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鄂爾多斯第一產業的發展

鄂爾多斯第一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4 09:55:42

❶ 鄂爾多斯經濟發展全國第幾位

單獨上半年一般不排名,要用就用2008年底的數據,不過,08年底市裡也好像沒有現成的排名。官方統計數據現在也只有2009年5月底的。

❷ 鄂爾多斯目前的發展狀況

綜合來的說是揚眉吐氣
羊:羊自絨衫,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羊絨質量世界免檢,佔世界份額三分之一左右
煤:露天煤礦為主,全國產量次於山西,現在是支柱產業
土:高嶺土產量也很好,近年來不是很熱了,但化工產業不能缺少
氣:天然氣全國儲量第二位
全國百強縣第25位

❸ 鄂爾多斯市未來的發展趨勢

活力鄂爾多斯、富裕鄂爾多斯、現代鄂爾多斯、人文鄂爾多斯、生態鄂爾多斯……這一串串描述鄂爾多斯的美譽,凝結成兩個富有時代精神的大字:「和諧」。
一個和諧的鄂爾多斯正向我們走來。
讀書會「讀」出的啟示
任何一個經濟奇跡的背後都有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傳統精神的支撐,更交織著思想觀念的一次次碰撞和交鋒。從一個改革之初生產總值不到4億元的自治區貧困落後地區,發展到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594.8億元,進入全國百強城市,鄂爾多斯的崛起,不唯勇夫之力,更仗長期營造的一種加快發展的思想氛圍。
鄂爾多斯的幹部們忘不了10年前在恩格貝召開的第一次封閉式全市處級幹部讀書會。自此,每年一次的讀書會,都要解決一段時期內困擾人們發展思路的問題。同時,也給鄂爾多斯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啟示:
思想要解放,要敢於創新,勇於實踐,正確的就要堅持和推廣,錯誤的就要馬上改正;
對於一時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能等、靠、要,而要大膽地進行探索,要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獲得真知;
闖一條新路,創造一種模式,就要敢於大膽試驗;
要正確對待不甘落後的、勇於奮進的改革者……
對此,鄂爾多斯市委書記雲峰感觸頗深:「我們在『十五』時期的許多新舉措和新思路,都是在探索中、在爭論中、在一部分人的不理解甚至反對聲中推進的。回顧走過的歷程,可以說,是一條很不平坦的道路,但我們的改革最終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時間的檢驗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這條「很不平坦的路」,見證了鄂爾多斯的奮斗之旅、跨越之旅:這里有鄂爾多斯人創造的「八個率先」,還有在全區、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的十幾個第一,更留下了鄂爾多斯發展的堅實腳步。
像挖煤那樣潛心「挖」文化
美國著名學者托夫勒說:「哪裡有文化,哪裡早晚就會出現經濟繁榮;而哪裡出現經濟繁榮,文化就更快地向哪裡轉移。」
很少有哪一個城市如鄂爾多斯般幾乎天天舉辦「婚禮」,也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把一場「婚禮」和對祖先的「祭祀」演繹進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然而這些,鄂爾多斯人都做到了。這場來自遠古的「鄂爾多斯婚禮」和「成吉思汗祭祀」,帶著傳奇和神秘,融入了鄂爾多斯高原。
文化是生產力,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粘合劑。繁榮文化事業,壯大文化產業,發展先進文化,是鄂爾多斯多年堅持的一個重要方略。而文化的發展,同樣需要開放的思維與胸襟。鄂爾多斯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開放包容、勇於創新的傳統文化精神,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如魚得水,迸發出了「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爭名升位、走進前列」的時代精神,正是這種閃耀著時代光彩的人文精神,成為「鄂爾多斯經濟現象」產生與發展的精神動力、思想合力和智力支持。
讓我們仔細梳理鄂爾多斯市經濟與文化互動的清晰脈絡:上世紀90年代,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鄂爾多斯以文化扶貧為宗旨,著眼於為廣大農牧民治愚脫貧開展服務;2000年,當時的伊盟盟委和行署喊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與經濟強盟的戰略目標相適應,開始實施「小康文化工程」、「薩日納藝術工程」、「文物保護發展工程」和「文化產業發展工程」;2001年,鄂爾多斯市在確立「工業立市、依法治市」戰略的同時,提出了「文化塑市」;2004年,以建設「大旅遊、大文化、大運輸」為突破口,在傳承原有「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爭名升位、走進前列」鄂爾多斯精神的基礎上,把培育和弘揚「戰勝自我、推進文明、實現跨越」的新鄂爾多斯精神貫徹到各項工作的實踐中。
