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產業論文
很多,有寫某個品牌的,有寫動漫的,有寫電視台的,我看到學生寫的比較容易駕馭的是地方某個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規劃,融入現代消費,保存古老遺跡,加入優勢劣勢一說,再說說地方保護,規劃。從網上找點地方介紹,加入自己的觀點很好寫的。
還有很多是寫會展策劃的,文化產業涉獵門類很多,主要是挑一個自己稍微熟悉或者資料可查的,這樣比較容易上手
㈡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能寫哪些方面的論文
范圍廣,選題很多的
㈢ 申論要圍繞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寫文章,我題目是振興創意文化軟實力,好像用振興怪怪的,題目會不會扣很多分
您好!中政申論很高興為您解答:「振興……軟實力」確實表述有欠妥當,但文專章標題是緊扣主題的,最屬多扣您表述不當的分數,應該不會放在標題中單獨扣分,所以不會扣很多分。這里您的標題可以擬為「加強創意文化建設 振興文化產業」。如需要更多幫助,請您訪問中政申論官網http://www.zzshenlun.com/,我們將有資深的申論專家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在線服務,並為您的作答提供批改,幫您找到問題所在,提高您的申論作答水平。
㈣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文化創意產業的2000字小論文要怎麼寫
我覺得論文首先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然後分段闡述。再者必須對國王學院的發展文化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如果你的論點鮮明,並且有理有據,就不會被降低錄取率的。
㈤ 急!關於「創意產業與中國元素」的論文,具體題目寫什麼好
「給創意產業插上中國文化的翅膀」
不知道你的這個中國元素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專。現在很屬興這個「文化創意經濟」。
中國有5000年文化,但是卻未能完全開發、並市場化。現在國外的創意產業大部分是動漫、文化出版、數碼等方面,但對於中國而言,中國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去發展創意產業,本人以為中國的文化就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動力,文章的切入點可以從文化旅遊作為切入口,文化是精髓是靈魂。
——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小丫
㈥ 大學生如何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論文
參考一下,加點大學生之類的詞應該可以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意義和著力點
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沖擊的形勢下,我國文化產業卻逆勢上揚,呈現可喜的發展態勢,為我國經濟實現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文化產業不僅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深刻認識發展文化產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解決當前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本期「本周話題」刊發的3篇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 葉文成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知識密集和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低成本、無污染、可重復開發等特點,在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安徽省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把文化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根本動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動力。為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安徽省委、省政府下發「任務書」、細化「時間表」,並制定科學的調度和督查制度,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年底總驗收」;重點推動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非時政報刊和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推動市縣電台、電視台合並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努力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適應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以培育文化企業「航母」為發展重點。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一批品牌效應好、競爭實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的帶動。安徽省著眼於進一步提高國有文化資本的影響力、控制力、競爭力,充分發揮時代出版、皖新傳媒兩家上市公司的資本平台優勢,積極推動安廣網路、新安傳媒、華文經貿等公司股份制改造,大力推進跨地區、跨領域、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抓住國家批准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的重大機遇,研究出台《加快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意見》,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精心謀劃和推進一批成長性好、牽動性強、市場空間大、發展前景廣闊的重大項目,加快要素集聚,實現集群發展。同時,積極扶持各類「專、精、特、新」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專業特色鮮明的民營文化產業板塊。
以培育新興業態為目標取向。以高新技術提升文化產業水平,增強文化傳播力,引領和擴大文化消費,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安徽省積極利用數字、網路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促使其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工業、農業、旅遊業等對接,支持和引導文化企業運用高新技術拓展產業領域,催生新的文化業態,積極培育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網路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動漫等新興產業;制定實施全省動漫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快推動合肥、蕪湖、馬鞍山動漫基地集群化發展,努力把安徽省建設成為動漫產業強省。
以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為重要支撐。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能夠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徽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加快文藝演出院線、電影院線建設,積極推動廣電網路數字化轉換和大容量、雙向交互改造;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加強出口平台和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大力推動安徽文化「走出去」,支持皖版圖書、音像、影視、版權、演藝等拓展國際市場;鼓勵安徽出版集團等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借船出海」,通過獨資、合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在境外興辦實體,實現落地經營,加快推進由出口產品向出口品牌乃至出國創牌轉變。
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強大保障。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大量富有創意、精通技術、善於管理、敢於開拓的復合型人才。安徽省以「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工程為龍頭,抓緊培育和引進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和領軍人物;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設文化創意、數字動漫、新技術、新媒體等專業;以出版傳媒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工程碩士培養點為基地,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立文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把引進高層次文化人才納入安徽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范圍;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管理制度、與社會結構變動相適應的流動制度、與文化的創造性勞動相適應的分配製度,努力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
正確處理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三個重要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 金民卿
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諸多領域,需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在實踐中,應正確處理三個重要關系。
