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服務機器人概念股有哪些龍頭股票
1、全抄產業鏈布局的上市公司襲,看好機器人、新時達(002527)、巨輪智能(002031)。
2、重點在上游布局核心部件生產的企業,重點關注匯川技術(300124)、上海機電(600835)。
3、加大機器人本體研發、重點拓展下游應用的公司,關注博實股份(002698)、亞威股份(002559)。
4、集中於系統集成的國內企業,看好慈星股份(300307) 。
B. 服務型機器人都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服務機器人可以說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相對於工業機器人來講,服務機器人在國內發展阻力更小,一方面是產品需要針對特定市場進行開發,另一方面是在國外大部分公司也是於前期研發階段,這也在時間上給予了本土公司大力發展的機會。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服務機器人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為與工作由服務機器人替代恐怕是不可阻擋的大勢。加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更多的一些新技術也將逐步應用在機器人硬體技術上。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它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他們能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服務機器人分類:
講解版,講解版的手臂自由度高達20個,機身360°旋轉,解鎖服務新姿勢,盡顯科技硬核。
大屏版,大屏版服務機器人首次採用27寸超高清大屏,適用各類應用場景,實現人機零界限交互體驗。
標准版,標准版服務機器人機身高度150cm,具有豐富的人機交互體驗,是企業服務的實用之選。
C. 怎樣才能清晰的梳理一下人工智慧的上下游產業鏈
6月19日,2016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應用創新論壇在深舉行,來自業界和學術界的多位大咖人工智慧機器人市場現狀、技術創新、整體發展前景和應用方案等進行了多方位的分析解讀。在這次論壇上,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聯盟官網也正式揭幕上線。
(旗瀚科技董事長林綠德、深圳市無人機協會會長楊金才、保千里總裁鹿鵬揭幕聯盟官網上線)
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已呼嘯而至,人工智慧、大數據、網路技術、3D列印和基因技術,引領人類急速進入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時代正在崛起的前夜,這也成為塑造戰略性產業格局的新風口。
當資本、技術、人才開始蜂擁而入時,如何整合資源,完成產業鏈協作,力爭在產業發展初期凝聚合力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成為擺在中國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聯盟4月6日在深圳正式成立,聯盟的目的在於加速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產品的普及應用;搭建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信息交流、應用推廣、教育培訓、展覽展示平台,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完善我國機器人產業鏈,促進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
以聯盟為依託,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聯盟官網(簡稱:CAIA)6月19日在深圳正式上線,CAIA官網在承擔聯盟平台屬性的同時,也為推進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行業進步提供媒體屬性職能。
目前,CAIA官網下設逗焦點地、逗聯盟動態地、逗新品發布地、逗深度地、逗資本地、逗人物訪談地等欄目,聚焦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行業信息和企業動態,為業內人士提供最新鮮的資訊報道和觀察分析。
D. 協作型機器人的應用主要會是在哪些行業或細分領域
機器人家上了解到,協作機器人偏向處理精密的小重量工件,因此直接造成了面向的工業應用領域的不同;其次就是廠商主推的impact sensitive,可以在撞到人的情況下停止運動,所以可以省去安全圍欄(很多情況下還是需要區域感測器的);還有就是可以手工移動機器手臂進行示教,不需要掌握專門的編程語言,容易上手,這也跟整體的尺寸和重量設計有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ABB的YuMi為代表的雙臂協作(Rethink是假雙臂,做得東西更像玩具)。
沒有機器是不需要人的維護和調整的,只是需要的多少而已,機器越可靠,flexibility越大那麼相對來說就更不需要人的操心。傳統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都是做重復的規定動作,從這點上看沒有區別,只有這樣自動化程度也才會高。
人機協作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克服傳統機器人的某些缺點,並且攻佔更細分的精細操作和定製化操作的市場,並不能取代傳統機器人,而且目前也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應用,看一看它的尺寸你就知道大的部件必然是無法加工的了。
空間肯定是協作機器人的一個優勢,但這個優勢存在的前提是協作機器人和傳統工業機器人都能夠勝任這個任務。因為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和調試簡單,同樣的一台機器可以相對方便的移動位置(YuMi兩個人就可以抬),重新進行教導,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線的柔性,減少的投入。而反觀傳統工業機器人,就是工件、機器和機器人的位置發生些許變化都要人工拿著控制器調半天,更別說如果為了新的生產工序移動位置,整個地板和圍欄要重做,基本就跟重新安裝一樣的麻煩。
