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衡陽市農業產業發展

衡陽市農業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2 23:05:34

① 衡陽市的第三產業發展狀況!

第三產業是什麼產業, 一和二大產業又是什麼了? 這也是衡陽的產業嗎,怎麼一點也感覺不到.

② 衡陽有哪些特產

1、玉麟香腰

玉麟香腰是湖南衡陽地方傳統名菜,是酒席中的定席頭碗菜品。清代衡陽名宦彭玉麟家廚在魚丸、黃雀丸、鍋燒丸等地方風味小吃基礎上創制,故名。又名寶塔香腰、管堆子香腰。主料豬腰、芋艿、荸薺、豬瘦肉、豬肥膘肉、凈桂魚肉、水發香菇、水發玉蘭片。

配料麵粉、雞蛋、雞蛋清、干澱粉、濕澱粉、肉清湯、芝麻油、熟豬油。調料蔥段、薑片、紹酒、精鹽、醬油、味精、八角粉、胡椒粉。此菜集眾多小吃品種於一碗,層層堆砌,形似寶塔,味道多樣。

2、魚頭豆腐

魚頭豆腐是由魚頭、豆腐等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屬於蘇菜。沙鍋魚頭豆腐是浙江杭州著名的菜餚之一。魚頭豆腐,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非常豐富。

3、張飛酒

張飛酒為湖南耒陽市酒廠生產。相傳三國時龐統任耒陽縣令,蜀五虎大將之一的張飛奉命考察龐統政績。龐統用民間陳釀美酒招待張飛,張飛發現龐統雄才大略,回成都後舉薦龐統為軍師,後人因張飛在耒陽暢飲此酒稱為張飛酒。

