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老年產業
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所建設的一些服務設施。包括特色護理、家庭服務、健身回休養、文化娛樂、答金融理財
在新的形勢下,隨著公眾老齡意識的強化,政府的大力推動,一系列不同層次的相關政策出台,為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和老齡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如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老齡產業;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消費,培育壯大老年用品消費市場; 如何拓展適合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特色護理、家庭服務、健身休養、文化娛樂、金融理財等服務項目,都將成為今後老齡產業的發展方向。
❷ 什麼是老年產業
銀發經濟又被稱作老年經濟、老齡產業、銀發產業,即在老齡人群體中產生的經濟,也與老年人群有關的經濟,是由老年市場需求刺激並迅速擴大的產業。它是面向全體公民老年期生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各相關產業部門組成的業態總稱,包括老齡金融業(屬於虛擬經濟部分)以及老齡用品業、老齡服務業、老齡房地產業(後三項屬於實體經濟部分)。
目前,我國的老齡化速度在不斷加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已高達近2.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7.9%。在人口老齡化的大環境下,積極發展銀發經濟既是老齡社會的迫切需求,也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龐大的老齡群體,將會是銀發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雖然國內銀發經濟取得顯著進步,但整體來說,銀發經濟行業仍處於積極醞釀的起步階段,老齡市場所涉及的製造業和商業比較缺乏,未來有待繼續完善。
未來將積極發展銀發經濟
基於當前發展現狀,未來銀發經濟將呈現以下趨勢:一是設法提高老年人消費能力。購買慾望加上支付能力才能構成有效需求,我國老年人口即使有消費慾望,但是購買能力不足,這不僅限制了老年人的需求,也阻礙了銀發經濟的良性發展。要想持續發展銀發經濟,首先就是要改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提高老年人口的支付能力,刺激有效需求。
二是完善供給產業鏈,提供特色服務。建造一個有序的銀發經濟發展體系,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結合老齡社會的不同發展時期,提出相應的發展銀發經濟的計劃。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老齡用品、老齡服務都需要創新——創新不僅可以為老年群體提供更適合的產品和服務,而且可以提升人的能力、改善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
三是完善銀發產業政策體系。銀發產業的發展不僅關乎老年群體生活質量和水平的問題,更涉及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故而,要逐步完善銀發產業政策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財政、稅收、金融、技術、土地、人才等不同方面加大扶持銀發產業的力度,改變以往扶持政策整體欠缺的現實。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老齡產業該怎麼發展啊
我國老齡產業潛力巨大,但處境尷尬。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43億,「十一五」期間我國老齡人口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1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1.74億,約占總人口的12.78%,到2020年將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7%。這一發展趨勢表明,未來的1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凈增一個億,平均每年增加660萬。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老年學會會長李本公在會上指出,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必然帶來老年群體對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巨大市場需求,從而為老齡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測算,到2010年,老年人口消費規模將超過1.4萬億元,到2020年將接近4.3萬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13萬億元。
目前我國老齡產業起步晚,滯後於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的客觀形勢。老齡產業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龐大,另一方面,老年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有的也不對路,整個產業尚未在國民經濟中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產業鏈條。李本公認為,雖然老齡產業已經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和《中國老齡產業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但要發展老齡產業,加強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應當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鼓勵走社會化、產業化的道路,推動老齡產業的發展。同時,要注意引導消費,培育老年消費市場,從生產和消費兩個渠道推動老齡產業的發展。
❹ 老年產業的發展狀況
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版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權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據推算,2015年僅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老齡產業前景廣闊。
在新的形勢下,隨著公眾老齡意識的強化,政府的大力推動,一系列不同層次的相關政策出台,為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和老齡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如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老齡產業;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消費,培育壯大老年用品消費市場;如何拓展適合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特色護理、家庭服務、健身休養、文化娛樂、金融理財等服務項目,都將成為今後老齡產業的發展方向。
