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關於光伏產業發展的建議

關於光伏產業發展的建議

發布時間:2021-01-04 10:57:39

1. 制約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有哪些因素

1、電網的接納能力
太陽能發電具有極大的間歇性和隨機性,短時期的大功率波動勢必影響系統的頻率甚至火電機組的安全。這是因為,傳統火電機組的爬坡率作為硬約束將限制功率的波動,太陽能發電的大規模接入將來會給系統安全運行帶來更大挑戰。未來可能會限制太陽能發電的功率變化率。
2、電網承受故障的能力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發生的由故障引起的大面積停電事故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人民的正常造成了較大影響,還嚴重危及公共安全。因此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需要及時進行繼電保護操作以避免導致更大的損失,但是繼電保護操作可能導致饋線上裝設電壓保護的用戶被切除,或導致切除光伏發電系統,這樣會使得配電網更加脆弱。因此需要考慮在切除故障保證配電網繼續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還能夠保持配電網的運行參數,而不至於使配電網變得更加脆弱。
3、政策的連續性
在堅持安全可靠、堅持市場化改革、堅持保障民生、堅持節能減排及堅持科學監管的一系列原則基礎上,我國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證經濟平穩發展。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1億千瓦,按照0.45元/千瓦時計算,每年需補貼1314億元,而未來5年國家電網每年在發、輸、配電領域內的投資為2400億(發電7000億,輸電2000億,配電3000億),是否能夠承受如此大的負擔是政策制定者和電網公司必須面臨的嚴峻挑戰。

2. 中國轉型的過程中光伏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都是些什麼

光伏行業的轉型發展面臨著四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太陽能光伏發電仍然依靠政府補貼支持。目前,光伏發電成本仍然無法與火電等傳統能源競爭。太陽能行業的發展仍然需要依靠政府對電價的補貼。經濟周期和國家財政情況可能會對相關補貼政策造成影響。

二是技術更新換代較快。太陽能電池組件近年來技術更新換代很快,轉化效率提高較快,成本不斷降低。光伏製造企業需要保持組件效率和生產工藝,才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此外,薄膜技術和光熱發電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對目前以晶硅電池技術為主的光伏產業造成了潛在的替代威脅。
三是來自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威脅。新能源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風力發電,憑借其技術相對成熟、成本較低、佔地面積較小、裝機容量較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存在佔地面積較大的缺點,存在被其他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風險。
四是光伏發電對電網公司輸電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我國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光照充足是集中式大型地面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的重點區域,未來發展潛力也十分可觀。然而,我國主要用電區域位於東部沿海地區。西電東輸能力與西部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不能同步發展,使得西部光伏電站生產的太陽能電力在東部沒有用武之地。
推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必須牢牢把握三個關鍵環節,即堅持「抓點、連線、擴面」。
一是「抓點」。即實施「領跑者」計劃,做強龍頭企業。
二要「連線」。就是提升光伏產業鏈條。把建設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條作為發展的重點方向,推進產業配套,推進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和規模效益。要在進一步發展多晶硅、單晶硅、有機硅、光線等原料產業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單晶硅電池片、多晶硅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配套產業,做好光伏節能燈、光伏建築材料、汽車配件等高技術產品研發,使光伏產業成為一個完整體系。
三要「擴面」。就是發展「互聯網+」。以大數據為支撐,以互聯網為基礎,已經成為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的標配。發展「互聯網+」,從材料產品的平台,到光伏電站運維平台,再到光伏電站交易平台等諸多平台的出現,將有效解決光伏產業盲目擴張、光伏產業融資難、光伏電站質量無法被有效監督等制約轉型升級的瓶頸問題。

