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全產業鏈GC化TD

全產業鏈GC化TD

發布時間:2021-01-03 19:34:26

A. 信息產業中的TD代號是指什麼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
TD-SCDMA作為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簡稱3G),自年正式向ITU(國際電聯)提交以來,已經歷經十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標準的專家組評估、ITU認可並發布、與3GPP(第三代夥伴項目)體系的融合、新技術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國際標准化工作,從而使TD-SCDMA標准成為第一個由中國提出的,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准。這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注:3G共有三個國際標准,另外兩個是美國主導的CDMA2000,和歐洲主導的WCDMA.)
TD-SCDMA的發展過程
1998年初,在當時的郵電部科技司的直接領導下,由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組織隊伍在SCDMA技術的基礎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國的TD-SCDMA建議草案。該標准草案以智能天線、同步碼分多址、接力切換、時分雙工為主要特點,於ITU徵集IMT-2000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傳輸技術候選方案的截止日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從而成為IMT-2000的15個候選方案之一。ITU綜合了各評估組的評估結果,在1999年11月赫爾辛基ITU-RTG8/1第18次會議上和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爾的ITU-R全會上,TD-SCDMA被正式接納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
CWTS(中國無線通信標准研究組)作為代表中國的區域性標准化組織,從1999年5月加入3GPP以後,經過4個月的充分准備,並與3GPPPCG(項目協調組)、TSG(技術規范組)進行了大量協調工作後,在同年9月向3GPP建議將TD-SCDMA納入3GPP標准規范的工作內容。1999年12月在法國尼斯的3GPP會議上,我國的提案被3GPPTSGRAN(無線接入網)全會所接受,正式確定將TD-SCDMA納入到Release 2000(後拆分為R4和R5)的工作計劃中,並將TD-SCDMA簡稱為LCRTDD(低碼片速率TDD方案)。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經歷了幾十次工作組會議幾百篇提交文稿的討論,在2001年3月棕櫚泉的RAN全會上,隨著包含TD-SCDMA標准在內的3GPPR4版本規范的正式發布,TD-SCDMA在3GPP中的融合工作達到了第一個目標。
至此,TD-SCDMA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已在國際上被廣大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所認可和接受,形成了真正的國際標准。
TD-SCDMA標準的現狀
自2001年3月3GPPR4發布後,TD-SCDMA標准規范的實質性工作主要在3GPP體系下完成。在R4標准發布之後的兩年多時間里,大唐與其他眾多的業界運營商、設備製造商一起,又經過無數次會議討論、郵件組討論,通過提交的大量文稿,對TD-SCDMA標准規范的物理層處理、高層協議棧消息、網路和介面信令消息、射頻指標和參數、一致性測試等部分的內容進行了一次次的修訂和完善,使得到目前為止的TD-SCDMAR4規范達到了相當穩定和成熟的程度。
在3GPP的體系框架下,經過融合完善後,由於雙工方式的差別,TD-SCDMA的所有技術特點和優勢得以在空中介面的物理層體現。物理層技術的差別是TD-SCDMA與WCDMA最主要的差別所在。在核心網方面,TD-SCDMA與WCDMA採用完全相同的標准規范,包括核心網與無線接入網之間採用相同的Iu介面;在空中介面高層協議棧上,TD-SCDMA與WCDMA二者也完全相同。這些共同之處保證了兩個系統之間的無縫漫遊、切換、業務支持的一致性、QoS的保證等,也保證了TD-SCDMA和WCDMA在標准技術的後續發展上保持相當的一致性。
2006年1月20日已經被宣布為中國的國家通信標准.(註:說法不確切。1月20日國家信息產業部規定為行業標准,而非國家的通信標准)
TD-SCDMA標準的後續發展
在3G技術和系統蓬勃發展之際,不論是各個設備製造商、運營商,還是各個研究機構、政府、ITU,都已經開始對3G以後的技術發展方向展開研究。在ITU認定的幾個技術發展方向中,包含了智能天線技術和TDD時分雙工技術,認為這兩種技術都是以後技術發展的趨勢,而智能天線和TDD時分雙工這兩項技術,在目前的TD-SCDMA標准體系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應用,從這一點中,也能夠看到TD-SCDMA標準的技術有相當的發展前途。
