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體育業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如果是企業單位,與主營業務收入對應的主營業務成本,應該是門票印刷成本、采購和售票人員工資、門票運費,以及其他有直接關系的成本。
如果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門票收入記入「經營收入」,上述成本記入「經營成本」,而不是「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明確規定,下列事項必須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基金的增減和經費的收支;
(5)收入、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其他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事項。
(1)體育文化產業公司財務制度擴展閱讀: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㈡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第七章 資產管理
第四十二條 資產是指體育事業單位佔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四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和規范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管理,維護資產安全完整,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第四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科學規范、從嚴控制、保障事業發展需要的原則合理配置資產。根據單位資產存量狀況、人員編制和有關資產配置標准,編制資產購置計劃,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有關要求列入年度部門預算,並履行相關政府采購規定。
第四十六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各種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第四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現金及各種存款的有關規定,並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第四十八條 體育事業單位對應收及預付款項要按時清理結算,加強管理。
第四十九條 存貨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收發手續,完善存貨驗收、出入庫和保管制度,防止丟失、損壞和變質。
(二)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存貨明細賬,定期與財務部門的存貨總賬進行核對,並對存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對存貨盤盈、盤虧應當及時處理。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制定消耗性存貨儲備定額和主要存貨消耗定額。
第五十條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體育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目錄由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五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維護和保養,制定操作規程,建立技術檔案和使用情況報告制度。
(二)購建、調入、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由單位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驗收,財務部門參與驗收,專業儀器設備和新建的房屋及構築物應當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驗收。經驗收後的固定資產要及時入賬並交付使用。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年度終了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
第五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實物包括固定資產和消耗性物品兩類。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者有關憑證記賬,接受捐贈、贊助固定資產時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服裝、器材、食品、飲料等消耗性物品,按照實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物資台賬,嚴格出入庫管理。
第五十三條 在建工程是指已經發生必要支出,但尚未達到交付使用狀態的建設工程。
在建工程達到交付使用狀態時,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條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無形資產的評估確認、開發、保護、使用和轉讓的管理。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體育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第五十五條 對外投資是指體育事業單位依法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對外投資。在保證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投資的,應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並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二)體育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含彩票公益金)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體育事業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確定資產價值。
