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南平這座城市怎麼樣
最佳答案檢舉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閩江上游,介於東經117°00′至119°25′、北緯26°30′至28°20′之間,是福建北大門,俗稱「閩北」。西與江西省接壤,北與浙江省毗鄰。境內低山廣布,地貌特徵以丘陵、山地為主,有武夷山、杉嶺、仙霞嶺、鷲峰山四大山脈,其中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華東大陸最高峰。南平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7℃—19℃,日照1700—2000小時,無霜期25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84—1780毫米。南平市歷史悠久,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十個縣市的建縣歷史都在千年以上,這在福建省九個地市中是絕無僅有的。隋唐、五代十國時期,閩北兩次成為福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宋代,閩北的經濟、文化發展繁榮,建陽、建安(今建甌)二縣刻書佔全國三分之一強,閩北印刷業十分發達,建陽麻沙成為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閩北文化積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閩越文化的搖籃,被譽為「閩邦鄒魯」、「道南理窟」。歷史上,閩北人才輩出,曾出過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如邵武的李綱、浦城的真德秀、建甌的楊榮等。歷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辛棄疾、陸游、蔡襄、楊時、柳永、嚴羽等都曾在閩北留下足跡。特別是朱熹在閩北「琴書五十載」,當代哲學家蔡尚思賦詩盛贊:「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南平市是福建轄區面積最大的設區市,面積2.63萬平方公里,轄延平區、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甌市、建陽市、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溪縣、政和縣,共116個鄉鎮、23個街道辦事處,1622個村委會、210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末戶籍人口306萬人。南平地處福建省北部,俗稱「閩北」,與浙江、江西交界。南平既是福建轄區面積最大的設區市,又是福建拓展經濟發展腹地的前沿基地.
南平市的重點產業主要包括木竹製品、紙業、食品加工、精細化工、電線電纜、汽車配件、紡織服裝7個產業集群,以及旅遊業、電子器材業、機械製造業、冶金建材業等。
南平森林資源豐富,素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全市山地面積3234萬畝,其中有林地2942萬畝,約佔全省三分之一;林木蓄積量 1.43億立方米,約佔全省林木蓄積量的三分之一;森林覆蓋率74.5%,居福建省各設區市之首;竹林面積554萬畝,毛竹林面積535萬畝,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毛竹立竹量9億株,每年可提供商品竹7438萬根,林業部命名的「中國竹子之鄉」就有3個在南平(即建甌、順昌、武夷山)。
南平境內河流眾多。人均水資源9018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8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蘊藏量150萬千瓦,均居福建省第一位,目前,已經開發110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三分之二。
南平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有70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46種,大中型礦產產地38處,其中鈮鉭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石灰石、花崗岩、黃金、硫鐵礦、螢石礦、蛇紋石礦、石墨礦等礦石儲量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據初步考察,有動物獸類近百種,約佔全國1/4;鳥類近400種,佔全國1/3多;兩棲類33種,魚類60種,昆蟲2000多種,植物1700多種。有79種野生動植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7種。
南平風景名勝眾多。北部有武夷山,她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於一身;南部有閩江上游水口電站庫區形成90平方公里的延平湖;還有其他一至三級中高檔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形成了具有閩北特色的大武夷旅遊體系。
❷ 簡述城市的特點
城市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實現全國城市現代化是一個長遠的目標,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建設,可以分成若干時期或階段。在每一時期和階段,不僅提出不同的戰略和任務,而且形成不同的特點。本文主要就中國城市現代化發展的目前階段的特點進行一些分析。
一、目前中國城市現代化總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發展。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年底全國城鎮人口已經達到了57706萬人,這一人口總數已經超過西方六個國家(美、英、法、德、澳、加)的總和。全國的城市化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7.92%(1978年)上升到2006年43.9%。城市化率30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其速度是驚人和可喜的。從省區市來說,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央直轄市外,廣東、浙江等省的城市化率都已經超過50%,廣東省2005年為60.68%,2006年達到63%。如果加上長年累月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和在城市的大專院校上學的人員,城市人口已經是中國人口的半壁江山。
全國城市達到660多個。2005年全國地級市283個,佔地級行政單位總數的84.98%,市轄區和縣級市共1226個,占縣級行政單位總數2862個的42.84%,屬於城鎮型的鎮和街道辦事處共25674個,占鄉級行政單位總數41636個的61.66%。這些數字說明,在省以下的行政單位中,屬於城市型的行政單位已經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城市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中心作用。2005年全國GDP總量為182321億元,而四個直轄市加上全國GDP總量排在前列的50個城市的GDP總量為92819億元,佔全國總量的50.91%,即全國GDP的一半以上是這54個城市所做出的貢獻。體現時代進步、科學成就和先進技術的產業,如裝備製造業、現代生物製品、通訊設備製造業、計算機製造、IT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航空業、金融保險產業等幾乎都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所以,城市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出口貿易、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等發揮中心作用。城市已經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