另外,在R4之後的3GPP版本發布中,TD-SCDMA標准也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新的技術特性,用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性能,其中主要包括:通過空中介面實現基站之間的同步,作為基站同步的另一個備用方案,尤其適用於緊急情況下對於通信網可靠性的保證;終端定位功能,可以通過智能天線,利用信號到達角對終端用戶位置定位,以便更好地提供基於位置的服務;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採用混合自動重傳、自適應調制編碼,實現高速率下行分組業務支持;多天線輸入輸出技術(MIMO),採用基站和終端多天線技術和信號處理,提高無線系統性能;上行增強技術,採用自適應調制和編碼、混合ARQ技術、對專用/共享資源的快速分配以及相應的物理層和高層信令支持的機制,增強上行信道和業務能力。
在政府和運營商的全力支持下,TD-SCDMA產業聯盟和產業鏈已基本建立起來,產品的開發也得到進一步的推動,越來越多的設備製造商紛紛投入到TD-SCDMA產品的開發陣營中來。隨著設備開發、現場試驗的大規模開展,TD-SCDMA標准也必將得到進一步的驗證和加強。
為了加快TD-SCDMA的產業化進程,早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多廠家供貨環境,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TD-SCDMA產業聯盟的成員企業由最初的7家,發展到目前的30家企業,覆蓋了TD-SCDMA產業鏈從系統、晶元、終端到測試儀表的各個環節。
聯盟性質:
TD-SCDMA產業聯盟是一個由積極投身於TD-SCDMA事業,從事TD-SCDMA標准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服務的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的社會團體。
聯盟宗旨:
整合及協調產業資源,提升聯盟內移動通信企業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水平,促進TD-SCDMA通信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實現TD-SCDMA在中國及全球通信市場的推廣和應用。
聯盟業務范圍:
TD-SCDMA產業聯盟主要圍繞TD-SCDMA技術進行標準的推進與完善以及產業的管理和協調,促進企業間資源共享和互惠互利,建議政府制定有利於TD-SCDMA發展的重大產業政策,提升聯盟內通信企業的群體競爭力。
TD-SCDMA產業聯盟內部貫徹統一的知識產權管理政策,技術信息和市場資訊高度共享,通過密切的溝通,合理的分工,推動TD-SCDMA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聯盟成員: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
華立集團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重郵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凱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訊通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中創信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迪比特實業有限公司
UT斯達康公司
英華達(上海)電子有限公司
中山市通宇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青島海爾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TCL集團
廣州市新郵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安德魯電信器材(中國)有限公司
鼎芯通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星河亮點通信軟體有限責任公司
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摩比天線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漢銘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龍旗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TD與美、歐切換技術的優缺點
優點
1.頻譜利用率高 TD一個載頻 1.6M W一個載頻 10M
2.對功控要求低 TD 0~200MZ W 1500MZ (註:但功控速率很慢)
3.採用了智能天線和聯合檢測 引入了所謂的空中分級,但效果如何,還待驗證 (註:智能天線目前無法使用)
4.避免了呼吸效應 TD不同業務對覆蓋區域的大小影響較小,易於網路規劃
缺點:
1.同步要求高 TD[1]需要GPS同步,同步的准確程度影響整個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2.碼資源受限 TD 只有16個碼,遠遠少於業務需求所需要的碼數量
3.干擾問題 上下行、本小區、鄰小區都可能存在干擾
4.移動速度慢 TD 120KM/H W 500KM/H
5.接力切換實測的掉線率與硬切換相當