正確處理政府文化力量與民間文化力量的關系,把政府的助推力量同民間的自發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長期以來,政府集中了大量文化資源,一直承擔著管文化和辦文化的雙重職能。這不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也制約了民間文化力量積極性的發揮。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各種民間文化力量開始逐步釋放出來,形成了活躍的民間文化生產力。但是,民間文化力量較為分散,難以形成規模,而且往往缺乏全局戰略,這是影響其積極作用充分發揮的一大因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進一步明晰政府的文化服務職能,使政府的文化資源更多地集中在發展公益文化方面,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真正得到實惠;另一方面需要強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職能,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發展政策,最大限度地激發民間文化力量的積極性,釋放民間文化資源的能量,引導和規范民間文化實體規模化發展,把民間文化資源真正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生產力,實現政府文化力量與民間文化力量的良性互動,形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
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既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化路徑,又確保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引入市場機制,走市場化道路,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正確理解和准確把握市場內涵,真正確立市場在配置文化資源中的基礎性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中的資源優化整合作用。但同時必須看到,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領域。文化產品不僅具有商品屬性,而且具有精神文化屬性,承擔著文化傳播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如果在市場化進程中放棄或者弱化文化的引領功能,文化產業發展就有可能走向歧路。因此,應在促進文化企業充分發揮其市場能量的同時,不斷引導其提升社會服務功能,把文化的經營性和公益性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
正確處理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與保證國家文化安全的關系,在大力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同時,增強國家文化安全意識。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還比較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充分借鑒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做法,盡快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但必須注意的是,文化不僅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也有民族性和國家性。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今天,出現了意識形態文化化與生活化的趨勢。一方面,文化產品中融入越來越多的意識形態內容,文化越來越成為意識形態的承載者;另一方面,意識形態也越來越向文化靠攏,一些意識形態的東西開始變換形式,由原來直接的政治方式向以文化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綜合方式轉變,一些原本帶有較強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在戴上文化的面紗後呈現「中性」的色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注意在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同時,強化國家文化安全意識。
努力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西南財經大學 鄒燕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績。但也要看到,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主要是:總體投入不足,投融資支持體系比較滯後,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文化經營人才短缺,文化產業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有待提高;文化產業的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市場結構不夠合理;文化單位規模小、實力弱,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程度低,低水平無序競爭現象在相當程度上存在;文化貿易逆差較大,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待加強;等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應堅持多措並舉,努力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當前,文化體制改革已進入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攻堅階段,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具體而言,應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步伐,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公司化改造,使其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的文化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盡快實現由管微觀企業向管宏觀規劃轉變;進一步降低文化產業的市場准入門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保護,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整合行政和執法資源,提高行業管理和市場監管能力,積極探索整合城市文化部門和市場監管隊伍的有效途徑,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執法,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促進產業集聚集中。促進產業集聚集中,可以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更好地發揮其示範和帶動作用。應以文化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以名牌產品為龍頭,通過聯合、兼並、重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資等方式,盡快組建一批骨幹文化企業,以此來提高研發和營銷能力,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著力培育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主業突出、綜合競爭能力強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積極建設一批文化產業研發基地和產業集聚區。
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由財政注資引導,鼓勵金融資本參與。在工商登記、土地徵用、規費減免、財政扶持、信貸等方面,給予民營文化企業與國有文化企業同等待遇。積極探索以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資等為資本來源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實現文化產業投資來源的多元化。以股份合作制為主,探索政府以資源入股、企業以資金入股、農(漁)民以土地(漁場)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合作方式,鼓勵社會民間資金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發展文化產業。同時,推動金融機構加強金融創新,提供金融支持。對於處於成熟期、經營模式穩定、經濟效益較好的文化企業,可以優先給予信貸支持;對於具有穩定物流和現金流的企業,可發放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貸款;對於租賃文化設備的企業,可發放融資租賃貸款;對於融資規模較大、項目較多的文化企業,鼓勵商業銀行以銀團貸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如開發分期付款等信貸品種,擴大對文化消費品的消費信貸。支持處於成熟期、經營較為穩定的文化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文化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集合債和公司債等方式融資。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抓緊制定和完善專利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評估、質押、登記、託管、流轉和變現的管理辦法;積極培育流轉市場,充分發揮文化產權交易所的作用,為文化企業的著作權交易、商標權交易和專利技術交易等文化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創新文化遺產保護觀念,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㈦ 文化產業管理論文題目
結尾與開頭要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如《一件珍貴的襯衫》,開頭寫了「在我的家裡,珍藏著一種白色的確涼襯衫。」結尾寫道:「四年來,這件珍貴的襯衫,我精心地收藏著,沒有捨得穿它一次。」《白楊禮贊》結尾與開頭呼應道:「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㈧ 創意產業時代的設計管理 論文