2006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870億元,其中城鎮投資93472億元,占投資總額的85.0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410億元,其中城市51543億元,占總額67.46%。
在財富的聚集、人才的集中、居民生活和國際交往等方面,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大量事實表明,城市的主導地位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或發展階段。
可以說,城市不僅自身在現代化建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而且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許多城市提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是以先進的生產力、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相對富裕的居民生活為基礎的,反映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城市現代化對全國現代化起著帶頭和先行的作用。城市的現代化帶動著農村的現代化,正朝城鄉一體化前進和發展。
二、現階段我國城市現代化的主要特徵
城市不僅在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是國家現代化的先驅者和榜樣,所以分析城市現代化建設特點和發展趨勢,對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城市增長方式從單純的規模擴張向規模和質量並舉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是我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但是在20世紀後20年,城市發展以擴張城市規模為主攻方向,許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規模成倍擴展。但是,進入21世紀情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如廣州、北京等城市,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環境、資源,特別是土地等方面的壓力和影響,城市開始從規模擴張為主進入到規模與質量同時增長的新發展時期。具體表現為,同國家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相適應,大城市注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行了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些大城市從原來以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為主導產業轉向以高新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新的經濟結構和產業體系。例如,北京市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2.5∶32.7∶64.8發展為2006年的1.3∶28.7∶70。並且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2006年上海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93.8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97.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205.35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5%。第三產業超過了第二產業。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減少了城市對資源的依賴,創造了更自由發展的空間,形成節約型、生態型城市,促使城市性質的變化或轉型。一些城市由傳統的工業生產基地和製造業中心,變成為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
2. 城市空間形態從城市單體發展向城市群體發展轉變
區域經濟整體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國際普遍現象和共同發展規律。中國城市發展,尤其是大城市發展,也逐步地邁入到城市群、城市帶和城市圈的發展時期。這既是大城市自身發展的要求,如某些工業向外轉移,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城市住宅建設需要等,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趨勢,要求大城市對周邊地區和中小城予以支持和相互合作,求得區域經濟的整體繁榮和共同發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四大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經濟社會進步最明顯地區,區域面積27.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85%。城市群內總人口達到1.6億,佔全國的13%。四個城市群的GDP佔到全國的35%。其中,全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和經濟區的龍頭;珠三城市群中廣州和深圳無疑發揮著中心城市的作用;北京和天津是環渤海灣城市群和經濟區中的核心城市。其他大城市,如重慶、武漢、西安、沈陽、成都、長沙等都是這些城市所在的經濟區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作為中心城市的大城市,必然與周邊的大中小城市相互支持、協調發展和共同作用。大城市的經濟中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城市群的作用。2005年長三角16城市的GDP總量達33859億元,佔全國GDP總量的18.57%,占江、浙、滬三省市GDP總量40781.07億元的83.03%。其中,江蘇8市超過1.4萬億元,占長三角總量的43.1%;浙江7市超過1萬億元,佔29.9%;上海突破9000億元,佔27%。
西方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城市化經歷了集中型城市化到分散型城市化的過程。雖然目前我國城市化仍處於以集中型城市化為主的階段,但由於城市群的興起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已經面臨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同時推進的局面,以及城鄉一體化迅速擴展的趨勢。
3.城市發展目標從單一經濟目標向「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和綜合功能轉變