B. TD的傷害如何更高!

做骷髏DT不錯,也就是屍體大唐,在腰帶上鑲嵌速度,隨時准備著死,然後被救起後直接橫掃,屍體DT速度快攻擊高,做到了先發制人,不錯噢,屍體DT很強
麻煩採納,謝謝!

C. 在職研究生就讀方式GCTD等

我去年考的GCT,現在在讀中。至於你問的問題,我來回答看看:
第一點:
我的情況與你一樣,當時辭了工作備考的。我沒有單位,所以就去了管理我的戶口的地方(比如南方人才市場)蓋了章。因為招生簡章上說「資格審查表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核准表中內容,填寫推薦意見,加蓋公章,並同時在電子照片上加蓋公章.」這點你不用擔心,沒有單位不會成為你報考的阻礙。而且跨專業也是可以的(我就是),只要你有信心通過你報的那個專業的復試。GCT考試內容和你報什麼專業無關的。

第二點:
就我目前看過的那些招生簡章,暫時沒看到就期末考試過關就給你學位的。你想想,你讀完就是碩士了,這個學位是國家公認的,能隨便給你嗎?那也太不負責任了。你說的那種特別像函授,你可以打聽看看,至於最後得到的證書正不正規我就不能保證了。

第三點:
我們班就有一個女孩子,她人在好遠的地方,可人家也沒說就期末來考試。她每次來上課是要坐飛機的。所以她冒險決定隔周來。在我的課程中,考勤大概占各科成績的30%,課堂參與佔20%。這就佔去一半。有的老師也會時不時點名。我不知道你將來的學校是怎麼個制度。我建議你提前和該校該專業辦公室的老師咨詢,能不能根據你的個人情況適當減少出勤,這樣最後有沒有學位。但如果你要學東西的話(意思是你的專業是比較實在的),聽課當然是最有幫助的。比自學強百倍。

不知解決你困惑沒。但願多少有吧:)

D. ,q i tt wq ce gik jcrf gc wq lkgo 這五筆寫的是什麼意思..急

我不知道你能否堅持到你回來
你也可以打出來的,把輸入法調到五筆輸入法就可以打出來了.空格用空格代替 如 Q空格就是我
i 空格就是不 tt 是知道.