「鄂爾多斯文化現象」與「鄂爾多斯經濟現象」如影隨形,展示著「兩個文明」建設雙贏的動人景象。
去年,隨著鄂爾多斯的跨越式發展,實施城市形象塑造、市民素質提升、民族文化建設和每一個鄂爾多斯人都要做城市形象大使的「三大工程」和「一個」行動計劃又成為鄂爾多斯提升整體文明程度的有效載體。
在前不久召開的專題文化旅遊工作會上,鄂爾多斯市又把今年定為「文化建設年」。這個總是在反思自己的地區認為,鄂爾多斯發展之初,靠的是「資源意識」和敢想敢為的創業精神,現在更需要的是強化「文化意識」。
鄂爾多斯學研究會會長奇·朝魯說:「多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告訴我們,從某種意義上講,鄂爾多斯市與其說是搞經濟,不如說是在搞文化,經濟的發展和競爭其實最終就是文化的發展和競爭。」
創建文化大市、打造文化品牌、建設文化景觀、提升文化品位、發展文化旅遊——鄂爾多斯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文化」這個詞彙。「鄂爾多斯不僅要挖煤,而且要『挖』文化」,這句流行於鄂爾多斯的說法,預言了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走向。
讓改革成果惠澤百姓
印象中,福利社會離我們很遠,遙不可及。然而,來自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這個成吉思汗安魂之地建設福利型社會的實踐,卻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希望和可能。
在這里,人們在鎮上坐環保電瓶車上下班或外出時不用花錢,費用由政府埋單;一個叫「四免兩補貼」的政策讓中小學生上學全免費;農牧民患大病可報銷;被征地農牧民拿補償金又可領到養老金;下崗再就業有了「雙保險」;60歲以上貧困老人有了「贍養基金」;農民工要住進廉居小區……一系列多達10項的福利工程讓當地的老百姓感慨不已:「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伊金霍洛旗的實踐折射出了鄂爾多斯市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執政方略。
8月的鄂爾多斯高原被一場接一場的連綿細雨洗過,空氣里彌漫著清新的草香花香,路兩旁的白楊垂柳在清風中搖曳。一輛輛掛著「蒙K」牌照的私家車在街上疾馳而過,開車女人那瀟灑的身姿引來外來者的矚目。當地朋友介紹說:「過去,女人們騎摩托車在街上是一道風景,現在這里有轎車的人多了,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10輛。而且,目前鄂爾多斯市每天新落戶的100多輛車中,家用轎車佔了大多數。」
不僅僅是普通市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有來自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市規模以上的450戶企業中,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達1/6,全市旗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廠長經理已達1089人,其中不乏在全國同行業中有影響的優秀企業家。
受益的也不止這些商海搏擊者,鄂爾多斯的廣大農牧民和弱勢群體更是切身體會到了和諧發展帶來的種種實惠:60多萬農牧民有效解決看病難問題;2.6萬特困農牧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2077名貧困大學生得到資助;11.7萬人脫貧;16.7萬學生受益「兩免一補」;4.2萬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05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19000元;住房、轎車、高檔家電消費市場和結構全面升級……
在今年鄂爾多斯市承辦的全區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上,市政府又向全市人民鄭重做出六大承諾:2006年要為老百姓增加城鎮就業崗位1.3萬個;提高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補助標准;解決6萬人的脫貧問題;建立高等教育救助體系,加大對農村牧區學校和學生的經費投入;拿出一大筆錢,新建和竣工一批教育文化醫療場所;大力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這承諾,不僅是一種實力的反映,也是一種執政理念的體現,更飽含著一心為人民謀福利的責任心。
在和諧中發展,在發展中崛起,鄂爾多斯創造的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為更多的鄂爾多斯人構築起來的幸福感,正蓬蓬勃勃地從鄂爾多斯高原升起。

❹ 鄂爾多斯市的經濟為什麼發展那麼快!是以什麼為基礎!