無論在改革開放以前,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許多城市的功能或者比較單一,或者畸重畸輕,甚至出現城市畸型發展。一些城市過分強調生產功能,片面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甚至只追求GDP增長。資源性城市和工礦城市產品單一,產業結構低級,忽視城市的全面發展和城市品位的提高,不重視社會和諧、文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因而出現貧富懸殊、環境惡化、污染嚴重、犯罪增加、住房困難、交通擁擠等所謂城市病。進入21世紀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逐步地轉變城市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最高目標,調整城市發展方針,加強城市社會文化功能,注重全面提高居民素質,建立科學、文明、和諧的城市。城市不僅在經濟建設和經濟實力方面發揮引領作用,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設和建立和諧社會方面發揮示範作用。所以,許多城市近幾年在繼續加強經濟建設,增強經濟實力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治理和文化的建設,以求得城市的全面和諧發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克服大城市病。像北京等大城市提出以建設宜居城市作為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盡管要實現這一目標是一個過程,存在許多困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提出這樣的目標對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來說,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歷史性轉折,是城市發展觀的轉變,是城市發展「以人為本」的體現。我們不能贊同像上海、北京、廣州等這樣的大城市,為了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了增強在國際上的經濟競爭力,可以無限制地增加人口,過分擴大經濟能力,超常地消耗資源和能源的論點。因為這種觀點,一則不適合我國國情,二則不符合時代潮流,其三違背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根本目的,其四有損於其他城市和地區的發展,不利於地區均衡發展和建立和諧社會。
4.城市發展模式從只注重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向注重城市特色和品牌轉變
城市是先進技術和生產力代表,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發揮這一優勢。但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同時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優勢,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特點和品牌。只有充分發掘和發揚本城市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使城市得到更好的發展,技術和生產力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近10年來,中國城市越來越注重其特色和品牌。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和歷史文化名城,充分利用首都的地位和相應的優勢,不僅在經濟上全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科學園區,率先在全國建立CBD、總部經濟,會展經濟、文化創意產業等,而且利用申辦奧運會成功的難得時機,大力發展奧運經濟,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擴大與國際各界的交流與聯系,培育與訓練居民的國際意識和外交能力,提高居民的道德修養和禮儀水平,體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風尚和國際大城市的特色,創建了北京城市新的城市品牌,從而大大提高了北京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城市都是如此。或利用城市的資源,特別是旅遊和歷史人文資源,或通過特色活動,或製造特色產品,或通過特殊事件等,使之上升為品牌,成為城市的特色,吸引全球的眼球,促進城市的發展。
5.城市的對外關系從單純競爭向競爭與合作結合轉變
國家之間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經常表現為城市之間的競爭,特別是大城市之間的競爭。從城市產生之日起,城市之間的競爭始終是異常激烈的。但是,在新的經濟發展格局和態勢下,特別是經濟全球化情況下,競爭與合作成為一個事物的兩方面,競爭需要合作,競爭有利於合作,合作離不開競爭,競爭是合作的基礎。這在大城市表現得特別明顯,而且形成極其錯綜復雜的關系。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不僅大城市之間,而且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都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大城市之間的競爭依然異常激烈,但同時又出現越來越多的彼此合作和相互依賴。即使在一個經濟區內,或城市群內,同樣存在競爭與合作的雙重關系,不能只有合作而沒有競爭,或者只強調競爭不進行合作。競爭促進合作,合作有利於更大范圍的競爭。總之,在新的經濟格局和形勢下,立足於競爭;同時積極推動合作成為大城市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准則和趨勢。
三、正確對待城市現代化的地區差異
城市現代化是一個過程,不同的城市處於現代化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上述是目前是我國城市現代化的總體特徵,而城市間在現代化建設上的差別則是非常明顯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從而形成城市現代化的地區差異:
1.城市化水平的差異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個特點明顯地表現在城市的發展上。從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由於區位、規模、資源、歷史、傳統、人才等的差別,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不盡相同。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利用有利區位、人才優勢、交通便利等條件,加上國家的優惠政策,得到迅速發展。如深圳、廈門等特區城市,上海、廣州等14個開放城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其發展就遠遠地快於內地的一些城市;大城市和省會城市利用行政上的一些優勢,如行政中心、項目布局、財政傾斜等,發展快於其他非省會城市。在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帶動下,城鎮也迅速增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而另一些地區城市發展緩慢,差距存在不斷加大之勢。
按照2005年的統計,全國按省區劃分,除了3個直轄市外,廣東等6個省區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而廣東省2005年和2006的城市化率,分別達到60.08%和63%。同時,全國有7個省區的城市化率仍在35%以下,有3個省區甚至不到30%。(見下表)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從總的說,城市化率的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是一致的。城市化率高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或者反過來說也一樣,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城市化進程也較快,從而使城市化處於較高的水平。當然,城市化不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
2.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則更明顯,可以表現為很多方面,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較突出地反映其差異。2005年蘇州(66766元)、東營(64906元)、無錫(62323元)、深圳(60801元)等城市都超過6萬多元;廣州(53809元)、上海(51474元)等城市在5-6萬元之間,北京以及東部不少城市都達到4萬元以上,而中西部一些城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不到3000元。如,甘肅的定西市(2394元)、隴南市(2729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2973元)等。高低相差20多倍。
3.居民收入及生活的差異
