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深圳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

深圳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03 08:22:32

㈠ 深圳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興建產業園吸引企業入住,第二階段原有產業逐步置換

小題抄1:A
小題1:C

㈡ 中國宿州(深圳)家居產業園的產業園總體規劃

中國宿州(深圳)家居產業園規劃佔地15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東回邊為工業製造、物流答倉儲,總用地約14平方公里,北至泗許高速,南至硭碭路(規劃),東至206改線國道,西至匯源大道;西邊為研發中心、商貿市場部分(商貿區),總用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北至物流大道(規劃),南至泗許高速公路,西至拂曉大道,東至匯源大道。
產業園以產業集聚、四位一體理論為指導,整個基地由工業製造、商貿、物流、園區社會四個部分構成。在工業製造中,又劃分為板式、軟體、實木、原材料等多個部分,各個區域相互比鄰,功能清晰。核心企業、中間企業、輔助企業和公共服務企業四類企業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㈢ 深圳市未來產業園區運營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市未來產業園區運營有限公司是2018-05-22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內公司容(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軟體產業基地4棟A座702室 F32。

深圳市未來產業園區運營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MA5F542HXH,企業法人毛靜,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市未來產業園區運營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市未來產業園區運營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談談園區產業規劃的必要性

在深圳幾十年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史中,產業結構不斷升級,企業結構不斷調整,從電子視聽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到互聯網、生物工程、人工智慧等。在這種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產業衰退了、消亡了,又有多少新興產業誕生和壯大了;不知道有多少知名企業被淘汰了、不見了,又有多少新型企業被發現,並成為著名企業了;不知道有多少產品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又有多少產品成為市民消費追捧的對象。
在這種過程中,深圳高科技產業不斷升級,企業不斷更新,產品不斷迭代,形成了現在所謂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4592.85億)、互聯網產業(1022.75億)、新材料產業(454.15億)、新能源產業(676.4億)、生物產業(295.94億)、節能環保產業(671.1億)。
深圳的產業結構是怎樣調整的?高新技術產業是怎樣升級的?新興產業是怎樣形成的?是政府依靠產業政策,採取行政手段扶持的結果?還是政府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形成的?
當然,不能說深圳市的產業政策和行政手段沒有任何作用。在幾十年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過程中,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不少產業規劃,發布了不少產業導向目錄,包括鼓勵什麼,限制什麼,禁止什麼,還出台了不少支持高新技術發展的優惠政策,成立了一些資助高科技發展的產業基金。
這些規劃、目錄、基金和優惠政策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深圳的民營企業還沒有成為高科技產業主體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深圳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時候,政府的產業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面向國內市場的電子視聽產業的發展,主要是政府主導的行政手段的結果,對深圳當時的產業升級和產業基礎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但是,本世紀初以來,隨著民營企業逐漸發展壯大,發展高科技的市場環境進入逐步成熟的時期,隨著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機制不斷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逐步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從而促進了本世紀以來深圳高科技產業的快速崛起,形成了深圳最重要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也使深圳成為了全國最重要的高科技創新型城市。
試問本世紀以來深圳哪個高科技產業、哪個知名高科技企業、哪一代高科技產品,是政府用行政手段,按照產業規劃和政策發展起來的?華為、中興不是,騰訊不是,大疆更不是。可以說深圳著名的高科技企業大都依靠自己的創造力,在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下,經歷了千辛萬苦和曲折磨難而逐步成長起來。
為什麼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取得的輝煌主要是靠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而不是政府的產業政策和行政手段促進深圳高科技的崛起?
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與政府相比,企業離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和未來捉摸不定的科技前沿最近,企業是市場信息變化的第一個接收者,對市場信息、市場需求最為敏感;而政府可以說是市場需求和市場信息傳遞的最後接收者,政府根據最後一道信息制定的產業政策,往往跟不上市場的變化,是滯後的。
盡管政府多年來一直在改進管理,提高辦事效率,但總的說來,當前政府仍然效率低下、程序復雜,制定規劃、確立政策、設立基金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因此主要靠政府的產業基金扶持政策的企業,很難有多少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的。
據我幾十年來的經驗觀察,凡是天天找市長,向政府要政策的企業,或者採取各種方式,甚至不擇手段去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的科技企業沒有幾個最終成功的。同時,高科技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和科技創新風險,企業是風險的具體的直接的承擔者,一旦企業在產品選擇、產業選擇、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脫離了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方向,就要承擔傾家盪產、前功盡棄的風險。
這些人比起坐在機關里起草產業規劃、制定產業政策、審批分配產業扶持基金的公務員來講,壓力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只有主要靠企業的科技和管理創新,靠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才能促進深圳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科技產業不斷發展升級,高科技產品不斷涌現,才能成就深圳高科技產業的輝煌。
總的來說,在深圳的高科技發展歷史上,主是市場推動了深圳高科技的發展和繁榮,政府在早期也發揮了一些作用。根據深圳的實踐,在制定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方面,當規劃、政策、資金支持比較接近市場時,發揮作用可能更大一些。但是一旦政府的產業政策脫離或嚴重脫離市場時,一些政府主導的產業和重大項目,也走過一些彎路,也出現過一些重大失誤,付出了一些沉重的代價,有過深刻的教訓。
比如,上世紀末,當顯像管技術的電視產品已經被新液晶顯示技術和產品淘汰的時候,深圳市政府還投入了大量的土地、資金和優惠政策去支持個別企業大規模擴大採用顯像管技術的生產線,項目投產之日就是企業關閉之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本世紀初,深圳一度把汽車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去扶持,由市領導親自掛帥,引進內地國有汽車企業,劃撥了大量的土地,借出了大量財政資金,給予了大量的優惠政策,結果也只是生產了少數樣車,以關閉而告終。
2005年前後,深圳還提出了適度重型化產業政策,希望依託惠州石化基地發展精細化工,並規劃建立化工產業園,幸好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搞成,否則必然會給深圳帶來巨大損失。

