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南寧市產業發展

南寧市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3 10:02:31

1. 南寧靠什麼發展

廣西重點發展旅遊、抄汽車、食品、蔗糖等產業,帶動其它產業,桂林主要以旅遊為主,柳州以汽車產業為主(打造千億汽車城)南寧以食品、蔗糖等產業為主,北欽防地區以石油化工、海洋開發為主要產業
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一是靠對外貿易,

二是靠旅遊,

三是礦產資源,

四是靠交通物流,

五是靠金融服務

靠工業企業,近幾年得到迅猛發展!

2. 南寧靠什麼發展

在吧里看見有人討論南寧到底靠什麼發展經濟 很多人都對此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南寧,廣西自治區首府。
一個沒有工業,沒有旅遊業的城市,也可以說沒有任何支柱型產業,那麼南寧靠什麼發展經濟?
第二個,我知道南寧有8個還是幾個經濟開發區,但我看到其中2個,居然沒有一家企業,全部造了商品房。據當地人說其餘開發區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既然是開發區,那麼應該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開發區應該是80%的企業用地和20%的配套設施,即使是南寧zhen,府,廣xi,zhen府也無權擅自決定土地如何使用,那麼我想知道南寧為何可以違反政策違規用地?南寧不是什麼特區,為何這么做?國家允許?
第三個問題,南寧一個僅200萬人口的城市,為何造如此眾多的商品房?而且房價不算低,它賣給誰?一個沒有任何支柱產業的城市,普通老百姓買得起?
第四:南寧目前有100多萬外來人口(本地人說,數據差異大小本人未知)那麼這么多外來人口在南寧做什麼?既沒有工業也沒有旅遊業,外地人在此靠什麼生活?
這是一個網友的疑問 另一個網友的舉例把南寧說的一文不值 柳州 廣西第一重工業城市(據我知道也是鐵路樞紐中心) 桂林 廣西第一旅遊城市 (桂林山水甲天下) 河池 廣西大型發電站都在河池 百色 平果鋁 革命老區 旅遊業也發展迅猛 梧州有西江 緊鄰廣東制葯業集中 賀州 玉林也緊鄰廣東 承接了很多產業轉移項目 玉林有玉柴 貴港處於三江交匯,內河運輸發展比較好,而且製糖業發展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來賓 廣西主要煤炭集中來賓 礦產豐富 崇左 靠近邊境 旅遊業發展部錯 糖業 再看北部灣經濟圈另三個城市 欽州 北海 防城港 廣西的三個沿海城市 這個自然不用說、、、、、
如此看來 南寧確實沒什麼優勢來談經濟的發展 但是南寧卻是廣西近幾年發展最快的城市 在我看來 原因無他 就是因為南寧市是廣西的首府
有種經濟叫做政治經濟 就一個政治經濟比其它城市有支柱產業 特色產業 旅遊帶動的經濟比 當然政治經濟的優勢不言而喻
南寧作為廣西的政治中心還是有理由的 地圖上 南寧地處接近桂中 中心樞紐位置帶動的作用很明顯 如果硬要找南寧靠什麼發展經濟 我確實不知道 南寧作為一個消費型城市 也許是服務業的作用比較明顯 從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上資源優勢上考慮 估計也就物流行業將是未來南寧的另一大產業 話又說回來 一個省會城市 還要刻意的尋找它是靠什麼產業帶動經濟發展?問這話的本身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樞紐的作用

3. 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南寧這樣干

來源:南寧雲——南寧日報

按照自治區實施強首府戰略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主要目標等部署要求,結合南寧實際,12月10日,中國共產黨南寧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了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下一步,南寧市將圍繞7個方面29個任務強化責任落實,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以舍我其誰的氣魄,拿出非常之策、使出非常之力、推出非常之舉,扎實推動強首府戰略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奮斗目標

到2025年,南寧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比2018年翻一番。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支撐作用凸顯,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6000億元。中國—東盟金融城全面建成,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建成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鐵路網密度達到580公里/萬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達到760公里/萬平方公里,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3500萬人次。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1500億元。南寧大都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30平方公里,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市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明顯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市經濟增速,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到2035年,南寧市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經濟總量佔全區比重力爭達到30%。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全面建成,經濟實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為寬裕,引領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作用大幅增強。

重點任務

做強現代工業

強首府關鍵在強產業,強產業核心在強工業。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現代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區域性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形成電子信息、食品工業2個千億元產業,高新區、經開區、江南工業園3個千億元園區,5家以上百億元企業。到2035年,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工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更加完善,工業發展總體達到全國省會城市中等水平。