E. 什麼叫TD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
TD-SCDMA作為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簡稱3G),自1998年正式向ITU(國際電聯)提交以來,已經歷經十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標準的專家組評估、ITU認可並發布、與3GPP(第三代夥伴項目)體系的融合、新技術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國際標准化工作,從而使TD-SCDMA標准成為第一個由中國提出的,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准。這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注:3G共有三個國際標准,另外兩個是美國主導的CDMA2000,和歐洲主導的WCDMA.)
TD-SCDMA的發展過程
1998年初,在當時的郵電部科技司的直接領導下,由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組織隊伍在SCDMA技術的基礎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國的TD-SCDMA建議草案。該標准草案以智能天線、同步碼分多址、接力切換、時分雙工為主要特點,於ITU徵集IMT-2000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傳輸技術候選方案的截止日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從而成為IMT-2000的15個候選方案之一。ITU綜合了各評估組的評估結果,在1999年11月赫爾辛基ITU-RTG8/1第18次會議上和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爾的ITU-R全會上,TD-SCDMA被正式接納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
CWTS(中國無線通信標准研究組)作為代表中國的區域性標准化組織,從1999年5月加入3GPP以後,經過4個月的充分准備,並與3GPPPCG(項目協調組)、TSG(技術規范組)進行了大量協調工作後,在同年9月向3GPP建議將TD-SCDMA納入3GPP標准規范的工作內容。1999年12月在法國尼斯的3GPP會議上,我國的提案被3GPPTSGRAN(無線接入網)全會所接受,正式確定將TD-SCDMA納入到Release 2000(後拆分為R4和R5)的工作計劃中,並將TD-SCDMA簡稱為LCRTDD(低碼片速率TDD方案)。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經歷了幾十次工作組會議幾百篇提交文稿的討論,在2001年3月棕櫚泉的RAN全會上,隨著包含TD-SCDMA標准在內的3GPPR4版本規范的正式發布,TD-SCDMA在3GPP中的融合工作達到了第一個目標。
至此,TD-SCDMA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已在國際上被廣大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所認可和接受,形成了真正的國際標准。
TD-SCDMA標準的現狀
自2001年3月3GPPR4發布後,TD-SCDMA標准規范的實質性工作主要在3GPP體系下完成。在R4標准發布之後的兩年多時間里,大唐與其他眾多的業界運營商、設備製造商一起,又經過無數次會議討論、郵件組討論,通過提交的大量文稿,對TD-SCDMA標准規范的物理層處理、高層協議棧消息、網路和介面信令消息、射頻指標和參數、一致性測試等部分的內容進行了一次次的修訂和完善,使得到目前為止的TD-SCDMAR4規范達到了相當穩定和成熟的程度。
在3GPP的體系框架下,經過融合完善後,由於雙工方式的差別,TD-SCDMA的所有技術特點和優勢得以在空中介面的物理層體現。物理層技術的差別是TD-SCDMA與WCDMA最主要的差別所在。在核心網方面,TD-SCDMA與WCDMA採用完全相同的標准規范,包括核心網與無線接入網之間採用相同的Iu介面;在空中介面高層協議棧上,TD-SCDMA與WCDMA二者也完全相同。這些共同之處保證了兩個系統之間的無縫漫遊、切換、業務支持的一致性、QoS的保證等,也保證了TD-SCDMA和WCDMA在標准技術的後續發展上保持相當的一致性。
2006年1月20日已經被宣布為中國的國家通信標准.(註:說法不確切。1月20日國家信息產業部規定為行業標准,而非國家的通信標准)
TD-SCDMA標準的後續發展
在3G技術和系統蓬勃發展之際,不論是各個設備製造商、運營商,還是各個研究機構、政府、ITU,都已經開始對3G以後的技術發展方向展開研究。在ITU認定的幾個技術發展方向中,包含了智能天線技術和TDD時分雙工技術,認為這兩種技術都是以後技術發展的趨勢,而智能天線和TDD時分雙工這兩項技術,在目前的TD-SCDMA標准體系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應用,從這一點中,也能夠看到TD-SCDMA標準的技術有相當的發展前途。
另外,在R4之後的3GPP版本發布中,TD-SCDMA標准也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新的技術特性,用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性能,其中主要包括:通過空中介面實現基站之間的同步,作為基站同步的另一個備用方案,尤其適用於緊急情況下對於通信網可靠性的保證;終端定位功能,可以通過智能天線,利用信號到達角對終端用戶位置定位,以便更好地提供基於位置的服務;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採用混合自動重傳、自適應調制編碼,實現高速率下行分組業務支持;多天線輸入輸出技術(MIMO),採用基站和終端多天線技術和信號處理,提高無線系統性能;上行增強技術,採用自適應調制和編碼、混合ARQ技術、對專用/共享資源的快速分配以及相應的物理層和高層信令支持的機制,增強上行信道和業務能力。
在政府和運營商的全力支持下,TD-SCDMA產業聯盟和產業鏈已基本建立起來,產品的開發也得到進一步的推動,越來越多的設備製造商紛紛投入到TD-SCDMA產品的開發陣營中來。隨著設備開發、現場試驗的大規模開展,TD-SCDMA標准也必將得到進一步的驗證和加強。
為了加快TD-SCDMA的產業化進程,早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多廠家供貨環境,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TD-SCDMA產業聯盟的成員企業由最初的7家,發展到目前的30家企業,覆蓋了TD-SCDMA產業鏈從系統、晶元、終端到測試儀表的各個環節。
聯盟性質:
TD-SCDMA產業聯盟是一個由積極投身於TD-SCDMA事業,從事TD-SCDMA標准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服務的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的社會團體。
聯盟宗旨:
整合及協調產業資源,提升聯盟內移動通信企業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水平,促進TD-SCDMA通信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實現TD-SCDMA在中國及全球通信市場的推廣和應用。
聯盟業務范圍:
TD-SCDMA產業聯盟主要圍繞TD-SCDMA技術進行標準的推進與完善以及產業的管理和協調,促進企業間資源共享和互惠互利,建議政府制定有利於TD-SCDMA發展的重大產業政策,提升聯盟內通信企業的群體競爭力。
TD-SCDMA產業聯盟內部貫徹統一的知識產權管理政策,技術信息和市場資訊高度共享,通過密切的溝通,合理的分工,推動TD-SCDMA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聯盟成員: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
華立集團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重郵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凱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訊通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中創信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迪比特實業有限公司
UT斯達康公司
英華達(上海)電子有限公司
中山市通宇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青島海爾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TCL集團
廣州市新郵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安德魯電信器材(中國)有限公司
鼎芯通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星河亮點通信軟體有限責任公司
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摩比天線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漢銘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龍旗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TD與美、歐切換技術的優缺點
優點
1.頻譜利用率高 TD一個載頻 1.6M W一個載頻 10M
2.對功控要求低 TD 0~200MZ W 1500MZ
3.採用了智能天線和聯合測試 引入了所謂的空中分級,但效果如何,還待驗證
4.避免了呼吸效應 TD不同業務對覆蓋區域的大小影響較小,易於網路規劃
缺點:
1.同步要求高 TD需要GPS同步,同步的准確程度影響整個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2.碼資源受限 TD 只有16個碼,遠遠少於業務需求所需要的碼數量
3.干擾問題 上下行、本小區、鄰小區都可能存在干擾
4.移動速度慢 TD 120KM/H W 500KM/H

F. TD是什麼意思

TD全稱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國電信行業百年來第一個完整的移動通信技術標准,也是與歐洲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及後來加入的WiMAX並列的世界四大3G標准之一。