4、烏蓮

衡陽地方名特產品。主產於衡陽縣台源、杉橋等地。因表面呈灰棕色或灰黑色而得名。

5、南嶽雲霧茶

南嶽雲霧茶產於湖南省中部的南嶽衡山。衡山巍峨秀麗,共有72座山峰,逶迤綿延800餘華里。這里古木參天,翠竹灌林,山巔峪谷終年雲霧繚繞,茶樹生長茂盛。

③ 衡陽的經濟發展

衡陽是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中國現代服務業最佳投資城市、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全國現代物流樞紐城市、中南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
衡陽開放平台建設居湖南省之首,擁有國家級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衡陽綜合保稅區、衡陽白沙洲工業園、衡陽松木工業園區、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耒陽經濟開發區、衡陽西渡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衡陽南嶽旅遊經濟開發區、衡南雲集工業園、衡陽大浦工業園區、衡山經濟開發區、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祁東經濟開發區等工業園區、祁東縣歸陽工業園區。
2012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57.70億元,增長11.8%。其中,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2.89億元,增長4.3%;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49.51億元,增長13.2%;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85.30億元,增長13.5%。一、二、三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2%、53.1%、40.7%,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0.7、6.3、4.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258元,增長11.4%。
2013年,衡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69.44億元,財政總收入211.8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37.3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129.37億元,同比增長12.7%;規模工業增加值901.15億元,同比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1.9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62億美元,實際到位內資226.82億元,引進17家世界500強、17家大型央企,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 26.25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19億美元。至2013年6月末,衡陽市銀行企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2024.28億元、同比增長20.3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788.21億元、同比增長20.74%。 衡陽地處亞熱帶地區,水熱條件優良,農業以種植蔬菜為主,其次有豬、雞、魚等養殖業。
2012年衡陽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7.15億元,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219.32億元,增長3.0%;林業產值25.77億元,增長9.7%;牧業產值235.4億元,增長3.8%;漁業產值36.14億元,增長9.6%。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57.39千公頃,增長2.6%;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6.84千公頃,增長1.5%;油料種植面積201.60千公頃,增長2.4%;蔬菜種植面積99.19千公頃,增長4.5%。糧食總產量329.71萬噸,增長1.9%;出欄肉豬961.83萬頭,增長3.1%;出欄牛12.59萬頭,增長7.9%;出欄羊57.18萬頭,增長6.7%;出籠家禽10929.41萬羽,增長5.1%;水產品產量26萬噸,增長3.6%。
截至2012年底,衡陽市農產品加工企業3997家,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龍頭企業33家。全部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及利潤分別為249億元、42.2億元、32.2億元,分別增長26.8%、16.7%、14.7%。農民專業合作社1296個,增長22.3%;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8.59萬人。2012年衡陽市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3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6千公頃。全年農村用電量14.61億千瓦時,增長5.5%。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60.14萬千瓦,增長6.5%。 抗戰中後期到解放初期,衡陽的工業以輕工業、手工業為主,廣州淪陷,武漢相繼棄守,長沙文夕大火之後,衡陽暫時成為西南各省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采購物資的吞吐口。同時內遷和新建了一些中小工業,使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是重要的工業城市。由於日本入侵,衡陽會戰爆發,衡陽淪陷,工業發展好景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衡陽的工業得到恢復,重新成為中南地區的重要的工業城市。
衡陽市境內有機械、冶金、化工、建材、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主要工業產品有叉車、客車、小型拖拉機、柴油機、變壓器、水泵、鋼材、電纜、電線、自行車、手錶、儀表、燈泡、陶瓷、民用鎖、拉鏈、棉紗、棉布、服裝、皮革、鹽、卷煙、機制紙、塑料製品、化學葯品、製冷設備、礦山機械等。
2012年衡陽市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803.88億元,增長14.8%。在規模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175.60億元,增長10.6%;重工業增加值628.28億元,增長16.0%。2012年末,全市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126家。
2012年,衡陽市市規模工業實現產銷率99.6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煤產量1199.78萬噸;發電量62.27億千瓦時;飼料126.15萬噸;水泥1063.03萬噸;鋼材125.84萬噸;變壓器9489.95萬千伏安;十種有色金屬28.30萬噸,增長5.8%。2012年全市規模工業中,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277.07億元,增長25.9%;高技術產業增加值81.88億元,增長77.3%,分別比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1.1個和62.5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71.63億元,增長95.5%,增速比上年提高39.5個百分點以上。六大高耗能產業增長得到抑制,全年增長16.7%。2012年衡陽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354.2%,提高12.1百分點。全年規模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759.57億元,增長15.3%;利稅249.08億元,增長14.1%;利潤132.97億元,增長16.1%。 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1072.38億元(含跨區項目投資8.63億元,不計增速),增長36.3%。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91.77億元,增長24.3%。在城鎮投資中,國有投資278.09億元,增長35.1%。
2012年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77.98億元,增長32.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512.4億元,增長34.9%;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4.3%。其中,製造業投資486.05億元,增長40.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投資28.38億元,增長85.6%。
2012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162.63億元,增長30.9%;其中,交通運輸、水利設施、民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10.1%、31%、24.5%、28.3%。
2012年全市房地產投資完成96.75億元,增長19.8%,增速回落3.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312.75萬平方米,下降12.4%,增速回落28個百分點,房地產調控成效有所顯現。 全市現有A級景區18個,其中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3個;省級旅遊強縣3家,特色旅遊名鎮4家,特色旅遊名村14家;星級飯店33家,其中待評五星級飯店2家,四星級飯店8家,旅行社60多家。2015年,全市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04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21%和16.02%。
衡陽也正在打造「大南嶽衡山旅遊圈」,這個旅遊圈由「一山一江一城三圈」組成,即以南嶽衡山、湘江、衡陽城,構築以南嶽為龍頭、以湘江為紐帶、以衡陽市區為中心,輻射其他省市的大旅遊格局。

④ 衡陽市天子泉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衡陽市天子泉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1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內為生態農業、容林業、畜牧、水產業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袁玲
成立時間:2009-11-25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42200001051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衡南縣洪山鎮揚名水庫

⑤ 株洲和衡陽,現在哪個城市發展的更好

株洲。
株洲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株洲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24個街道、66個鎮、46個鄉、1個民族鄉。
株洲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發達,是我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株洲素有「被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京廣、浙贛、湘黔三大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與北方鐵路樞紐城市鄭州並稱"北鄭南株"。株洲火車站是全國五大客貨運輸特級站之一,平均每3分鍾接發列車一次,株洲北站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貨運編組站同時也為特等站,日均辦理車17000輛,解編12000輛,株洲為鐵路雙特等站城市。同時,武廣高速鐵路在株洲設一等站。
長沙(湖南省會)、株洲、湘潭三市同處湘江中游,呈「品」字形分布。長沙到株洲和湘潭的距離都是50公里,目前已經由高速公路連接。除了地緣上的緊密,三地在經濟社會上亦有相當多的聯系,「長株潭城市群」是長沙、株洲、湘潭的簡稱,其中株洲市是「長株潭城市群」中工業基礎最強的城市。「長株潭城市群」早在10年前,就已經啟動了包括金融改革、供電、交通、供氣、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址等十大工程,是中國第一個自覺地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試驗區。
2008年主要指標排名:財政收入總量和城市綜合實力排名第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居民儲蓄、人均規模工業增加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人均指標保持全省第2。