❺ 做老年產業怎麼樣
前瞻網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口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被稱為「銀發浪潮」的人口老齡化成為各國都要面臨的問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這說明我國人口在快速老齡化。我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預計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2020年將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
發展老年健康服務產業,不僅能為老年人服務,提高其生活質量,還能擴大就業機會。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數據顯示,截止普查時點,南京市有60歲以上老人110萬人,按照10%抽樣調查的比例推算,處於「不健康」狀態的60歲以上老人達12.8萬人,處於「生活不能自理」嚴重不健康狀態的60歲以上老人達到2.7萬人,而根據民政資料顯示,2010年城鄉老年福利機構從業人員為2466人、可提供床位數為2.3萬張,即使單純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務,護理人員數量也有巨大缺口、可提供床位數亦顯緊張。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老年健康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指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的身體機能在不斷退化,老年人的患病率和人均醫葯費用明顯高於年輕人,老年人是醫療服務的高消費群體。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將持續增長,醫療、照料、護理問題日益突出,老年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望採納謝謝
❻ 如何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
(一)政府主導,社會運作
從發達國家的管理實踐來看,政府主要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微觀上充分
放權,發揮社區、非營利組織等的作用。這樣政府在養老服務中既能始終處
於主導地位,又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來發展養老服務業,從而彌
補政府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美國政府的老年管理有兩個特點,一是綜合協調
管理,二是目標責任分解到位。美國 1965 年通過的《美國老年人法》明確規
定設立老人署,規定了署長在老年人保障和事務方面的目標、責任、權利和
經費,並由署長掛帥其他部門和社會參與成立老齡委員會。1972 年通過的《美
國老年人營養方案》規定了老人署署長在這方面的目標、責任、權利和經費。
同時,因為老齡工作涉及面較廣,法律也明確規定了其他部門的責、權、費
②
。
美國養老服務的運作實體主要是社會組織,其由營利性提供的養老服務佔到
整個養老服務的一半以上,非營利性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也佔有較大的比重,
由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很少。荷蘭設有 AWBZ 老年照料基金,養老福利設施
的補償和老年人照料服務的資助主要由 AWBZ 提供資金,政府對基金進行資
助,基金的運作主要由私人基金會進行。
(二)「居家養老,社區照顧」模式為主
瑞典是世界上推行「居家養老」模式較為成功地國家之一。按照瑞典統
計局公布的數字,該國目前男子的平均壽命為 79 歲,而女子壽命更是接近
84 歲,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瑞典法律規定,子女和親屬沒有義
務贍養和照料老人,這些完全可以由國家來承擔。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瑞
典社會化養老制度已經比較完善。
(三)重視老年人的精神贍養
子女忙於工作,周圍的同齡人相繼離世,老年人倍感孤獨,且已成為各
國老年人面臨的普遍問題,各國紛紛想出各種辦法解決老年人的精神贍養問
題。例如,芬蘭在全國建立起數百個老人娛樂中心,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
生活。許多老人都到這里來參加各種免費的娛樂活動,娛樂中心還為老人提
供價廉物美的早餐和午餐。該中心還專門配備了各種輔導人員,讓具有各種
興趣的老人在這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喜歡學習知識的老年人還可以
聽到各種專題講座。老年娛樂中心成為老年人精神娛樂的港灣,老年人都感
到很滿意。美國部分城市針對沒有子女的孤獨老人推出「家園共享」計劃,
將同性的無子女老人聯絡起來,給他們尋找夥伴,以解決生活中的孤獨和不
便,讓他們在晚年充分享受友情。德國社會福利機構安排一些孤獨老人和單
親家庭住在一起,臨時組成「三代同堂」的家庭。老人們平時和「孫子孫女」
在一起過日子,沒有了孤獨和寂寞,還可以幫助單親父親或母親照顧子女,
真是一舉兩得,其樂融融。
(四)養老服務專業化
養老服務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涉及面廣,而且專業性強。發達國家在
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過程中都特別注重專業化,分工比較細致,對人員的要求
也比較高。荷蘭建立了一套嚴格統一的教育培訓制度,護理人員分為四個級
別,畢業證在荷蘭甚至歐盟各國均有效。法國政府為方便老人的生活,專為
老人設計了代替敬老院的村莊,村莊內醫院、活動中心以及商店等設施一應
俱全,生活極為方便。日本政府和企業在建設各類養老設施時,非常重視專
業化問題。而且每一個專業問題都分的很細致,比如老年人住宅的設計、服
務人員的培訓、餐飲的標准等,都有嚴格的規定。美國的養老服務分工細致,
專業性比較強,聞名於世的美國太陽城中心就是一個例子,它是專業的老年
人服務社區,是標準的老年人樂園,各類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❼ 都有什麼老年產業
老年用品製造、老年生活服務、老年醫療、托老所、老年教育、老年休閑等等都可以做成產業。只是看你自己手上有多少資金,還有所處的環境適合做哪一類型的產業。
❽ 我國有哪些老齡化發展特點 「銀發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口紅利功不可沒。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老年人口卻不斷增長。相關機構預測,至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48億;2030年超過3億人;2050年超過4億,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30%以上,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及問題