以ABB為例,因為和他們溝通比較多,他們也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機器人生產基地,就在Auburn Hills。剛上協作機器人的時候,他們本身掌握也不多,對於應用是否可行也拿不準,自己用買了3D列印機做EOAT。而且集成商也都是新接觸,都需要新的培訓,只有整個產業鏈條和配套的都稍微成熟的時候,這個市場才會做大。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各種各樣的需求還是不少的,而且現在很多的東西發明出來需要創造需求,只要這個需要時必要的那就會有市場。
E. 服務機器人產業是機遇還是泡沫
深思:服務機器人前景究竟是藍海還是偽需求?這是來自機器人家的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深度解析兩種對於服務機器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用哦
目前,家用服務機器人已成為資本布局「風口」,但對其市場前景的討論卻呈現兩極化。在大多數人高唱市場贊歌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家用服務機器人只是偽需求,並不具備成為市場藍海的潛質。
家用服務機器人已成為資本布局「風口」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力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將服務機器人技術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在政策利好的環境下,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國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將成為工業智造產業的下一片藍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這一市場前景,在大多數人高唱市場贊歌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家用服務機器人只是偽需求,並不具備成為市場藍海的潛質。
高唱贊歌:家用服務機器人千億市場湧入
家用服務機器人分為家務機器人,娛樂休閑機器人,家庭安監機器人和助老助殘機器人。隨著科技發展和機器人研發技術的提高,為滿足家庭對各類型機器人的需求,家用服務機器人將有由單功能性向多功能綜合性機器人方向發展的趨勢。而智能家居概念的流行則讓人們開始強調家居服務的個性化、智能化、舒適化和便捷化,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驅動,我國的家庭服務機器人迎來發展高峰期。
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進一步滲透以及機器人價格的逐年下降,預計未來5年全球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據統計,2012年全球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銷量約為300萬台,較2011年增長20%,銷售額為12.21億美元;2014年全球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銷量約為470萬台,較2013年增長17.50%,銷售額約為22.5億美元。2016年,中國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達29億美元。至2020年,中國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37.2%,高於全球同期增速9.1個百分點。
家用服務機器人由於需求場景明確,是整個機器人市場率先放量的產品領域,特別是掃地機器人已具有一定市場普及率。目前,家用服務機器人已成為資本布局「風口」,數億計風險資本大量湧入,產品創新活躍度和市場關注度較為突出。然而,技術同質化導致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企業產品功能相似,深度挖掘應用場景、解決用戶需求「痛點」的產品相對稀缺。我國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高於全球增速,具備十分強勁的市場發展潛力。
不同聲音:家用服務機器人只是偽需求
當前,我國智能硬體產業鏈還不健全,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仍未完善,也影響了部分功能的實現。家用機器人市場也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市場上的產品跟大家的期待是不對等的。盡管市場上涌現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公司、資本也已入局機器人市場,但現在的機器人產品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機器功能,跟人工智慧相去甚遠。想要讓機器人走入人們的家庭,還需要5~10年的發展。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兒童陪伴機器人的定位是幫助10歲以下兒童學習和成長,但從目前發布的這些功能來看,更像是一款升級版的點讀機,這顯然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期待和需求的。雖然各機器人公司想做的都是取代手機或者連接手機後而不用再頻繁打開手機的產品。
按照機器人的交互方式,基本可以分為問答式機器人和對話式機器人。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產品盡管都想走情感交互路線,但受限於技術原因,只是做到了基本的問答式。而且目前市場上問答式的機器人基本都是復制了像點讀機、音響、手機等硬體產品的功能,能接入的應用程序也很少,用戶體驗非常初級。
F. 生產服務型機器人的上市公司
1.在核心技術領域復有積淀的企業,制因為智能型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仍需技術突破,推薦科大訊飛、勁拓股份、慈星股份等;2.找到好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企業,因為服務機器人的短期發展一定是專注於解決某一類生產或生活的問題。推薦巨星科技、機器人、博實股份、楚天科技等。