1.加快壯大重點產業集群。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著力構建網路通訊、智能終端、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四大產業鏈,建成承接東部、銜接東盟的重要電子信息產業核心部件研發、製造和供應基地,到2025年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超2000億元。

加快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及工程機械、智能裝備、無人機等重點高端產業鏈,加快建設南寧智能製造城,建成面向西南和東盟市場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到2025年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產值超800億元。

加快打造生物醫葯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現代中葯、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推動研發新型葯物,到2025年生物醫葯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200億元。

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推動鋁、食品、化工、建材等「二次創業」。發展高端鋁產業,以航空交通鋁合金新材料為重點,加快引進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鋁合金材料下游應用龍頭企業和研究創新機構,大力拓展下游應用,盡快完善產業配套,打造全國重要的高端鋁產業基地。

2.加快推動工業園區擴能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國家級開發區。將高新區、經開區和廣西—東盟經開區打造成為主導產業鮮明、創新體系完備的千億產業園。高新區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打造面向東盟的科技門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和智慧型新園區。以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為基礎,鼓勵開發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及自治區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經開區重點做好生物醫葯、都市型食品、電子信息及軟體服務、臨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文章。廣西—東盟經開區繼續做強做大食品產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葯、環保家居等產業,建設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新平台和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

加快縣(區)域工業園區特色化發展。明確園區產業定位,推動縣區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一主業」發展格局。橫縣加快建設六景工業園,設立化工產業園。賓陽縣加快建設黎塘工業園,建設高端建材產業園。江南工業園重點建設富士康千億電子信息產業園、航空鋁產業園。邕寧新興產業園重點建設交通運輸鋁產業園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工業園區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

3.「內育外引」促進企業快速發展。聚焦重點產業集群,謀劃「雙百雙新」項目,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等國內外企業落戶南寧。培育龍頭企業,推動一批品牌影響較大、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本土存量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推動一批龍頭企業向超百億元產值邁進。引導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尖」方向發展。

做強現代服務業

堅持擴規模、提質量,強優勢、樹品牌,推動傳統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構建具有首府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到202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500億元。

4.加強金融開放合作。務實加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高水平高質量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加快形成全國知名的金融集聚區,到2025年我市現代金融體系基本形成,成為金融要素窪地和金融開放創新高地。

5.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城市。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品牌效應,突出特色、補齊短板,大力引進國際大型會展品牌,深化會展跨界融合,建設面向東盟的大型國際展會集聚區,到2025年實現會展業規模與效益的倍增目標,全市會展業直接收入達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左右,間接拉動相關現代服務業收入超500億元。

6.加快建設大健康產業發展基地。聚焦「醫、養、管、食、游、動」等六大健康子產業,進一步優化以健康養老、健康醫療醫葯、健康旅遊為核心,輻射帶動健康運動、健康食品、健康管理等關聯產業發展的產業格局。

做優現代農業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產業振興,加快現代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升級,推動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形成一批龍頭引領、鏈條完善、集約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基本形成具有首府南寧特色的現代農業體系。

7.推動特色農業集聚發展。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導向,大力推行農業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重點整合打造優質糧食、糖料蔗、蔬菜、水果、茉莉花、繭絲綢、生豬、優質家禽、水產等農業全產業鏈,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向優勢區域集中。

8.加快農業品牌化發展。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精心培育壯大南寧香蕉、南寧火龍果、橫縣茉莉花、武鳴沃柑、古辣香米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富硒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

9.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打造現代都市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示範市,積極引導農業與休閑、旅遊、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休閑農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服務業等新業態新模式。

培育發展新經濟

圍繞南寧重大產業機遇、開放機遇和生態優勢創建多元化新經濟應用場景,以研發新技術、培育新組織、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為路徑,重點發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綠色經濟、樞紐經濟,形成具有高顯示度和核心競爭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加快把南寧建設成為區域性新經濟發展策源地。

10.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著力打造數字絲路樞紐、面向東盟的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

11.加快發展平台經濟。著力構建平台產業生態,鼓勵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等一批商品市場搭建開放平台與中小商戶共享,推動傳統交易場景的數字化重構,實現上下游企業和周邊服務企業的智能互聯。

12.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加快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等產業發展,積極創建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

13.加快發展樞紐經濟。大力建設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成為面向東盟和服務中國西南、中南的地區物流總部。加快南寧國際鐵路港、南寧農產品物流中心等陸港型物流樞紐核心項目建設。

全面擴大對外開放

深入貫徹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主動融入國家開放戰略,在全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14.持續深化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進一步暢通「南寧渠道」,高水平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區域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延伸,打造東博會升級版。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推進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空港物流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