爾多斯是內蒙古的首富,這得利於幾大企業和能源的優勢,最主要的是土地開發,政府爆炒地價,得利頗大,想不富都難

鄂爾多斯,物華天寶,資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氣、畜產品、建材、葯材、旅遊等資源為主。有世界級的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東勝煤田、准格爾煤田,以煤為能源的電廠在鄂爾多斯星羅棋布。據說,北京五個燈泡中,就有一個是鄂爾多斯點亮的。有世界級的整裝天然氣田—蘇里格氣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絨製品加工基地。一句「鄂爾多斯羊絨衫溫暖全世界」的廣告語,使鄂爾多斯聞名全國,走向世界。鄂爾多斯市是正在建設的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國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乘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鄂爾多斯市的經濟迅速崛起,以煤炭、羊絨、化工、電力、天然氣、建材等為主的新興產業成為地區經濟的支柱,是自治區經濟發展最快的盟市之一,與呼市、包頭並駕齊驅,成為帶動自治區經濟發展的三個火車頭之一,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城市之一。2005年1-9月份,全市GDP達316.9億元,財政收入達66.3億元。

神華集團」煤制油」直接液化工業化裝置巳正式於2004年8月底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工。這種把煤直接液化的」煤制油」工業化裝置在世界范圍內是首次建造。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總建設規模為年產油品500萬噸,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年產油品320萬噸,由三條主生產線組成,包括煤液化、煤制氫、溶劑加氫、加氫改質、催化劑制備等14套主要生產裝置。一期工程主廠區佔地面積186公頃,廠外工程佔地177公頃,總投資245億元,建成投產後,每年用煤量970萬噸,可生產各種油品320萬噸,其中汽油50萬噸,柴油215萬噸,液化氣31萬噸,苯、混合二甲苯等24萬噸。為了有效地規避和降低風險,工程採取分步實施的方案,先建設一條生產線,裝置運轉平穩後,再建設其它生產線。2007年7月建成第一條生產線,2010年左右建成後兩條生產線。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煤炭產銷量超過1億噸,成為我國最大的煤炭生產經營企業。據稱,如果石油價格高於每桶22美元,煤液化技術將具有競爭力。
——經濟發展迅速。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化工、建材、羊絨等自然資源,是全區乃至全國正在發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紡織基地。擁有各類礦藏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2005年煤炭產量1.5億噸,是中國產煤第一地級市。天然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為7504億立方米,為國內最大的整裝氣田。此外,天然鹼、食鹽、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嶺土的儲量也相當可觀,且品位很高。這里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品牌服飾從這里走向世界,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絨城,世界羊絨產業中心。目前,鄂爾多斯已經構築起了能源、化工、紡織、高載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葯、農畜林沙產品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汽車製造等優勢產業。2005年,全市GDP突破550億元,人均GDP達到4600美元,全市財政收入達到93.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突破了不11000元和4600元,各項經濟指標全面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前三位,在中國西部145個地級市中,經濟總量進入了前15位,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4年度地級以上百強城市中,我市綜合實力躋身第53位,東勝區位列全國百強縣第56位。鄂爾多斯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正在步入跨越式發展的軌道。
——發展前景美好。改革開放以來,鄂爾多斯市的開發建設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西移的機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實施資源轉換戰略,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戰勝自我、推進文明、實現跨越」是新時期鄂爾多斯精神,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們地區的時代體現,不僅是我們創業、迎接挑戰、再創輝煌的強大動力,也是全市140萬人民群眾奮力開拓、不斷前進、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希望所在,在產業政策的確立上,鄂爾多斯提出了「綠色大市、畜牧業強市」的發展思路,工業經濟方面重點發展「大煤田、大煤電、大化工、大循環」四大產業,三產方面在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民族文化大區」政策的指引下,鄂爾多斯將集中發展「大旅遊、大文化、大運輸」,將2006年確立為文化建設年,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方向,隨著全區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中國?內蒙第三屆國際草原文化節和首屆鄂爾多斯國際文化節的舉辦,鄂爾多斯在世人眼中將更加矚目。勤勞勇敢的鄂爾多斯人民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一定能夠堅定信心,勇往直前,大膽實踐,完成時代交給我們的神聖而光榮的使命,實現新的,更大的跨越,鄂爾多斯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❺ 鄂爾多斯市的 經濟情況 為何發展