摘要:處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最大的使用效率與價值,成為各國積極思考的產業策略模式。在這種趨勢下,以高創意附加價值、結合創意、文化、藝術元素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日漸成為中國選定發展或已頗具規模的新產業形態。探討了文化創意產業定義及特點,並結合我國現狀,提出了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特點;措施? 1 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及特點? 「文化創意產業」又稱「創意經濟」、「創意工業」,是一種在全球經濟、技術與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推崇創新、強調依靠人的創造力、技巧及天賦, 來創造財富、促進經濟增長的產業形式。? 從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中,我們可以知道,文化創意產業首先是一種產業,它必須具備產業的共性,在生產、交換、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順暢運作,有較好的發展環境和相對完整的法律保護體系,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並擁有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另外,它還具有其特殊的內涵。? 1.1 文化需求性?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層次需要理論指出,當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人的發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純粹的物質性和經濟性的需求就會相對減少,文化性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文化可以說是發展創意產業的靈魂。文化創意源於文化並高於文化,是對文化資源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滲透力、影響力的拓展和挖掘。創意產業正是有了文化,才顯出了靈氣和品位,從而才有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1.2 技術創新性? 文化要展現自身的巨大價值,單靠傳統的傳播方式是很難的,必須依靠技術手段進行加工處理。文化創意產業是把與文化有關的信息服務技術都納入其范疇,藉助於高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創造、再提高、再包裝,而非簡單的復制。可見,技術創新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它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方式和創新渠道。? 1.3 收益高額性? 文化創意產品,不同於普通的商品,是用於滿足消費者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需求,涵蓋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較高的附加價值。同時,好的創意能夠大幅度提高企業知名度,擴大市場佔有率,並使許多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煥發新的生機,獲取高額利潤。? 2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2.1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相應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斷地增長,這對我國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義,它可以創造適宜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創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於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對創意產品產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擁有13億人口的大陸市場,潛力巨大,易於吸引各種創意產品;最後,我國廉價的勞動力以及低廉的生產成品也是其發展的一大優勢。? 2.2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劣勢? 我國的起步較晚,創意觀念較為落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沿海與內陸對創意產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對薄弱,創意產業政策保護確定;創意人才的相對匱乏使得大陸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相對不足,產品的競爭力不強;另外,企業缺乏長遠的發展戰略和整體規劃也是其一大劣勢。? 3 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3.1 成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府管理機構? 至今為止,我國還未明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府管理機構,創意產業的發展仍處於自發狀態,這樣,其發展就會受到制約,難以形成系統化、規范化以及規模化的產業體系。因此,我們應該加快組織機構建設的步伐。筆者認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府管理機構至少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主要職能,包括:基於本國實際,以國際化的視野,合理規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引導其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明確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科學劃分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的行政審批手續,完善文化創意產業市場規則;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行業協會,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形成各省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意見和要求。總之,政府應當全面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著力理順產業體制, 積極打造適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制度平台, 從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鏈, 培育出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創意品牌。? 3.2 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個地區的資源,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形成區域文化創意產業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創意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載體,不僅僅是傳統的舊廠房與藝術家的簡單組合,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模仿外國的做法,而應該以現有的地區資源為基礎,加強行業間的協調合作,從完善創意產業鏈和優化資源配置出發,進行系統、科學的規劃和資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區特色的創意產業園區。該園區應包括從事文化創意設計、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產品生產與交易、信息咨詢等方面的企業的集合體。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我們可以借鑒。上海市政府通過整合當地資源, 制定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目標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創意產業中心」為平台、各個設計創意產業園區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架構。比如上海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園區就結合了浦東軟體園,整合分散在各區的動漫和網路游戲業、多媒體內容產業和影視後期製作業,集中體現了「研發、培訓、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優勢,實現共贏。? 3.3 提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必需的資金支持?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一切的發展都只是空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投資主體相對單一,需要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這可以從兩方面來實行。一方面,設立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放寬貸款政策,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引導基金,降低新興文化創意企業貸款利率或進行政府貼息,支持區域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發展,扶持符合區域發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做大做強,塑造區域文化創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資環境,吸引企業、民間和外商資本投入文化創意產業。通過制定吸引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對創意產業進行投資經營, 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到文化創意產品的生產中來,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社會化,從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形成集聚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