⑥ 衡陽地區設幾市幾縣

衡陽地處湘中偏南,湘江中游,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總面積2568平方公里,東與衡山交界,南毗蒸湘區、石鼓區、衡南縣,西鄰邵東、祁東縣,北與雙峰縣接壤。東西寬74公里,南北長55公里。現轄26個鄉鎮,893個村,總人口113萬。縣城西渡鎮距衡陽市18公里,是衡陽市發展前景最具優勢的衛星城。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衡陽縣自西漢建制,名人輩出。明末清初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船山,清廷兵部尚書彭玉麟,偉大的革命先驅夏明翰,近代著名書畫家曾熙,當代著名作家瓊瑤、唐浩明,國畫大師鍾增亞,無不孕育於這片古老的熱土。
山川神奇,風光迷人。西部石船山下,建有與「仁甫草堂」齊名的「湘西草堂」,系王夫之(王船山)隱居著書之地,中外文人墨客多慕名神往。境內東部岣嶁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為衡陽市唯一的國家森林公園,相傳大禹治水曾登此山,山上現存二峰之一、禹王碑、嫘祖殿、禹泉等數十處名勝景點,是旅遊勝地、避暑仙境、度假樂園。中部的伊山寺,乃東晉政治家桓伊幼時讀書習武、晚年隱居修身之處,有宋徽宗御筆親書的匾額。
資源豐富,物華天寶。糧食、油料、棉花、肉類總產躋身全國百強行列。境內蘊藏花崗石、大理石、黃金、瓷泥、五氧化二釩、煤炭、陶土、礦泉水等30餘種礦產。界牌瓷泥以純白無雜、含鋁最高著稱於世,總儲量達4000萬噸以上,被國際瓷品業命名為「衡陽土」。花崗石蘊藏量達8億立方,品位之高,儲量之大,屬國內少見,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衡陽縣是位於湘中南地區的一個農業大縣。現有耕地面積88.6萬畝,其中水田79.03萬畝,旱土9.57萬畝。常年農作物播面250萬畝左右,糧、棉、油、豬等大宗農產品先後躋身全國百強,全省十強。1992年,全縣雙季稻過噸糧,畝產1012.7公斤。1993年,冬季農業開發取得突破,冬種油菜被譽為"湘南一顆明珠"和"湘南一枝花"。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該縣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一戰略思想,進一步開展了蔬菜、湘蓮、瓜果、葯材等經濟作物的區域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農產品供給由數量增長向提高質量和效益轉變,全縣發展優質稻40.6萬畝,種植玉米、高梁、大豆等高效旱糧作物10.3萬畝,種植棉花、香西瓜等高效經濟作物18.36萬畝,種植蔬菜36萬畝,形成了以優質水稻、優質旱糧、優質棉花、優質油菜和商品蔬菜為五大主導產業,名、特、優、新產品大放異彩的嶄新生產格局。
支柱產業,優勢突出。按照「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思路,初步組建了造紙、醫葯、電器、水泥、傢具、梳篦、陶瓷、建築等8大企業集團。民營經濟主體地位得到加強,重點扶持了30家骨幹民營企業,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黃龍玉液酒、西渡湖之酒獲「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銅獎」和巴黎國際博覽會「世界之星」獎;湖南最大的戶型中央空調生產基地落戶在縣城科技工業園;「天天見梳篦」佔全國梳篦市場的三分之一;比外,還擁有銳高電線電纜廠、三和食品廠、楚江電器設備廠、恆生制葯有限公司等一批優勢骨幹企業。2004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億元。全年新辦各類鄉鎮(民營)企業620家。
區位優勢,交通便利。衡陽縣緊靠衡陽市區,縣城距市區不足20分種車程,根據衡陽市「十五」規劃和市委、市政府連塘(三塘)接渡(西渡)戰略,十五末,縣城西渡將與衡陽市城區連為一體。京廣、湘桂鐵路傍境而過;107國道和S315、S325省道貫通全縣,公路總長1500公里;以湘江、蒸水為主航道的水上運輸極為方便。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3.34億元,工業總產值61億元,農業總產值36億元,財政收入1.4億元,年可用財力1.1億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4.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億元。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9.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11%,完成保費收入5820萬元,計劃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以上,達到8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內完成40億元,年均增長15%,城鎮化水平達到40%。 縣境南臨衡南,北抵雙峰,東接衡山,西界邵東,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74公里,總面積2558平方公里。
衡南縣地處五嶺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過渡地帶,即「衡陽盆地」北沿。在盆地中心部位沉積著第三系紅岩層,厚約3000米。東、北、西三面一系列穹窿帶均以中南部紅色盆地為軸心,吳環繞排列,構造體態各異。