支持TD-SCDMA制式網路的手機叫做TD手機
TD—SCDMA 該標準是由中國大陸獨自製定的3G標准,1999年6月29日,中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U提出。該標准將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體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於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具有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另外,由於中國內的龐大的市場,該標准受到各大主要電信設備廠商的重視,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准。
「TD之父」李世鶴日前態度明確地表示,TD不會死於技術,也不會死於手機終端,而會死於市場指令不明。
盡管如此,通過五周的試商用,TD終端仍舊表現出諸多問題,[td]比如外形難看、機型太少、電池待機時間短、功能太少、T/G網不能自動切換。
當然,問題也涉及到網路方面,比如網路不完善、不同運營商鋪設的TD網路無法共用等。上周,有消息稱,又有25款TD終端通過入網檢測並即將面市。[td]這或許意味著,TD終端的問題正在解決,更完善的TD手機終將出現。
何謂四大不足
不足一:機型少,模樣不夠俊。作為TD社會化首測的友好用戶,熊先生對TD終端手機少顯得恨鐵不成鋼。他表示,與市場上幾百款可供選擇的2G手機數量相比,目前僅有6款TD手機,數量簡直太少了。「少而精也就罷了,奈何這6款手機還不是都有看相。從做工上看,感覺又回到了當年的模擬信號手機時代。」
而在網站工作的陳歡也向記者表示,他在購買哪款TD手機上頗費躊躇,原因就是想要的手機沒有,而能選擇的品牌又實在有限。最終,不得不買了一款洋品牌手機,「這是我覺得目前最好看的一款了。」
不足二:待機時間太短,電池續航能力一般。[td]「打開TD手機就是搜網,搜啊搜啊搜,終於搜到TD網路了吧,一看電池也耗得差不多了。」盡管情況有些特殊,但TD用戶陳小姐的煩惱並非個別。陳小姐表示,拋開搜索網路耗電的情況,正常使用下TD手機耗電也太快。在滿格電情況下,間隔使用視頻電話、語音電話、上網等功能,持續大半天則需要充電。
「我比較過,將TD手機和GSM手機都充滿電(電池容量相差不大),同時待機,前者36小時後電量顯示不足,後者則還有兩格電。」陳小姐表示,在3G時代,TD手機功能更多,電池續航能力更應該強。
不足三:功能太少。TD用戶黃先生表示,目前TD手機除了多一個「視頻電話」功能外,其他功能與2G手機並無差別。這樣的3G體驗,誰會真正感興趣?在多次與其他TD用戶視頻不成功後,黃先生已經沮喪地「放棄」了TD手機。「上個月,我的TD手機所有費用沒有超過100元。」
不足四:T/G網不能自動切換。TD用戶方先生表示,自己使用的TD手機只能使用TD網路,還無法在TD網路外使用GSM網路,更別說手機在T/G網之間切換。另外,即便是可以使用TD網路和GSM網路的TD手機,其網路切換也必須手動。此前,TD用戶李進良先生也表示,在TD網路之外,「要先斷掉TD網路的電話,而手動轉到GSM網路再撥打。[td]」
因此,他建議,完善的TD手機,應該能保證正在TD網路上進行的業務,在TD網路覆蓋不到的地方,不被強制中斷,而自動切換到G網,繼續該業務。
TD終端大規模入網或可解決不足
盡管TD晶元研發商凱明資金鏈斷裂,瀕臨終止運營,被認為是TD產業的煎熬,但樂觀者卻認為這只不過是任何產業發展中都會遇到的必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就表示,隨著TD應用層面技術研究的深入,目前TD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3G其他通信技術。
讓張平樂觀的理由之一是,TD產業鏈已經比較完備。TD終端的國產品牌銷量已經達到60%以上。據悉,目前通過進網測試的TD終端已經超過25款之多。除摩托羅拉新加入外,其他均為國產品牌手機廠商。

G. TD-SCDMA帶動的產業鏈

TD-SCDMA作為中國首次提來出的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3G標准,已經得到了
中國政府、運營商以及製造商等各界同仁的極大關注和支持。
2002 年10 月30 日,TD-SCDMA 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大唐、南方高科、華立、
華為、聯想、中興、中電、中國普天等8 家知名通信企業作為首批成員,簽署了致力
於TD-SCDMA 產業發展的《發起人協議》。UT 斯達康、意法半導體、安捷倫、美國
泰克公司、德州儀器、RTX 公司等國際知名的電信企業先後加入TD-SCDMA陣營。

TD-SCDMA聯盟的成立標志著TD-SCDMA獲得了產業界的整體響應,陣營覆蓋
了從系統設備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推動了產業化進程的突破。在眾多國內外企業的
共同努力下,TD-SCDMA 產業鏈的競爭環境已逐步形成並完善。TD-SCDMA 已經成
為一個聚集近50 家國內外電信企業的3G 產業。從系統到終端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上都
有4 家以上國內外企業做積極的產品開發。