(四)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所辦企業的管理制度,認真履行相關管理職責,對企業經營者任免、重大決策和收益分配等事項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體育事業單位出租、出借資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五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資產共享、共用。
㈢ 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工作規定
第一條
充分體現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特製定 本規定。
第二條
會計科目的運用及賬戶的設置、按《企業會計制度》執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設置,個別因公司業務需要新增會計科目時,須報批准。
第三條
憑證統一採用記賬憑證,在實行會計電算化操作後,可採用軟體列印記賬憑證。
第四條
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採用記賬憑證匯總表核算程序,記賬憑證匯總表核算組織程序如下:
(一)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
(二)根據原始憑證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
(三)根據記賬憑證匯總登記總分類賬;
(四)根據原始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
(五)根據記賬憑證及所附的原始憑證登記各明細分類賬;
(六)月終,根據總分類賬和各明細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
記賬憑證匯總表核算組織程序的特點是:先定期(5天或10天)將所有記賬憑證匯總編製成科目匯總表,然後再根據科目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分類賬。
記賬憑證匯總表的編制方法是:根據一定時期的全部記賬憑證,按照相同科目歸類,定期(5天或10天)匯總每一會計科目的借方本期發生額和貸方本期發生額,填寫在科目憑證匯總表的相關欄內,以反映全部會計科目的借方本期發生額和貸方本期發生額。
第五條
記賬規則:
(一)記賬須根據審核過的會計憑證。除按照會計核算要求進行轉賬時,用記賬員寫的轉賬說明作記賬依據外,其它記賬憑證都必須以合法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沒有合法的憑證,不能登記賬簿,且每張記賬憑證必須由制單、復核、記賬,會計主管分別簽名,不得省略。
(二)登記賬簿時用鋼筆或碳素筆寫(除了復寫的以外,不得使用鉛筆和圓珠筆)。
(三)記賬憑證和賬簿上的會計科目以及子、細目用全稱,不得隨意簡化或使用代號。
(四)會計分錄的科目對應關系,原則上一種經濟事項分別或匯總編一套分錄,不得將不同內容的多種經濟事項合並編制一套分錄。
(五)明細賬應隨時登記,總賬定期登記,一般不超過10天。
(六)每一筆賬須記明日期、憑證號碼和摘要,經濟事項的摘要不能過分簡略,以保證第三者能看清楚。每筆賬記完後,在記帳憑證上劃「∨」號。
(七)記賬的文字和數字應端正、清楚、嚴禁刮擦、挖補或塗改,不得跳行隔頁。應將空行或空頁劃斜紅線注銷。
(八)記賬發生錯誤,用以下方法更正:
1.記賬前發現記賬憑證有錯誤,應先更正或重製記賬憑證。記帳憑證或賬簿上的數字差錯,應在錯誤的全部數字正中劃紅線,表示注銷,並由經辦人員加蓋小圖章後,將正確的數字寫在應記的欄或行內。
2.記賬後發現記賬憑證中會計科目、借貸方式或金額錯誤時,先用紅字填制一套與原用科目、借貸方向和金額相同的記賬憑證,以沖銷原來的記錄,然後重新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一並登記入賬。如果會計科目和借貸方向正確,只是金額錯誤,也可另行填制記賬憑證,增加或沖減相差的金額。更正後應在摘要中註明原記賬憑證的日期和號碼,以及更正的理由和依據。
3.報出會計報表後發現記賬差錯時,如不需要變更原來報表的,可以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
(九)紅字沖賬除了用於更正的錯誤外,還可以用於下列事項:
1.經濟業務完成後,發生退回或退出;
2.經濟業務計算錯誤而發生多付或多收;
3.賬戶的借方或貸方發生額需要保持一個方向;
4.其它必須沖銷原記數字的事項。
(十)各帳戶在一張賬頁記滿後接記次頁時,需要加計發生額的賬戶,應將加計的借貸發生總額和結出的余額記在次頁的第一行內,並在摘要欄「承前頁」
(十一)月、季、年度末,記完賬後應辦理結賬,為了便於結轉成本和編制會計報表,需要發生額的賬戶,應分別結出月份季度和年度發生額,在摘要欄註明「本月合計」、「本季合計」和「本年合計」的字樣,在月結、季結數字上端和下端均劃單紅線,在年結數字下端劃雙紅線。總結的數字本身均不得用紅字書寫。發生筆數不多的賬戶,也可不結總。不需要加計發生額的賬戶,應隨時結出余額,並在月份、季度余額下端劃單紅線,在年度余額下端劃雙紅線。
(十二)編制會計報表前,必須把總賬和明細帳記載齊全,試算平衡,每個科目的明細帳各賬戶的數額相加總和同該科目的總賬數額核對相符。不準先出報表,後補記賬簿。
(十三)年度更換新賬時,需要結轉新年度的余額,可直接過到新賬各該賬戶的第一行,並在摘要欄內註明「上年結轉」字樣。必要時,詳細註明余額組成內容,在舊賬的最後一行數字下面註明「結轉下年」字樣。結轉以後的空白行格包括不結轉余額的賬戶,劃一條余線注銷或蓋戳注銷。
第六條
結賬、對賬:
(一)結賬是結算各種賬簿記錄,它是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入賬的基礎上進行的,具體內容如下:
1.在結賬時,首先應將本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記入有關帳簿。
2.本期內所有的轉賬業務,應編成記賬憑證記入有關帳簿,以調整帳簿記錄。如待攤、預提費用應按規定標准予以攤銷提取。
3.在全部業務登記入賬的基礎上,應結算所有的賬簿,具體方法參見「記賬規則」的第11點。
(二)對賬是為了保證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具體內容如下:
1.賬證核對:是指各種賬簿(總賬、明細分類帳以及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等)的記錄與會計憑證(記賬憑證及其所附的原始憑證)的核對,這種核對主要是在日常編制憑證和記賬過程中進行。月終如果發現賬賬不符,就應回過頭來對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進行核對,以保證賬證相符。