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既代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又反映人民的收入狀況和生活水平,同時又與人們的文化教育醫療水平密切相關。2005年,深圳市為27596元,東莞20526元、溫州17727元、廣州16884元、上海16683元、佛山16045元等,這些城市都超過16000元,北京(15638元)、寧波(15882元)等城市超過15000元。而同為省轄市,一些城市的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卻只有4000-5000元,如,黑龍江省綏化市4987元、黑河市5041元、陝西省銅川市5871元,與最高的城市相差4-5倍。
4.城市建設水平的差異
由於各地區城市的經濟實力、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吸引外資的能力不同,城市的產業建設、主體工程和市政設施建設等方面相差甚遠。交通運輸、通訊設施、公共交通、水電供應、環境治理、生態建設、衛生機構、教育設施、醫療設備、福利設施等都存在明顯的差別。
城市發展的地區差異反映在很多方面,問題在於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正確對待這種地區差異。第一,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或時期,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可能相同,總會存在差異,這是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第二,城市的地區差異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不同城市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機遇和建設環境是不盡相同的。如,在改革開放初期,為沿海開放城市、省會城市、地區經濟中心城市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今後的發展中可能給另一些城市帶來更有利的發展機遇;第三,城市的發展重在於城市的特色,而不取決於經濟發展總量和城市規模,城市之間有可比的一面,也存在不可比的一面,關鍵是城市發展目標和方針;第四,城市發展和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使居民獲得物質與精神相統一的滿意、安全、舒適、和諧的生活,以及優美的生態環境;第五,城市現代化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和全面的概念,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標准。現代化的實現或基本實現,也只能是大體的時間期望,而不能設定一個具體的時間界限。城市現代化建設不是GDP增長越快越好,城市硬體建設越多越好,廣場越大就越現代化。城市現代化最重要的標准和要求必須以人為本,讓居民享受科學、舒適、健康(心理和身體)的生活質量。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經濟富裕、社會和諧、文化多樣的城市之中。
城市發展和建設,城市現代化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它既受整個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和城市發展共同規律的影響和制約,同時都會銘刻著自己獨特的城市發展軌跡和民族地區風格。
❸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一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二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三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❹ 珠江新城什麼時候成立的cbd區
珠江新城是廣州天河CBD的主要組成部分。天河CBD是國務院批準的三大國家級中央商務區之一(另外兩個為北京CBD與上海陸家嘴CBD) [1] ,主要服務於珠三角經濟圈,是華南地區最大的CBD、唯一的世界商務區聯盟成員、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已成為華南地區總部經濟和金融、科技、商務等高端產業高度集聚區。
天河CBD是中國300米以上摩天建築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廣州地區世界500強企業最密集的區域,擁有跨國公司總部13家,3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以及140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的184家項目機構,境內500強企業20家 [3] 。轄內有甲級寫字樓118棟,營業收入超10億元、稅收超1億元的樓宇48棟,稅收超10億元的樓宇15棟 [2] 。2016年,廣州天河CBD產值達2700億元,居全國第一位,比第二位的北京CBD高出近千億。目前,廣州天河CBD發展勢頭良好,發展能級和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正在逐漸向洲際級CBD演進。
2016年,廣州天河區每平方公里GDP產出達27.7億元,高出深圳南山的20.5億元、北京海淀區的11.6億元,在全國三大科技強區中位列榜首 [3] [5] 。截至2016年底,已有160家世界500強在天河區投資218個項目,占廣州市55.6%。廣州市認定的總部企業達111家,占廣州市30% [2] 。目前在廣州投資的外資企業達3萬家;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在廣州設立921個項目 [6] ,其中120家把總部或地區總部設在廣州。
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市政府提出建設珠江新城。1992年,市政府決定以美國托馬斯公司方案為基礎,編制出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這個規劃,珠江新城將建成廣州未來的「中央商務區(CBD)」,面積6.19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預測可達17萬—18萬,提供近35萬—40萬個就業崗位。
1999年,廣州市政府提出,對珠江新城前期規劃和建設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討,回顧規劃對地塊的指導作用和面臨的問題,促使珠江新城規劃調整的契機成熟。
據市規劃局有關人士說,這次規劃調整,使珠江新城一定程度上成為周圍地區商業和城市公共生活中心,如巴黎的德方斯新城。主要是補充完善了公共服務設施,增加綠地面積,並適當調整城市的空間形態。還有共劃分為14個20— 40公頃的街區,包括商務、行政辦公街區、高層居住街區、金融貿易街區、文化活動街區、商業購物街區等,規劃發展成為集國際金融、貿易、商業、文娛、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級功能設施於一體,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基地。
最引人關注的是對珠江新成公共設施的完善。據介紹,由於會展中心和外事區調出珠江新城,新城住宅總面積較1992年的控規約增加了90多萬平方米。調整後,珠江新城將擁有11所小學、6所中學,其中增設幼兒園9所,增設小學1所,教育設施用地由原來的19.6公頃增至32公頃。原會展中心的用地,將出現一座市一級的綜合醫院。在歌劇院和博物館後面,採納了市民建議,廣州市一級的圖書館和少年宮將坐落於此。
還有原來規劃寬128米的中央林蔭大道將調整為寶瓶狀、面積約40公頃的生態性綠化空間。珠江新城中央廣場由北向南依次為「入口廣場————都市綠核廣場————文化藝術廣場,並與海心沙市民廣場相連,形成廣州最大的一個市級廣場體系。
❺ 失業金可以一次領完嗎
一般情況下不可以一次性領取完失業金,若果滿足能滿足特殊條件,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開辦私營企業、從事個體經營或自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以一次性領取剩餘期間的失業保險金作為扶持生產資金。