1、我國老齡人口基數大,增長迅速。2017年,全國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這個人口基數已經相當龐大。同時,我國的老齡化速度正以比發達國家更快的速度推進。調查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年均增長率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的比重由13.3%增至16%。
2、高齡化趨勢日益加劇。數據顯示,2017年底,全國人口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億人,占總人口的11.4%。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
3、城市與鄉村之間不平衡。上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城鎮生育率比農村生育率低。但是,農村大量年輕勞動力去往一線二線城市發展,農村老年人口增多,尤其留守老人居多,農村老齡化相較於城市來說更嚴重。
4、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比重將越來越高。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家庭趨於小型化,加之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子女陪伴父母的時間變少,使得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正在逐漸弱化。據最新調查顯示,預計到2020年,獨居老人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將成為老年人中的「主力軍」。
5、「未富先老」態勢明顯。以全球老齡化最為嚴重的日本為參考,從數據上看,日本的人均GDP始終遙遙領先我國,即便日本近年來經濟形勢低迷,但在2016年的人均GDP依然是我國的近5倍,足以見得其國民富裕程度遠勝於我們。可以說,日本是富裕的老齡化社會,而我國未來的老齡化狀態更有可能呈現出「未富先老」狀態,這難免會對老年人的消費水平造成擠壓。
6、年輕人「啃老」限制了老年人消費能力。在高企的房價面前,當子女工作年限尚短,暫時無法承受購房壓力時,老年人勢必會拿出大量甚至畢生的積蓄及退休金來給子女買房,老年人消費能力被限制。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報告顯示,97%的受訪一線城市年輕人表示身邊人買房都需要靠父母。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二、我國老年人群體消費特點和趨勢
1、老年人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享受型消費成為潮流。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正在向高水平、高層次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表現為追求品質的享受型消費特徵。具體體現為,越來越多的老人願意在旅遊和養生理療上面增加投入。同時,部分老年人的心態也在趨於年輕化和時尚化,消費觀念逐漸向年輕人靠攏,他們比以往更加註重化妝、衣著等方面的展示型消費。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老年人的購買力將不斷增強,老年人的消費水平還有望繼續提高。
2、喜歡到店消費,重視體驗和服務。老年人普遍認為店內體驗會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因為在店內能夠看到商品實物,購買起來會更放心也更方便。另外,由於老年人的精力、體力隨著自身年齡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他們更喜歡在就近地點消費,追求便利和實用。在購買過程中,他們同樣會看重商家是否提供方便、良好的購物環境和服務。
3、網上購物、移動支付漸漸增多。社交媒體的興盛與移動支付的便利,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老年群體的消費思維模式,他們漸漸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現金支付或刷卡支付,而是更加願意嘗試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老年網民群體快速增長,60歲以上網民佔比為4.8%,同比增加0.8個百分點,預計未來還會繼續增長。
4、與身體健康相關的智能化、數字化產品備受青睞。鑒於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逐漸弱化,他們越來越需要適合自己的智能化產品的輔助。根據《2017中國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的調查數據,老年人對身體健康數據監控、智能遠程呼叫等數字化產品感興趣程度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最感興趣的數字化產品之中,一半以上是與身體健康相關的。
我國的「銀發經濟」潛力巨大,有待開發,未來或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那麼,未來哪些領域的產品和服務會受老年人青睞呢?
基於老年人的消費特點和趨勢,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還有營養品、家用保健器械、居家養老照護、中醫養生、老年旅遊、老年娛樂學習、老年保險理財等領域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毫無疑問,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人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如何調整商品結構,抓住老年消費正在成為商業的新思潮。
文章來源:知道日報
❾ 老年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近年來,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老年產業被稱為銀色產業內,具有很大的發容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養老公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正處於探索初期,各方社會資本積極進入模式。2025-2040年期間,我國約有5000萬老年人需要通過專門的養老機構來養老。按照目前每人每年5萬元的養老費用計算,整個市場產值有2萬多億。
❿ 老年產業的老年產業
老年產業的發展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結果。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絕對數和比例不斷增加,將帶內來一容場深刻的人口革命——步入老年型國家。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一直是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而且高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又大大快於低齡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