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猴頭菇人身的益處
猴頭菇對人體的益處有:
第一,降低膽固醇,因為它能夠,調節血脂,利於血液循環,回能夠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答量;
第二,增強免疫力,猴頭菇能夠很好的增強免疫力,特別是對SARS、禽流感,流感有著很好的抵抗作用;
第三,抗癌,因為猴頭菇中含有多糖體、多肽類能夠抑制癌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作用。
第四、胃部疾病 對治療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療效。猴頭菌對消化不良、神經虛弱、身體虛弱等均有醫療作用,被視為宜葯膳食的食用菌。
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
Ⅱ 猴頭菇有哪些作用
真菌界有一個與復靈芝制相媲美的另一個寵兒,那就是——猴頭菇。
自古以來,猴頭菇就是有名的庖廚之珍,它和海參、燕窩、熊掌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菜。民間還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的說法。世代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鄂倫春人,常常把「猴頭燉烏雞」當作他們招待貴客的上等野味。哈爾濱市,以經營京、魯風味名餚和本地野味珍饈而久負盛譽的「福泰樓」製作的「扒熊掌猴頭」、「白扒猴頭」頗有名氣。
猴頭菇又是有名的滋補性食品。祖國醫學理論認為,猴頭菇有「助消化、利五臟」的功效,它的提取液對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賁門癌均有明顯療效。
Ⅲ 猴頭菇的主要價值
在菌類蔬菜裡面,是比較少見的一種,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頭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營養與葯用的結合。
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猴頭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種大型肉質菌,喜歡生長在闊葉樹干斷面或樹洞中。幼小時呈白色,成熟後則變 成毛茸茸的黃棕色,從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腦袋,故而得名。猴頭菇為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我國華北、東北、中南和四川、雲南、甘肅、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採收。人工培育的子實體待菌齡到3個月以上,子實體長成時取下,曬干或鮮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補脾益氣,助消化。
營養與葯用猴頭菌的營養成分很高,干品中每百克含蛋白質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達 17 種,其中人體所需的占 8 種。每百克猴頭含脂肪4.2 克,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猴頭菇有增進食慾,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升白細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能力。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對神經衰弱、消化道潰瘍有良好療效。在抗癌葯物篩選中,發現其對皮膚、肌肉癌腫有明顯抗癌功效。 所以常吃猴頭菇,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療疾病的作用 營養元素 含量(每100克) 營養元素 含量(每100克) 熱量 13大卡 鈉 1.2毫克 磷 37毫克 鈣 19毫克 鉀 8毫克 鎂 5毫克 碳水化合物 1.9克 纖維素 1.2克 維生素C 4毫克 鐵 1.8毫克 蛋白質 2克 硒 1.28微克 維生素E 1.46毫克 鋅 1.4毫克 煙酸 1.2毫克 脂肪 1.2克 銅 1.06毫克 核黃素 1.04毫克 錳 1.03毫克 硫胺素 1.01毫克 葯性
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
成分
含揮發油、蛋白質、多糖類、氨基酸等成分。對小鼠肉瘤180有抑製作用;體外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抑製作用,能抑制其脫氧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摻入,其作用強度與其濃度有關。
附方
①猴頭湯:猴頭菇60g,以溫水浸軟後,切成薄片,加水煎湯,稍加黃酒服。
