擁有亞洲文化的共同情感。韓劇文本中所蘊藏的韓國社會文化,就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源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這樣的家庭倫理劇,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關愛、孝敬父母、夫妻恩愛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中國觀眾的家庭倫理觀念。《天堂的階梯》、《青春》、《冬日戀歌》等愛情悲劇,演繹的是男女主人不離不棄、堅貞不渝的愛情,與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典的「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愛情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中韓兩國社會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中國觀眾對韓劇文本的解讀變的更容易,對韓劇思想內涵的理解更深刻。

與韓劇傳統的家庭題材劇不同,國產劇近幾年來一直以涉案為主流。《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中指出,根據2002年對33個城市156個頻道17時至24時電視劇收視的統計數據,中央級頻道和省級衛視頻道播出的涉案劇和都市生活劇在現代劇中並列第一,而觀眾收看涉案劇的時間最多,占收視份額的17%。《重案六組》、《玉觀音》、《榮譽》、《絕對控制》、《至高利益》等涉案劇成為熒屏「霸主」。緊隨其後的都市劇,也多以婚外戀和第三者為主要題材。題材的單一化極易使觀眾產生收視上的疲勞。所以韓劇這種主打家庭倫理和堅貞愛情的電視劇,彌補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空缺,滿足了大眾對真、善、美最基本社會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眼球。

三、從傳播的「培養分析」理論看韓國影視產業的消費者培育策略。

「培養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也稱「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傳播內容具有特定的意識形態傾向,這些傾向通常不是以說教而是以「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的形式傳達給受眾的,它們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於潛移默化之中。[4] 電視做為電視劇的傳播媒介,具有易得性強、受眾數量龐大、視聽兼備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獲得信息和尋求娛樂的主要媒介渠道之一。「培養分析」理論尤其強調電視媒介在形成「共同意識」中的這種巨大作用。韓劇作為一種媒介文本,寓意識形態及價值觀於文本之中,通過電視媒介潛移默化地影響閱聽人的消費形態,培養了受眾的「消費共同意識」。

(一)商品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歷來以重視細節和場景設置著稱,電視劇中韓國人前衛的穿著打扮、精美的家居擺設和時尚的消費用品刺激著每個觀眾的消費慾望。韓劇的流行, 帶動了其他韓國商品進駐市場進而締造更多商機,無論是手機、服飾、化妝品、電玩動畫、電影,甚至整形技術,都藉由韓劇這一媒介文本,漸漸打開市場, 影響到閱聽人。所以我們就不難為何三星公司會巨資投入影視拍攝,也不難理解為何各大城市的韓國料理店、服飾店、文化城如此受到人們的青睞。

(二)旅遊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拍攝地點的選取十分講究,這不僅是追求詩化劇情的需要,更是把旅遊業與影視劇結合的一種商業策略。《藍色生死戀》的拍攝就選在風景優美的束草。劇中俊熙和恩熙騎車嬉戲的田間和他們生離死別的海邊,給每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該劇在中國大陸和港台地區熱播以後,掀起了一陣韓國旅行熱。韓國方面特意開出「去束草,覓愛情」的專線,讓遊客參觀《藍色生死戀》的拍攝地,再次重溫觀看電視劇時的感動。束草也因該劇被更多人所熟知,成為了熱門的旅遊景點。據韓國觀光公社台灣分社表示:受到席捲台灣的「韓流」的影響,2003到韓國旅遊的台灣遊客比2002 增加 50%.2003 到韓國旅遊的台灣人達18萬人次,創下10年來的新高,這是比2002的12萬人增加50%(朝鮮日報,2004),韓國觀光中有許多是針對韓劇拍攝地點而設計的。如:華克山莊即因《情定大飯店》一劇揚名海外,另如《冬季戀歌》及《All In》也分別為江原道及濟州島帶來觀光人潮,締造了近十億韓幣的觀光收益。

(三)偶像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的主演大多是俊男靚女,很多主人公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明星。比如:《藍色生死戀》中的宋慧喬、宋承憲、元斌;《妙手情天》中的安在旭、金喜善、秋尚美;《天涯海角》中的柳時元、金浩真等等。這種青春偶像文化以影視劇為載體,通過大眾傳媒特有的「地位贈予」(status conferral)功能, 在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人中,迅速的擴張。偶像的魅力在於其強大的社會示範效果,他們的行為、言語、衣著都可以成為其崇拜者追捧和效仿的對象。韓劇可以說是一個「偶像製造」的大本營,在成功的製造明星以後,便會利用偶像的示範作用,大力挖掘偶像的商業潛力,開發偶像消費市場。

以《紅豆女之戀》和《明朗少女成功記》走紅的韓國女星張娜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憑借影視劇竄紅的她,迅速成為了廣告商眼中的寵兒。接拍的廣告幾乎涉及了移動通信、飲料、化妝品、服裝和金融等所有領域。2004年,她以10億韓元的酬勞,接拍了中國的波鞋廣告。同時,其演藝事業逐漸拓展到中國市場,日前她簽約鄧建國旗下的巨星影業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大陸。2005年1月,她又在中國大陸推出了自己的中文專輯《一張》並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專輯新聞發布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在廣告、影視和音樂三個領域成功地佔據了中國的市場分額,實現了其市場開發的偶像價值。

韓劇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僅停留在電視劇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通過媒介文本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得到了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電視劇為龍頭帶動旅遊、文化產業的一系列「商業鏈條」。相比之下,國內電視劇的價值實現形式還處於依靠廣告這種原始單一的模式,以至於觀眾對冗長的廣告怨聲載道卻又無可奈何。國產劇在挖掘電視劇文本的影響力價值和培育產業鏈意識這二方面很有必要借鑒韓劇的成功經驗。

我國加入WTO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必將席捲整個文化產業市場。在與整個世界文化產業碰撞和融合的過程中,如何成為跨文化傳播的主體,如何大力有效地宣傳中國文化,如何讓中國的文化產品被世界所認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電視劇作為文化意識形態的文本載體,是整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成功對外傳播必將會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韓劇在中國的成功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典型的例子,也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思考。

J. 中日韓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主要的職責

為促進中日韓文化經貿交流與合作,促成中日韓在文化產業,創意產業,設計,藝術等多項領域的全面發展,由外交部直屬中日韓經濟發展協會正式設立了中日韓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旨在搭建中日韓三國文化產業與經貿交流的全方位平台,整合文化產業領域資源,推動三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日韓經濟發展協會多年來致力於三國的經貿合作發展,協會執行會長權順基先生表示在文化產業領域對於地緣相近、文化傳統相似的中日韓三國有著天然的合作基礎,近年來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和方興未艾的區域合作潮流,為三國的多邊文化合作提供了機遇。中日韓三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優勢互補,三國文化產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著極大的開發潛力和美好的發展前景。為此中日韓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日後將開展多種文化交流活動,真正實現資源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韓文化產業研討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