天光山屬羅霄山余脈,海拔814米,是衡南第一高峰。天光山山腳下的大宜沖,總面積5000多畝,平在面積在1000畝以上。沖周圍有大小山峰10多座,山山相連、峰峰秀麗,山谷幽深、怪石嶙峋,四處鳥語花香、泉水潺潺,被人們稱為「世外桃源」。
境內有湘江及其支流耒水,蒸水等。
湘江
湘江,長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稱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廣西臨桂縣海洋坪的龍門界,於全州附近,匯灌江和羅江,北流入湖南省,經17縣市,在湘陰濠河口分為東西兩支,至蘆林潭又匯合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856千米,流域面積9.46萬平方千米,沿途接納大小支流1300多條,主要支流有瀟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漣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億立方米。湘江支流眾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較重。零陵以上為上游,流經山區,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補給佔25%左右。零陵至衡陽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紅層盆地錯落其間,河寬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噸~200噸駁輪。衡陽以下進入下游,河寬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噸~300噸駁輪,沿河泥沙淤積,多邊灘、心灘、沙洲。
衡陽氣候特點,年降水量1452毫米,年平均氣溫17.9℃左右,1月平均氣溫4.6℃,7月平均氣溫30.3℃,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衡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冬暖夏涼。南嶽衡山四季也是皆有所賞—春日煙雲、盛夏蒼松、金秋日出、嚴冬白雪,尤其屬於「雲鎖衡山」與「衡山冬雪」最為美觀。
境內礦產資源有煤、鐵、銅 、鎢、螢石、重晶石、鹽等。鐵市的鐵、車江的銅、潭子山的重晶石較有重要地位。盛產油菜、烤煙、茶葉、柑桔、黃花等。其中京山鄉的椪柑、寶蓋鄉的無核蜜橘是特產。是全省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之一。工業主要產品有布、機制紙、原煤、合成氨、軸承、交流電動機、鎢砂、重晶石、水泥、瑩石等。 還有礦產界牌鎮碗泥,遠逍63個國家。衡陽縣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
民國年間衡陽縣先後屬第五督察區管轄、第二督察區管轄。31年1月,析衡陽縣城區及城郊3個鄉置衡陽市。縣、市治同城。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8日衡陽解放。衡陽縣隸屬衡陽專員公署。
1952年4月,根據政務院決定,析衡陽縣東南境一、二、四、九區置衡南縣。7月,衡陽縣治遷西渡。10月,撤衡陽、郴州、零陵專員公署設湘南行署,衡陽縣隸屬湘南行署。
1954年7月,撤湘南行署,復設衡陽專員公署,衡陽縣屬衡陽專員公署。
1968年9月,改衡陽專員公署為衡陽地區,衡陽縣屬衡陽地區。
1983年5月,衡陽地、市機構合並,衡陽縣隸屬湖南省衡陽市。 民歌、民謠也是衡陽民間流行最廣和口頭說唱文學,涉及內容五花八門,有勞動歌、時政歌、儀仗歌、情歌、生活歌、傳說歌、兒歌、雜歌之分。歌謠有節有韻,樸素自然,親切動聽,在田間工作地上或婚喪、禮慶之時,用唱的方式表現出來,有些歌謠既是一種娛樂腳本,還是勞動人民交流感情、傳播工藝,歌頌良善,鞭撻丑惡的一種方式。《九工十八匠歌》中《窯匠歌》的唱詞:「泥要熟,水要勻,磚的八角才分明……」又如《十里送郎》的唱詞:「送郎送到一里亭,挽手同行勸郎君;妹有父母高堂壘,難跟小郎去私奔。勸郎銀錢莫亂花,積錢攢米好討親……」就是例證。它生動活潑,膾炙人口,在民間廣為流傳。
衡陽縣又有「故事之鄉」美稱,神話、傳說、寓言、笑話在民間廣泛流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人們在茶餘飯後或田頭勞作之時,用說笑話、講故事來進行消遣和解除疲勞。長輩還以講故事、說笑話作為一種「獎品」,獎給那些勤勞聽話,認真學習的孩子們。我市近年來收集整理出版的《民間故事集成》,就收集了神話故事600多個,它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勞動人們的審美情趣。這些神話充滿了神奇的幻想,是人類文明初期對客觀世界自發的、幼稚的折光反映。傳說與故事蘊含著某些歷史本質,並用以表現人民群眾對歷史上某些人和事的理解及情感。如表現面臨困難仍積極進取 的神話《大禹求金簡書》;贊揚為官清正,不畏權奸的傳說《斬管帶》;歌頌革命領袖與人民群眾血肉相聯的故事《過九海嶺》等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期待」。因而家戶喻曉,人人皆知。
「二月八」又稱廟會、老農節,這是農民買賣農具的一個節日。一到這天,需要購買具的農戶都會去趕「二月八」,那些手工業者、商人象擺展覽似的把自製、自營的農具擺在集鎮大街上,任憑農戶選擇。竹木鐵器,規格多樣,品種齊全,價格合理,買賣公平,購銷兩旺。買賣雙方都會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衡陽縣農村經濟方面,共有耕地面積88.6萬畝,其中水田79.03萬畝,農業人口103萬。改革開放特別是發展農業產業化,調整農業結構以來,農業生產發展迅速,農村經濟日益繁榮。糧、棉、油、豬在國內久負盛名,分別躋身全國「百強」、全省「十強」。