鄂爾多斯市落實「結構轉型、創新強市」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依託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經濟發展依然強勁。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鄂爾多斯市工業生產秩序快速恢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無裁員和減薪……

促進優勢產業加速向高端轉型

今年3月20日,伊泰集團依託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技術興建的16萬噸煤間接制油示範項目,成功試產出油,這是我國首套試產成功的煤間接制油產業化裝置。

去年年末,神華集團煤直接制油項目首條108萬噸示範生產線也試車成功,這是全球首條煤直接制油產業化生產線。

目前,鄂爾多斯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制油產業化示範基地。據介紹,如果進展順利,神華集團、伊泰集團都將進一步完善技術,並分別建設產能為500萬噸和300萬噸以上的煤制油基地,進一步延伸油品深加工產業鏈

煤制油產業化取得的突破,只是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煤炭等特色優勢產業加速向高端轉型的一個縮影。

作為煤炭、天然氣等資源富集區,改革開放以來,鄂爾多斯市的煤炭、電力、化工等產業發展迅猛。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單一、加工鏈條短、技術水平低等問題,也嚴重製約了鄂爾多斯市經濟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積極發揮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引進人才、技術和高端項目,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層次,鄂爾多斯市的增長動力正由自然要素支撐向創新驅動轉變。

鄂爾多斯集團大化肥項目、神華集團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伊東集團120萬噸甲醇項目、中天合創300萬噸煤制二甲醚項目、億利化工集團百萬噸電石法PVC項目……

隨著一批技術起點高、鏈條長、附加值高、節能環保的大型、特大型工業項目陸續落戶、興建和投產,鄂爾多斯市的特色優勢產業由原料型向高端化轉型已實現巨大突破。目前,鄂爾多斯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端重化工基地之一。

為進一步增強創新驅動力,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加強了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力度。除已有的科研設施外,目前10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需要,鄂爾多斯市今後將著力在煤炭智能化開采、煤層氣開發、精細化工技術、環保節能材料、羊絨紡織、新能源利用等領域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以跨越式帶動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

孵化非資源型產業增長點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把發展非資源型產業作為推進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向,以先進製造業等高技術項目作為接軌國際高端產業的重要載體,有力推動了產業格局由單一資源型向資源型、非資源型產業協調發展轉變。

華泰汽車集團興建的歐意德發動機有限公司,近期即將投產。該公司擁有國際一流的高壓共軌直噴技術和自動變速技術,設計年產符合歐Ⅳ標準的清潔型柴油發動機、自動變速箱各30萬台,並計劃將發動機產能逐步提升至100萬台,屆時鄂爾多斯市將成為全國重要的清潔型柴油發動機及自動變速箱生產基地。

類似的非資源型產業項目,目前已有不少在東勝區、康巴什新區和伊金霍洛旗等地的裝備製造產業園區落地生根。其中,位於東勝區的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面積達60平方公里,發展的重點為汽車整車開發及零部件生產、工程專用機械和風電設備製造項目,以及高新材料加工等產業,現已引進項目12個,協議投資額超過200億元。除了已經開工的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風電整機及配件項目外,目前天地華潤煤機製造項目的部分設備已到位,精功恆信重型卡車製造、三一重工工程機械製造等一批項目已落戶該基地。

位於阿鎮的伊旗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目前也已有一些大型項目落戶,其中總投資9億元的神東煤炭分公司機械維修中心項目,已進入試運營階段;總投資12億元的神東天隆公司機械製造項目區,其機械維修加工中心預計年底建成投產;總投資20億元的烏蘭集團煤礦機修製造維修中心和總投資50億元的林州重機煤礦綜采自動化成套項目前期工作已開始進行。

通過引進高技術項目,鄂爾多斯市正逐步形成以汽車核心部件、煤機、重型卡車、工程機械、風電設備等產品為主的現代裝備製造工業體系。與此同時,隨著生物制葯、液晶顯示器、陶瓷等產業的起步與發展,鄂爾多斯市的非資源型產業體系將更加完善,鏈接有序、技術先進、分工合理的非資源型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描繪綠色能源開發藍圖