3. 光伏產業現在發展到什麼狀態了

一紙新政著實為火熱的光伏行業降溫
5·31新政強調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今年我國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普通電站暫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僅安排10GW納入指標,包括戶用或也在該指標之中。
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准降低0.05元,即補貼標准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2017年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達53.06GW,同比增長53.62%。近年來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廣泛應用,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其在新能源發電比例亦不斷上升,2011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佔比僅為0.15%,截至12月底,累計裝機超1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發電成為電源增長的主力,新能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電。保守估計,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將在30GW~45GW之間,變數在於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場較難預測,如果分布式市場有很好的表現,不排除會超過50GW。
本次政策調整的最大動因在於,財政補貼壓力過大,行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預期。而財政補貼則是產業鏈主體利潤的主要構成。
5·31新政」的影響在於對未來帶有補貼的指標的規模收緊,壓力來自於巨大的補貼缺口,這次是三個部委聯合發文,希望通過限制帶有補貼指標的規模,來控制補貼總量的增長。
經測算,2017年新能源補貼需求約1200億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時1.9分的徵收標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收入約690億,預計缺口510億元。加上此前累計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將近600億,2017年底補貼總缺口1110億元。在附加費不提高的情況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億的缺口,20年累計缺口將達2萬多億元。
再戰無補貼市場
盡管我們還是期待在戶用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動,但大面上來講,嚴控帶補貼的指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最終還是要期待,通過電力市場改革以及其他的這個自由售電的模式,能夠把無補貼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
在國內需要迅速打開無補貼項目的市場,需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間,新政將引發組件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光伏行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將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在這一輪調整中,行業景氣指數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點,但當前與彼時又有不同。「先進技術發展、光伏產業鏈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語,政策的出發點也已經不同,光伏行業在能源系統中的主體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戶用發展的形態也已經不同。在政策變化面前,整個行業比拼的是更先進的製造業技術、更高的轉化效率、更低的製造運營成本。
國內只有不足10GW的領跑者項目是不夠國內的產能來分的。大家只有一邊打價格戰一邊去海外尋找訂單,通過價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戶的投資需求。

4. 光伏產業有什麼用發展有何意思

光伏是來一種清潔的能自源技術,在化石能源日益減少的今天,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是關繫到國家能源安全的一個重要問題。當然,也還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可以發展,但是光伏技術隨著產業發展,其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逐漸與現在的化石能源使用成本接近。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在轉化為電能的時候,會產生相對大量的污染氣體、廢渣等,光伏技術在前端製造過程中也會產生一部分,但是投入發電生產後就不會產生任何廢水、廢棄、廢渣,而且利用的正是到處都能獲取的太陽能資源。因此,光伏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在化石能源消耗完之後,繼續為人類提高生活、生產需要的能源。

5. 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近期國際油價維持疲軟走勢,作為重要替代能源的光伏也因此受到沉重打擊,相關公司股價已經從最近一年的最高位下跌逾八成。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低油價令光伏產品的替代優勢暫時喪失,而奧巴馬新 短期內不會帶來太大影響,光伏公司股價遭挫也在情理之中。
最新數據顯示,無錫尚德52周最高價為51.57美元,而2月24日的收盤價僅為7.43美元;江西賽維52周最高價為52.40美元,24日收盤價僅為5.93美元;天合光能52周最高價為53.50美元,24日收盤價為7.22美元。上述三家光伏企業的52周下跌幅度均超過85%,而同期標普指數下跌不到50%。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企業股價暴跌首先出於低油價令光伏產品的替代優勢喪失。同時,也與公司目前所處的狀況分不開。2月19日,無錫尚德公布的去年第四季財報顯示,每單位美國存托憑證虧損0.29美元,超出市場預估的0.27美元。公司還宣布裁員800人,占員工總數的8%。另外,該公司預測,第一季產品平均售價將比前一季再減10%。江西賽維同樣在上周發布預估稱去年第四季度虧損1.35億-1.4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幕正發生在奧巴馬入主白宮後不久。此前,這位美國首任黑人總統的新 計劃一度讓光伏業看到希望。根據該計劃,美國確保到2012年發電量的10%來自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電和新能源。以此預測,未來幾年光伏產業的增長率至少在30%以上。
東方證券能源分析師鄒慧認為,「奧巴馬新 對於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短期內效果不會太明顯。光伏產業目前最根本的問題是宏觀經濟不景氣。眾所周知,光伏產業是一個需要補貼的產業,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外界對 補貼的 策持不肯定態度。」
里昂證券同樣表示,目前對太陽能產業的看法短線應該保守。雖然業者都看好奧巴馬 策有助於產業長期發展,但對短期實質貢獻則有限。相對而言,價格下滑及需求不振的影響卻更大。
上述分析師還認為,短期內,中國 對光伏進行補貼的可能不大。目前來看,光伏能源的成本還是過高,中國 更傾向於風電和核電。

6. 光伏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光伏發電站(國家大型發電公司:華能、華電、國電等)這個會在未來10年內大量修建的
光伏組件設備廠:也就是生產光伏電池板的廠家會有相當大的競爭壓力,當然利潤也是相當大的。根據發展趨勢以及業內專業人士判斷,未來5年,90%的組件廠商會被大型生產廠商(尚德、天合等)擠出市場。