申領失業保險金流程
一、參保單位出具兩份《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一份交失業保險中心,一份交勞動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
二、失業保險中心憑參保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對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核實(失業人員帶上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確認無誤的發放2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和1份《失業求職登記表》
三、失業人員認真填寫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的正面所有欄目,背面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意見處空格請到本人戶口所在地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蓋章。認真填寫好《求職登記表》
註:戶口在城市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計生辦蓋章,戶口在農村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計生辦蓋章,居委員、村委員、社區的計生辦章均不符合要求
四、交納三張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業人員身份證復印件
勞動者符合以上條件,即可到戶籍所在地或暫住地的區級勞動保障部門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
(5)街辦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一、申領失業金條件
1、非本人意願終斷就業並有求職要求(須提供用人單位辭退的證明)
2、繳納失業保險金12個月以上
3、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60天之內前來辦理
二、失業保險金標準的計算
1、失業人員第1個月至第12個月領取的失業保險金標准,根據其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年限確定
2、第13個月至第24個月領取的失業保險金標准,為其第1個月至第12個月領取標準的80%
3、失業保險金標准應當低於本市當年最低工資標准、高於本市當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❻ 杭州分幾個區哪個最繁華。
杭州分為十個區,十個區市轄區分別為上城區、下城區、拱墅區、江干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杭州最繁華的是西湖區。
西湖區有非常有名的紫金港科技城,它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目標打造浙江創新要素集聚區、全國數字信息產業創新中心和全國上市企業集聚區。未來這里將以紫金眾創小鎮和雲谷獨角獸產業園為主要產業平台,以數字信息為主導產業,重點打造集「孵化培育—發展壯大—紮根騰飛」為一體的企業發展全生態鏈。
另外河坊街也值得一游,它是最能夠體現杭州歷史文化風貌的街道之一,也是西湖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修復和改造,再現了杭城歷史文脈,為杭城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里邊小吃也特別多,讓遊客流連忘返。
❼ 需要山東省濰坊市各區各縣的地區名稱。
濰坊市: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現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安丘、昌邑、壽光、高密6市(縣級),臨朐、昌樂2縣,共有152 個鄉鎮、 38 個街道辦事處、 9600個自然村。
現轄17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山東省行政區劃(省會:濟南市)
地級市 市轄區、縣級市、縣
濟南市: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 市南區 | 市北區 | 城陽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黃島區 | 嶗山區 | 膠南市 | 膠州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即墨市
淄博市: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庄市: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庄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 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台市: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 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 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 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 蘭山區 | 羅庄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 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內有斟灌、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春秋時期,現市轄區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秦代,東部屬膠東郡,高密置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琅琊郡。漢代,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琅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三國時,地屬魏。南北朝時,南朝地為劉宋,北朝地屬元魏。隋代市境屬北海、高密郡。唐代屬河南道,青、密2州。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青州、萊州2府所轄,屬山東省。
民國時期,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後屬山東省。1948年濰縣解放,成立濰坊特別市(省直轄)。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安丘、昌邑、壽光、高密6市(縣級),臨朐、昌樂2縣,共有152 個鄉鎮、 38 個街道辦事處、 9600個自然村。
濰坊的歷史文化
夏有斟灌、斟尋、寒、三壽等國。商逄等封國。周屬齊、魯、紀、杞等國。秦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漢屬青州、密州。宋屬京東東路。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清屬青州、萊州二府。1928年各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建國後到1988年,地專級行政建置主要為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
濰坊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名且三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氏族部落秤和生活。夏代、商代境內分別建有封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劉、魯等 國。青州還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久遠的歷史給濰坊境內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帶,有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和遺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27處,縣級400多處。