依託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資源,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還先後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帶動了相關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早在2007年底,杭錦旗伊和烏素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的第一台風機即並網發電成功,拉開了鄂爾多斯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大幕。目前,杭錦旗並網的風力發電機組已達上百台,成為全自治區18個重要的風電基地之一,預計到2020年,杭錦旗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

鄂爾多斯市的太陽能開發更是走在了全國前列。早在2007年,伊泰集團即與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特聘研究員陳應天及其團隊合作,建設了我國首座沙漠示範光伏發電站。

據了解,這座光漏斗自旋式太陽能光伏示範電站建有1344台新型數倍聚光跟蹤光伏發電裝置,發電能力為255萬千瓦。與傳統的平板太陽能電池光伏電站相比,該電站的發電效率提高了25%以上,發電成本降低了約50%,光伏電池壽命期內的發電量也提升至了耗電量的10倍以上。這個示範項目的建成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此外,今年3月,台灣艾德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規劃投資60億元的1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也已落戶杭錦旗。

在開發生物質能方面,鄂爾多斯市也已邁出了重要步伐。今年6月1日,由源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杭錦旗興建的生物質熱電廠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以鄂爾多斯市豐富的沙柳、擰條、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為燃料,一期建設1.2萬千瓦供熱機組、1.5萬千瓦發電機組各兩台,建成後可為100多萬平方米房舍集中供熱,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3萬噸。

目前,新能源產業已成為鄂爾多斯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帶動下,相關的高科技配套產業發展也已起步。今年3月,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風電整機及配件項目在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正式啟動建設,這一項目規劃總投資55億元,全部建成後可年產2MW變速恆頻風力發電機組1000台。

此外,中國材料集團、山東三星集團等企業也計劃在鄂爾多斯市投資建設風機葉片、塔筒製造項目,滿世集團3000噸多晶硅、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30000噸多晶硅等項目也在積極推進。

目前,鄂爾多斯市已將風電裝備、多晶硅、單晶硅、光伏材料等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產業。

同時,作為重化工基地,鄂爾多斯市節能減排的壓力較大。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基礎上,努力通過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並廣泛推廣除塵、脫硫、風冷、中水利用等先進環保技術,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未來經濟發展「騰出」了巨大的空間。

可以說,「結構轉型、創新強市」戰略的深入實施,大幅提升了鄂爾多斯市的地區要素集聚能力和綠色發展能力,為今後鄂爾多斯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因如此,去年鄂爾多斯市被選為全國城市綜合創新能力50強之一,特別是「鄂爾多斯發展模式」得到中央和自治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被列為改革開放30年全國十八個典型地區之一進行了重點宣傳。(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❻ 鄂爾多斯市的產業結構特點發展有何隱患,在考試,請速答,謝謝

產業結構是二一三。隱患是第二產業比重最大,環境污染嚴重,且第一產業均已粗方式經驗為主,浪費嚴重。

❼ 鄂爾多斯市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古老神奇的鄂爾多斯草原,曾因一代天驕的鍾情而聞名於世;資源富集的鄂爾多斯高原,美麗富饒的鄂爾多斯市地處內蒙古西部黃河中上游的鄂爾多斯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間,自然地理環境獨具特色,地形起伏不平,西高東低,地貌復雜多樣,絢麗多彩。境內西部為波狀高原區,屬典型的荒漠草原,地域上習慣稱作「鄂爾多斯」。中華母親之河--黃河南、北、東三面環繞,中部為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南臨古長城黃土高原與寧夏、陝西、山西三省區毗鄰,東與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和草原鋼城包頭市隔河相望構成「金三角」地帶。

鄂爾多斯市,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40公里,總面積8.6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9.5萬,其中蒙古族15.8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地級建制的行政專區。

鄂爾多斯市綠草如茵無際,是鄂爾多斯細毛羊的繁育基地。阿爾巴斯白山羊絨被譽為世界「纖維寶石」,享名中外,深受廣大國內外客商的青睞。著名的「梁外甘草」和麻黃草等葯材生長在我盟,年產甘草4000噸,麻黃草1萬噸,還有其它多種極具食用、葯用及保健價值的野生綠色植物。

鄂爾多斯市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豐富,四季分明,無霜期短,降水少且時空分布極為不均,蒸發量大。年日照時數為2716─3194小時,年平均氣溫5.3─8.7℃,年降水量為170─350毫米,年蒸發量2000─3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40天以上,無霜期130─160天。