15.加快建設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圍繞主通道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加強與國際貿易新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構建優質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16.加快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高標准高質量建設南寧片區,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

17.加快推動五象新區高質量發展。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高點定位,加快新區規劃建設,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努力建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打造成為廣西改革開放創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示範區。建設五象現代產業園,統籌新興產業園、良慶經開區、南寧現代工業園三個產業園發展,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18.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強化國際合作、金融開放、信息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優勢的產業聚集區,推進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提升南寧核心城市綜合功能和集聚輻射帶動北部灣城市群的能力。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的示範區。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

19.精準招商務實推進。圍繞「引進新項目、培育新動能」,招大引強、招新引高、招才引智,讓更多強優企業、優質項目和高層次人才落戶南寧,爭取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6%以上,商務口徑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6%以上。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國家級平台,聚焦三大重點產業、「三大三新」產業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重點發展產業,以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高端鋁產業鏈為攻堅突破口,按照產業鏈全景圖精準招商,引進更多縱向上下游企業和橫向關聯性企業。

增強區域性國際大都市承載力

突出「形、實、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完善城市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大都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建設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

20.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適應城鎮化發展趨勢,推動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向南向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合理擴大城市規模,加快人口、產業和核心功能向南寧大都市區集聚,加快建設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

21.完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持續提高城市核心區域的路網密度,加快建設快速路、主幹路、跨江橋梁等交通設施,優化主幹路網布局和城市微循環,加快建設「五橫七縱」的快速路網,形成「開放式、網路化」的市內交通路網格局。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構建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規公交、慢行交通等無縫銜接的多層次公共交通系統,加快形成綠色高效交通體系。

22.持續鞏固城市生態優勢。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區域聯防聯控聯治,強化污染源頭治理,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深入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建設世界級城市濱水空間。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建立完善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加強土壤污染綜合防治。進一步提升「中國綠城」品質,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程,深化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

23.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圍繞綠色、民族、東盟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傳承地方文化與歷史文化內涵,積極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經典建築、經典街道、經典景區,提升「三街兩巷」、中山路片區、蒲廟老街等歷史街區的文化品質,在埌東—鳳嶺片區、五象新區核心區等重點區域融入壯民族元素、東盟風情和國際元素。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4.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社區治理、公共服務等能力水平。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夯實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推動南寧市開展跨境勞務合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持續加大投入,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優化、城鄉共享,加快學前教育普惠提質,推行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在全區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堅持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圍繞破解發展瓶頸,著力推動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流動、高效配置、高效增值,不斷激發發展的動力活力。

25.加快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加快重大創新載體平台建設,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優化創新生態。大力推進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到2022年,引進產業技術研究機構15家以上、建設國家級創新平台10個以上。大力推進南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積極參與創建「南柳桂北」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

26.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高起點、高標准建設好南寧教育園區,吸引一批有實力的高校入駐園區,加快形成區域性院校集群。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規劃建設中國—東盟技師學院。

27.優化空間要素配置。

28.優化資本要素配置。促進金融業提質增效,創新金融體制機制,積極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政金企精準有效對接平台,增強金融支撐和服務保障作用。

29.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改善政務、投資、生產經營等環境,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到2022年,力爭90%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次不用跑」,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審批等行政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綜合業務實現全覆蓋,全市營商環境指標進入全國先進地區行列,南寧市成為西部省會城市營商環境建設的標桿,營商環境邁向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

4. 中國去泰國要簽證嗎

中國去泰國需要簽證。但是中國公民可以辦理落地簽入境泰國。

根據泰國內政部的通告,護照持有者可以在移民局檢查站申請停留期不超過15天的落地簽證,旅客在到達機場時前往落地簽證櫃台(VISA ON ARRIVAL)辦理,選擇落地簽就需要耐心排隊,等候的時間也會稍長。

落地簽在海關在泰國開放落地簽證的32個口岸根據引導牌到相關辦公室辦理。

簽證費用

1000泰銖 (原為2000泰銖)(只接受泰幣、可在櫃台附近外匯兌換處兌換泰銖)

需要的材料 (更新時間:2017年6月)

1.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

2.移民卡(出入境卡)

3.一張4*6cm彩色免冠照片

4.入境後15天之內有效的返程機票;

5.入境時個人須攜帶外幣價值不少於10000銖, 一家庭不少於20000銖; (抽查)

6.落地簽申請表

(4)南寧市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泰國簽證是泰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對來自其他國家訪問泰國的人士所核發的官網文件。除非該國已經與泰國簽訂了免簽協議,否則必須到泰國駐外大使館或領事館辦理簽證後才能入境,目前泰國給予57個國家/地區的居民免簽證待遇。