H. 我國的TD-SCDMA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TD-SCDMA的優勢和劣勢

TD能夠被ITU規定為3G三大國際標准,已經證明了其優勢所在。但是,TD的優勢並不明顯,相對另外兩大標准,其綜合競爭力明顯處於下風。目前,TD唯一的出路是在我國首先進行實際組網運營,總結經驗,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形成穩定的網路環境。然後以此為契機,將TD推向世界。

但是,就目前的狀況而言,TD首先在我國進行運營也有諸多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大優勢和三大劣勢。在此進行簡要說明。

優勢:可以說,TD的優勢還是明顯的,總結出來,主要有三大優勢。

第一,技術優勢。

TD-SCDMA是兩項技術的結合,即同步CDMA技術與先進的TDMA/TDD系統。TD-SCDMA系統不需要使用對稱頻帶,從而大大提高了頻譜的使用效率;同時由於其採用非對稱傳輸方式,從而成為移動數據業務的理想選擇。

TD-SCDMA技術的主要吸引力在於高的頻譜利用率,因而系統設備組網成本較低;TD-SCDMA系統遵循3GPPR4/R5規范,能滿足提供優質語音和高速數據業務的大容量網路建設需求;TD-SCDMA系統支持由GSM核心網平滑升級而來的3GPPR99核心網,從而在節省投資的同時盡快提供3G服務。

TD-SCDMA的主要技術特點包括:更高的頻譜利用率和頻譜靈活性;特別適合於非對稱移動數據應用;更低的無線發射功率及更高的接收靈敏度;支持3GPP R99/R4/R5網路平滑升級;在知識產權上有一定的力量。

上述技術優勢意味TD-SCDMA相對其它3G備選技術擁有明顯的網路建設、運營及財務優勢。因此在獨立組網以及運營上有優勢。

第二,國標優勢。

不管怎麼說,TD-SCDMA是我國近代通信發展的一個標志。不僅是國家標准,更是國際標准。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對它的關注都超過了一項技術的范疇。更多的是寄託了對民族興旺,科技強國的願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的支持可能超過了以往其它技術的發展。無論在資金上、技術上還是政策上,政府都給予了TD最大的支持。這將有利於TD的快速發展。

第三,用戶優勢。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3.6億移動用戶。而有報告稱,在2008年我國將擁有近6億手機用戶,這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么大的基數給了TD最好的支持,也奠定了TD率先在我國實現商用的可能。假如政府支持,而且TD在實際運營中效果不落後於另外兩大標准,假如在某些特殊行業中率先進行商用的話,那麼發展1億TD用戶不會是什麼難事。這是我們對TD持樂觀態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劣勢:同樣,TD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這種劣勢直接影響了我國3G牌照的頒發。總體上也可以總結出三點TD的劣勢。

第一, 產業鏈劣勢。

這應該是TD最大的劣勢。盡管現在有TD聯盟,建立了所謂的完整產業鏈。但是,產業鏈的整體實力,尤其是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遠遠落後於另外兩大標准。如果TD規模組網,能否在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問題、能否實現多廠商供貨、能否提供價格款式各異的終端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運營商的決策以及其運營策略。

第二,走向國際的劣勢。

前面提到,TD有國標的優勢,同樣也有劣勢。雖然政府以及TD聯盟提出了「世界的TD」這樣響亮的口號,希望TD不僅能夠在我國實現商用,而且希望能夠走出國門。但是,從現在看來,這種希望越來越渺茫。由於產業鏈的不成熟,TD僅在我國商用,達到完全成熟還需很長一段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國家已經會選擇另外兩個3G標准組網,而且由於其產業鏈相對成熟,系統設備以及終端等都相對要低廉,因此,沒有上馬3G的國家選擇這兩種標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更關鍵的是,並不是任何國家都有能力選擇兩個甚至3個標准來搭建3G網路。

而從目前國際上頒發3G牌照的情況來看,整個歐盟國家整體上傾向於WCDMA,亞洲其它主要國家和整個北美,都傾向於CDMA 2000。南美及其它相對發達地區這兩種標准都有採用。只剩還沒有實力實施3G的地區,如非洲等國家上馬3G的日期還很遙遠,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最終可能形成TD僅在國內組網,而走不出去的境地。其未來的發展可想而知。只有TD在國內商用非常良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TD從國內往國外逐步發展的設想」。

第三,沒有成熟的商用網路。

由於TD還沒有成熟的商用網路。TD作為一種後發標准,將面臨另外兩種已經在國外得到商用驗證的3G標準的殘酷考驗。因此,無論國內運營商還是國外運營商都對TD表示出不信任的態度。理論技術以及小型實驗網都不能保證規模商用之後網路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另外一個原因是3G網路部署需要規模投資,風險很高。對於一項沒有成功商用網路的技術,運營商上馬也要冒很大風險。