本方取猴頭菇補脾胃、助消化。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②猴頭雞汁湯:雞1隻,500克左右,切塊,煮湯取汁,將猴頭菇150g切片,放入湯中煮熟食。亦可將猴頭菇、雞肉共煮食。
猴頭菇與雞肉共煮食能養血益氣。可用於神經衰弱,頭昏心悸,失眠,體倦乏力,有氣血虛弱表現者。
③猴頭白花蛇舌草湯:猴頭菇、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各60g。加水煎湯服。
本方三物均對實驗性腫瘤有抑製作用,都常用於消化道腫瘤(以猴頭菌絲體製成的猴頭片,單用亦有療效,可改善症狀,或提高免疫力,縮小腫塊),故配伍應用以增強療效。用於胃癌、食管癌、賁門癌和肝癌等症。
適宜人群
低免疫力人群,高腦力人群;對菌物食品過敏者慎用。嬰兒和老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有胃腸病的患者更應食用猴頭菇。
烹飪指導
由於猴頭的來源比較充足和烹飪事業的發達,不少菜系的猴頭菇菜譜名目增加,不但有傳統菜,還有創新菜。例如遼寧菜的猴頭扒熊掌、猴頭燉飛龍;吉林菜的珍珠猴頭;黑龍江菜的鴨腿猴頭蘑;北京菜的松樹猴頭;河南菜的戴帽猴頭蘑;以及其他菜系的猴頭扒菜心、白扒猴頭、紅燒猴頭、香鹵猴頭、清湯紫菜燴猴頭、猴頭蘑燉鴿子、猴頭燉鵪鶉、山雞猴頭砂鍋、滑炒雞絲猴頭、猴菇雞片、猴頭釀雞、芙蓉猴頭、雲片猴頭、御扇猴頭、清燴鹿尾猴頭等等。
諸多猴頭佳餚各有地方風味。像遼寧菜的傳統名食猴頭扒熊掌,造型美觀,汁濃味香。這道佳餚的製法是,把猴頭、熊掌分別泡發後,再分別加雞湯、醬油、蔥、姜、糖、料酒、味精等輔料蒸熟。把熊掌放置盤中,周圍擺放切成片狀的猴頭。把這樣的猴頭、熊掌原狀置入勺內,勺內預先倒進蒸制猴頭、熊掌的原有湯液,慢火煨透,勾芡,淋油,裝盤即成。
食用量
干猴頭菇每次約20克
選購
猴頭菇以個頭均勻,色澤艷黃,質嫩肉厚,須刺完整,乾燥無蟲蛀,無雜質的為質量好。在外觀上,猴頭菇菌絲成白色、稍發暗,培養基不豐富時呈節狀生長,氣生菌絲少,爬壁力弱。
1、菇體:猴頭菇菇體完整,形狀如猴頭,呈橢圓形或圓形,大小均勻,毛多細長,茸毛齊全為佳,菇體乾燥為上品;劣質:菇體殘缺不全,菇體大小不均,形狀不規整,毛粗而長次之
2、顏色:猴頭菇呈金黃色或黃里帶白為佳;色澤黑而軟次之,有的偽劣品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學葯劑處理成不正常的白色,這種菇食後對人體有害無益,不可選購。
3、好的猴頭菇不爛、不霉、不蛀;凡有爛、霉、蛀者,也不宜選購。
作用
猴頭菇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並對治療腸癌有輔助作用。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
2、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
3、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循環,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4、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5、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
食用方法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制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干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凈,然後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再加沸水入籠蒸制或入鍋燜煮,或放在熱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發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於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或煮制,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然後再進行烹制。 採集
該品為齒菌科真菌猴頭菌的乾燥子實體。採收後,洗凈,曬干。
性狀
該品形似猴頭,呈不規則塊狀,直徑3.5~10cm,基部狹窄。表面淺黃色至淺褐色。子實體著生於菌剌上,菌刺長圓筒形,下端尖銳,長1~3cm,直徑1~2mm,體輕,質軟,易縱向撕開,斷面淺黃至淺褐色,疏鬆。氣香,味甘。
鑒別
①該品粉末淺黃至淺褐色。孢子近球形至球形,透明五色,直徑5.7~7.6um,表面平滑。擔子眾多,呈彎曲絲狀。