7. 光伏未來前景如何

光伏產業簡單的說就是太陽能發電產業,屬於新能源行業。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對能源開發利用的歷史,從最早用人力,動物,到用煤炭,石油,天然氣,到電力,每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的進步都伴隨著人類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而對取之不盡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是地球人的共同追求,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追求,如果有一天太陽能可以取代現在的化石能源,那麼意味著人類文明進化到了一個更加高級的階段,從這個角度看光伏產業是一個真正的朝陽產業。

目前包括光伏發電的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總能源的2.78%,2016年光伏行業總產值3360億,太陽能並網發電總量為662億千瓦時,佔全年發電總量的1%,空間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產業在十多年前就大火了,2007年到2008年光伏卻開始集體衰落,主要原因是二個方面:一是地方財政的補貼讓大量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於是產能過剩,形成了惡性價格競爭,對於一個處於嬰兒期的行業來說這是災難性的,當價格補貼停止產品的銷售價格低於成本,造成大量虧損,很多企業退出,二是技術還不成熟,成本過高,對於客戶來說比直接用電貴的多,所以在10年幾乎停滯了。

但是這10年來行業的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行業爆發增長,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來:2016年的市場裝機4.23GW,比2015年增長3倍,2017年半年時間達到7.11GW,同比增長2.9倍。

行業上游是晶體矽片生產商,中游是光伏組件,電池等生產企業,下游就是做光伏應用的運營商,客戶主要有B端客戶,如政府,大型企業,還有C端客戶,如家庭等,對應的產品形態政府是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發電站,而家庭是戶用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工作原理很簡單,是通過晶硅做成的電池把太陽能儲存起來,輸送到家庭,企業,然後用不完的話可以上電網,國家有補貼。

晶硅有二種模式,一個是單晶硅,一個是多晶硅,二種模式處於競爭之中。

在2016年之前多晶硅佔了優勢,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但單晶硅轉換效率更高,成本也高。
這個情況在2016年後發生了轉變,因為單晶硅的技術取得了突破,成本開始下降,目前多晶硅成本0.82美元/片,單晶硅0.89美元/片,二者相差無幾,所以單晶硅的全球市場份額節節攀升,2015年為18%,2016年為24%,2017年30%。

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成本現在是2.5元/w,光伏電站系統成本7元/w,如果以這個成本計算,一個家庭裝一個5千萬的戶用光伏系統,需要花3.5萬元。

而光伏組件市場平均成本2017年0.34美元/瓦,平均售價0.37美元/瓦,相差8%,這意味著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現在都是依靠補貼才沒有虧損。

8. 發展光伏產業可以嗎

中國光伏產業成長空間較大 前景看好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分析,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穩步發展,各環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加速提高,出口額創歷史第二高位,實現出口額和出口量雙增長。展望未來,清潔低碳化能源轉型和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國光伏產業仍將有較大成長空間,前景看好。

2019年海外需求有效彌補國內需求不足

2019年我國各類光伏產品產量仍保持高位增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內多晶硅產量34.2萬噸,同比增長32%;矽片產量134.6GW,同比增長25.7%;電池片產量108.6GW,同比增長27.7%;組件產量98.6GW,同比增長17%。



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成長空間仍較大

展望未來光伏發展,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預測,2050年光伏發電在全球總發電量中的佔比大約為25%。根據預測,2050全球年總發電量將達55000TWh,若光伏發電佔比達到25%,就是說將超過13000TWh,而2018年全球光伏發電量僅為585TWh,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任務仍較重,但這也意味著,全球光伏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將在130GW-140GW,全球范圍內超過吉瓦級的市場將達16個,而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將達到17個,集邦咨詢預測將達到21個,說明業界對全球光伏市場的前景仍相對樂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出,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仍將採用平價項目優先、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因為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後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還有可能出現搶裝,預計2020年競價項目規模可達到20GW-25GW、戶用市場5GW-7GW,加上此前未完成的2019年競價項目、特高壓基地配套項目等,2020年新增光伏裝機有望超過35GW。

此外,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方面跨界融合趨勢愈發凸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應用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20年及未來,光伏發電將在「光伏+制氫」、「光伏+5G」、「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築」等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贏得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關於光伏產業發展的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