TD-SCDMA牌照發放的三種猜想

綜上所述,TD有明顯的優勢,也有明顯的劣勢。

但是,整體上來說,隨著TD陣營的不斷壯大,其劣勢必將逐漸化小,優勢將逐漸上升。最終可以滿足組網及運營的良性環境。

盡管如此,TD牌照的頒發依然是個難點。在此,我們特意分析一下TD組網以及牌照發放的三種可能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以下分析建立在對當前運營格局不進行如何變動的情況下)

一、獨立組網,給主導運營商

可行系數:0.5

風險系數:0.9

綜合系數:0.7

分析我國當前的運營格局,在獨立組網的前提下,把TD牌照發給主導運營商是一種可能。

從目前的形式看,我國的主導電信運營商主要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因為兩家在資金實力和運營實力來講,都可以勝任TD獨立組網,以及依靠自身實力支撐龐大的3G網路建設費用。

中國移動已經有多年的無線網路運營經驗。可以說,中國移動是最不著急得到3G牌照的運營商。但是,中國移動也是最有可能運營好TD標準的運營商。主要是經驗和資金來源。由於其已經有龐大的2G資源,因此,即便得到TD牌照,也不會遍地開花,而是會在主要城市先進行組網試運營。前期投入不會太大。由於網路規模小,一旦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大局。因此,整體風險會相對低一些。

中國電信是最渴望得到3G牌照的主導運營商。資金也比較充分,一旦獲得3G牌照,中國電信將會全力投入建設。在布局上也可能是在經濟發達地區普遍進行3G建設,前期投入資金可能會很大。這樣的話,風險也相對很高。其一,假如TD產業鏈不能迅速成熟和壯大,那麼,多廠商供貨就很難實現,從而無法保證設備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其二,畢竟TD還沒有任何成熟網路運營,假如在大規模建網和運營過程中出現不可抗拒的問題,尤其是在產業鏈比較薄弱的情況下,不能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很有可能讓主導運營商敗在這項投資上。其三,3G網路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萬一達不到預期效果,將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的損失。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當然,兩大主導運營商目前的態度也很明確,都不願意上TD。中國移動已經多次表示要上WCDMA。而中國電信雖然迫切希望得到3G牌照,但是從其高層透露出的聲音判斷,對TD的興趣也不是很濃厚。如果TD發給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只能是採用行政手段,這肯定會引起很大爭論,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選擇那種標准應該是企業自主行為,而不應該是強制行為。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動用強制行為的可能性很大。

讓國資委等政府部門不敢輕易下決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家主導運營商都是國家大型企業,國資委肩負國有資產保值升值重任。因此,像3G這樣必須投入巨大資金,尤其是TD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狀況下,誰都不敢輕易拍板。因此,這種組網以及牌照頒發的綜合系數為0.7。

二、混合組網,給主導運營商

可行系數:0.6

風險系數:0.6

綜合系數:0.6

這種可能已經在業界討論了很多次。主要是從技術原因上進行的分析。認為TD是WCDMA有效的補充。當然,這種說法不排除WCDMA陣營放的煙霧彈。

混合組網對於TD而言,可能是不利的。因為,混合組網對推動TD產業鏈壯大起不了什麼大作用,反而可能會讓現有TD產業鏈更加弱小,最終使得TD在混合組網的比例中處於絕對劣勢。

另外一個不好的效果是,混合組網又加大了網路的復雜度。多網運營會增加運營商的管理復雜度。假如中國移動採用WCDMA和TD混合組網,加上自己原有的GSM網路,三網並行運維,其難度可想而知。目前,中國聯通兩網運營都出現許多問題,更何況三網運營了。

另外,假如運營商採用混合組網模式,一旦TD在運維過程中出現太多問題,而且由於產業鏈弱小不能及時解決,那麼,運營商很有可能暗地凍結TD的進一步建設,最終使TD被悄悄的遺棄。

而利用混合組網模式,運營商會主動偏向WCDMA。尤其是主要經濟發達地區肯定會採用WCDMA。這樣,許多TD聯盟中多標准製造商支持者會主動放棄TD支持,從而使得TD產業鏈更加薄弱,網路建設會更加困難。

當然,主導運營商採用混合組網模式,會大大降低風險。假如政府最終採用這種方式,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許反而會更樂意接受。