濰坊作為歷史古州名郡,人才薈萃,英傑輩出,文化各人燦若星辰,生於濰坊市域或曾活動於此的高層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們對濰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據傳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精通鳥語的公冶長就生長的安丘市的書院村,至今該村還有碑文為記。春秋末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博聞強記,善於辭令,輔佐齊靈公、庄公、景公,政績卓著。他出使楚國的故事為後人廣為傳頌。東漢末年徐幹,是一名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另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在壽光一帶任過北海相,他曾「制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在郡六年,政績赫然」,世稱「孔北海」。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肯有廣泛的農事經典,對研究辦業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北宋畫家張擇端,擅長給畫車馬、舟船、橋梁、城郭和街道,現有存世畫<<清明上河圖>>,描給了當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畫面形象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北宋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與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們的詩詞創作,以及有名的<<金石錄>>著作,名冠一時。宋代濰坊還涌現了李成等一代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元代二欽所著地方誌<<齊乘>>,以元朝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所轄益都邑、古跡、亭館、風土、人物等。是研究山東地方誌的一部珍貴資料。明代散曲家馮惟敏,著<<海浮山堂詞稿>>和<<山堂輯稿>>,所寫散曲,風格爽朗,題材廣泛,有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民間疾苦,諷刺了封建官僚的貪婪橫暴。清代內閣大學士、書法家劉庸也是濰坊人。清道光年間濰坊陳官俊,任過戶部、兵部、吏部三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有多種著述留於後世。其子陳介祺,第我國著名金石學家,著有<<十鍾山房印舉>>等專著30多部。他對濰坊的嵌銀、仿古銅、鑄銅印、拓片等民間工藝品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濰坊一條巷子出了曹鴻勛、王壽彭兩名狀元,一時傳為佳話。 原籍他鄉,曾在濰坊為管做事的歷史名人也有許多,如唐代大書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準、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等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知密州,寫下了<<超然台記>>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00多首膾灸人口的付佳作。清乾隆年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濰縣做過七年的縣令,他為政清廉,請詩書畫並稱「三絕」,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文和書畫,至今流傳二世,為世人稱頌
❽ 廣東中山的 各區各有什麼鎮
截至2019年10月,中山市下轄18個鎮,分別是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黃圃鎮
黃圃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最北部,地處「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
2、東鳳鎮
東鳳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佛山市順德區,與小欖港隔河相望,北距廣州55公里,南距珠海60公里,東往深圳120公里,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流經東鳳南北兩側。
3、小欖鎮
小欖鎮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東經113°11′10″至113°16′18″;北緯22°34′40″至22°42′58″,位於中山市北部,是中山市北部地區的中心鎮,鎮域面積75.4平方公里。 東北與東鳳鎮隔河相望,東南與東升鎮接壤,因與古鎮鎮、橫欄鎮以河為界,北與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毗鄰。
4、古鎮鎮
古鎮鎮是中山市下轄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鎮中心為北緯22.5度,東經113.2度,距廣州80多公里。
5、神灣鎮
神灣鎮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南部,東鄰三鄉鎮,南接坦洲鎮,北靠板芙鎮、五桂山鎮,西與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全鎮版圖面積60.9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18′,東經113°21′。
❾ 天津濱海新區屬於什麼級別的行政區
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是中國唯有的兩個正式副省級建制的城市新區。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區委書記、區長均為副部級。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人口263萬人,新區、鎮與街辦都是正處級建制,並不是所說的副省級單位下屬是正局級,天津濱海新區與全國其他新區一樣是副省級。
(9)街辦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天津濱海新區是全國惟一聚集了港口、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是副省級,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中國鄰近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
2009年11月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
原來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開發區的人民法院是基層法院,(海事法院是特別法院,保稅區是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個派出法庭),那麼現在的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對應副省級,就應該是中級人民法院。
一般來講,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行政級別是所在地、市、區的副職,濱海新區是副省級單位,那麼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就是正廳級。塘沽管委會(原來的塘沽區)是直轄市的轄區,屬於正廳級,那麼塘沽人民檢察院就是副廳級。