2.賬賬核對每月一次,主要是總分類賬各賬戶期末余額與各明細分類賬賬面余額相核對,現金、銀行存款二級賬與出納的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相核對,會計部門各種財產物資明細類賬期末余額與財產物資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的保管賬相核對等。
3.賬實核對分兩類:第一類現金日記賬賬面余額與現金實際庫存數額相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賬面余額與開戶銀行對賬單相核對,要求每月核對一次;第二類各種財產物資明細分類賬賬面余額與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相核對,各種往來賬款明細賬賬面余額與有關債權債務單位的賬目核對等,要求每季核對一次。
㈣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六條 收入是指體育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第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收入包括:
(一)財政補助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含彩票公益金)。
(二)事業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開展體育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從財政專戶核撥給體育事業單位的資金和經核准不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計入事業收入。
(三)上級補助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四)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
(五)經營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在專業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條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
第十八條 事業收入包括:
(一)體育競賽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組織和參加各類體育比賽和表演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出售門票、比賽冠名權、媒體轉播權和提供服務等取得的各項收入。
(二)體育公共設施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依託體育場地及附屬設施提供體育比賽、健身休閑、健身指導、技能培訓、運動康復、體質測試等服務取得的收入。
(三)體育技術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對外提供技術指導、技術咨詢、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和推廣體育科研成果等取得的收入。
(四)體育衍生業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通過形象代言、特許使用權、冠名權等取得的收入。
(五)其他體育事業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十九條 經營收入包括:
(一)銷售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銷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二)經營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對外提供經營服務取得的收入。
(三)租賃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出租房屋、場地、大型設備等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經營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二十條 收入管理的要求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組織收入,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注重經濟效益。
(二)體育事業單位取得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應當使用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統一印製的票據,並建立健全各種專用收款收據、銷售發票、門票等票據的管理制度。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批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不得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准。
(四)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加強銀行賬戶的統一管理,收入要及時入賬,防止流失。
(五)體育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應當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六)體育事業單位對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當按照國庫集中收繳的有關規定及時足額上繳,不得隱瞞、滯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㈤ 求一份完整的文化傳媒公司財務制度,會計崗位職責,出納崗位職責,以及報銷流程.