G. 服務機器人的發展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可以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
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個國家在發展機器人,其中25個國家已涉足服務型機器人開發。在日本、北美和歐洲,迄今已有7種類型計40餘款服務型機器人進入實驗和半商業化應用。
近年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的數據,2010年全球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銷量達13741台,同比增長4%,銷售額為320億美元,同比增長15%;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銷量為220萬台,同比增長35%,銷售額為5.38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另外一個方面,全球人口的老齡化帶來大量的問題,例如對於老齡人的看護,以及醫療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帶來大量的財政負擔。由於服務機器人所具有的特點使之能夠顯著的降低財政負擔。因而服務機器人能夠被大量的應用。
我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發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我國在服務機器人研究和產品研發方面已開展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導游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清掃機器人等;華南理工大學研製的機器人護理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智能輪椅等。
H. 服務機器人這個行業的定義及分類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嚴格回的定義。不同國答家對服務機器人的認識不同。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經過幾年的搜集整理,給了服務機器人一個初步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意於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但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這里,我們把其它一些貼近人們生活的機器人也列入其中。
比如護士助手,腦外科機器人,口腔修復機器人,戶外清洗機器人,消防機器人等等,這些你可以去OFweek機器人看看,希望能夠幫的到你。
I.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有:清潔、護理、執勤、娛樂。
盡管服務機器人行業還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它已經對人們生活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服務機器人面向對象群體廣闊,貼近人們生活,有的還擁有人工智慧、語音交互、人臉識別、場景理解乃至更高級的自主決策行為等各種功能。
(9)服務型機器人的產業鏈擴展閱讀:
服務機器人痛點:
一、核心技術難題
對於服務機器人來說,它是一種基於多種技術融合和實現的產品,其中關鍵技術包括:人工智慧技術、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語義解析及交互技術、導航及定位技術、運動控制技術、調度管理技術、電機及舵機技術、多感測技術、通信技術等。
其中,人工智慧和語音識別技術相比其餘幾項技術,發展時間較晚,沉澱還不夠深厚。加之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導致部分國內服務機器人企業不願過多下功夫在技術研究上,反而是看重產品的宣傳推廣。
二、企業盲目跟風
由於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廣闊,不少人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商機,加上至今為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對於產品標准仍缺乏統一規范要求,因此很多企業只是想利用相關的政策扶持,來實現自己的資本運作。
這種現象不在少數,很多服務機器人企業都還只是停留在概念產品意義上,扯著服務機器人的大旗,卻連落地的產品都無法提供,或者直接將他人的產品拿過來,換個包裝換個外殼,就開始大肆宣傳這是自己的產品。這就導致了市場上很多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同質化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國內整個市場的行業水平。
三、推廣普及困難
普通百姓可能到現在為止,對於機器人都還不是很了解,或許在他們的認知中,只有長得像人,才是機器人。再加上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非常多,從保潔機器人到娛樂機器人皆有,因此如何進行大范圍有效推廣,一直是企業面對的難題。
成本也是為何服務機器人難以進入千家萬戶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論是機器人軟體技術還是硬體技術,其開發和維護都需要大量資金維持。加上這是一門綜合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綜合性產品,所以本身的生產成本就決定了其昂貴的價格。
因此大多數能進入家庭的服務機器人,主要還是以掃地機器人為主,真正用作護理、陪伴的機器人數量極少。而商用服務型機器人更是只能被各大型商業服務機構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