㈤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簡介

根據深圳高技術產業發展需要,結合各園區發展現狀和區位特點,將深圳高版新區權劃分為重點發展區、提升改造區、控制整備區,正確處理產業現狀與產業規劃的關系,正確處理重大項目引進與中小企業培育的關系,正確處理企業需求與產業布局的關系,正確處理技術輻射帶動極與經濟增長極的關系,實現各園區專業化均衡發展。

㈥ 深圳市互聯網產業園的產業園概況

國威公司積極響應「雙轉移」政策,將生產基地搬遷梅州,並積極配合和支持區政府決內策,將空置工業園容改造建設為深圳市互聯網產業園。產業園位於羅湖區蓮塘國威路,背依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毗鄰仙湖植物園,環境清新優美。產業園所在的蓮塘片區靠近火車站、文錦和羅湖海關,經羅沙路直接連接北環、深南和濱河大道,交通十分便利。園區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三棟廠房和一棟擬新建綜合研發樓組成,總建築面積將達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即按寫字樓標准改造三棟廠房,每棟六層,每層面積10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結構十分適合互聯網企業開放式辦公要求;二期工程,即在空置地塊新建綜合研發樓,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現正施工建設中,預計2017年初完成建設,並且招商入駐。

㈦ 深圳產業園區哪裡的正在招商

首先您需要先明確自己的求租需求,比如產業園的面積大小、周邊配套、設施設備等,其次建議您可以通過互聯網在一些專業靠譜的廠房網平台先找找看是否有合適的。

㈧ 深圳市互聯網產業園的產業發展及產業園定位

轄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主要目標定位為:一是大力培育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豐富現代服回務業內涵答,提升現代服務輻射能力;二是促進電子商務與轄區支柱產業或優勢產業融合,提高相關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提升轄區經濟競爭力;三是最終讓電子商務成為羅湖的名片。
產業園定位為專業產業園,以促進入園企業「集群發展」為核心理念,以引進「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為基礎,按「縱、橫」兩條主線來篩選入園企業。「縱」即打造大電子商務產業鏈,從平台服務、支付與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人才服務、誠信評估服務、軟體服務、媒體、廣告和咨詢服務等各個層面來組合企業,構建產業生態集群。「橫」即充分考慮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輻射面,尤其是「B2C」類型的電子商務企業,挑選涉及各個行業或特定領域相對成功的企業。對入園企業的培育,堅持「點、面」結合,既要全面聚集優秀企業,促進集群發展;又要重點培育優勢企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㈨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

--深圳灣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3.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基礎研發、技術轉移和企業孵化、境內外科技與商務合作、創業與投資活動、高技術服務的示範引領區,深圳軟體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通信、數字視聽、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環保節能產業。建設軟體產業專業園,發展互聯網增值服務、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外包、工業設計產業。--留仙洞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深港創新圈基地,港澳名牌大學辦學試驗區,科研機構聚集區,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區。產業導向:重點引進和深圳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學科,促進港澳大學和科研院所一流師資向園區聚集,建立國際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大學科教區。--大學城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教學科研用地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區,技術轉移和企業孵化的承載區,高等教育開放辦學和國際院校合作的試驗基地。產業導向:建設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醫學院和大學城大學科技園,依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促進一流師資向園區聚集,依託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產學研基地。--坂雪崗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2.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際知名的通信技術研發生產基地,國內領先的計算機技術研發生產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通信及其套產業,大力發展計算機產業。適當發展汽車電子、辦公自動化、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業。--光明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0.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8.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深港創新圈互動基地,光明新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化合物半導體和新能源等產業產品研發、製造和相關配套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化合物半導體、新型平板顯示、生物醫葯、新能源產業和高端服務業,重點建設光電企業加速器、綜合類企業加速器和LED產業園,鼓勵發展環保產業,適當發展通信設備、計算機、數字視聽產業。--觀瀾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新型高科技園示範區,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基地,寶安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產業。規劃建設循環經濟企業加速器、觀瀾新型高科技園。--寶龍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2.98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6.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華南地區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應用和交易中心,汽車電子產業集聚地,龍崗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新能源新材料、光電子、汽車電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專業園。--坪山園區(深圳出口加工區 )園區面積:規劃面積41.3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出口加工區3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6.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國家出口加工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坪山新區高技術產業核心發展區,電子信息產業和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保稅物流集散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集成電路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儀器儀表產業,拓展出口加工區物流、研發、維修、檢測功能,規劃建設生物醫葯加速器和生物醫葯專業園。--石岩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生態環保型高技術產業區。產業導向:重點發展計算機、軟體和數字視聽產業。--龍華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1.9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計算機、通信、平板顯示、數字視聽、機器人產業,支持發展工業設計和精密模具製造,鼓勵發展環保材料、生物技術產業。--福永北-沙井南園區園區面積:規劃面積21.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8.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高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臨港高技術產業、航空產業基地。產業導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航空電子、航空設備產業、遊船配件等高端裝配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其器材製造等高端製造業。碧嶺園區、葵涌園區、大鵬園區為控制整備區
碧嶺園區規劃面積20.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3.9平方公里。葵涌園區規劃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2.7平方公里。大鵬園區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2.0平方公里。大鵬園區龍旗灣區域允許發展文化產業、高等教育、科技研發。葵涌園區金涌區域允許發展文化產業、生物技術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與海洋資源開發有關的高技術產業。開展大沙河流域創新基地建設研究工作。

與深圳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