2001年全縣農業總產值35.57億元,糧食總產量67.4萬噸,油料總產量62萬噸,棉花總產量12萬噸,出欄生豬175.8萬頭,出籠家禽1200萬羽,起水鮮魚2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930元。
工業基礎方面,2001年,全縣有工業企業3.5萬余個,其中鄉鎮企業2.8萬余個,工業總產值29.3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0%。工業行業涉及機械製造、化工醫葯、電子元件、建築材料、采礦、電力、冶煉、造紙、印刷、食品、飼料、紡織、竹木製品等20多個行業,西渡造紙廠、衡陽縣氮肥廠、湘衡彩印廠、衡陽縣無線電二廠等國民所有制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均在1000萬元以上,年產值均在800萬元以上,年利稅均在100萬元以上。天天見梳篦廠、廣東傢俱廠等個體私營企業年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年利稅150萬元以上。
衡陽縣界牌陶瓷在國際、國內久負盛名,全年可開采瓷泥50萬噸以上,供應13個省200餘家瓷廠。
據初步核算,2008全年共實現GDP116.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7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38.98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增加值36.10億元,增長11.4%。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35.6:33.4:31.0,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1.6和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上升1.8個百分點。

⑦ 衡陽衡牧農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衡陽衡牧農業有源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7月2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種植等。
法定代表人:費添發
成立時間:2010-07-29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4000000611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湖南省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延安路20號2棟3012室

⑧ 試談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發展「農家樂」的有利條件

農家樂是新興的旅遊休閑形式,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鬆、愉悅精神的休閑旅遊方式。
一般來說,農家樂的業主利用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較低,因此消費就不高。
而且農家樂周圍一般都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滿足舒緩現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輕人的歡迎。
農家樂最初發源於四川成都,具體位置由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縣、溫江等說。後來發展到整個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國。
農家樂的發展,對促進農村旅遊、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區域經濟、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有些地方依託本地農業資源,分片開發出「農家樂」品種系列,像湖南嶽衡山、昆明的團結鄉等地的農家樂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農家樂發展起來後,遊客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收入,還有產品信息、項目信息和市場信息,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農家樂成為農民了解市場的「窗口」,成為城市與鄉村互動的橋梁。各地遊客為農村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使農民及時了解到市場信息,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相接軌。開辦農家樂的農民經常到旅客中間調查市場需求,然後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有的建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則做起農產品深加工的生意。

閱讀全文

與衡陽市農業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