根據泰國相關法律規定,逾期在泰國停留的受到500泰銖/天,最高20000銖的罰款,最高10年禁止再入境。

簽證分類

商務簽證

主要指的是到泰國進行商務合作,商業交流,展覽會等入境的商業人士。該類簽證主要頒發給符合泰國要求的外籍經商人士。

工作簽證

這類簽證主要頒發給在泰國工作的外籍人員,其中包括泰國企業招聘的、和外資企業招聘的需要進入泰國工作的公民。

旅遊簽證

主要頒發給前往泰國旅遊觀光的旅遊人士。

2015年11月13日起,分為兩類:單次往返旅遊簽證,有效期3個月,停留時間不超過60天/次;多次往返旅遊簽證,有效期6個月,停留時間不超過60天/次。

多次往返

該類簽證有效期為一年,每次可停留90天,該類簽證主要為經常出入泰國的外籍人士簽發。

5.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產業發展

建區16年來來,南寧高新區取得了長足自的發展。到2005年底,高新區入區企業已經達到2800 多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71 家,三資企業156家。從1988年到2005年,高新區實現工貿總收入946億元,工業總產值665.5 億元,實現利稅97.43億元,新增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新增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高新區的各項經濟指標以年均 40%以上的速度增長。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工程與制葯、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汽車零配件、現代農業為主導 的產業體系。十五期間高新區企業開發新產品450多項,其中列入國家各類項目計劃58項,自治區級項目計劃 95項,南寧市各類項目計劃297項。建立了10家自治區級技術開發中心,5家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 市級技術開發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技術中心佔全市的53%。

6. 南寧六個提升主要是什麼提升

根據南寧第十二次黨代會的會議精神,南寧市的六個提升主要是指:

1、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支撐能力。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然選擇。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不斷增強產業聚集力和綜合競爭力,牢牢占據區域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主要措施有:推進產業優化提升;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發展新動能;狠抓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提升投資有效性和企業競爭力。

2、推動「南寧渠道」升級,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開放是南寧的根本出路。要按照自治區「四維支撐、四沿聯動」的開放合作布局要求,大力實施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發展戰略,突出平台支撐、交通支撐、產業支撐,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在廣西落實「三大定位」中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主要措施有:以面向東盟為重點,建好用好開放平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構築互聯互通樞紐;立足區域優勢,打造產業合作基地;落實「雙核驅動」戰略,增強核心引擎作用。

3、推動綠城品質升級,建設生態宜居南寧。

城市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要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做到「五個堅持」,處理好「七大關系」,走出一條具有首府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打造「中國綠城」升級版。主要措施有:堅持治水、建城、為民主線,打造高品位的現代宜居都市;加快五象新區開發建設,打造廣西最具集聚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新區;加快城鄉統籌步伐,構建縣域發展新格局;推進綠色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

4、推動深化改革升級,激發發展動力活力。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要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大膽探索,精準施策,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在全區全面深化改革中發揮先鋒示範作用。主要措施有:結合自身實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關鍵環節,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遵循「三個堅持」,以發展成果檢驗改革成效。

5、推動法治南寧升級,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依法治市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要深化法治南寧建設,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和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為首府改革發展保駕護航。主要措施有:推動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6、推動民生福祉升級,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以更高標准、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變成現實。主要措施有: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

7. 南寧,昆明,貴陽,蘭州,那個城市發展的快最有吸引力…

當然昆明,目前昆明正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瞄準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改造和提升昆明產業技術層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鼓勵和引導昆明具有比較優勢,且與東南亞、南亞互補的產業進行國際間融合、重構,重點培育和依託卷煙配套、冶金、機電製造、化工、能源、光電子信息產業、生物制葯和新材料八大產業,盡快形成國際區域分工和國際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際關聯性強、集約化水平高的產業集群。

昆明正盡快形成農業為基礎、工業為支撐、新興服務業為增長點,特色突出、後勁充足、競爭力強的開放型經濟結構和產業體系。在現代農業方面,昆明加快以產業化、規模化,並集觀光、休閑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國際市場為導向,擴大農產品出口佔比,培養對外貿易新增長點,大力發展開放型農業。在現代服務業方面,昆明積極發展區域性總部、商務代表處、會展中心、軟體中心,重點推進東盟台商總部項目建設,依託中國·東盟區域信息交流中心,構建面向東盟的具有公信力、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的電子商務平台。發揮昆明區位優勢,以內陸口岸型國際物流體系、大宗物資區域集散型物流體系和特色產業基地型物流體系等為突破口,加快物流中心建設,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

閱讀全文

與南寧市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