如果TD最終出現極其復雜的局面,比如獨立組網還有待於商榷,運營商集體反對實施TD等情況發生,政府主管部門最終很有可能會採取混合組網,將TD牌照和WCDMA捆綁發給主導運營商。這種組網以及牌照頒發的綜合系數為0.6。

三、獨立組網,給新興運營商

可行系數:0.6

風險系數:0.4

綜合系數:0.5

從目前我國的發展情況而言,能夠稱得上新興運營商的也就算是中國網通和中國鐵通。而這也是單純從時間成立上劃分,而在經營思路上,這兩家運營商依然按照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思路在經營,雖然兩家都在表示進行戰略轉型,但是要達到所謂新興運營商的角度還需時日。

雖然中國網通實力較小,但是它和中國電信一樣,迫切希望得到3G牌照。雖然沒有主導運營商的實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它得到3G牌照還是會咬牙硬上。從當前的競爭局面看,這種咬牙硬上的風險非常大。要麼是資金缺陷較大,中途停頓。要麼是技術上出現意外狀況,不能及時解決。由於國際資本市場普遍不看好TD,融資也不會順暢。國內一旦上馬3G,每個省至少會有三家移動運營商,競爭遠比現在激烈。一旦形成僵持局面,運營TD中國網通很有可能應聲而倒。

反過來看中國鐵通,它是目前可能得到3G牌照的五家運營商中最小的一家。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要麼得不到3G牌照,要麼是第二批才得到牌照。由於自身實力弱小,上馬3G的迫切性也最小。如果把TD給鐵通,鐵通可以有兩個選擇,要麼是量力而行,小規模建網,甚至就承擔黨政軍專網,這樣可以避免資金缺陷。要麼就是等待,不急於馬上實施,而是等待TD的進一步成熟,產業鏈的進一步壯大,以及市場的成熟。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鐵通高層在多個場合表示,願意上馬TD,這和其他幾家運營商的態度截然不同。有了這樣的熱情,加上政府的支持,TD在中國鐵通的手裡也許會走出一條特殊的道路來。做大做強,亦未可知。

TD-SCDMA有待提升,眼光應更遠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認為,TD要在短時期內承擔獨立組網,獨立運營的可能性還較小。

或者說整體成熟度還是不夠。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TD應該仔細考慮自己的整體成熟度,必須要讓運營風險降到最低,而不是急於得到3G牌照,讓運營商去組網運營。

目前,TD的商用化進程和產業化環境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據統計目前TD-SCDMA的企業陣營已經增加到21家,其中4家系統廠家作為產業主要成員都有著雄厚的研發實力和背景,並通過合作的方式分別組成了與國外廠家的強強聯盟,由大唐移動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聯手、普天聯合北電、西門子與華為組成鼎橋,加上最近與愛立信簽訂合作協議的中興通訊。作為產業的中堅力量,這四家廠家的實力絲毫不遜色於支持其他3G標準的國外廠家,並且從合作中可以看到,國外廠家對TD標准已經越來越重視,想通過合作的方式短時間內趕上市場的步伐。

因此,我們對TD的前景應該充滿期望。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TD上。前文已經分析了TD要想走向國際舞台還很困難。我們的著眼點不應該僅僅放在3G上。

可以說,TD給了我們和國際主流電信技術較量的機會,也有了引領國際無線通信技術的可能。但是,完全認為TD會讓我們處於領先地位的想法是錯誤的。TD真正給我們的是一個基礎,一個平台。通過TD的成熟運營,我們可以積累更多經驗,從而可以對未來的技術,也就是4G甚至5G進行前期研發,而不像以前那樣,沒有任何基礎和平台,一切都要依靠國外企業。這才是TD的真正意義所在。

假如我們現在仍然停留在TD成為國際標準的喜悅中,依然停留在TD可以在全球部署的憧憬中,那麼,我們在未來的技術體系中,依然會處於劣勢。

我們看到,移動WiMAX已經受到原有主流無線通信廠商的青睞,比如摩托羅拉、諾基亞和西門子等。WiMAX正在向高速移動邁進。高速移動加上高速帶寬,這不就是4G的概念嗎?

因此,TD陣營的同志們,應該也向這個方向盡早行動。否則,3G沒有做大,4G又落後了,也許才是TD最大的悲哀。在這方面,華為和中興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要想技術持久領先,就必須長線投入,盡早研發。否則,再先進的技術遲早也要退出歷史的舞台。

----《通信世界》

I. 坦克世界英系TD從哪條線走省經驗

Y系的TD要是重坦線走完了那就直從丘吉爾轉吧這樣省的研發以前的車相對快一些的。

閱讀全文

與全產業鏈GC化T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