②取該品粉末1 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猴頭菇對照葯材1 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葯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8u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中國葯典一部附錄Ⅸ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3.0%。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1.0%(中國葯典一部附錄Ⅸ K)。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中國葯典一部附錄Ⅹ A)測定,不得少於40.0%。
炮製
除去雜質,縱切成片。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脾、胃、心經。
功能與主治
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安神益智。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失眠多夢。
用法與用量
25~50g。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猴頭菇瓊漿是一種高功能的菌物性飲品。採用的獨特的細胞破壁和溶壁技術,將猴頭菇細胞所含的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菌物多糖、礦物質營養元素釋放出來,使人體細胞最大程度的直接吸收這些營養,達到了細胞營養品的標准。與國際市場上流行的猴頭菇顆粒劑、片劑和膠囊產品等相比,猴頭菇瓊漿採用的漿劑形式,保留了鮮猴頭菇的高生物活性,使其葯理的療效更為突出。瓊漿的創新在於,第一:解決了鮮菇的保鮮問題;瓊漿在常溫下的保存時間已遠遠超過24個月。第二,採用溶壁生物高新技術,解決了人類消化道系統對菌物營養的吸收問題。使身體的實際吸收能力,增強了10倍以上。該品通過皮膚可以直接吸收(皮飼)。第三,解決了我們人類吃菇難的問題。改吃為飲,方便快速。作為應急情況下糧食的替代品,每50毫升瓊漿相當一頓飯的能量,飲後30-60分鍾可恢復體能。一些有關瓊漿的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國內的一級學術刊物上,比如:鮮猴頭菌口服液益智保健功效初步研究(王利麗、郭紅光等,菌物學報,2011年卷30(1):第85-91頁)。
特點:
【選料珍稀】:猴頭菇是珍稀大型食葯兼用真菌,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室貢品,該品精選新鮮猴頭菇子實體為原材料,經瑪西蒙專利技術精製而成。
【養護腸胃】:具獨特的消化道系統保護、調理和修復功能:可助消化、益肝脾,解飢解渴、消除宿毒等多重功效。對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者,飲用該品後能迅速止嘔,食慾可得到明顯改善。
【增免疫力】:猴頭菇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尤為突出,長期飲用該品,可提高人體對SARS,禽流感,流感等疾患的抵抗力,是預防上述疾病的理想新武器。猴頭菇抗腫瘤,特別是胃癌,醫學界已有定論。對放、化療的腫瘤患者在術前一周開始食用該品,可起到顯著的術前保護和術後哦康復作用:對方、化療過敏或體弱患者其效果尤為明顯。
【益壽抗衰】:猴頭菇對神經衰弱、失眠有特效。日本學者提出,猴頭菇所含「ß;-D-葡聚糖」和神經細胞促生因子(NGF)。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生長和再生,對預防和治療老年痴呆症有良好效果。所以,該品亦是益壽抗衰的新型營養健腦食品。
猴頭菇
猴頭菇是葯食兩用的真菌,因外形像猴子頭而得名。它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長期以來,人們把它與燕窩相提並論。猴頭菇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能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等疾病,民間有「多食猴頭,返老還童」之說。
野生猴頭菇多生長於森林不太茂密、濕度較高、溫度在20℃左右的環境中。猴頭菇屬木材腐生菌,能夠分解木材,並吸收其中的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維生素等。
成對出現有典故
採集野生猴頭菇的人發現它有個非常奇特的生長規律:遠程成對而生。也就是說,你看到一棵樹上有隻猴頭菇,看清楚它的朝向,往相對的方向仔細看,在不遠處的樹上必定還能找到另一隻猴頭菇,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據說,當年孫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時,花果山上有一對年輕的猴子彼此安慰和照顧,產生了愛情。一隻失戀的狐狸被嫉妒沖昏頭腦,投訴了他們,於是他們被流放到邊塞寧古塔(舊城在今黑龍江省安寧縣)。由於不適應那裡的寒冷,他們雙雙被凍死。臨死前,他們選擇了兩棵相距不遠,能夠彼此相望的柞樹作為最後的歸宿。他們死後化作猴頭菇,在興安嶺的大森林裡,依然相依相伴、成對出現。
美發功效
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抗疲勞,抗氧化,抗突變,降血脂,抗衰老,補益脾胃,充養氣血.