出納崗位的職責是什麼 出納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辦理現金收付和結算業務; (2)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保管庫存現金和各種有價證券; (4)保管有關印章、空白收據和空白支票。 出納員三字經 出納員,很關鍵;靜頭腦,清雜念。 業務忙,莫慌亂;情緒好,態度謙。 取現金,當面點;高警惕,出安全。 收現金,點兩遍;辨真假,免賠款。 支現金,先審單;內容全,要會簽。 收單據,要規范;不合規,擔風險。 賬外賬,甭保管;違法紀,又罰款。 什麼是出納 出納,作為會計名詞,運用在不同場合有著不同涵義。從這個角度講,出納一詞至少有出納工作、出納人員兩種涵義。 出納工作。顧名思義,出即支出,納即收入。出納工作是管理貨幣資金、票據、有價證券進進出出的一項工作。具體地說,出納是按照有關規定和制度,辦理本單位的現金收付、銀行結算及有關帳務,保管庫存現金、有價證券、財務印章及有關票據等工作的總稱。從廣義上講,只要是票據、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屬於出納工作。它既包括備單位會計部門專設出納機構的各項票據、貨幣資金、 出納人員的職責是什麼 出納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涉及的是現金收付、銀行結算等活動,而這些又直接關繫到職工個人、單位乃至國家的經濟利益,工作出了差錯,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明確出納人員的職責和許可權,是做好出納工作的起碼條件。根據《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財會法規,出納員具有以下職責: 1.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和銀行結算制度的規定,辦理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務。出納員應嚴格遵守現金開支范圍,非現金結算范圍不得用現金收付;遵守庫存現金限額,超限額的現金按規定及時送存銀行;現金管理要 怎樣進行出納人員的內部分工 單位規模較大、業務復雜、出納人員有兩名以上的單位,要在出納部門內部實行崗位責任制,要對出納人員的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使每一項出納工作都有出納人員負責,每一個出納人員都有明確的職責。出納人員的具體分工,要從管理的要求和工作便利等方面綜合考慮。通常可按現金與銀行存款,銀行存款的不同戶頭,票據與有價證券的辦理等工作性質上的差異進行分工。也可以將整個出納工作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步驟,按工作階段和步驟進行分工。對於公司內部「結算中心」式的出納機構中的人員分工,還可以按不同分公司定崗定人。 出納的日常工作內容有哪些 出納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核算、往來結算、工資核算三個方面的內容。 1.貨幣資金核算。日常工作內容有: (1)辦理現金收付,審核審批有據。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制度的規定,根據稽核人員審核簽章的收付款憑證,進行復核,辦理款項收付。對於重大的開支項目,必須經過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或單位領導審核簽章,方可辦理。收付款後,要在收付款憑證上簽章,並加蓋「收訖」、「付訖」戳記。 ( 出納人員應該遵守哪些職業道德 出納是一項特殊的職業,它整天接觸的是大把大把的金錢,成千上萬的鈔票,真可謂萬貫家財手中過。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很難順利通過「金錢關」。與其他會計人員相比較,出納人員更應嚴格地遵守職業道德。 一般會計人員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是: (1)敬業愛崗。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2)熟悉法規。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並結合會計工作進行廣泛宣傳。(3)依法辦事。會計人員應當按照 怎樣根據會計業務的特點書寫「摘要」? 會計憑證中有關經濟業務的內容的摘要必須真實。在填寫「摘要」時,既要簡明,又要全面、清楚,應以說明問題為主。寫物要有品名、數量、單價;寫事要有過程;銀行結算憑證,要註明支票號碼、去向;送存款項,要註明現金、支票、匯票等。遇有沖轉業務,不應只寫沖轉,應寫明沖轉某年、某月、某日、某項經濟業務和憑證號碼,也不能只寫對方科目。要求「摘要」能夠正確地、完整地反映經濟活動和資金變化的來龍去脈,切忌含糊不清。 什麼是憑證傳遞?憑證傳遞應注意哪些事項 會計憑證的傳遞,是指會計憑證從填制或取得時起,經審核、記帳到裝訂保管的全過程。各單位在制定會計憑證的傳遞程序,規定其傳遞時間時,通常要考慮以下兩點內容: (1)根據各單位經濟業務的特點、企業內部機構組織、人員分工情況,以及經營管理的需要,從完善內部牽制制度的角度出發,規定各種會計憑證的聯次及其流程,使經辦業務的部門及其人員及時辦理各種憑證手續,既符合內容牽制原則,又提高工作效率。 (2)根據有關部門和人員辦理經濟業務的必要 (10/10/2005 01:56:00,0) [查看全文] 對於各種有問題的原始憑證怎樣處理 在審核原始憑證的過程中,會計(出納)人員要認真執行《會計法》所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堅持制度、堅持原則。對違反國家規定的收支,超過計劃、預算或者超過規定標準的各項支出,違反制度規定的預付款項,非法出售材料、物資,任意出借、變賣、報廢和處理財產物資,以及不按國家關於成本開支范圍和費用劃分的規定亂擠亂攤生產成本的憑證,會計人員應拒絕辦理。對於內容不完全、手續不完備、數字有差錯的憑證,會計人員應予以退回,要求經辦人補辦手續或進行更正。對於偽造或塗改憑證等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會計人員在不拒絕辦理的 (10/10/2005 01:56:00,0) [查看全文] 怎樣辦理出納工作的交接手續 《會計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出納交接要按照會計人員交接的要求進行。出納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時,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是出納員應盡的職責,也是分清移交人員與接管人員責任的重大措施。辦好交接工作,可以使出納工作前後銜接,可以防止賬目不清、財務混亂。 出納工作交接要做到兩點:一是移交人員與接管人員要辦清手續;二是交接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監交。交接要求進行財產清理,