鄂爾多斯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35000年前,古「河套人」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秦漢時期,昭君出塞,胡漢和親成為千古佳話。十三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親征西夏,途徑鄂爾多斯,被這里的美麗景色所打動,選為長眠之所。近現代,聲勢浩大、持續半個世紀的反帝、反封建、反王公貴族的「獨貴龍」運動,在這里爆發,掀起了「鄂爾多斯風爆」。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創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並在鄂爾多斯開展革命工作。鄂爾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大陸之一。漫長的海陸變遷、地質構造運動,蘊育和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

鄂爾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稱,含煤面積約佔全盟總面積的70%,煤炭已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六分之一,全區的二分之一,高發熱量、低灰、低磷、特低硫,高度環保,極易開采,被中外專家公認為世界上罕見的「精煤」。豐富的煤炭資源為我盟能源工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境內神華集團神東公司、准煤公司和伊煤公司等煤炭生產經營企業,年煤炭生產能力已達4000萬噸,其中,伊盟煤炭集團公司是以煤炭、新型材料等生產經營為主的跨行業、跨地區的地方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是全國首家煤炭上市企業;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國華電廠、達拉特電廠等,發電裝機總量超過200萬千瓦,而且隨著國家西電東輸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和達電三期、國華二期、龍口電站的建設,「十五」期間發電裝機總量將達到500萬千瓦。

鄂爾多斯天然氣和煤層氣極為富集,我國最大的整裝氣田——蘇里格氣田就位於我盟境內,天然氣已探明儲量5000億立方米,預計可探明儲量將達7000億立方米;煤層氣探明儲量達10000億立方米,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圍繞天然氣和煤層氣的開發利用,鄂爾多斯市正在進行總投資達8.7億元、總長511公里的長呼天然氣管輸工程建設以及天然氣和煤層氣深加工的前期工作。蘇里格氣田的發現,為國家實施「西氣東」,提供了極具經濟價值的後備氣源,同時也為延伸產業鏈、提高天然氣的加工深度、發展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鄂爾多斯市農牧業資源十分豐富,全盟牲畜總頭數700多萬頭只,年產綿羊毛970萬公斤,皮張233多萬張,被譽為「軟黃金」的阿爾巴斯白山羊絨年產量70萬公斤,約佔全區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六分之一。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為我盟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涌現出一大批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其中,以羊絨加工為主的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是「中國羊絨製品大王」,羊絨製品生產能力佔全國的1/2、世界的2/5,在A股、B股上市,「鄂爾多斯」是中國馳名商標;民營企業東達蒙古王集團、鄂爾多斯酒業集團是我盟最大的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之一。

❽ 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是什麼有何地區特色多謝了!!!

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是煤炭、化工、羊絨、天然氣。
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化工、建材、羊絨等自然資源,是全區乃至全國正在發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紡織基地。擁有各類礦藏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2005年煤炭產量1.5億噸,是中國產煤第一地級市。天然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為7504億立方米,為國內最大的整裝氣田。此外,天然鹼、食鹽、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嶺土的儲量也相當可觀,且品位很高。這里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品牌服飾從這里走向世界,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絨城,世界羊絨產業中心。目前,鄂爾多斯已經構築起了能源、化工、紡織、高載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葯、農畜林沙產品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汽車製造等優勢產業。

❾ 分析鄂爾多斯市場

如果照今天的經濟消費發展,鄂爾多斯的前景不太樂觀,因為人員流失太大了。沒有人經濟發展必然下降

❿ 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是什麽

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是煤炭、化工、羊絨、天然氣。
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富集,內主要有煤炭、化工容、建材、羊絨等自然資源,是全區乃至全國正在發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紡織基地。擁有各類礦藏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2005年煤炭產量1.5億噸,是中國產煤第一地級市。天然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為7504億立方米,為國內最大的整裝氣田。此外,天然鹼、食鹽、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嶺土的儲量也相當可觀,且品位很高。這里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品牌服飾從這里走向世界,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絨城,世界羊絨產業中心。目前,鄂爾多斯已經構築起了能源、化工、紡織、高載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葯、農畜林沙產品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汽車製造等優勢產業。

閱讀全文

與鄂爾多斯第一產業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