臨床試驗表明
猴頭菌用於治胃潰瘍、,病人服用猴頭菌後,自覺症狀改善,食慾增添,疼痛緩解;對部分腫瘤患者,還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縮小腫塊,延長生存期的良好效果。可以幫助以下人群:
①防治胃潰瘍和慢性胃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食少體倦,腹脹,腹痛等症,尤其適用於防止胃病復發,緩解因胃炎引起的腹部疼痛;
②胃腸炎疾病及肝炎患者有輔助治療,對消化道腫瘤患者大有裨益;
③適合食慾不佳,胃腸功能紊亂以及經常不能按時進餐,常吃快餐的職業人群
適合人群
老少皆宜。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患有咳喘的人均可食用。適用量:每次5-10克。
Ⅳ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礦物質的健康食材,菌內質鮮嫩,味道香醇可口,容有降低膽固醇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食效。
2、猴頭菇屬真菌類食品,能利五臟、助消化,常食能增強肌體免疫力,延緩衰老,從中提取的多肽類物質,能改善人體健康狀況。
3、猴頭菇味甘、性平,入脾、胃、心經,具有益胃健脾、補虛、抗癌、益腎精的功效。對食慾不振、腹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眩暈等情況,均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4)猴頭菇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猴頭菇注意事項:
1、猴頭菇和野雞肉同食,容易導致出血,食物之間都存在相生相剋,猴頭菇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不宜和野雞肉一起吃,容易引起出血症,但和雞肉可以一起吃,沒有相應的副作用。
2、猴頭菇和白術同食,具有活血滋補的作用,體虛的人可以多吃。
3、已經變質的猴頭菇是不能吃的,容易中毒。
Ⅳ 猴頭菇有什麼作用
猴頭菇是一種葯食兩用真菌,猴頭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國內已廣泛應用於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臨床試驗反復證明,猴頭菇葯用價值不斷地在挖掘出新的內涵,猴頭菇的葯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抗潰瘍和抗炎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保肝護肝作用
4、抗衰老作用
5、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加速機體血液循環。
6、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猴頭菇是蘑菇的一個種類,生長在柞樹幹上。剛生出時呈乳白色,逐漸轉微黃,採集乾燥後變為黃褐色,形狀酷似猴子腦袋,故稱為猴頭菇。猴頭菇是一種著名的食品,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說。猴頭菇也是一種名貴葯材,能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等疾病。猴頭菇主要產在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林區。
又叫猴頭、猴頭菌,因其外形酷似小猴子的頭而得名。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長期以來,人們把它同熊掌、海參、魚翅共同列為「四大名菜」,或把它與燕窩相提並論。它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民間諺語有「多食猴頭,返老還童」之說。
猴頭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膽固醇含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它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可以延緩人體衰老。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猴頭能抑制癌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可以預防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經過蒸煮於睡前食用,對患有氣管、食道及平滑肌組織疾患者有保健作用,可安眠平喘,增強細胞活力和抵抗力。
老少皆宜。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患有咳喘的人均可食用。
適用量:干猴頭菇每次20克。
溫馨提示:人工培育的猴頭菇營養成分高於野生的。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制四個階段,使猴頭菇軟爛如豆腐時,其營養成分才能完全析出。
Ⅵ 猴頭菇有什麼作用
猴頭菇含17種氨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又含多肽及脂肪族醯胺類物質。動物實驗表明其回有增強免疫答、抗腫瘤、抗潰瘍及降血糖作用,尚有延緩衰老作用。猴頭菇有增進食慾,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白細胞等作用,故可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功能。猴頭菇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為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Ⅶ 猴頭菇的作用和特點
猴頭菇是一種葯食兼用真菌,猴頭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國內已廣泛應用於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
Ⅷ 產業的發展有什麼重大意義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於我國的的國計民生都具有重要意義,當然最集中的表象還是在於對於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美國在戰後曾經有一個在高新技術帶動下產生的經濟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周期相對於傳統經濟體系發展的周期更短,遞增的倍數更大。因此我們也要在我們的基礎產業基礎上,提倡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