㈥ 求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
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一、會計崗位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財務制度、嚴格按照《會計法》進行計賬、算賬、報賬,規定,嚴格財經紀律,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據准確、賬目清晰。 2、負責編制公司年度財務計劃;編制月、季、年度會計報表及有關說明,每月10日前向公司領導及時、真實、准確地報送會計報表,完整地反映財務狀況,並按季度進行財務分析。 3、責會計核算,特別對應收、應付等往來賬要及時清算和催收;定期對固定資產、低值易耗等財產物品進行盤點,做到賬帳相符,賬實相符,發現不符,必須查明情況及時匯報。 4、負責公司的資產管理和各項財產的登記、核對、抽查與調撥,按規定計算折舊費用,確保資產的資金來源。 5、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本、會計報表等檔案資料。 6、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二、出納崗位職責1、負責現金及銀行轉賬票據的收付,不得積壓,按時將現金送存銀行。 2、嚴格遵守現金管理制度,庫存現金按規定限額執行,不得挪用、不得以白條抵庫、不得坐支營業款。 3、根據會計人員簽章的收、付款憑證,按款項的審核批准制度辦理收付。 4、開據支票,辦理匯款時要按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辦妥有關手續,不符合規定者予以退回。 5、填制有關收入、支出的會計憑證、登記銀行存款、現金出納日記賬,保證賬款相符。 6、負責保管未簽發的支票,支票本及已簽發的支票存根聯。 7、負責職工每月工資、獎金以及各種福利待遇的審核和發放。 8、結合公司的業務實際情況,每月匯總收付款憑證並將憑證交會計登記明細賬。 9、每月10日前,將上月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逐筆核對,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 10、每月底將銀行存款余額、營業收入及本月、本年累計額報告總經理及法人代表。 11、妥善保管保險櫃鑰匙,密碼不得泄露及外傳。 12、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固定資產的管理規定1、公司的固定資產,包括機器設備、車輛、傢具、電器、其他設備等,其財務管理和計提折舊,由財務室負責。 2、每年年終必須進行一次固定資產盤點,做到實物和賬表記錄相符,核算資料准確。對固定資產遺失、損壞的,要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做出適當處理。 3、購置固定資產,必須有經批準的購置計劃;購置時,經領導批准,可借用限額支票在計劃范圍內使用。 4、購置的固定資產報銷時按財務制度審批程序進行。 四、印章使用的管理1、公司印章包括公章、財務專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等。公章由行政管理部指定專人負責保管,財務專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由財務室專人負責保管。 2、保管人員必須堅守職責,未經領導批准,不得將印章帶出辦公室,不得私用,不得委託他人代管。 3、保持印章使用的嚴肅性。各類印章只限使用在正式公文、函件上,嚴禁在空白介紹信上蓋章。印章使用必須做到用章登記。 五、公司員工差旅費的規定1、職工因公出差,按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一律乘座火車,可購硬卧車票。如因特殊情況需乘飛機者,必須報總經理批准方可乘座,否則不予報銷。若需乘船可購四等艙船票。 2、在途補助。乘座火車和輪船每人每天按20元補貼,乘座長途汽車6小時及以上的,可按在途標准補貼20元。 3、員工每人每天按80元標准住宿,出差住宿按天數計算;副總經理以上實報實銷,所住賓館不得超過三星級。 4、住勤伙食補貼,每人每天20元標准。 5、市內交通補貼,每人每天10元標准。 6、公差人員報銷差旅費,必須在回公司五天內辦理報銷手續、繳還預借差旅費,否則作為挪用公款處理。 六、物資采購規定1、各部門根據每年物資的消耗率、損耗率進行預測,於每年十二月中旬編制采購計劃和預算,報財務室審核。 2、計劃外采購或臨時增加的項目,也要制定計劃或報財務室審核。 3、財務室對各部門采購計劃和預算進行審核,經審核的計劃交行政部門監督實施。 4、采購價值在500元以上的物品要有2人以上共同辦理;大宗用品或長期需用的物資,必須向3家以上供應商摸底詢價,並簽定供貨協議。 5、計劃外和臨時少量急需品,需經總經理批准後,方可采購。 6、采購人員采購物資付款,價值在500元以上的,使用轉賬支票或委託銀行付款;價值在500元以下的,可以支付現金。 7、轉賬支票結賬一般由出納根據采購人提供的准確數字或單據填制轉賬支票。若由采購人領空白轉賬支票與對方結賬的,轉賬支票必須限額。 8、物資采購價值超過500元,賣方要求付現金的,必須由財務室審查,經批准後,方可付款。 七、公文及合同的管理規定1、以公司名義向外發送的正式文件需經部門經理審閱,總經理簽發。 2、以公司名義對內、對外簽定的合同,統一由財務室負責辦理,並在辦理完畢後將原件分類存檔,以便隨時備查。 八、財務審批、報銷規定1、公司各部門應根據工作需要,事先擬訂支出計劃,報總經理同意後,再由經辦人按規定辦理借支或報銷手續。 2、公司員工報銷,需下列審批程序:經辦人—部門經理簽字—總經理簽字—出納付款。 3、上述開支的必須支出,如果總經理不在,需經電話請示總經理同意後,方可予以支出,待總經理回到公司後再予補簽。 4、員工個人因私借款一律不予批准。
記得採納啊
㈦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第九章 事業單位清算
第六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發生劃轉、撤銷、合並、分立時,應當進行清回算。
第六十三答條 體育事業單位清算,應當在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對單位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理,編制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辦法,做好資產的移交、接收、劃轉和管理工作,並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
第六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清算結束後,經主管部門審核並報財政部門批准,其資產分別按照下列辦法處理:
(一)因隸屬關系改變,成建制劃轉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無償移交,並相應劃轉經費指標。
(二)轉為企業管理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扣除負債後,轉作國家資本金。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撤銷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准處理。
(四)合並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移交接收單位或者新組建單位,合並後多餘的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准處理。
(五)分立的體育事業單位,資產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分立後的事業單位,並相應劃轉經費指標。
㈧ 體育館財務管理制度
你可以一步到位,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會計科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從會計准則-指南規定的162個科目中選擇使用。請參見:
1001 現 金
1002 銀行存款
1003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011 存放同業
1015 其他貨幣資金
1021 結算備付金
1031 存出保證金
1051 拆出資金
1101 交易性金融資產
1111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1121 應收票據
1122 應收賬款
1123 預付賬款
1131 應收股利
1132 應收利息
1211 應收保戶儲金
1221 應收代位追償款
1222 應收分保賬款
1223 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1224 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
1231 其他應收款
1241 壞賬准備
1251 貼現資產
1301 貸款
1302 貸款損失准備
1311 代理兌付證券
1321 代理業務資產
1401 材料采購
1402 在途物資
1403 原材料
1404 材料成本差異
1406 庫存商品
1407 發出商品
1409 商品進銷差價
1411 委託加工物資
1412 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
1421 消耗性生物資產
1431 周轉材料
1441 貴金屬
1442 抵債資產
1451 損余物資
1461 存貨跌價准備
1501 待攤費用
1511 獨立賬戶資產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資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524 長期股權投資
1525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1526 投資性房地產
1531 長期應收款
1541 未實現融資收益
1551 存出資本保證金
1601 固定資產
1602 累計折舊
1603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1604 在建工程
1605 工程物資
1606 固定資產清理
1611 融資租賃資產
1612 未擔保余值
1621 生產性生物資產
1622 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1623 公益性生物資產
1631 油氣資產
1632 累計折耗
1701 無形資產
1702 累計攤銷
1703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1711 商譽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1811 遞延所得稅資產
1901 待處理財產損溢
2001 短期借款
2002 存入保證金
2003 拆入資金
2004 向中央銀行借款
2011 同業存放
2012 吸收存款
2021 貼現負債
2101 交易性金融負債
2111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2201 應付票據
2202 應付賬款
2205 預收賬款
2211 應付職工薪酬
2221 應交稅費
2231 應付利息
2232 應付股利
2241 其他應付款
2251 應付保戶紅利
2261 應付分保賬款
2311 代理買賣證券款
2312 代理承銷證券款
2313 代理兌付證券款
2314 代理業務負債
2401 預提費用
2411 預計負債
2501 遞延收益
2601 長期借款
2602 應付債券
2701 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2702 保險責任准備金
2711 保戶儲金
2721 獨立賬戶負債
2801 長期應付款
2802 未確認融資費用
2811 專項應付款
2901 遞延所得稅負債
3001 清算資金往來
3002 外匯買賣
3101 衍生工具
3201 套期工具
3202 被套期項目
4001 實收資本
4002 資本公積
4101 盈餘公積
一般風險准備
4103 本年利潤
4104 利潤分配
4201 庫存股
5001 生產成本
5101 製造費用
5201 勞務成本
5301 研發支出
5401 工程施工
5402 工程結算
5403 機械作業
6001 主營業務收入
6011 利息收入
6021 手續費收入
6031 保費收入
6032 分保費收入
6041 租賃收入
6051 其他業務收入
6061 匯兌損益
6101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111 投資收益
6201 攤回保險責任准備金
6202 攤回賠付支出
6203 攤回分保費用
6301 營業外收入
6401 主營業務成本
6402 其他業務支出
6403 營業稅金及附加
6411 利息支出
6412 手續費支出
6501 提取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6502 提取保險責任准備金
6511 賠付支出
6521 保戶紅利支出
6531 退保金
6541 分出保費
6542 分保費用
6601 銷售費用
6602 管理費用
6603 財務費用
6611 勘探費用
6701 資產減值損失
6711 營業外支出
6801 所得稅
6901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